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青石的神經就緊繃起來,恨不得把門窗都封死,不讓別人發現自家公子。
「別擔心,刀都沒拔,一時半會打不起來。」文序拍了拍青石的手臂,「你過來看看,打頭的那個人眼熟嗎?」
他怎麽會眼熟一個山賊?青石有些摸不著頭腦,小心翼翼地探出半個腦袋,眯著眼睛在人群裏尋找公子說的那個人。
其實也挺好找,領頭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少年,對方正跟商隊的人交涉,看樣子還有得談。不過青石看了一會,還真覺得對方有點眼熟!
他低頭想了一下,忽然激動道:「公子!咱們在去豐城的路上見過他!」
那是公子第一次出門做買賣,他們從伏峰縣去往豐城的路上,不就在野外遇到這個人的嗎?!
隻不過那個時候他還以為對方是附近的村民,現在想來一群大漢裏隻有他一個年小的,怎麽看都不對勁,如果是山賊就說得通了!
「唔。」青石這麽一說,文序就想起來了,他也沒想到對方居然會是山賊,看樣子還是個能拿主意的人。
青石有些疑惑:「他們是怎麽出關的?」
出關入關是要給銀子的,還要核查身份,如果是罪犯的話一準被抓去戰場上衝鋒陷陣。這些人都做山賊了,不說有沒有銀子,單說不被抓都是個問題吧?
文序猜道:「估計是從峻天嶺直接越關的。」
這是唯一說得通的理由,除非他們暗地裏是給軍營賣命,否則壓根不可能用正常方法出關。
聽到這個結論,青石一臉懵逼:「他們不要命了?」
位於大盛國土裏的峻天嶺和如今他們走的這一段可不一樣,那一段的山嶺更加陡峭,而且地形十分複雜,哪怕是有人曾經能成功從裏麵走出來,再進去也依舊會迷路,不少人把一時運氣當本事,結果直接沒能離開。
文序神色有些嚴肅:「估計他們已經摸出了一條路線。」
再複雜的地形,隻要不是隨時會變化的獨有地貌,多安排一些人,用命趟也能找到一條可行的路線。
因為峻天嶺的特性,軍隊並沒有安排人在那邊值守,如果這些山賊把路線賣給周邊國家的軍隊……
文序嘆了口氣,拿出炭筆開始寫信,他帶出來的信鴿就剩幾隻了,原本還想省著用,這下好了,省不了了。
這次商隊停的時間比較久,好在最後談妥了,老於給了一筆銀子,對方可能覺得他們這邊人也不少,一錘子買賣不如細水長流來得舒服,還免得兩敗俱傷,所以沒狠下心動手,收了銀子就把路讓出來了。
隊伍重新開拔的時候那些人還沒有離開,反而站在旁邊看著商隊走過去,仿佛隨時都會反悔動手一般,商隊的人也提著一顆心,怕這夥第一次打交道的山賊不講道義。
文序的車子準備路過這些山賊的時候,青石立刻就把窗戶關嚴實了,直到等了好一會,商隊的人過來說安全了才放鬆下來。
文序把信遞給車門外的梁峰,讓他用信鴿傳迴去,一轉頭就看到青石臉色蒼白的模樣。不由心軟道:「沒事了,出門在外,遇到山賊是常有的事。要不下次你在家裏陪墩墩?」
青石反應極快:「不!我就要跟著公子!」
文序摸著小孩的腦袋笑道:「墩墩聽到該哭了,他好歹還是你親弟弟呢。」
青石低下頭,小聲囁喏:「那公子也是我……叔夫啊。」
弟弟無論何時都是親弟弟,但是叔夫可不一定會一直都是,更何況這次要去其他國家,那麽遠的距離,萬一公子在外麵遇到更好的人,不要他們了怎麽辦?
反正無論如何他都要跟著公子,誰勸都不好使。
這還是文序第一次聽到他叫自己叔夫,按關係來看,這麽叫也沒錯,以前他總聽說古代書生會從族親裏挑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當書童,沒想到他是讓自己夫君的侄子當小廝,這感覺還挺新奇的。
離開這段走了近半個月的山路,商隊裏緊繃的氛圍瞬間緩和下來,當天晚上就停在路邊好好睡了一覺,第二天大家才精神抖擻地啟程。
大概是這次多了文序這麽個金貴的人,怕在路上耽擱時間久了容易出現變數,老於一直緊趕慢趕地,用比原定計劃早十天的時間抵達了良國的邊城。
這種強度的趕路對文序來說不算什麽,但是對青石來說就有些難熬了,即使當初陪文序去邊城,路上也沒有這麽累過,所以一到邊城,小孩直接病倒了。
「王夫,老於說他們做買賣隻在邊城,在這裏想買點什麽迴去也方便些,不會有太多關卡檢查。」
無論哪個國家,進出各個城池都有守城衛兵檢查,遇到一些手黑的城池,商隊過一趟關卡就得脫一層皮,隻在邊城反而好些,隻需要出關的時候檢查一下就行。
文序點頭道:「那就在邊城吧,你去打聽打聽哪裏有人販馬,聯繫一下。不拘戰馬,隻要是馴養過的,身體沒毛病的馬就行。」
即使在盛產良駒的良國,一匹夠得上戰馬品相的馬也不是尋常人能養得起的,次一點的馬反倒好找一些,畢竟總會有鏢局或者商隊需要用馬,他們去收迴來就行。
馮淮點頭表示了解,又道:「屬下已經用信鴿將咱們的落腳處傳迴去,相信不久您就能收到主子的迴信。」
「別擔心,刀都沒拔,一時半會打不起來。」文序拍了拍青石的手臂,「你過來看看,打頭的那個人眼熟嗎?」
他怎麽會眼熟一個山賊?青石有些摸不著頭腦,小心翼翼地探出半個腦袋,眯著眼睛在人群裏尋找公子說的那個人。
其實也挺好找,領頭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少年,對方正跟商隊的人交涉,看樣子還有得談。不過青石看了一會,還真覺得對方有點眼熟!
他低頭想了一下,忽然激動道:「公子!咱們在去豐城的路上見過他!」
那是公子第一次出門做買賣,他們從伏峰縣去往豐城的路上,不就在野外遇到這個人的嗎?!
隻不過那個時候他還以為對方是附近的村民,現在想來一群大漢裏隻有他一個年小的,怎麽看都不對勁,如果是山賊就說得通了!
「唔。」青石這麽一說,文序就想起來了,他也沒想到對方居然會是山賊,看樣子還是個能拿主意的人。
青石有些疑惑:「他們是怎麽出關的?」
出關入關是要給銀子的,還要核查身份,如果是罪犯的話一準被抓去戰場上衝鋒陷陣。這些人都做山賊了,不說有沒有銀子,單說不被抓都是個問題吧?
文序猜道:「估計是從峻天嶺直接越關的。」
這是唯一說得通的理由,除非他們暗地裏是給軍營賣命,否則壓根不可能用正常方法出關。
聽到這個結論,青石一臉懵逼:「他們不要命了?」
位於大盛國土裏的峻天嶺和如今他們走的這一段可不一樣,那一段的山嶺更加陡峭,而且地形十分複雜,哪怕是有人曾經能成功從裏麵走出來,再進去也依舊會迷路,不少人把一時運氣當本事,結果直接沒能離開。
文序神色有些嚴肅:「估計他們已經摸出了一條路線。」
再複雜的地形,隻要不是隨時會變化的獨有地貌,多安排一些人,用命趟也能找到一條可行的路線。
因為峻天嶺的特性,軍隊並沒有安排人在那邊值守,如果這些山賊把路線賣給周邊國家的軍隊……
文序嘆了口氣,拿出炭筆開始寫信,他帶出來的信鴿就剩幾隻了,原本還想省著用,這下好了,省不了了。
這次商隊停的時間比較久,好在最後談妥了,老於給了一筆銀子,對方可能覺得他們這邊人也不少,一錘子買賣不如細水長流來得舒服,還免得兩敗俱傷,所以沒狠下心動手,收了銀子就把路讓出來了。
隊伍重新開拔的時候那些人還沒有離開,反而站在旁邊看著商隊走過去,仿佛隨時都會反悔動手一般,商隊的人也提著一顆心,怕這夥第一次打交道的山賊不講道義。
文序的車子準備路過這些山賊的時候,青石立刻就把窗戶關嚴實了,直到等了好一會,商隊的人過來說安全了才放鬆下來。
文序把信遞給車門外的梁峰,讓他用信鴿傳迴去,一轉頭就看到青石臉色蒼白的模樣。不由心軟道:「沒事了,出門在外,遇到山賊是常有的事。要不下次你在家裏陪墩墩?」
青石反應極快:「不!我就要跟著公子!」
文序摸著小孩的腦袋笑道:「墩墩聽到該哭了,他好歹還是你親弟弟呢。」
青石低下頭,小聲囁喏:「那公子也是我……叔夫啊。」
弟弟無論何時都是親弟弟,但是叔夫可不一定會一直都是,更何況這次要去其他國家,那麽遠的距離,萬一公子在外麵遇到更好的人,不要他們了怎麽辦?
反正無論如何他都要跟著公子,誰勸都不好使。
這還是文序第一次聽到他叫自己叔夫,按關係來看,這麽叫也沒錯,以前他總聽說古代書生會從族親裏挑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當書童,沒想到他是讓自己夫君的侄子當小廝,這感覺還挺新奇的。
離開這段走了近半個月的山路,商隊裏緊繃的氛圍瞬間緩和下來,當天晚上就停在路邊好好睡了一覺,第二天大家才精神抖擻地啟程。
大概是這次多了文序這麽個金貴的人,怕在路上耽擱時間久了容易出現變數,老於一直緊趕慢趕地,用比原定計劃早十天的時間抵達了良國的邊城。
這種強度的趕路對文序來說不算什麽,但是對青石來說就有些難熬了,即使當初陪文序去邊城,路上也沒有這麽累過,所以一到邊城,小孩直接病倒了。
「王夫,老於說他們做買賣隻在邊城,在這裏想買點什麽迴去也方便些,不會有太多關卡檢查。」
無論哪個國家,進出各個城池都有守城衛兵檢查,遇到一些手黑的城池,商隊過一趟關卡就得脫一層皮,隻在邊城反而好些,隻需要出關的時候檢查一下就行。
文序點頭道:「那就在邊城吧,你去打聽打聽哪裏有人販馬,聯繫一下。不拘戰馬,隻要是馴養過的,身體沒毛病的馬就行。」
即使在盛產良駒的良國,一匹夠得上戰馬品相的馬也不是尋常人能養得起的,次一點的馬反倒好找一些,畢竟總會有鏢局或者商隊需要用馬,他們去收迴來就行。
馮淮點頭表示了解,又道:「屬下已經用信鴿將咱們的落腳處傳迴去,相信不久您就能收到主子的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