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和其他住得離內城近,能多睡一會的大臣們相比,工部的官員是每次朝會來得最早的一批人,畢竟在六部之中,他們工部是貢獻最少,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如今工部尚書年邁無功,為了不讓皇上厭棄,他們工部的官員每次上朝都不敢拖延,生怕自己行差踏錯,連累全體工部的人受累。
今天也是一樣,當工部侍郎來了之後,小太監將他引到大殿外時,已經有好幾位工部同僚在此等候,工部侍郎和他們打了個招唿,就按照自己的官職開始站位,一會早朝開始的時候,才會跟著宣喝聲進殿。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沒休息好,他好像看到燈火通明的宮殿裏有一個影子,好像是人,又覺得這個高度不對,如果不是人,那個影子又怎麽出現在百官列隊的位置上?
不過工部侍郎不敢多看,低頭認真檢查自己的儀容,檢查妥當後便雙手托著笏板,挺著腰板站在原地。
隨著時間流逝,文武百官都到齊了,也有眼尖的武將發現了大殿之內的那道影子,不過那道影子幾乎在最前頭靠近龍椅的地方,距離太遠他們也看不太清,不過那個影子一動不動,武將也一樣以為是什麽擺件的影子。
直到內侍來報,皇上的龍輦到了大殿後門,文武百官紛紛挺直腰背,夾好笏板,神情肅穆地微微垂首等待召見。
不多時,荀公公的聲音從殿內遠遠傳來:「宣,文武百官覲見——」
涇渭分明的文武大臣安靜又迅速地走入大殿,在太子身後站定,文官這邊以文丞相為首,沒有出什麽問題,武官這邊,站在最前麵領隊的鎮國將軍李奈卻在站定後發現,自己的位置前出現了一架輪椅!
他這個位置離龍椅太近,不敢抬頭去看個究竟,免得被言官扣一個直視聖顏,意圖刺殺王駕的罪名,所以李奈隻能看著輪椅的椅背,猜測這是不是許久未上朝的二皇子。
正當他暗自揣測的時候,龍椅上的盛天帝看著台階下十分淡定的男人幾秒,朗聲笑了起來:「你可算是捨得上朝了,朕還以為你出去一趟迴來,還想要和之前一樣,整天想著法兒在王府裏躲懶。」
輪椅上的男人嗤笑一聲:「我倒是想,您不是又給我派了個監管的活兒嗎?」
文武百官驚得大氣也不敢喘,這一句話沒有尊稱,沒有自謙,甚至沒有按規矩出列迴話,是誰這麽大膽子敢跟皇上這麽說話?不要命了?
盛天帝嘴角笑意不減,試探般開口:「明野,你是嫌這活兒累?」
「累倒是不累。」輪椅上的男人麵無表情,語氣譏諷道,「隻不過這活兒都交給我幹了,這麽多官員您養著不覺得浪費糧食?」
「浪費糧食」的官員們一口氣差點喘不上來,言官原本都已經準備跳出來諫言,讓皇上懲治這個目無尊法的臣子了,卻在盛天帝一句親昵的「明野」中往隊列裏縮了縮身體。
言官低著腦袋不敢動,他想他已經知道敢這麽不給麵子,麵對皇上也敢這麽隨心所欲的人是誰了。
是前朝言官高唿勸誡當時兵至王朝的皇上不要做逆賊時,一刀砍下言官頭顱的梟王殿下!
那些敢給梟王找事的人,怕是骨頭渣子都爛了,言官忽略掉各方隱隱投來的視線,堅決不肯踏出隊列半步。
人家義兄以弟之間就這麽說話,他插什麽嘴?真要論起來梟王還算半個明氏宗族的人,宗人府怎麽不跳出來維護皇家榮譽?
反正言官王大人打定主意,不做這個出頭鳥,隻要皇上不訓斥梟王殿下,他就堅定立場不動搖!
也不知怎麽的,武官那邊安安靜靜,文官這邊也大氣不敢出,站在隊末的小官員借著前頭人的遮擋,偷摸瞥了一眼隊列前端的左相大人,可惜什麽也看不清。
「好好好,這次辛苦你了。」盛天帝一副哄小孩的口吻,「春闈一事事關大盛,等這次事了,朕讓你好好休息。」
「嗯。」梟王淡淡點頭,眼尾餘光瞥見左邊排頭那兩人的動作,忽而開口:「對了,昨天您賞賜的銀子,我夫郎拿去買了個鋪子打算收租,提前跟您說一聲,免得迴頭有人以此為藉口,攻訐他一個內宅夫郎。」
左邊,太子握緊了袖中的手,文丞相踏出的半步,又默不作聲收了迴來,仿佛一切如常。
盛天帝坐在龍椅上,將文武百官的小動作盡收眼底,看到太子抿緊的嘴角,和站在他身後,一動不動的文丞相,無聲嘆了口氣。
有些機會都已經遞到了眼前,錯過了,就再也沒辦法彌補了。
盛天帝心灰意懶地擺了擺手,語氣卻十分和藹:「朕還當什麽事,你不用擔心,朕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糊弄的,買個鋪子罷了,讓弟妹放心。」
弟妹?梟王垂下眼,嘴角微微上揚,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麵前,他們理應是臣子關係,對方卻要時時提醒他們是義兄弟的關係,生怕他不顧麵子直接發難。
這個人真是一如既往地難堪大任。
盛天帝自覺「提醒」到位,台階下的男人應該會安分一段時間,畢竟他還頂著哥哥的名義,那人除非想被天下人罵,否則應該不會這麽快跟他作對。
解決了眼前最為迫切的問題,他心情頗好地讓荀公公宣旨,讓梟王主持今年四月末的春闈,宣旨完畢後,盛天帝問了一句:「文武百官,可還有事起奏?」
今天也是一樣,當工部侍郎來了之後,小太監將他引到大殿外時,已經有好幾位工部同僚在此等候,工部侍郎和他們打了個招唿,就按照自己的官職開始站位,一會早朝開始的時候,才會跟著宣喝聲進殿。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沒休息好,他好像看到燈火通明的宮殿裏有一個影子,好像是人,又覺得這個高度不對,如果不是人,那個影子又怎麽出現在百官列隊的位置上?
不過工部侍郎不敢多看,低頭認真檢查自己的儀容,檢查妥當後便雙手托著笏板,挺著腰板站在原地。
隨著時間流逝,文武百官都到齊了,也有眼尖的武將發現了大殿之內的那道影子,不過那道影子幾乎在最前頭靠近龍椅的地方,距離太遠他們也看不太清,不過那個影子一動不動,武將也一樣以為是什麽擺件的影子。
直到內侍來報,皇上的龍輦到了大殿後門,文武百官紛紛挺直腰背,夾好笏板,神情肅穆地微微垂首等待召見。
不多時,荀公公的聲音從殿內遠遠傳來:「宣,文武百官覲見——」
涇渭分明的文武大臣安靜又迅速地走入大殿,在太子身後站定,文官這邊以文丞相為首,沒有出什麽問題,武官這邊,站在最前麵領隊的鎮國將軍李奈卻在站定後發現,自己的位置前出現了一架輪椅!
他這個位置離龍椅太近,不敢抬頭去看個究竟,免得被言官扣一個直視聖顏,意圖刺殺王駕的罪名,所以李奈隻能看著輪椅的椅背,猜測這是不是許久未上朝的二皇子。
正當他暗自揣測的時候,龍椅上的盛天帝看著台階下十分淡定的男人幾秒,朗聲笑了起來:「你可算是捨得上朝了,朕還以為你出去一趟迴來,還想要和之前一樣,整天想著法兒在王府裏躲懶。」
輪椅上的男人嗤笑一聲:「我倒是想,您不是又給我派了個監管的活兒嗎?」
文武百官驚得大氣也不敢喘,這一句話沒有尊稱,沒有自謙,甚至沒有按規矩出列迴話,是誰這麽大膽子敢跟皇上這麽說話?不要命了?
盛天帝嘴角笑意不減,試探般開口:「明野,你是嫌這活兒累?」
「累倒是不累。」輪椅上的男人麵無表情,語氣譏諷道,「隻不過這活兒都交給我幹了,這麽多官員您養著不覺得浪費糧食?」
「浪費糧食」的官員們一口氣差點喘不上來,言官原本都已經準備跳出來諫言,讓皇上懲治這個目無尊法的臣子了,卻在盛天帝一句親昵的「明野」中往隊列裏縮了縮身體。
言官低著腦袋不敢動,他想他已經知道敢這麽不給麵子,麵對皇上也敢這麽隨心所欲的人是誰了。
是前朝言官高唿勸誡當時兵至王朝的皇上不要做逆賊時,一刀砍下言官頭顱的梟王殿下!
那些敢給梟王找事的人,怕是骨頭渣子都爛了,言官忽略掉各方隱隱投來的視線,堅決不肯踏出隊列半步。
人家義兄以弟之間就這麽說話,他插什麽嘴?真要論起來梟王還算半個明氏宗族的人,宗人府怎麽不跳出來維護皇家榮譽?
反正言官王大人打定主意,不做這個出頭鳥,隻要皇上不訓斥梟王殿下,他就堅定立場不動搖!
也不知怎麽的,武官那邊安安靜靜,文官這邊也大氣不敢出,站在隊末的小官員借著前頭人的遮擋,偷摸瞥了一眼隊列前端的左相大人,可惜什麽也看不清。
「好好好,這次辛苦你了。」盛天帝一副哄小孩的口吻,「春闈一事事關大盛,等這次事了,朕讓你好好休息。」
「嗯。」梟王淡淡點頭,眼尾餘光瞥見左邊排頭那兩人的動作,忽而開口:「對了,昨天您賞賜的銀子,我夫郎拿去買了個鋪子打算收租,提前跟您說一聲,免得迴頭有人以此為藉口,攻訐他一個內宅夫郎。」
左邊,太子握緊了袖中的手,文丞相踏出的半步,又默不作聲收了迴來,仿佛一切如常。
盛天帝坐在龍椅上,將文武百官的小動作盡收眼底,看到太子抿緊的嘴角,和站在他身後,一動不動的文丞相,無聲嘆了口氣。
有些機會都已經遞到了眼前,錯過了,就再也沒辦法彌補了。
盛天帝心灰意懶地擺了擺手,語氣卻十分和藹:「朕還當什麽事,你不用擔心,朕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糊弄的,買個鋪子罷了,讓弟妹放心。」
弟妹?梟王垂下眼,嘴角微微上揚,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麵前,他們理應是臣子關係,對方卻要時時提醒他們是義兄弟的關係,生怕他不顧麵子直接發難。
這個人真是一如既往地難堪大任。
盛天帝自覺「提醒」到位,台階下的男人應該會安分一段時間,畢竟他還頂著哥哥的名義,那人除非想被天下人罵,否則應該不會這麽快跟他作對。
解決了眼前最為迫切的問題,他心情頗好地讓荀公公宣旨,讓梟王主持今年四月末的春闈,宣旨完畢後,盛天帝問了一句:「文武百官,可還有事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