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小孩玩夠了,青石帶他迴來的時候,文序一眼就看出了不對勁,他不確定道:「墩墩,你這花燈……是不是熟了?」


    旁邊的男人抬眼看去,猝不及防笑出了聲。


    本來十分支棱的白菜梗都已經軟綿綿的彎了,呈現半透明的色澤,外翻的菜葉子都把裏頭的蠟燭露了出來,偏偏還有四根線吊著,所以有四片菜梗半死不活地被提著。


    不過看線的長度,估計再等一會,就直接把菜梗一分為二了。


    墩墩茫然地看著笑話他的叔叔,又看了一眼憋笑的叔夫,下意識提起拎了一晚上的花燈,這才發現不對勁。


    他輕輕碰了一下菜梗,軟軟的,溫溫的,立不起來了,旁邊的黃黃味道也越來越香,顏色也變深了。


    熟了嗎?


    小傢夥不確定地抖了一下,絲線瞬間拉斷軟化的菜葉子,提了一晚上的白菜花燈頓時掉在地上,燭光熄滅後,已經軟踏踏的白菜幫子染上了泥土。


    小傢夥呆呆地看著不成型的花燈,癟著嘴道:「好像,是熟了。」


    這下文序徹底忍不住,笑倒在男人懷裏,青石也忍俊不禁,去廚房拿掃帚出來掃地,隻有墩墩看著那盞帶自己獲得無數羨慕和誇讚的花燈,蹲在地上生悶氣。


    叔夫和叔叔的笑聲好吵,小傢夥鬱悶地想,大人一點都不知道小孩子的難過,哼!


    第58章 逛大集


    八月節過後,墩墩和青石就過上了讀書識字的啟蒙生活,大概是為了讓他們能安心識字,也可能是手上有了點銀子,文序也沒有再次出門,反而整天窩在伏峰縣裏,不是琢磨晚上吃什麽,就是去林絮娘的店鋪裏坐一坐。


    這段時間外麵也不太平靜,秋闈一過,遼風府巡撫就被遼北總督羈押了,在北地如日中天的羅家也跟著一起下了大獄。


    在府城等放榜的學子聽說此事,紛紛湧上街頭,聲勢浩大地去遼北總督下榻的地方,把這些年飛漲的物價一事如實告知,還求總督做主。


    遼北總督怒不可遏,各種查證之後,不少縣令也跟著進了牢獄。


    伏峰縣得益於窮,以及附近的北大營裏還有個高將軍坐鎮,所以伏峰縣的縣令並不在遼風府巡撫的招攬之中,得以逃過一劫。


    大概是覺得自己治下居然還有這種企圖一手遮天的事,遼北總督的動作很快,不過半月時間,一幹罪證都搜了出來,當即升堂辦案,據說府城百姓都湧去了府衙聽判。


    最後當著學子和百姓的麵,遼北總督命人將一眾犯官押上堂,宣讀罪證後,連刑部的批文都不等,直接當堂判了秋後問斬。


    按犯官罪證輕重,或抄家流放,或數罪併罰被判黥麵之刑充軍,最輕的也成了官奴發賣出去,三代之內不能脫離奴隸的身份。


    而羅家等商賈的罪名就有意思了,遼北總督判了個行賄的罪名,全部抄家之後,全家流放去礦場挖礦,居然沒有殺一個人。


    對此,梟王是這麽說的:「沒有殺了他們,才是最好的懲罰。」


    說完之後,看到從西南送來的十多車禮物,轉頭就讓烏榆寫了一封中州巡撫盧珩愛民如子,敢於揭露同僚罪行,一身清正,不愧為讀書人的奏摺。


    文序滿腦袋問號:「你這封奏摺不是明擺著讓盛天帝猜忌盧大人嗎?」


    別人不知道盛天帝並非天臨帝,他自己還不知道?


    他這邊上書誇盧大人,指不定盛天帝迴頭就給盧大人穿小鞋,萬一對方直接把盧大人打成顧明野的人,找個由頭想把盧大人解決掉,那他還得去撈人。


    男人愣了一下,無奈搖頭:「我有這麽傻?」


    烏榆也笑了:「王夫錯怪主子了,屬下明麵上是遼北總督的人,寫的奏摺也不是以主子的名義,而是以遼北總督的名義。」


    作為負責督辦遼風府巡撫與羅家官商勾結,連同一眾官員魚肉鄉裏的人,遼北總督誇一下盧大人也不奇怪。


    畢竟他這個北地最大的官都被底下人瞞了過去,中州巡撫卻能察覺,並且提前上報朝廷,說一句愛民如子也不為過。


    聽完烏榆的話,文序這才明白八月節那天,為什麽顧明野說遼北總督不會記恨他了。


    都能直接以對方名義寫奏摺了,遼北總督不是他們的人,估計也是天臨帝的心腹手下,否則不會對顧明野這麽言聽計從。


    要知道大盛官員所用的奏摺是不一樣的,按品級劃分,不同品級的官員所用的奏摺外殼,無論是花樣還是包裹的布料都不一樣。


    烏榆能直接以遼北總督的名義寫奏摺,說明他這邊肯定有遼北總督的空白奏摺。


    文序再次重新審視起自己曾經看過的那本書,懷疑是不是看了盜版,顧明野這樣的人居然在書中默默無聞,簡直離譜。


    不過他很快就沒有時間去想這些事情了。


    時間到了九月,李家父子帶著前來和談的婆羅國使臣到了上京城,據說接風慶功宴上,鎮國將軍之子李長擎求陛下賜婚,將婆羅國送來和親的公主賜婚於他。


    其他人看著皇上的臉色和緩,紛紛調侃少將軍英雄難過美人關,隻有鎮國將軍臉色難看,不滿兒媳是一個破落國家的公主,最後盛天帝下旨,將婆羅國公主賜給李長擎,成了平妻,以後要以正妻為尊。


    聽到這個八卦的時候文序樂得不行,正妻還沒個影,平妻先娶進門了,鎮國將軍一心想讓兒子娶個名門望族的妻子,盛天帝這一道聖旨下來,以後有點臉麵的人家都不會把女兒哥兒嫁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郎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為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為紙並收藏夫郎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