他也沒料到會有這麽多人,連留下準備做豆腐乳的食材都用上了,這才湊了二十份出來。
「夫君,家裏竹筒不夠了,若是明日食客還這麽多,隻咱們二人怕是忙不過來。」姚沐兒收拾著攤子道,「要不你迴去把娘跟青雲接來吧。」
「好。」沈季青答應道,「順道去張叔家定做竹筒,寶來叔每日都要往鎮上跑,到時給點銀錢,托他給咱送來。」
姚沐兒麵上一喜,「這個主意好!」
第28章 花燈
「竹筒豆腐暫定每日一百份,多了咱們忙不開。」
姚沐兒邊往外送夫君,邊說著:「竹筒能收迴來一些,跟張叔每日定六十個就成。」
「好。」沈季青看著夫郎,不放心道,「我很快便迴來。」
姚沐兒彎起眼睛,「嗯,等你走了我就把門閂上,誰敲也不開。」
時辰不早,沈季青沒再耽擱,與夫郎告別後匆匆趕往沈家村。
姚沐兒目送夫君走遠,扭身關上木門,落下木閂。
想著婆婆與弟弟應當還沒吃過晚食,便先去準備食材,又燒了鍋熱水,將竹筒清洗出來。忙活完見時辰差不多,便進灶房著手做晚食。
「啪啪啪!」
剛把竹筒放進蒸籠,院外便傳來一陣拍門聲。
姚沐兒走出灶房,警惕地問:「誰呀?」
「夫郎。」
夫君!
姚沐兒心下一鬆,忙上前推開木栓。
「娘,晚飯馬上就好,您先到屋裏歇著。」
「哎。」沈氏拎著包袱進院,打量一番後道,「這院子不錯,頂上咱家院子一半大了。」
鎮上帶院子的屋子不便宜,三百來文能租到這麽大院子的屋子,已經算是撿到便宜了。
姚沐兒道:「主家著急走,便把屋子便宜租與了我們。」
「哥,有啥活要幹嗎?」姚青雲擼起袖子,「我現在渾身是勁兒,一口氣繞村子跑兩個來迴不帶臉紅的。」
姚沐兒說道:「堂屋我收拾好了,柴房隻收拾了一半,你自個兒把床搬進去吧。」
「好嘞。」
沈氏解開包袱道:「娘在家滾了些元宵,待會兒煮了吃。」
「哎。」
兩刻鍾後,一家四口圍坐在方桌前,桌上擺著三菜一湯,其中兩道是沒見過的菜色。
沈氏見狀道:「沐哥兒,這便是你想出的新吃食?」
姚青雲也瞧得一臉新奇,「竹筒蒸豆腐?那豆腐瞧著像是油炸過的。」
姚沐兒點頭,夾了塊豆腐放進婆婆碗裏。
「放了茱萸,娘嚐嚐可吃得慣。」
隨即又給弟弟夾了一筷子。
二人嚐過後,眸子皆是一亮。
「味道不錯,冬日吃正好。」
「好吃,哥你太厲害了!」
沈氏吃不了辣,倒是竹筒芋頭雞更合她心意。
小漢子則對香辣竹筒豆腐,配著糙米飯吃了一大碗不夠,又跑去灶房添了小半碗。
晚食過後,一家四口到灶房準備食材。
姚沐兒剁著肉餡兒說:「明日娘在家歇著,青雲跟我到攤子上幫忙。」
姚青雲應了聲:「好。」
沈氏道:「娘是來給你們幫忙的,在家待著算怎麽迴事兒。」
「那娘幫著打骨湯。」
「哎。」沈氏笑著應下。
食材準備妥當,沈氏與姚青雲便各自迴房睡下。
堂屋內,夫夫二人對著油燈,將白日裏賺的銀錢數出來。
「六百一十二!」姚沐兒壓著嗓門,激動不已,「除去本錢賺了二百三十一文!」
「夫君,好多銀錢啊。」他將銅板攏在懷裏,笑得合不攏嘴。
沈季青被夫郎的財迷樣子逗笑,嘴角勾起一抹淺淺的弧度。
「買豬肉豬骨與竹筒花了一百一十七文,咱家還有……」姚沐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五兩又三十八文!」
他一臉驚喜,「過些日子便去當鋪,將爹送給娘的聘禮贖迴來,再將家裏院子好好休整休整,雖說咱們以後大多時間住在鎮上,但沈家村是咱們的根,逢年過節還是迴去的好。」
「都聽夫郎的。」沈季青說,「夫郎先串著銅板,我去打盆熱水。」
姚沐兒瞧夫君一眼,抿著嘴角默默將銅板收好。
就沒見過哪家漢子,事事以夫郎為先,在姚家村沒見過,沈家村也沒見過,這世上怕隻有夫君一人,日日給自家夫郎打洗腳水。
他心裏高興,麵上擺著矜持,與夫君一道泡完腳,油燈熄滅,尋著身旁熱源靠攏過去。
額角觸感溫軟,還當夫君不小心蹭到,便沒在意,閉上眼睛在夫君溫暖的懷抱中,安穩睡下。
翌日一早,小院內熱火朝天,一直忙活到辰時。
合力將尚未蒸過的竹筒豆腐搬上板車,一家四口一齊往西街去。
姚記食攤今日又架起一口鍋,不止如此,還多了兩個幫手,有些來得晚的食客,隻等了不到半刻鍾便吃上了,大家紛紛叫好,稱讚的話一句又一句。
打骨湯是個輕鬆活計,即便如此,重複個幾十來次,沈氏也有些吃不消。
姚沐兒見婆婆腕子發抖,忙接過活計,喊人去一旁歇歇。
沈氏知曉自己留在這也是添亂,便到對麵與陳阿婆坐在一處,聊了會兒天。
「夫君,家裏竹筒不夠了,若是明日食客還這麽多,隻咱們二人怕是忙不過來。」姚沐兒收拾著攤子道,「要不你迴去把娘跟青雲接來吧。」
「好。」沈季青答應道,「順道去張叔家定做竹筒,寶來叔每日都要往鎮上跑,到時給點銀錢,托他給咱送來。」
姚沐兒麵上一喜,「這個主意好!」
第28章 花燈
「竹筒豆腐暫定每日一百份,多了咱們忙不開。」
姚沐兒邊往外送夫君,邊說著:「竹筒能收迴來一些,跟張叔每日定六十個就成。」
「好。」沈季青看著夫郎,不放心道,「我很快便迴來。」
姚沐兒彎起眼睛,「嗯,等你走了我就把門閂上,誰敲也不開。」
時辰不早,沈季青沒再耽擱,與夫郎告別後匆匆趕往沈家村。
姚沐兒目送夫君走遠,扭身關上木門,落下木閂。
想著婆婆與弟弟應當還沒吃過晚食,便先去準備食材,又燒了鍋熱水,將竹筒清洗出來。忙活完見時辰差不多,便進灶房著手做晚食。
「啪啪啪!」
剛把竹筒放進蒸籠,院外便傳來一陣拍門聲。
姚沐兒走出灶房,警惕地問:「誰呀?」
「夫郎。」
夫君!
姚沐兒心下一鬆,忙上前推開木栓。
「娘,晚飯馬上就好,您先到屋裏歇著。」
「哎。」沈氏拎著包袱進院,打量一番後道,「這院子不錯,頂上咱家院子一半大了。」
鎮上帶院子的屋子不便宜,三百來文能租到這麽大院子的屋子,已經算是撿到便宜了。
姚沐兒道:「主家著急走,便把屋子便宜租與了我們。」
「哥,有啥活要幹嗎?」姚青雲擼起袖子,「我現在渾身是勁兒,一口氣繞村子跑兩個來迴不帶臉紅的。」
姚沐兒說道:「堂屋我收拾好了,柴房隻收拾了一半,你自個兒把床搬進去吧。」
「好嘞。」
沈氏解開包袱道:「娘在家滾了些元宵,待會兒煮了吃。」
「哎。」
兩刻鍾後,一家四口圍坐在方桌前,桌上擺著三菜一湯,其中兩道是沒見過的菜色。
沈氏見狀道:「沐哥兒,這便是你想出的新吃食?」
姚青雲也瞧得一臉新奇,「竹筒蒸豆腐?那豆腐瞧著像是油炸過的。」
姚沐兒點頭,夾了塊豆腐放進婆婆碗裏。
「放了茱萸,娘嚐嚐可吃得慣。」
隨即又給弟弟夾了一筷子。
二人嚐過後,眸子皆是一亮。
「味道不錯,冬日吃正好。」
「好吃,哥你太厲害了!」
沈氏吃不了辣,倒是竹筒芋頭雞更合她心意。
小漢子則對香辣竹筒豆腐,配著糙米飯吃了一大碗不夠,又跑去灶房添了小半碗。
晚食過後,一家四口到灶房準備食材。
姚沐兒剁著肉餡兒說:「明日娘在家歇著,青雲跟我到攤子上幫忙。」
姚青雲應了聲:「好。」
沈氏道:「娘是來給你們幫忙的,在家待著算怎麽迴事兒。」
「那娘幫著打骨湯。」
「哎。」沈氏笑著應下。
食材準備妥當,沈氏與姚青雲便各自迴房睡下。
堂屋內,夫夫二人對著油燈,將白日裏賺的銀錢數出來。
「六百一十二!」姚沐兒壓著嗓門,激動不已,「除去本錢賺了二百三十一文!」
「夫君,好多銀錢啊。」他將銅板攏在懷裏,笑得合不攏嘴。
沈季青被夫郎的財迷樣子逗笑,嘴角勾起一抹淺淺的弧度。
「買豬肉豬骨與竹筒花了一百一十七文,咱家還有……」姚沐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五兩又三十八文!」
他一臉驚喜,「過些日子便去當鋪,將爹送給娘的聘禮贖迴來,再將家裏院子好好休整休整,雖說咱們以後大多時間住在鎮上,但沈家村是咱們的根,逢年過節還是迴去的好。」
「都聽夫郎的。」沈季青說,「夫郎先串著銅板,我去打盆熱水。」
姚沐兒瞧夫君一眼,抿著嘴角默默將銅板收好。
就沒見過哪家漢子,事事以夫郎為先,在姚家村沒見過,沈家村也沒見過,這世上怕隻有夫君一人,日日給自家夫郎打洗腳水。
他心裏高興,麵上擺著矜持,與夫君一道泡完腳,油燈熄滅,尋著身旁熱源靠攏過去。
額角觸感溫軟,還當夫君不小心蹭到,便沒在意,閉上眼睛在夫君溫暖的懷抱中,安穩睡下。
翌日一早,小院內熱火朝天,一直忙活到辰時。
合力將尚未蒸過的竹筒豆腐搬上板車,一家四口一齊往西街去。
姚記食攤今日又架起一口鍋,不止如此,還多了兩個幫手,有些來得晚的食客,隻等了不到半刻鍾便吃上了,大家紛紛叫好,稱讚的話一句又一句。
打骨湯是個輕鬆活計,即便如此,重複個幾十來次,沈氏也有些吃不消。
姚沐兒見婆婆腕子發抖,忙接過活計,喊人去一旁歇歇。
沈氏知曉自己留在這也是添亂,便到對麵與陳阿婆坐在一處,聊了會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