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麽會覺得我一個哥兒能命令太子必須迴去?」文序一臉詫異,「就算他叫我一聲堂叔夫也不行啊,我管天管地還管他迴不迴家找你?」
對於這個繼妹,文序沒有太複雜的感情,無論是樓星予推演出的「小說」,還是在他沒有迴來的那段時光裏,哪怕這個女子出嫁後在太子府裏手段不少,但是在家裏頂多嘴上對他不尊敬,倒也沒有真的對他下過手。
文序向來是個分得清對錯的人。撇開書外人單一的「惡毒女配」濾鏡,當他成了親身者,看法也變得多元化了。
所以接到太子妃拜貼的時候,他想了想,就同意了,結果才迴帖沒一會,對方的車架就停在了梟王府門外。
文序還好奇對方找自己到底是什麽事,結果到了亭子後,文思敏就立刻摒退下人,一臉委屈地看著他,最後還是憋不住,選擇開口了。
不得不說,梁夫人是真的想把這個女兒培養好的,所以對前任的孩子不聞不問不針對,就是為了不讓人覺得女兒會像她一樣不容人。
但是文序也清楚,隻要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導致這個局麵的,唯一做錯的人就是文丞相。
無論是挺著孕肚進門的梁夫人,還是頂著個繼女名頭在文府生活的文思敏,都是父權社會底下,為文丞相的麵子遮羞的犧牲品罷了。
有時候文序覺得這對母女也挺可憐的,梁夫人二嫁進門,家裏還有個前任的孩子,婆婆護著不讓她靠近,她也不敢動手,怕這個孩子出了事,外人會說她不慈,說文丞相娶妻不賢,說她女兒有這麽一個母親。等婆婆去世後,這個孩子也養不熟了,幹脆眼不見為淨。
文思敏明明是文丞相的親女兒,結果父親為了名聲,愣是讓她成了母親死去的前夫、自己好友的孩子。
如果文丞相敢作敢當,喜歡好友亡妻就直接求娶進門,文思敏不至於頂著個繼女的名頭,也不會看到文序這個兄長就嗆聲,那今天她還能有一個商量的人。
可惜一切都隻是設想,文序雖然會站在對方角度去看事情,但他不會為了別人為難自己,梁夫人的不管不問確實讓府中下人欺負他了,文思敏看他不順眼,他也沒必要去盡兄長的義務。
畢竟他的親娘隻生了他一個,哪怕導致這個局麵的是文丞相,文序也不想咽下這些年的貧苦,去跟這對母女和解。
所以他看向文思敏,淡淡道:「要不你迴去問問梁夫人吧,她也是女子,而且她和文丞相成親多年,怎麽也比我這個才成親一年的哥兒懂吧?」
「我……已經一年沒有見到娘親了。」文思敏好像把文序當成了唯一可以傾吐的人,事實上確實如此。
「迴門的那天太子有事,我自己迴的娘家,結果父親說我已經嫁出去了,以後少迴娘家,還未用午膳就讓我離開了。」
「自那以後,每次我想迴去,遞出去的拜貼都被否迴來,還不讓娘親遞帖子來太子府看我。」
原本在家中覺得被父親十分疼愛的女子,在出嫁後好像看透了真相一般,「我猜大概是因為太子對我不冷不熱,父親是怨我沒本事的。」
自我pua可還行?文序當即聽不下去了:「怨你沒本事?他有本事就靠自己啊,我告訴你文思敏,你把他當爹,我卻不是,你別在我麵前擺出這副模樣。」
「你覺得是你抓不住太子的心,所以文蘊傑才不讓你迴文府看梁夫人?那你怎麽不想想,是不是你嫁給了太子,讓他和皇上成了親家,所以在他眼裏,你的任務,你的作用就完成了?」
「你還擺著一副晚娘臉在這自哀自怨?要是那老東西攔著我不讓我見親娘,你看我削不削他就完了。」
文思敏第一次聽到這種堪稱大逆不道言論,她嚇得四處張望,看到下人都站在遠離亭子的地方,才稍稍安下心。
「你怎麽……」她想反駁文序說的不對,可是好像也沒有錯。
「我怎麽了?」文序翻了個白眼,抓了一把瓜子靠在圍欄上,翹著二郎腿,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
「你知不知道你的身份?文蘊傑見到你都得行禮喊一聲太子妃,他不讓你迴你就不迴?你甚至還覺得這是你的錯?」
「tui!」文序吐出一粒瓜子殼,看著文思敏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坨扶不上牆的爛泥,「知道他為什麽不讓你迴文府嗎?」
文思敏想說是因為她在太子麵前說不上話,幫不上父親的忙,可是她怕這句話說出來,眼前的青年能給她一巴掌,所以默默地搖了搖頭。
「你知道太子妃臨門,文府上下需要做多少準備嗎?你,東宮唯一的女主人,他要不是你爹,那就是見了你都得跪下的官員,所以不讓你迴家,單純就是覺得他賦予你的任務完成了,你就別天天迴家了,免得因為你迴去,他還得開門迎接。」
文序瓜子嗑得飛起,臉上的鄙夷溢於言表,「可能我說的你不太理解,就這麽說吧,你別把他當爹,就當成一個見了你就要行禮的官員,擺出你太子妃的氣勢,你看他還敢不敢攔著不讓你迴娘家。」
文蘊傑就是太把自己當迴事,哪怕是皇上十分倚重的官員,女兒成了太子妃,見麵也得躬身見禮。
文蘊傑的丞相一位本來就名不副實,女兒嫁給了太子才有了點丞相的模樣,但是為了省麻煩,居然不讓女兒迴娘家,也不怕和這個靠山離了心。
對於這個繼妹,文序沒有太複雜的感情,無論是樓星予推演出的「小說」,還是在他沒有迴來的那段時光裏,哪怕這個女子出嫁後在太子府裏手段不少,但是在家裏頂多嘴上對他不尊敬,倒也沒有真的對他下過手。
文序向來是個分得清對錯的人。撇開書外人單一的「惡毒女配」濾鏡,當他成了親身者,看法也變得多元化了。
所以接到太子妃拜貼的時候,他想了想,就同意了,結果才迴帖沒一會,對方的車架就停在了梟王府門外。
文序還好奇對方找自己到底是什麽事,結果到了亭子後,文思敏就立刻摒退下人,一臉委屈地看著他,最後還是憋不住,選擇開口了。
不得不說,梁夫人是真的想把這個女兒培養好的,所以對前任的孩子不聞不問不針對,就是為了不讓人覺得女兒會像她一樣不容人。
但是文序也清楚,隻要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導致這個局麵的,唯一做錯的人就是文丞相。
無論是挺著孕肚進門的梁夫人,還是頂著個繼女名頭在文府生活的文思敏,都是父權社會底下,為文丞相的麵子遮羞的犧牲品罷了。
有時候文序覺得這對母女也挺可憐的,梁夫人二嫁進門,家裏還有個前任的孩子,婆婆護著不讓她靠近,她也不敢動手,怕這個孩子出了事,外人會說她不慈,說文丞相娶妻不賢,說她女兒有這麽一個母親。等婆婆去世後,這個孩子也養不熟了,幹脆眼不見為淨。
文思敏明明是文丞相的親女兒,結果父親為了名聲,愣是讓她成了母親死去的前夫、自己好友的孩子。
如果文丞相敢作敢當,喜歡好友亡妻就直接求娶進門,文思敏不至於頂著個繼女的名頭,也不會看到文序這個兄長就嗆聲,那今天她還能有一個商量的人。
可惜一切都隻是設想,文序雖然會站在對方角度去看事情,但他不會為了別人為難自己,梁夫人的不管不問確實讓府中下人欺負他了,文思敏看他不順眼,他也沒必要去盡兄長的義務。
畢竟他的親娘隻生了他一個,哪怕導致這個局麵的是文丞相,文序也不想咽下這些年的貧苦,去跟這對母女和解。
所以他看向文思敏,淡淡道:「要不你迴去問問梁夫人吧,她也是女子,而且她和文丞相成親多年,怎麽也比我這個才成親一年的哥兒懂吧?」
「我……已經一年沒有見到娘親了。」文思敏好像把文序當成了唯一可以傾吐的人,事實上確實如此。
「迴門的那天太子有事,我自己迴的娘家,結果父親說我已經嫁出去了,以後少迴娘家,還未用午膳就讓我離開了。」
「自那以後,每次我想迴去,遞出去的拜貼都被否迴來,還不讓娘親遞帖子來太子府看我。」
原本在家中覺得被父親十分疼愛的女子,在出嫁後好像看透了真相一般,「我猜大概是因為太子對我不冷不熱,父親是怨我沒本事的。」
自我pua可還行?文序當即聽不下去了:「怨你沒本事?他有本事就靠自己啊,我告訴你文思敏,你把他當爹,我卻不是,你別在我麵前擺出這副模樣。」
「你覺得是你抓不住太子的心,所以文蘊傑才不讓你迴文府看梁夫人?那你怎麽不想想,是不是你嫁給了太子,讓他和皇上成了親家,所以在他眼裏,你的任務,你的作用就完成了?」
「你還擺著一副晚娘臉在這自哀自怨?要是那老東西攔著我不讓我見親娘,你看我削不削他就完了。」
文思敏第一次聽到這種堪稱大逆不道言論,她嚇得四處張望,看到下人都站在遠離亭子的地方,才稍稍安下心。
「你怎麽……」她想反駁文序說的不對,可是好像也沒有錯。
「我怎麽了?」文序翻了個白眼,抓了一把瓜子靠在圍欄上,翹著二郎腿,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
「你知不知道你的身份?文蘊傑見到你都得行禮喊一聲太子妃,他不讓你迴你就不迴?你甚至還覺得這是你的錯?」
「tui!」文序吐出一粒瓜子殼,看著文思敏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坨扶不上牆的爛泥,「知道他為什麽不讓你迴文府嗎?」
文思敏想說是因為她在太子麵前說不上話,幫不上父親的忙,可是她怕這句話說出來,眼前的青年能給她一巴掌,所以默默地搖了搖頭。
「你知道太子妃臨門,文府上下需要做多少準備嗎?你,東宮唯一的女主人,他要不是你爹,那就是見了你都得跪下的官員,所以不讓你迴家,單純就是覺得他賦予你的任務完成了,你就別天天迴家了,免得因為你迴去,他還得開門迎接。」
文序瓜子嗑得飛起,臉上的鄙夷溢於言表,「可能我說的你不太理解,就這麽說吧,你別把他當爹,就當成一個見了你就要行禮的官員,擺出你太子妃的氣勢,你看他還敢不敢攔著不讓你迴娘家。」
文蘊傑就是太把自己當迴事,哪怕是皇上十分倚重的官員,女兒成了太子妃,見麵也得躬身見禮。
文蘊傑的丞相一位本來就名不副實,女兒嫁給了太子才有了點丞相的模樣,但是為了省麻煩,居然不讓女兒迴娘家,也不怕和這個靠山離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