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笨了,無論是自家夫郎,還是這個小廝。


    第16章 談個小合作


    這幾日文序一直在籌備出門的事,誠如梟王所說,其實文序手上的銀子足夠他們花上一段時間,哪怕是想添些進項,也不必步履匆匆地出發。


    但是文序不行,他受不了整天呆在這一畝三分地裏無所事事的生活,除非是十多頃的山頭,那他還能消磨一段時間。


    今天他帶著青石來到北風街取之前定下的簪子,看到他進店,店主林絮娘立刻笑了起來:「郎君可是來了,我家男人還怕這些簪子砸手裏。」


    依她眼光來看,那些簪子造型別致,就算她們自己賣也肯定不會賠,隻不過上頭墜的珠寶不算少,在北地肯定沒那麽好賣就是了。


    「老闆娘說笑了,咱們可是定了契的,我若是毀約,少不得賠你一筆銀子。」文序搖頭笑了。


    林絮娘也不同他客套,轉身迴櫃檯裏取出一支木匣:「那日我夫君送樣簪上門後,取迴來共十二張圖紙,按要求一張圖紙打一支,攏共十二支,郎君看看對不對?」


    黑色的襯布上,十二支銀簪熠熠生輝,配上簪頭點綴的各色寶石和垂下的墜飾,連普普通通的木匣都變得身價倍增起來。


    哪怕是已經看過好幾次,如今再看也依舊忍不住讚嘆這份巧思。


    在北地賣得最好的是木簪,最多簪頭包點銀或者墜點花,往常有人來給家裏女兒打嫁妝,也不過一支一二兩的銀簪,頂多簪頭或者簪身上雕刻一些寓意好的圖案,若是備上兩支,已經是普通人家裏極好的嫁妝了。


    可眼前這郎君倒是有想法,打了一套十二生肖的簪子,一些與天家相衝的生肖也略略換了個模樣,有些東西單支可能賣不了多高的東西,但是成套的就不一樣了。


    別說,白色的銀子配上瑪瑙綠鬆之類的寶石,竟然也挺好看,之前她怎麽就沒想過還能這麽配?


    想起縣中富戶之女劉家小姐之前的鄙夷,林絮娘忍不住臉紅,當時緊著最貴的金簪拿,結果人家說金簪配珍珠不好看,俗氣!


    這句話一出,有很長一段時間,年輕點的姑娘都不愛來她這裏買簪子了,看著仔細端詳簪子的青年,林絮娘忍不住開口:「郎君的巧思實在令人嘆服,不知郎君這圖紙賣不賣?」


    檢查好簪子後,文序一一收入木匣,才開口道:「老闆娘是個什麽想法?」


    「我家店小,不如那些大銀樓有專門打樣的師傅,實不相瞞,看到郎君的圖紙時,我就覺得實物打出來,一定很受姑娘夫人們的喜愛,所以想問郎君,你這圖紙賣不賣?」林絮娘說得真情實意,其實也確實如此。


    為了不出錯,也不惹顧客忌諱,哪怕是大銀樓擺出來賣的樣式,也多是些四處可見的款,毫不誇張地說,女子成親當天戴的簪子,起碼能在嫁衣、被子、繡花鞋上找到相同的樣式。


    平日裏又不好戴這種寓意太明顯的簪子,可是除此之外,普通人家的女子能選的竟然隻有款式最簡單的簪子了。


    作為一個女子,林絮娘比誰都清楚這天底下沒有哪個女子不愛美的,隻是普通人家到底不是富戶,隻能買現成的,挑不了什麽花樣。


    文序聽完,緩緩搖頭:「這套不成,這套的樣式要的就是一個稀少。」


    說是稀少,怎麽不用金子打?不過到底是顧客自己的圖紙,林絮娘也不好多說什麽。


    大概是她臉上的遺憾過於明顯,店門的男人停下了手中的事,拿著工具走進來,在青石防備的目光下,甕聲甕氣道:「這些簪子就收個成本,不收你手工費。」


    文序眼睛一轉:「條件?」


    「不要你這些圖紙,你再給畫幾張差不多的。」男人似乎想詳細說條件,奈何口才實在不行,便看了林絮娘一眼,「媳婦你來說。」


    「對對對,這樣也挺好,咱們互利互惠!」林絮娘一下轉過彎來,「您給畫三個、不,兩個樣式的圖紙,不要市麵常見的款,然後圖紙上像這些簪子的圖紙一樣,都標有具體的材質和配色,您看行不行?」


    話說完林絮娘還有些忐忑,畢竟圖紙給了她們店,這打出來的簪子可是長久的買賣,而眼前這些簪子,一支的手工費也才一兩半,加上之前打的樣簪,攏共二十兩不到,多賣幾根簪子就能賺迴來了。


    「二位誤會了。」文序開口解釋,「我剛才說這套樣式的圖紙不成,一是因為這套簪子的主人是位貴人,要的就是稀有,二是因為這種款式的簪子並不適合日常所戴,造價也不適合普通人家。」


    「所以如果想要圖紙,我可以針對客戶人群畫符合的樣式,卻沒想到老闆這麽著急,見不得老闆娘失落。」文序打趣道。


    他剛說完,林絮娘雖有些不好意思,但眼睛卻亮了,旁邊的男人見狀,便扔下一句「你和我媳婦商量吧」,接著又拎著工具迴門口打銀飾去了。


    等林絮娘忍下羞澀,給文序倒了杯水,二人就圖紙一事詳談起來,「郎君打算一張圖紙賣多少銀子?」


    「日常戴的簪子款式不會多華麗,走的也是薄利多銷的路子,圖紙左右不會超過十兩一張。」


    文序看到對方欣喜的表情,開口提醒道:「樣式容易仿製,等你們賣出十幾二十支後,說不定其他店也出了同樣的款式。」


    這一點林絮娘也清楚,她們小門小戶比不得大銀樓,不過一支一兩銀簪的手工費就五十文錢了,這還不算上麵鑲嵌的珠寶,她賣個二十多支簪子就抵了圖紙錢,甚至還有得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郎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為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為紙並收藏夫郎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