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墩手裏還拿著個大包子,一邊啃一邊吐槽:「仝毅哥哥急什麽?書院又沒有閉院。」
青石拉著他站在原地,聞言提醒道:「他就是這麽咋咋唿唿的,你以後別學他。」
墩墩深以為然。
「文兄!」仝毅大口喘氣,常年不勞作的身體仿佛破風箱似的,唿哧唿哧喘著氣。「你小子行啊!有這關係也不提早告訴我?想自己偷偷摸摸進步是吧?」
「不行,絕對不行!你得帶我一起,咱倆一起進步!」仝毅激動得滿臉潮紅,氣都快喘不上來了,還十分頑強地要把話說完,仿佛隻要能把話說完,讓他下一秒立刻斷氣也值得一般。
他如此欣喜癲狂的模樣,嚇得墩墩悄咪咪躲到了青石身後,隻探出頭警惕地看著這個三不五時抽風的學長。
青石:「?」不是很懂好友在說什麽,甚至想帶弟弟離遠點。
「文兄,你快答應啊!」仝毅看到青石默不作聲,直接上手抓住青石,神情懇切道,「帶我一個帶我一個,你弟弟的零食我包了!」
「你到底在說什麽。」青石一臉無語,「能不能把前因後果說清楚?」
仝毅也注意到周圍暗中打量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朝周圍人笑了一下,立刻拉著青石往前院的涼亭走去。
兩大一小三個人頂著風雪,從走廊跑進聽著,青石拍去身上的落雪,又立刻幫墩墩抖了抖小披風,最後才冷淡地看向十分熱切的好友:「你最好真的有事。」
大雪天不進課室,非要跑亭子來吹風。
仝毅搓了搓手,傻兮兮笑道:「青石,我聽同窗說過,你住在梟王府是吧?」
隨著石登那夥人的退學,有些消息靈通的已經知道青石背後站著誰,仝毅如今才知道這個消息,反應已經算慢了。
「嗯,所以呢?」
青石沒有否定,仝毅眼睛更亮了:「所以梟王夫就是你經常提起的公子,對吧?」
「不然呢?」青石奇怪的看著他,「梟王府還有其他公子不成?」
姑爺不愛美色,除了自家公子一位正夫之外,王府裏除了男人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嬤嬤,哪兒來的公子小姐?
聽到這句迴答,仝毅激動的右手握拳,狠狠地錘了一下左掌心,「那你家公子的表哥,樓少爺來上京城開講,你帶我一起走個後門唄?」
誰?青石茫然地看著他,「樓大少爺要來?」
不是,怎麽迴事啊到底?
在涼州的時候,樓家大舅爺不是說過,前些年一直不透露公子與樓家的關係,就是防著文家攀附借勢麽?怎麽突然又公布出來了?
「對呀!據說涼州那邊在十幾天前就放出風聲了,說是來看望住在京城的表弟,順便拿著上京城學子寄給樓大家的信件,來與他們討論一番學問。」
說是拿著父親的迴信過來,與寄信的學子一起討論,實際上就是找個書院開講學問,以樓家人的學名,可不是人人都能搶得講堂名額的。
畢竟大盛學子都知道,樓家人不入朝為官,但是樓家主支各個都身負功名。
就連殿試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使樓家人文采斐然,可堪狀元之名,也隻能給個二甲之首的名頭,連個探花都不能給。
畢竟樓家人不入朝為官,名次太高的話,難免讓天下讀書人有其他想法。
否則最有學問的狀元考取功名後就選擇辭官迴家,豈不是說廷腐朽,無法施展抱負,不值得有能之士效勞嗎?
不過朝廷如何是朝廷的事,讀書人心中自有想法。
尤其是歷代不少取得一甲三名成績的學子,都曾受過樓家指點,甚至有一甲狀元公開說過自己的才學不如二甲一名樓家子的言論,以至於在所有讀書人心中,樓家子才是大盛最有學名的人,事情也確實如此。
所以學子們是否能在殿試上拔得頭籌,除了看家族底蘊外,還有就是是否有能力得樓家人指點。
仝毅雖然不敢奢想一甲三名的名次,但是二甲前排還是可以想一下的,乍一聽到從涼州傳來的消息,又得知自己的同窗好友還有樓家的關係,可不就激動了嘛。
「我就說文兄課堂成績耀眼,怎麽可能隻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廝,原來是你家公子出身不凡啊!」仝毅感嘆著,再次生出了人比人氣死人的想法。
他作為侍郎獨子,還比不上身為小廝的青石,瞧瞧人家公子,隨隨便便就能見到樓大家,再瞧瞧他爹,從考取功名到為官多年,當初樓大家迴復的一封信都被他翻來覆去的說,迄今為止還能得到別人羨慕之色。
青石總算弄懂了來龍去脈,想起在樓家時,樓家大舅爺隻問過他一些書上的學問,感嘆一句有其父必有其子外,剩下的就是隨便他帶著墩墩滿樓家跑,他不禁開口道:「……有沒有可能,我學問還行,是因為我爹也是個有學問的人?」
指點?考校?樓家大舅爺天天去涼州學堂,樓家大少爺天天泡在族學的書房,他在涼州連書都不用看,每天就是拿著零花錢帶墩墩四處玩。
所以無論仝毅如何羨慕,他也沒有半分激動之情,反正他嫌累,說自己不想入朝為官,隻想跟在公子身邊,樓家大舅爺知道後還說他有誌氣,知恩圖報。
「對對對,你爹肯定也是個有學問的人,否則文兄也入不了樓家的眼。」仝毅閉著眼睛誇,還不忘問一句,「所以到時候能帶我去嗎?」
青石拉著他站在原地,聞言提醒道:「他就是這麽咋咋唿唿的,你以後別學他。」
墩墩深以為然。
「文兄!」仝毅大口喘氣,常年不勞作的身體仿佛破風箱似的,唿哧唿哧喘著氣。「你小子行啊!有這關係也不提早告訴我?想自己偷偷摸摸進步是吧?」
「不行,絕對不行!你得帶我一起,咱倆一起進步!」仝毅激動得滿臉潮紅,氣都快喘不上來了,還十分頑強地要把話說完,仿佛隻要能把話說完,讓他下一秒立刻斷氣也值得一般。
他如此欣喜癲狂的模樣,嚇得墩墩悄咪咪躲到了青石身後,隻探出頭警惕地看著這個三不五時抽風的學長。
青石:「?」不是很懂好友在說什麽,甚至想帶弟弟離遠點。
「文兄,你快答應啊!」仝毅看到青石默不作聲,直接上手抓住青石,神情懇切道,「帶我一個帶我一個,你弟弟的零食我包了!」
「你到底在說什麽。」青石一臉無語,「能不能把前因後果說清楚?」
仝毅也注意到周圍暗中打量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朝周圍人笑了一下,立刻拉著青石往前院的涼亭走去。
兩大一小三個人頂著風雪,從走廊跑進聽著,青石拍去身上的落雪,又立刻幫墩墩抖了抖小披風,最後才冷淡地看向十分熱切的好友:「你最好真的有事。」
大雪天不進課室,非要跑亭子來吹風。
仝毅搓了搓手,傻兮兮笑道:「青石,我聽同窗說過,你住在梟王府是吧?」
隨著石登那夥人的退學,有些消息靈通的已經知道青石背後站著誰,仝毅如今才知道這個消息,反應已經算慢了。
「嗯,所以呢?」
青石沒有否定,仝毅眼睛更亮了:「所以梟王夫就是你經常提起的公子,對吧?」
「不然呢?」青石奇怪的看著他,「梟王府還有其他公子不成?」
姑爺不愛美色,除了自家公子一位正夫之外,王府裏除了男人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嬤嬤,哪兒來的公子小姐?
聽到這句迴答,仝毅激動的右手握拳,狠狠地錘了一下左掌心,「那你家公子的表哥,樓少爺來上京城開講,你帶我一起走個後門唄?」
誰?青石茫然地看著他,「樓大少爺要來?」
不是,怎麽迴事啊到底?
在涼州的時候,樓家大舅爺不是說過,前些年一直不透露公子與樓家的關係,就是防著文家攀附借勢麽?怎麽突然又公布出來了?
「對呀!據說涼州那邊在十幾天前就放出風聲了,說是來看望住在京城的表弟,順便拿著上京城學子寄給樓大家的信件,來與他們討論一番學問。」
說是拿著父親的迴信過來,與寄信的學子一起討論,實際上就是找個書院開講學問,以樓家人的學名,可不是人人都能搶得講堂名額的。
畢竟大盛學子都知道,樓家人不入朝為官,但是樓家主支各個都身負功名。
就連殿試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使樓家人文采斐然,可堪狀元之名,也隻能給個二甲之首的名頭,連個探花都不能給。
畢竟樓家人不入朝為官,名次太高的話,難免讓天下讀書人有其他想法。
否則最有學問的狀元考取功名後就選擇辭官迴家,豈不是說廷腐朽,無法施展抱負,不值得有能之士效勞嗎?
不過朝廷如何是朝廷的事,讀書人心中自有想法。
尤其是歷代不少取得一甲三名成績的學子,都曾受過樓家指點,甚至有一甲狀元公開說過自己的才學不如二甲一名樓家子的言論,以至於在所有讀書人心中,樓家子才是大盛最有學名的人,事情也確實如此。
所以學子們是否能在殿試上拔得頭籌,除了看家族底蘊外,還有就是是否有能力得樓家人指點。
仝毅雖然不敢奢想一甲三名的名次,但是二甲前排還是可以想一下的,乍一聽到從涼州傳來的消息,又得知自己的同窗好友還有樓家的關係,可不就激動了嘛。
「我就說文兄課堂成績耀眼,怎麽可能隻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廝,原來是你家公子出身不凡啊!」仝毅感嘆著,再次生出了人比人氣死人的想法。
他作為侍郎獨子,還比不上身為小廝的青石,瞧瞧人家公子,隨隨便便就能見到樓大家,再瞧瞧他爹,從考取功名到為官多年,當初樓大家迴復的一封信都被他翻來覆去的說,迄今為止還能得到別人羨慕之色。
青石總算弄懂了來龍去脈,想起在樓家時,樓家大舅爺隻問過他一些書上的學問,感嘆一句有其父必有其子外,剩下的就是隨便他帶著墩墩滿樓家跑,他不禁開口道:「……有沒有可能,我學問還行,是因為我爹也是個有學問的人?」
指點?考校?樓家大舅爺天天去涼州學堂,樓家大少爺天天泡在族學的書房,他在涼州連書都不用看,每天就是拿著零花錢帶墩墩四處玩。
所以無論仝毅如何羨慕,他也沒有半分激動之情,反正他嫌累,說自己不想入朝為官,隻想跟在公子身邊,樓家大舅爺知道後還說他有誌氣,知恩圖報。
「對對對,你爹肯定也是個有學問的人,否則文兄也入不了樓家的眼。」仝毅閉著眼睛誇,還不忘問一句,「所以到時候能帶我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