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幹元殿。
「那個宮女還沒找到嗎?」
荀公公輕聲道:「稟皇上,未曾,當時梟王府因賜婚聖旨的下達,府中鬧哄哄地準備親事,估計綠珠為了防止出事,帶著那個娃娃先躲起來了。」
「躲起來了。」坐在案後的盛天帝點了點頭,隨即抓起案上的硯台猛地砸過去!
「那你給朕解釋解釋!梟王人都走了三個月了,她怎麽還不出來!你再給朕解釋一下,為何送梟王去化城的人說他還帶著個侄子同行!」
荀公公半點不敢動,硬是站著被這塊硯台砸中胸口,任由寶藍色的衣襟潑灑了一片髒汙的墨跡。
「朕讓你盯著梟王趕緊離開上京城!沒讓你把那個孩子一起放走!」
「你是瞎了還是傻了!催著他走之前不會看一看馬車上有沒有人?!」
「丞相嫡子跟他跑了!那個孩子也跑了!朕問你現在要怎麽辦!」
盛天帝猶如困獸一般,觸目所及的東西都被砸出去,未被批改的奏章在半空中開合,重重地墜入地毯上,依稀可見某位大臣工整的字跡被零星墨跡暈染——這是荀從公公衣襟上滴落的墨跡。
耳邊響徹某位天下之主怒不可遏的指責,荀公公卻有些想笑,想不到有一天,他一個不全之人也能在這決定天下大事的奏章上留下痕跡。
「皇上。」荀公公的聲音又輕又緩,「賜婚聖旨是您下的,決定是文丞相做的,可不敢說誰跟誰跑了。」
暴怒中的男人聽到這句話,喘了好幾口氣才安靜下來,一雙狠厲的眼睛看向他。
一點也不像天臨帝,荀公公嘆了口氣,彎腰撿起地上的奏章,待整理好奏章後,他才安撫似地開口:「那宮女是內務府派去的,除了內務府派去的那批人,即便是奴婢也隻有宣旨的時候能踏入梟王府。」
「當天去梟王府『送』梟王離開後,奴婢也沒能在府中呆多久,後來得知找不到那個宮女的下落,才差人一路追過去了。」
盛天帝臉色稍霽:「找到了嗎?」
「確實找到了,隻不過那個娃娃一直和梟王待在一起,途中還有梟王的人出手阻撓,奴婢的人一時半會找不到機會。」
眼看盛天帝又要生氣,荀公公趕緊道:「不過奴婢接到了消息,那個孩子跟著梟王妃出門了,對付一個哥兒,總比對付梟王來得容易。」
盛天帝冷哼一聲:「什麽王妃,他就是個不識好歹的哥兒。」
「是,您瞧奴婢這記性。」荀公公輕輕打了下自己的臉,又道:「再如何,梟王夫也與梟王成了親,您往後可別說誰跟誰跑了的氣話了。」
不然皇上屬意的太子妃人選是丞相嫡子,卻因為自己過於自信下了道語焉不詳的聖旨,結果文丞相會錯意,或者故意鑽了個空子,讓嫡子嫁給了梟王,女兒成了太子妃,這事傳出去要讓人笑掉大牙的。
眼看盛天帝把話聽進去,荀公公才鬆了口氣:「那邊的事奴婢會讓人盯著的,您就安安心心地,處理天下大事吧。」
看著曾經想進卻不能進的幹元殿如今隻有自己坐著,盛天帝的火氣莫名消了下去。
以戰功封王的梟王又如何?如今這皇位是他坐,對方識趣就老老實實低調點,不然可就別怪他撕破臉皮了。
「擺駕臨歡殿,讓上次進宮的秀女都去等著。」
「是,奴婢這就讓人去安排。」
隨著門頁開合,幹元殿又恢復了安靜,隻有地上等待人擦洗的墨跡揭示了曾經發生的事。
第21章 離開豐城
天色微曦,負責守城門的士兵換了一輪崗,正要開啟城門的士兵瞥見外麵等候的一輛馬車,隨口問了句:「這麽早就有人進城?」
「半個時辰前就來了。」已經換崗的士兵往迴走,邊走邊打了個哈欠,「估計是趕著上船吧,他們這些商人就是急。」
士兵一邊打開城門,一邊嘀咕:「急也沒用啊,怎麽也得一個時辰後港口才開。」
等城門全部打開,那輛馬車就駛了過來,門口負責登記的士兵攔下:「從哪兒來的,來做什麽?」
坐在車架上的馮淮未語先笑,掏出一塊牌子遞過去:「我們從遼風府來的,要從港口乘船去晉城看望家中長輩。」
「府城來的?」士兵看到那塊代表官衙牌子,態度也好了些,「不是辦公事的話,每人入城費三文,車裏幾個人?」
「就我們倆,車裏是我家少爺和小侄子,還有一位跟著伺候的小廝。」
負責登記的士兵在冊子上寫了幾筆:「那就十五文錢。」
梁峰不滿道:「小孩也收錢?」
「這算什麽?」士兵不以為然,「要是那些入城行商的,一人得交十文錢,商隊裏別說小孩了,就是匹馬都得收個兩文的入城費。」
此話一出,梁峰的臉色更難看了,前朝皇帝剛死沒多久,這下麵就有人開始巧立名目大肆斂財,對得起那些為了先到前朝而去打仗的士兵嗎?
不管他怎麽想,隻要他們想入城,這筆錢就得出,馮淮數了十五文交出去,隨口道:「小兄弟,你還會寫字啊?」
士兵得意道:「那是,我爹送我去學堂念了兩年,要不我怎麽能幹這麽輕省的活?」
馮淮誇了一句:「識字就是好,你們這冊子誰都可以看嗎?」
「想什麽呢?」士兵立刻合起手上的冊子,虎著臉道:「隻有咱們豐城的知州能看,至於其他人……」
「那個宮女還沒找到嗎?」
荀公公輕聲道:「稟皇上,未曾,當時梟王府因賜婚聖旨的下達,府中鬧哄哄地準備親事,估計綠珠為了防止出事,帶著那個娃娃先躲起來了。」
「躲起來了。」坐在案後的盛天帝點了點頭,隨即抓起案上的硯台猛地砸過去!
「那你給朕解釋解釋!梟王人都走了三個月了,她怎麽還不出來!你再給朕解釋一下,為何送梟王去化城的人說他還帶著個侄子同行!」
荀公公半點不敢動,硬是站著被這塊硯台砸中胸口,任由寶藍色的衣襟潑灑了一片髒汙的墨跡。
「朕讓你盯著梟王趕緊離開上京城!沒讓你把那個孩子一起放走!」
「你是瞎了還是傻了!催著他走之前不會看一看馬車上有沒有人?!」
「丞相嫡子跟他跑了!那個孩子也跑了!朕問你現在要怎麽辦!」
盛天帝猶如困獸一般,觸目所及的東西都被砸出去,未被批改的奏章在半空中開合,重重地墜入地毯上,依稀可見某位大臣工整的字跡被零星墨跡暈染——這是荀從公公衣襟上滴落的墨跡。
耳邊響徹某位天下之主怒不可遏的指責,荀公公卻有些想笑,想不到有一天,他一個不全之人也能在這決定天下大事的奏章上留下痕跡。
「皇上。」荀公公的聲音又輕又緩,「賜婚聖旨是您下的,決定是文丞相做的,可不敢說誰跟誰跑了。」
暴怒中的男人聽到這句話,喘了好幾口氣才安靜下來,一雙狠厲的眼睛看向他。
一點也不像天臨帝,荀公公嘆了口氣,彎腰撿起地上的奏章,待整理好奏章後,他才安撫似地開口:「那宮女是內務府派去的,除了內務府派去的那批人,即便是奴婢也隻有宣旨的時候能踏入梟王府。」
「當天去梟王府『送』梟王離開後,奴婢也沒能在府中呆多久,後來得知找不到那個宮女的下落,才差人一路追過去了。」
盛天帝臉色稍霽:「找到了嗎?」
「確實找到了,隻不過那個娃娃一直和梟王待在一起,途中還有梟王的人出手阻撓,奴婢的人一時半會找不到機會。」
眼看盛天帝又要生氣,荀公公趕緊道:「不過奴婢接到了消息,那個孩子跟著梟王妃出門了,對付一個哥兒,總比對付梟王來得容易。」
盛天帝冷哼一聲:「什麽王妃,他就是個不識好歹的哥兒。」
「是,您瞧奴婢這記性。」荀公公輕輕打了下自己的臉,又道:「再如何,梟王夫也與梟王成了親,您往後可別說誰跟誰跑了的氣話了。」
不然皇上屬意的太子妃人選是丞相嫡子,卻因為自己過於自信下了道語焉不詳的聖旨,結果文丞相會錯意,或者故意鑽了個空子,讓嫡子嫁給了梟王,女兒成了太子妃,這事傳出去要讓人笑掉大牙的。
眼看盛天帝把話聽進去,荀公公才鬆了口氣:「那邊的事奴婢會讓人盯著的,您就安安心心地,處理天下大事吧。」
看著曾經想進卻不能進的幹元殿如今隻有自己坐著,盛天帝的火氣莫名消了下去。
以戰功封王的梟王又如何?如今這皇位是他坐,對方識趣就老老實實低調點,不然可就別怪他撕破臉皮了。
「擺駕臨歡殿,讓上次進宮的秀女都去等著。」
「是,奴婢這就讓人去安排。」
隨著門頁開合,幹元殿又恢復了安靜,隻有地上等待人擦洗的墨跡揭示了曾經發生的事。
第21章 離開豐城
天色微曦,負責守城門的士兵換了一輪崗,正要開啟城門的士兵瞥見外麵等候的一輛馬車,隨口問了句:「這麽早就有人進城?」
「半個時辰前就來了。」已經換崗的士兵往迴走,邊走邊打了個哈欠,「估計是趕著上船吧,他們這些商人就是急。」
士兵一邊打開城門,一邊嘀咕:「急也沒用啊,怎麽也得一個時辰後港口才開。」
等城門全部打開,那輛馬車就駛了過來,門口負責登記的士兵攔下:「從哪兒來的,來做什麽?」
坐在車架上的馮淮未語先笑,掏出一塊牌子遞過去:「我們從遼風府來的,要從港口乘船去晉城看望家中長輩。」
「府城來的?」士兵看到那塊代表官衙牌子,態度也好了些,「不是辦公事的話,每人入城費三文,車裏幾個人?」
「就我們倆,車裏是我家少爺和小侄子,還有一位跟著伺候的小廝。」
負責登記的士兵在冊子上寫了幾筆:「那就十五文錢。」
梁峰不滿道:「小孩也收錢?」
「這算什麽?」士兵不以為然,「要是那些入城行商的,一人得交十文錢,商隊裏別說小孩了,就是匹馬都得收個兩文的入城費。」
此話一出,梁峰的臉色更難看了,前朝皇帝剛死沒多久,這下麵就有人開始巧立名目大肆斂財,對得起那些為了先到前朝而去打仗的士兵嗎?
不管他怎麽想,隻要他們想入城,這筆錢就得出,馮淮數了十五文交出去,隨口道:「小兄弟,你還會寫字啊?」
士兵得意道:「那是,我爹送我去學堂念了兩年,要不我怎麽能幹這麽輕省的活?」
馮淮誇了一句:「識字就是好,你們這冊子誰都可以看嗎?」
「想什麽呢?」士兵立刻合起手上的冊子,虎著臉道:「隻有咱們豐城的知州能看,至於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