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下屬?」阮成豐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是和小陶一樣的嗎,那還不趕緊把人領來,到家裏一起吃頓飯,也互相熟識熟識。」
「別理你大伯,」董念將衣裳給他包好,「他就是這兩天閑出毛病了,總想著湊熱鬧。」
「嗯。」阮祺接過衣裳遲疑。
新來的下屬有些奇怪,打扮怪,舉止也怪。
不過同樣是下屬,自己確實也不好太厚此薄彼了,於是索性點頭道。
「那我晚些帶人過來吧,正好我在廟市上買了現殺的活雞,可以做雞肉燉蘑菇。」
賣現殺活雞的是蕪河村的村人,整雞裏外都收拾得十分幹淨,洗淨切塊便可以直接使用。
大伯家裏的灶台阮祺一向插不上手,幫著擺了碗筷,便迴頭招唿幾人上桌。
清珞的神情一如往常的平淡無波,陶玄景卻是仿佛被霜打過的茄子一般,悶悶坐在桌邊。
新來的嶽聞朝自進到屋起便開始左顧右盼,仿佛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哎,聽說你姓嶽是吧,今年多大了,成親了沒有?」阮成豐給對方遞了茶水,熱情開口道。
家裏不習慣喝茶,就這一點茶葉,還是特地為待客準備的,阮祺對沏茶一竅不通,最後隻能叫來清珞幫忙。
嶽聞朝瞬間坐直,雙手捧過茶盞道:「我也不記得自己具體多少年歲,算上閉關的日子,估計三千歲左右。」
阮成豐:「……?」
嶽聞朝話音剛落,就感覺有人狠踢了他一腳,身旁陶玄景忙替他打圓場。
「三十歲沒成親,您別介意,這人沒讀過書,所以不識數。」
「哦,」阮成豐表情空白,尷尬頷首,「那確實是有點……不太識數。」
阮成豐輕咳一聲,果斷換了個話題。
「你和小陶都是祺哥兒郎君的下屬,那他在關外時候,究竟有多少名下屬?」
有了先前的經驗,他們一家早已經接受了清珞有可能不是普通人這件事,但即便如此,也希望能多了解些內情,也好提前做足心理準備。
祺哥兒郎君?
嶽聞朝不懂這裏的「郎君」是何含義,隻大約知道應該是指他們仙君的,於是認真迴道。
「有資格上禦前的二百六十人,另有三品以下天將星官萬餘數,其他……」
身邊人再次狠踢了他一腳。
嶽聞朝不明所以,困惑望向陶玄景。
陶玄景滿頭冷汗,恨不能將他嘴巴堵住,努力找補道。
「其實沒有多少,算上我們的話,不超過十人。」
十人也不少了。
阮成豐總覺著哪裏奇怪,隻是窗外的水聲嘈雜,不斷拍擊著河岸,讓他的思緒也跟著逐漸混沌。
阮成豐晃了晃腦袋,很快略過這一節,轉到對方擅長打獵這件事上。
雞肉蘑菇已經燉好,和炒時蔬、炸河蝦一道被端上飯桌。
阮祺再進屋時,大伯已經與新下屬聊得熱火朝天,推杯換盞,像是下一刻便要稱兄道弟。
阮祺湊近清珞身邊,疑惑問:「說什麽呢,聊得這麽好?」
清珞語氣隨意:「在說明日要一起進山打獵的事。」
阮祺:「……」 行吧。
晚飯吃得賓主盡歡,唯有陶玄景心力交瘁,一張本就蒼白的臉越發難看了。
迴到住處,嶽聞朝咂了咂嘴,讚許道:「這家凡人不錯,飯菜做的也香,難怪仙君喜歡此地。」
嶽聞朝真誠提議:「聽聞山上有許多有趣的獵物,索性咱們也別急著迴去了,多住段時日再走吧。」
陶玄景半句話也不想說,扶著牆壁進屋,倒頭就睡。
忙碌了這些日子,阮祺其實也想到山裏透透氣了,第二日連懶覺都顧不上,早早穿衣洗漱,拎著包袱和郎君趕到大伯家中。
董念幫他理了理衣裳,嘆氣道。
「知道攔不住你們,想去就去吧,隻是注意著安全,別就顧著貪玩。」
「您放心,我會盯緊大伯的。」阮祺認真道。
董念冷哼:「行了,照顧好你和你郎君就成,別管你大伯,叫他自己折騰去。」
因為要趕著進山,幾人都沒吃早飯,隻帶了幹糧和裝水的竹筒,準備路上休息時再吃喝。
分明隻隔了半月,山中的景致卻與先前迥然不同。
晨光熹微,山林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細碎的繁花點綴上新綠,隨風一起送來泥土與草木的清香。
阮祺眼尖,突然瞧見一片不太尋常的灌木。
「那邊應該是花椒樹吧?」
阮成豐正要教訓他別四處亂跑,聞言也跟著望了過去,遲疑著頷首。
「應該是青花椒,我倒是不知道,這山裏居然還有花椒樹。」
常淵縣地處北方,冬季苦寒,一般栽種的花椒樹都無法存活,想來也是上迴冬天沒怎麽下雪,故而才有眼前這兩株留存下來。
阮祺眼眸亮了亮,心底接連有菜譜閃過。
椒麻魚,椒麻雞,椒麻排骨,椒麻土豆,還可以拿來燉鍋子,涮各種肉片和青菜。
阮成豐敲了下他的額頭,笑罵道:「瞧你這齣息,花椒樹還沒結果呢,你現在摘迴去,是準備直接啃葉子嗎?」
青花椒一般到五六月才能結果,阮祺頓時擔憂。
「可若是現在不摘的話,再等下迴來時就很難找到了吧。」
「別理你大伯,」董念將衣裳給他包好,「他就是這兩天閑出毛病了,總想著湊熱鬧。」
「嗯。」阮祺接過衣裳遲疑。
新來的下屬有些奇怪,打扮怪,舉止也怪。
不過同樣是下屬,自己確實也不好太厚此薄彼了,於是索性點頭道。
「那我晚些帶人過來吧,正好我在廟市上買了現殺的活雞,可以做雞肉燉蘑菇。」
賣現殺活雞的是蕪河村的村人,整雞裏外都收拾得十分幹淨,洗淨切塊便可以直接使用。
大伯家裏的灶台阮祺一向插不上手,幫著擺了碗筷,便迴頭招唿幾人上桌。
清珞的神情一如往常的平淡無波,陶玄景卻是仿佛被霜打過的茄子一般,悶悶坐在桌邊。
新來的嶽聞朝自進到屋起便開始左顧右盼,仿佛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哎,聽說你姓嶽是吧,今年多大了,成親了沒有?」阮成豐給對方遞了茶水,熱情開口道。
家裏不習慣喝茶,就這一點茶葉,還是特地為待客準備的,阮祺對沏茶一竅不通,最後隻能叫來清珞幫忙。
嶽聞朝瞬間坐直,雙手捧過茶盞道:「我也不記得自己具體多少年歲,算上閉關的日子,估計三千歲左右。」
阮成豐:「……?」
嶽聞朝話音剛落,就感覺有人狠踢了他一腳,身旁陶玄景忙替他打圓場。
「三十歲沒成親,您別介意,這人沒讀過書,所以不識數。」
「哦,」阮成豐表情空白,尷尬頷首,「那確實是有點……不太識數。」
阮成豐輕咳一聲,果斷換了個話題。
「你和小陶都是祺哥兒郎君的下屬,那他在關外時候,究竟有多少名下屬?」
有了先前的經驗,他們一家早已經接受了清珞有可能不是普通人這件事,但即便如此,也希望能多了解些內情,也好提前做足心理準備。
祺哥兒郎君?
嶽聞朝不懂這裏的「郎君」是何含義,隻大約知道應該是指他們仙君的,於是認真迴道。
「有資格上禦前的二百六十人,另有三品以下天將星官萬餘數,其他……」
身邊人再次狠踢了他一腳。
嶽聞朝不明所以,困惑望向陶玄景。
陶玄景滿頭冷汗,恨不能將他嘴巴堵住,努力找補道。
「其實沒有多少,算上我們的話,不超過十人。」
十人也不少了。
阮成豐總覺著哪裏奇怪,隻是窗外的水聲嘈雜,不斷拍擊著河岸,讓他的思緒也跟著逐漸混沌。
阮成豐晃了晃腦袋,很快略過這一節,轉到對方擅長打獵這件事上。
雞肉蘑菇已經燉好,和炒時蔬、炸河蝦一道被端上飯桌。
阮祺再進屋時,大伯已經與新下屬聊得熱火朝天,推杯換盞,像是下一刻便要稱兄道弟。
阮祺湊近清珞身邊,疑惑問:「說什麽呢,聊得這麽好?」
清珞語氣隨意:「在說明日要一起進山打獵的事。」
阮祺:「……」 行吧。
晚飯吃得賓主盡歡,唯有陶玄景心力交瘁,一張本就蒼白的臉越發難看了。
迴到住處,嶽聞朝咂了咂嘴,讚許道:「這家凡人不錯,飯菜做的也香,難怪仙君喜歡此地。」
嶽聞朝真誠提議:「聽聞山上有許多有趣的獵物,索性咱們也別急著迴去了,多住段時日再走吧。」
陶玄景半句話也不想說,扶著牆壁進屋,倒頭就睡。
忙碌了這些日子,阮祺其實也想到山裏透透氣了,第二日連懶覺都顧不上,早早穿衣洗漱,拎著包袱和郎君趕到大伯家中。
董念幫他理了理衣裳,嘆氣道。
「知道攔不住你們,想去就去吧,隻是注意著安全,別就顧著貪玩。」
「您放心,我會盯緊大伯的。」阮祺認真道。
董念冷哼:「行了,照顧好你和你郎君就成,別管你大伯,叫他自己折騰去。」
因為要趕著進山,幾人都沒吃早飯,隻帶了幹糧和裝水的竹筒,準備路上休息時再吃喝。
分明隻隔了半月,山中的景致卻與先前迥然不同。
晨光熹微,山林被一層薄薄的霧氣籠罩,細碎的繁花點綴上新綠,隨風一起送來泥土與草木的清香。
阮祺眼尖,突然瞧見一片不太尋常的灌木。
「那邊應該是花椒樹吧?」
阮成豐正要教訓他別四處亂跑,聞言也跟著望了過去,遲疑著頷首。
「應該是青花椒,我倒是不知道,這山裏居然還有花椒樹。」
常淵縣地處北方,冬季苦寒,一般栽種的花椒樹都無法存活,想來也是上迴冬天沒怎麽下雪,故而才有眼前這兩株留存下來。
阮祺眼眸亮了亮,心底接連有菜譜閃過。
椒麻魚,椒麻雞,椒麻排骨,椒麻土豆,還可以拿來燉鍋子,涮各種肉片和青菜。
阮成豐敲了下他的額頭,笑罵道:「瞧你這齣息,花椒樹還沒結果呢,你現在摘迴去,是準備直接啃葉子嗎?」
青花椒一般到五六月才能結果,阮祺頓時擔憂。
「可若是現在不摘的話,再等下迴來時就很難找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