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馮淮和梁峰迴來的時候,就看到院子的沿廊下,夫夫二人圍著小爐子坐著,一人端著小碗吃烤紅薯,邊吃邊說家裏小孩的事,另一人撥動碳火,時不時應上一聲,頗有種歲月靜好的味道。
這種時候沒人想過去煞風景,可是想起剛才收到的消息,馮淮還是硬著頭皮上前匯報:「王夫,米麵已經買迴來了,如今縣城裏的米麵緊俏,價格比入冬前貴了一些。」
門外的梁峰正把一袋袋米麵往後院扛,文序看了一眼滿滿當當的馬車,問道:「縣城裏的存糧可夠?」
「之前北地物價虛高,除了總督坐鎮的臨城外,北地其他地方生怕銀子不夠用,都在收糧後留了一些,剩下的全部賣了出去。」馮淮不確定道,「如若無事,存糧或許是夠的。」
但是怎麽說也是不可能的,北大營那邊已經傳來了消息,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草原上的匈奴也愈發躁動,前兩日被士兵護著出城割草料的牧民就已經有人看到了,有幾支集結的匈奴小隊正縱馬四處搶劫。
也就是城牆外有一片草原被劃到北大營的地盤裏,三不五時有士兵巡邏,所以那些人沒敢踏進來,但是隨著食物減少,遭遇蝗災的草原匈奴勢必會在今冬發起進攻。
「先顧著我們家吧。」文序無所謂道,「北大營有高將軍坐鎮,匈奴未必能打進來,沒了肆意哄抬物價的商人,這個冬天百姓們怎麽也不會餓死。」
隔壁住的人加上他們一家四口,整個冬天的口糧可不是小數目,萬一出了什麽動亂,到時候這些人是要護著他們離開的,所以文序肯定要保證他們的口糧。
否則到時候真出了事,再想去買糧,也得有地方買才行,更別說如果軍中口糧沒了,哪怕自家不夠吃,也得先給北大營送去。
馮淮點頭應下,小心地看了梟王一眼:「主子,剛才高將軍派人傳了個消息過來。」
男人垂眸看著小火爐,輕輕撥動碳火:「什麽時候傳的?我怎麽沒見著人?」
馮淮一臉無語,高將軍派人來的時候,估計您正在盯著青石喝藥,甚至親自上手煲藥,人家一個小兵敢冒冒失失闖進來嗎?
「就剛剛,屬下在門外碰到了,對方讓屬下代為轉達。」
馮淮瞄了一下他的臉色,才斟酌道:「高將軍說,匈奴修生養息也有幾年了,今年的攻勢必定不是小打小鬧,如果他有個萬一,京中派人過來還需要時間,屆時希望主子能到軍營主持大局。」
他話音剛落,梟王就輕笑一聲:「有個萬一?怎麽,他一個將軍不在後方排兵布陣,反而要親自領兵上陣不成?」
馮淮縮了縮腦袋:「高將軍應該不是這個意思……」
「是高將軍上了備戰的摺子,結果戶部那邊沒有送糧草過來吧?」文序把最後一口烤地瓜吃完,慢悠悠道,「盛天帝還真夠心狠的,隻要有機會除掉你,邊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在他眼裏也不過草芥。」
梟王倒了杯熱茶給他,也跟著嘆道:「是啊,邊城這麽多人給我陪葬,這規製夠得上帝王墓了。」
聽完王夫說的話,馮淮腦子像被人砸了一錘子似的,整個人都怔住了。
他不傻,所以文序說出盛天帝的時候,就知道高將軍為什麽會傳這句話了。
匈奴休養生息好幾年,兵強馬壯自不是玩笑話,今年草原又遭遇蝗災,據說地皮都被啃禿了,牛羊估計也餓死不少。
高將軍呆在邊城四五年,和匈奴打過的交道不計其數,肯定在得知草原蝗災之後,就已經上摺子請求備戰。
可是如今都已經入冬了,眼看再過不久就進入大雪封山的寒冬,卻沒有聽說有軍需官押運糧草過來。
匈奴進攻已經可以預見,沒有上京城送來的糧草,單靠遼風府周邊幾個縣城的存糧實在不夠。
糧草不僅僅是糧食馬料,還有兵刃和傷藥。
如若彈盡糧絕,邊城被攻破,匈奴肯定會率先劫掠遼風府的城鎮,無論主子住在北地哪裏,帶著墩墩和王夫的他都沒那麽容易躲過去。
如果邊城尚未失守,身為以戰功封爵的一字並肩王,此時前往軍中領兵出徵才是正常,否則別人不會管朝廷是否送了糧草,隻會想明明梟王就在邊城,大盛的軍隊怎麽還會讓人打成這樣。
到時候無論是被逼著上戰場,還是戰場失利,主子不是拖著病體死在戰場,就是麵臨戰敗的責罰。
想到這裏,馮淮的聲音都抖了:「主子……要不咱們迴去吧?別呆在這裏了,您不想和他一般見識,他卻想要了您的命啊!」
這破地方有什麽好呆的?雖然迴去累了點,但至少還有命在啊?實在氣不過就讓人把大盛打下來解氣也行啊!
文序不清楚他話中的真實含意,還以為說的是迴上京城,咽下口中的茶水後,嘴角揚起一抹諷刺的弧度:「離開北地就是違抗聖旨,畢竟一年之期還沒到呢,無論是迴上京還是雲城都不行。」
「即使時間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離開也免不了一個臨陣脫逃的罵名,以戰功封王的人卻如此貪生怕死,到時候你家主子一樣落不了好。」
「此事也不是無解的局麵,隻要這一仗打贏了,這就不是盛天帝的能控製的局麵了。」
到時候顧明野的聲望才是達到一個連盛天帝都無法撼動的地步,想找理由給顧明野治罪,都要擔心別人罵他鳥盡弓藏,不識良將。
這種時候沒人想過去煞風景,可是想起剛才收到的消息,馮淮還是硬著頭皮上前匯報:「王夫,米麵已經買迴來了,如今縣城裏的米麵緊俏,價格比入冬前貴了一些。」
門外的梁峰正把一袋袋米麵往後院扛,文序看了一眼滿滿當當的馬車,問道:「縣城裏的存糧可夠?」
「之前北地物價虛高,除了總督坐鎮的臨城外,北地其他地方生怕銀子不夠用,都在收糧後留了一些,剩下的全部賣了出去。」馮淮不確定道,「如若無事,存糧或許是夠的。」
但是怎麽說也是不可能的,北大營那邊已經傳來了消息,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草原上的匈奴也愈發躁動,前兩日被士兵護著出城割草料的牧民就已經有人看到了,有幾支集結的匈奴小隊正縱馬四處搶劫。
也就是城牆外有一片草原被劃到北大營的地盤裏,三不五時有士兵巡邏,所以那些人沒敢踏進來,但是隨著食物減少,遭遇蝗災的草原匈奴勢必會在今冬發起進攻。
「先顧著我們家吧。」文序無所謂道,「北大營有高將軍坐鎮,匈奴未必能打進來,沒了肆意哄抬物價的商人,這個冬天百姓們怎麽也不會餓死。」
隔壁住的人加上他們一家四口,整個冬天的口糧可不是小數目,萬一出了什麽動亂,到時候這些人是要護著他們離開的,所以文序肯定要保證他們的口糧。
否則到時候真出了事,再想去買糧,也得有地方買才行,更別說如果軍中口糧沒了,哪怕自家不夠吃,也得先給北大營送去。
馮淮點頭應下,小心地看了梟王一眼:「主子,剛才高將軍派人傳了個消息過來。」
男人垂眸看著小火爐,輕輕撥動碳火:「什麽時候傳的?我怎麽沒見著人?」
馮淮一臉無語,高將軍派人來的時候,估計您正在盯著青石喝藥,甚至親自上手煲藥,人家一個小兵敢冒冒失失闖進來嗎?
「就剛剛,屬下在門外碰到了,對方讓屬下代為轉達。」
馮淮瞄了一下他的臉色,才斟酌道:「高將軍說,匈奴修生養息也有幾年了,今年的攻勢必定不是小打小鬧,如果他有個萬一,京中派人過來還需要時間,屆時希望主子能到軍營主持大局。」
他話音剛落,梟王就輕笑一聲:「有個萬一?怎麽,他一個將軍不在後方排兵布陣,反而要親自領兵上陣不成?」
馮淮縮了縮腦袋:「高將軍應該不是這個意思……」
「是高將軍上了備戰的摺子,結果戶部那邊沒有送糧草過來吧?」文序把最後一口烤地瓜吃完,慢悠悠道,「盛天帝還真夠心狠的,隻要有機會除掉你,邊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在他眼裏也不過草芥。」
梟王倒了杯熱茶給他,也跟著嘆道:「是啊,邊城這麽多人給我陪葬,這規製夠得上帝王墓了。」
聽完王夫說的話,馮淮腦子像被人砸了一錘子似的,整個人都怔住了。
他不傻,所以文序說出盛天帝的時候,就知道高將軍為什麽會傳這句話了。
匈奴休養生息好幾年,兵強馬壯自不是玩笑話,今年草原又遭遇蝗災,據說地皮都被啃禿了,牛羊估計也餓死不少。
高將軍呆在邊城四五年,和匈奴打過的交道不計其數,肯定在得知草原蝗災之後,就已經上摺子請求備戰。
可是如今都已經入冬了,眼看再過不久就進入大雪封山的寒冬,卻沒有聽說有軍需官押運糧草過來。
匈奴進攻已經可以預見,沒有上京城送來的糧草,單靠遼風府周邊幾個縣城的存糧實在不夠。
糧草不僅僅是糧食馬料,還有兵刃和傷藥。
如若彈盡糧絕,邊城被攻破,匈奴肯定會率先劫掠遼風府的城鎮,無論主子住在北地哪裏,帶著墩墩和王夫的他都沒那麽容易躲過去。
如果邊城尚未失守,身為以戰功封爵的一字並肩王,此時前往軍中領兵出徵才是正常,否則別人不會管朝廷是否送了糧草,隻會想明明梟王就在邊城,大盛的軍隊怎麽還會讓人打成這樣。
到時候無論是被逼著上戰場,還是戰場失利,主子不是拖著病體死在戰場,就是麵臨戰敗的責罰。
想到這裏,馮淮的聲音都抖了:「主子……要不咱們迴去吧?別呆在這裏了,您不想和他一般見識,他卻想要了您的命啊!」
這破地方有什麽好呆的?雖然迴去累了點,但至少還有命在啊?實在氣不過就讓人把大盛打下來解氣也行啊!
文序不清楚他話中的真實含意,還以為說的是迴上京城,咽下口中的茶水後,嘴角揚起一抹諷刺的弧度:「離開北地就是違抗聖旨,畢竟一年之期還沒到呢,無論是迴上京還是雲城都不行。」
「即使時間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離開也免不了一個臨陣脫逃的罵名,以戰功封王的人卻如此貪生怕死,到時候你家主子一樣落不了好。」
「此事也不是無解的局麵,隻要這一仗打贏了,這就不是盛天帝的能控製的局麵了。」
到時候顧明野的聲望才是達到一個連盛天帝都無法撼動的地步,想找理由給顧明野治罪,都要擔心別人罵他鳥盡弓藏,不識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