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序翻了個白眼:「真要覺得瘸了比較好,那你晚上別活動腿啊。」
也幸好隻是因為腿傷才坐輪椅,否則男人真的一輩子不良於行,他都不知道兩人還能不能同房。
每次想更進一步的時候,一想到對方腿上的傷就萎了,文序都怕自己憋出問題來。
梟王顯然知道夫郎的怨氣從何而來,笑著安撫道:「快了,烏榆說再用兩罐藥膏就好了。」
也不是真的全好了,隻不過傷口癒合後,可以試著走走路了,坐輪椅太久,雙腿肯定有些影響,要慢慢調整迴來,不過這個時候還是說些夫郎愛聽的比較好。
果不其然,聽到他說的這句話,灶台前的青年臉色都和煦了不少。
夫夫兩就這麽心照不宣地扯開話題,聊起了以後的事。
文序一邊炒菜一邊道:「現在手上也有了銀子,不過我還是打算做個跑商,沒有鋪子就不會被人掣肘。」
「也不知道明年可以離開之後,我們是能順利去雲州過安穩日子,還是被召迴上京。」
「如果是前者,那我就可以安心開個鋪子了,到時候就在家裏收銀子,如果是後者的話,在盛天帝眼皮子底下,還是跑商的身份安全些。」
跑商因為沒有固定的鋪子、攤位和主要生意,一般是不入商籍的,尤其是很多跑商都是小戶人家,一個人出去四處倒賣,被官府盤問起來,也可以說是說啊給親戚帶的東西,查也不好查。
頂多就是為了讓官府高抬一手,多交點稅銀,否則官府真要管,人家隻要不去跑商,你也沒理由強行給人家更改商籍。
所以文序就是吃準了跑商屬於準民不舉官不究這一點,即使自己帶的人已經算得上一支商隊了,也依舊不入商籍。
「看樣子應該能去雲州。」梟王慢吞吞道,「木二他們已經把雲州官場整頓好了,今年雲州的稅銀也都算好了,秋收之後就能收了稅銀送過來。」
「盛天帝也顧不上我們這邊。越鯽府大捷,他正喜不自勝,據說要大赦天下。」
文序瞬間瞪大眼睛:「他瘋了?!」
「又不是什麽他過整壽或者多大的事,他大赦什麽天下?打贏一次就大赦天下,等把婆羅國打下來,大盛監獄估計都要空了。」
「到時候前朝的陳氏被放出來,大盛還不得亂起來?」
其他監獄還無所謂,最主要的是刑部大牢,那裏可關著不少前朝的官員和貴族,天臨帝上位時忙於恢復民生,也不想一下就把都人殺了,給百姓一個血腥暴虐的印象,所以大盛五年,牢裏還有不少前朝的人沒有清理幹淨。
把那些人都放出來,離陳氏王朝才結束五年,那些人怎麽可能甘心?甚至有些部下還說不定還對舊主忠心耿耿。
看看伏峰縣縣的縣令,再看看當朝左相文蘊傑,哪個不是前朝考上的官員?
連朝中的人都沒換幹淨,居然就敢大赦天下,把可能動搖政權的人給放出來,這盛天帝腦子有毛病吧?
「是啊,是個人都看得出來的事,他卻不知道。」梟王嘲諷一笑,「不必擔心,內閣大臣也不是吃幹飯的,已經勸住了。」
文序把鍋裏的菜盛出來,聽到這句話,眼神閃了一下:「你授意的?」
內閣大臣多是純臣,聽令效忠於皇上,甚至在皇權的影響下,皇上下的命令隻要不會侵犯自己的權益,那些老傢夥就不會多說一句,所以如果盛天帝有這個想法,誰都可能第一個開口勸阻,唯獨內閣大臣是最後勸阻的。
而能讓內閣大臣率先開口勸阻的,除了與帝比肩的一字並肩王,估計也沒有其他人有這個本事了。
梟王點了點頭,慢悠悠吐出一顆棗核:「你要在外行商,把那群人放出來四處鬧事,難免會影響你的心情。」
安全問題自不必說,還連帶著讓夫郎做不了生意,或者因為起了動亂而隻能帶著小孩呆在家裏,到時候青年一生氣,他難免也得挨幾個眼刀子。
所以知道盛天帝有這個想法後,梟王想也沒想就讓人給內閣遞了句話,所以大赦天下就變成了等李家父子班師迴朝後的慶功宴。
文序抬頭定定看著男人,忽然問了一句:「隻是因為我?」
男人點了點頭:「嗯,不然我懶得理這些事。」
隻要大盛民眾的生活還過得下去,皇位上坐的是誰跟他有什麽關係?如果沒有夫郎,左右他也隻需要把墩墩養大就行。
文序輕輕吐了一口氣,知道了書中不曾寫出來的東西。
如果他沒有和顧明野成親,以對方以前無所謂的態度,估計懶得搭理盛天帝的針對,書中後麵梟王這個人沒有出現過,要不就是因為腿傷死在了來邊城的路上,不過有烏榆他們在,這個可能性不大。
要不就是帶著墩墩在邊城熬過一年之後,不知道跑哪裏隱姓埋名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沒有他這個夫郎,梟王也不用去費心太多,書中李家父子打贏婆羅國,盛天帝要大赦天下,也就沒有人管了,所以後麵才會有那麽多動亂,能讓李長擎不停立功,從而能被太子燁看在眼裏。
看到文序不說話,梟王將吃空的碗放在灶台上,握住他的手的解釋道:「陳氏以前的族地在雲州,放他們出來,即使盛天帝顧不上針對我,這些人也會讓雲州那邊亂起來。」
也幸好隻是因為腿傷才坐輪椅,否則男人真的一輩子不良於行,他都不知道兩人還能不能同房。
每次想更進一步的時候,一想到對方腿上的傷就萎了,文序都怕自己憋出問題來。
梟王顯然知道夫郎的怨氣從何而來,笑著安撫道:「快了,烏榆說再用兩罐藥膏就好了。」
也不是真的全好了,隻不過傷口癒合後,可以試著走走路了,坐輪椅太久,雙腿肯定有些影響,要慢慢調整迴來,不過這個時候還是說些夫郎愛聽的比較好。
果不其然,聽到他說的這句話,灶台前的青年臉色都和煦了不少。
夫夫兩就這麽心照不宣地扯開話題,聊起了以後的事。
文序一邊炒菜一邊道:「現在手上也有了銀子,不過我還是打算做個跑商,沒有鋪子就不會被人掣肘。」
「也不知道明年可以離開之後,我們是能順利去雲州過安穩日子,還是被召迴上京。」
「如果是前者,那我就可以安心開個鋪子了,到時候就在家裏收銀子,如果是後者的話,在盛天帝眼皮子底下,還是跑商的身份安全些。」
跑商因為沒有固定的鋪子、攤位和主要生意,一般是不入商籍的,尤其是很多跑商都是小戶人家,一個人出去四處倒賣,被官府盤問起來,也可以說是說啊給親戚帶的東西,查也不好查。
頂多就是為了讓官府高抬一手,多交點稅銀,否則官府真要管,人家隻要不去跑商,你也沒理由強行給人家更改商籍。
所以文序就是吃準了跑商屬於準民不舉官不究這一點,即使自己帶的人已經算得上一支商隊了,也依舊不入商籍。
「看樣子應該能去雲州。」梟王慢吞吞道,「木二他們已經把雲州官場整頓好了,今年雲州的稅銀也都算好了,秋收之後就能收了稅銀送過來。」
「盛天帝也顧不上我們這邊。越鯽府大捷,他正喜不自勝,據說要大赦天下。」
文序瞬間瞪大眼睛:「他瘋了?!」
「又不是什麽他過整壽或者多大的事,他大赦什麽天下?打贏一次就大赦天下,等把婆羅國打下來,大盛監獄估計都要空了。」
「到時候前朝的陳氏被放出來,大盛還不得亂起來?」
其他監獄還無所謂,最主要的是刑部大牢,那裏可關著不少前朝的官員和貴族,天臨帝上位時忙於恢復民生,也不想一下就把都人殺了,給百姓一個血腥暴虐的印象,所以大盛五年,牢裏還有不少前朝的人沒有清理幹淨。
把那些人都放出來,離陳氏王朝才結束五年,那些人怎麽可能甘心?甚至有些部下還說不定還對舊主忠心耿耿。
看看伏峰縣縣的縣令,再看看當朝左相文蘊傑,哪個不是前朝考上的官員?
連朝中的人都沒換幹淨,居然就敢大赦天下,把可能動搖政權的人給放出來,這盛天帝腦子有毛病吧?
「是啊,是個人都看得出來的事,他卻不知道。」梟王嘲諷一笑,「不必擔心,內閣大臣也不是吃幹飯的,已經勸住了。」
文序把鍋裏的菜盛出來,聽到這句話,眼神閃了一下:「你授意的?」
內閣大臣多是純臣,聽令效忠於皇上,甚至在皇權的影響下,皇上下的命令隻要不會侵犯自己的權益,那些老傢夥就不會多說一句,所以如果盛天帝有這個想法,誰都可能第一個開口勸阻,唯獨內閣大臣是最後勸阻的。
而能讓內閣大臣率先開口勸阻的,除了與帝比肩的一字並肩王,估計也沒有其他人有這個本事了。
梟王點了點頭,慢悠悠吐出一顆棗核:「你要在外行商,把那群人放出來四處鬧事,難免會影響你的心情。」
安全問題自不必說,還連帶著讓夫郎做不了生意,或者因為起了動亂而隻能帶著小孩呆在家裏,到時候青年一生氣,他難免也得挨幾個眼刀子。
所以知道盛天帝有這個想法後,梟王想也沒想就讓人給內閣遞了句話,所以大赦天下就變成了等李家父子班師迴朝後的慶功宴。
文序抬頭定定看著男人,忽然問了一句:「隻是因為我?」
男人點了點頭:「嗯,不然我懶得理這些事。」
隻要大盛民眾的生活還過得下去,皇位上坐的是誰跟他有什麽關係?如果沒有夫郎,左右他也隻需要把墩墩養大就行。
文序輕輕吐了一口氣,知道了書中不曾寫出來的東西。
如果他沒有和顧明野成親,以對方以前無所謂的態度,估計懶得搭理盛天帝的針對,書中後麵梟王這個人沒有出現過,要不就是因為腿傷死在了來邊城的路上,不過有烏榆他們在,這個可能性不大。
要不就是帶著墩墩在邊城熬過一年之後,不知道跑哪裏隱姓埋名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沒有他這個夫郎,梟王也不用去費心太多,書中李家父子打贏婆羅國,盛天帝要大赦天下,也就沒有人管了,所以後麵才會有那麽多動亂,能讓李長擎不停立功,從而能被太子燁看在眼裏。
看到文序不說話,梟王將吃空的碗放在灶台上,握住他的手的解釋道:「陳氏以前的族地在雲州,放他們出來,即使盛天帝顧不上針對我,這些人也會讓雲州那邊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