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便細說。」文序輕輕地搖了搖頭,「這個附帶的承諾令千金用不上最好,若是真遇到需要用上的事,到時候自會知道。」
他臉上的笑意一如既往地溫和淺淡,張夫人的心也定了下來,是啊,她就是想給女兒的接妝添些分量,可不是盼著女兒出事的。
「那便謝謝文老闆割愛了,妾身感激不盡。」張夫人以茶代酒,敬了文序一杯。「過兩日小女出嫁,還請文老闆務必前來喝一杯喜酒。」
文序一一應下,眼看事情談得差不多,他才叫來青石和馮淮,把裝著那套簪子的匣子遞給張夫人,瞧見青石手中的另一個木匣子,張夫人好奇道:「這是?」
「另一套簪子,雖然沒什麽來歷,但是好在寓意不錯。」文序打開匣子,把裏麵的三支金簪亮出來,「這是一位與夫君恩愛的女子所畫,由夫君親自為她打造的髮簪。」
「那女子如今夫妻恩愛,也不缺吃喝銀錢。便說不如把這三支簪子轉出去,讓下一個擁有的人也沾沾喜氣,便托我帶來江城,尋一處拍賣行給寄賣出去。」
雖然款式常見,但是金子打造的髮簪題材不錯,沉甸甸的看著也大氣,製作的人又是姻緣美滿的經歷,文序一句「沾喜氣」可算是戳到張夫人的心坎上了。
未來女婿的家室註定他不會過於平凡,如果能與女兒一直恩愛倒還好,怕的就是被外頭的小妖精迷了眼,那自己女兒可就受委屈了。
「不如這套簪子也一併賣與我吧?」張夫人越看越覺得不錯,金子好啊,以後出了什麽事,還比別的東西值錢。
「這套簪子,我出五千兩,這三支金簪,出一千五百兩,文老闆意下如何?」
文序沉吟片刻,道:「套簪八千兩,金簪可一千五百兩。」
他沒記錯的話,盧小姐要嫁的可是西南總督的嫡子,在父親是江城巡撫,夫君是總督之子的情況下,盧小姐還有需要外人幫忙的事,那五千兩未免少了點。
銀子這麽少,他很難幫對方辦事啊。
顯然張夫人也想到了這一層,連忙讓婢女去取銀票,帶著些歉意道:「是少了些,就按文老闆說的來。」
畢竟以後萬一有事,還需要這位文老闆去傳信,也不知道對方什麽來歷,不僅能拿到這種東西,還能與東西的主人聯繫。
不多時,婢女取著銀票過來了,文序接過後隨手遞給馮淮,與張夫人又閑談幾句,才提出告辭。
張夫人再三挽留,確認文序一定會來喝喜酒後,才滿意地放人離開。
馬車離開了盧府大門,向著吉祥酒樓走去,青石總算憋不住話,小聲問了:「公子,今天您還被通判家的人為難,剛才那些話,巡撫夫人會信嗎。」
「為什麽不信?」文序反問,「殺雞焉用牛刀,我出門在外行商,需要打交道的人那麽多,總不可能才遇到一個小小的通判,我就得讓『那位王妃』出手吧?」
如果這樣,豈不是大材小用?
馮淮贊同的聲音也從車架外傳進來,「少爺說的對,對於這些人來說,那個條件可不是輕易就捨得拿出來用的。」
或許對於普通商人來說,被通判盯上就已經是滅頂之災,但是對於夫君當官,且官職比通判高的張夫人來說,如果文序僅僅因為一個通判的威脅就動用這個條件,那才叫浪費。
「而且就算張夫人不出現,也還有其他辦法解決這件事,所以被通判為難也並不說明我受製於人。」文序無奈道。
辦法千千萬,但是獨獨沒辦法讓『那位王妃』的人出麵解決。
所以他才會附上「簪子前主人幫一次忙」的條件,是為了增加套簪的分量,也是為了讓張夫人不再懷疑簪子的來歷。
以後盧小姐有事相求,他肯定會如約幫忙,再不濟還能叫顧明野借他手底下的人用一用。
但是就像之前說的,父親夫君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盧小姐未必會遇到過於棘手的事,如果真的遇到了連父親夫君都無法解決的事,那對於文序來說,這個忙倒也不難幫了。
青石不知道公子為何這麽自信,在他看來這樁買賣就像畫餅充飢一樣,虛無縹緲,一戳就破,倒是趕車的馮淮聽出了些東西。
大抵就是局中人與局外人的區別,青石覺得不可思議,是因為從頭到尾都知道這套簪子的來歷,對於其他人來說,文序就是個來歷神秘的商人,不知有何機遇與貴人有了聯繫。
但是細數歷代,像文序這種四處奔波的跑商,在因緣際會之下搭上外出的貴人,從而一飛沖天被人廣為流傳的事情並不少。
有先例在前,張夫人的身份又不低,自然不會覺得文序一個商人敢胡亂欺瞞她,再加上女兒確實需要一份很有重量的嫁妝,她不信是不可能的。
至於以後……馮淮也很期待。
也不知道他們這位王夫,有什麽辦法能解決江城巡撫、西南總督都解決不了的事。
第27章 窯雞(上)
「叔夫!」
文序正坐在床上數銀票,門口便被推開,一個小可愛探頭進來。
收好銀票,文序招了招手:「今天醒這麽早?」
「嘿嘿!」墩墩推門跑進來,一下撲到青年腿上,討好道:「去燒雞啊。」
「是窯雞。」隨後跟進來的青石嘆了口氣,滿臉困頓的模樣,「公子,墩墩昨晚上睡覺都在念叨吃雞。」
他臉上的笑意一如既往地溫和淺淡,張夫人的心也定了下來,是啊,她就是想給女兒的接妝添些分量,可不是盼著女兒出事的。
「那便謝謝文老闆割愛了,妾身感激不盡。」張夫人以茶代酒,敬了文序一杯。「過兩日小女出嫁,還請文老闆務必前來喝一杯喜酒。」
文序一一應下,眼看事情談得差不多,他才叫來青石和馮淮,把裝著那套簪子的匣子遞給張夫人,瞧見青石手中的另一個木匣子,張夫人好奇道:「這是?」
「另一套簪子,雖然沒什麽來歷,但是好在寓意不錯。」文序打開匣子,把裏麵的三支金簪亮出來,「這是一位與夫君恩愛的女子所畫,由夫君親自為她打造的髮簪。」
「那女子如今夫妻恩愛,也不缺吃喝銀錢。便說不如把這三支簪子轉出去,讓下一個擁有的人也沾沾喜氣,便托我帶來江城,尋一處拍賣行給寄賣出去。」
雖然款式常見,但是金子打造的髮簪題材不錯,沉甸甸的看著也大氣,製作的人又是姻緣美滿的經歷,文序一句「沾喜氣」可算是戳到張夫人的心坎上了。
未來女婿的家室註定他不會過於平凡,如果能與女兒一直恩愛倒還好,怕的就是被外頭的小妖精迷了眼,那自己女兒可就受委屈了。
「不如這套簪子也一併賣與我吧?」張夫人越看越覺得不錯,金子好啊,以後出了什麽事,還比別的東西值錢。
「這套簪子,我出五千兩,這三支金簪,出一千五百兩,文老闆意下如何?」
文序沉吟片刻,道:「套簪八千兩,金簪可一千五百兩。」
他沒記錯的話,盧小姐要嫁的可是西南總督的嫡子,在父親是江城巡撫,夫君是總督之子的情況下,盧小姐還有需要外人幫忙的事,那五千兩未免少了點。
銀子這麽少,他很難幫對方辦事啊。
顯然張夫人也想到了這一層,連忙讓婢女去取銀票,帶著些歉意道:「是少了些,就按文老闆說的來。」
畢竟以後萬一有事,還需要這位文老闆去傳信,也不知道對方什麽來歷,不僅能拿到這種東西,還能與東西的主人聯繫。
不多時,婢女取著銀票過來了,文序接過後隨手遞給馮淮,與張夫人又閑談幾句,才提出告辭。
張夫人再三挽留,確認文序一定會來喝喜酒後,才滿意地放人離開。
馬車離開了盧府大門,向著吉祥酒樓走去,青石總算憋不住話,小聲問了:「公子,今天您還被通判家的人為難,剛才那些話,巡撫夫人會信嗎。」
「為什麽不信?」文序反問,「殺雞焉用牛刀,我出門在外行商,需要打交道的人那麽多,總不可能才遇到一個小小的通判,我就得讓『那位王妃』出手吧?」
如果這樣,豈不是大材小用?
馮淮贊同的聲音也從車架外傳進來,「少爺說的對,對於這些人來說,那個條件可不是輕易就捨得拿出來用的。」
或許對於普通商人來說,被通判盯上就已經是滅頂之災,但是對於夫君當官,且官職比通判高的張夫人來說,如果文序僅僅因為一個通判的威脅就動用這個條件,那才叫浪費。
「而且就算張夫人不出現,也還有其他辦法解決這件事,所以被通判為難也並不說明我受製於人。」文序無奈道。
辦法千千萬,但是獨獨沒辦法讓『那位王妃』的人出麵解決。
所以他才會附上「簪子前主人幫一次忙」的條件,是為了增加套簪的分量,也是為了讓張夫人不再懷疑簪子的來歷。
以後盧小姐有事相求,他肯定會如約幫忙,再不濟還能叫顧明野借他手底下的人用一用。
但是就像之前說的,父親夫君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盧小姐未必會遇到過於棘手的事,如果真的遇到了連父親夫君都無法解決的事,那對於文序來說,這個忙倒也不難幫了。
青石不知道公子為何這麽自信,在他看來這樁買賣就像畫餅充飢一樣,虛無縹緲,一戳就破,倒是趕車的馮淮聽出了些東西。
大抵就是局中人與局外人的區別,青石覺得不可思議,是因為從頭到尾都知道這套簪子的來歷,對於其他人來說,文序就是個來歷神秘的商人,不知有何機遇與貴人有了聯繫。
但是細數歷代,像文序這種四處奔波的跑商,在因緣際會之下搭上外出的貴人,從而一飛沖天被人廣為流傳的事情並不少。
有先例在前,張夫人的身份又不低,自然不會覺得文序一個商人敢胡亂欺瞞她,再加上女兒確實需要一份很有重量的嫁妝,她不信是不可能的。
至於以後……馮淮也很期待。
也不知道他們這位王夫,有什麽辦法能解決江城巡撫、西南總督都解決不了的事。
第27章 窯雞(上)
「叔夫!」
文序正坐在床上數銀票,門口便被推開,一個小可愛探頭進來。
收好銀票,文序招了招手:「今天醒這麽早?」
「嘿嘿!」墩墩推門跑進來,一下撲到青年腿上,討好道:「去燒雞啊。」
「是窯雞。」隨後跟進來的青石嘆了口氣,滿臉困頓的模樣,「公子,墩墩昨晚上睡覺都在念叨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