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序困得不行,胡亂擺手說了句安心去吧,總算得了一場好眠。他再次醒來時渾身舒坦,青石正帶著墩墩在隔間洗漱,小傢夥精力旺盛地哈哈大笑,也不知道在笑什麽。
坐起身伸了個懶腰,兩間房相連的那道門後探出一顆腦袋。
「公子您醒了!洗漱用的水我已經叫小二送來了,現在還溫著。」青石話音剛落,墩墩已經繞過他,扶著門跑過來。
「夫夫!」
文序趕緊下床抱住小傢夥,再次重申道:「墩墩叫錯了,是叔夫。」
「叔,夫哦。」墩墩乖乖學著,忽然就哭起來,「叔……嗚,叔叔!」
文序:!!!
第11章 五更街
伏峰縣,五更街,文序一手抱著墩墩,一手舉著串糖葫蘆,身旁的青石手裏還拿著不少吃的,全都是文序哄墩墩時答應的東西。
小傢夥話說得不順溜,記性倒是意外地好,少買一樣他就開始癟嘴,看著小傢夥通紅的眼睛,文序到底沒好意思賴帳。
走在前麵的牙人等文序把東西都買好後,才帶著他們來到一處宅子外,一邊開門一邊介紹:「文公子,這條街基本上都是縣裏學子們租住的地方,離主街遠又清淨,來往人員也簡單,這屋子坐北朝南,家什都是現成的,要不是屋主人搬去了府城,這麽好的宅子肯定不出租的,就是這租金貴了些,主人家要一月三兩的租金,不議價。」
牙人帶著文序一行人在宅子裏逛了一下,加上一間廚房和兩間茅房,前後一共八間,前院還有一口井供住在這裏的人取水,他們三個人住這二進的宅子確實挺寬敞。
不過一個月三兩,一年就是三十六兩,要是再添個二三十兩,足夠在村裏蓋一座二進的宅子了。
牙人看到文序不說話,又道:「黃爺讓我帶您看宅子,我肯定不敢胡亂叫價的,我們牙行屬於官家的,屋主與我們牙行簽訂的文書還在縣衙備了案,您要求遠離主街,來往人員簡單又清淨,除了這處之外還有另一處,不過那邊估計你不會滿意。」
文序不置可否:「你先說說。」
「另一處宅子在尋風街的後麵,一月隻需二兩,周圍住的大多是走鏢的人,有鏢局在倒也算安全,不過那邊雖然人口簡單,但是平日裏人不多,那邊的人大部分時間都跑鏢去了,沒什麽人氣。」牙人這番話已經夠客氣了,但是文序也聽出了點東西。
沒什麽人氣,說明住在那邊的人大多沒成家,導致鏢師出門押鏢後家裏沒人,而在古代,未成家的鏢師大多都有一些喝酒或者逛青樓的習慣,興致來了帶個把人迴家過夜也是常事。
他一個哥兒,帶著青石一個半大的少年,還跟著一個三歲的墩墩,住在那邊確實不太合適。
文序又看了一遍宅子,最後還是定下這裏,一次□□了半年的租金,看在黃六順的麵子上,牙人免去了手續費,文序當天就帶著青石和墩墩搬了進來。
屋子上一任租客剛走不久,牙行那邊的人半個月前才打掃過,所以他們搬進來後,也沒什麽需要打掃的,文序去買了兩床新被子,正在院子裏曬著,青石去買中午做飯的食材。
墩墩坐在院子裏,美滋滋吃著糖葫蘆,文序看過來的時候他就甜甜地叫一聲「夫夫」,一點也沒有今早嚎啕大哭的樣子,這次文序還是沒敢再次糾正這個稱唿。
等青石買菜迴來,文序帶著墩墩在廚房外眼巴巴看著,他以後要外出跑商,肯定要留青石和墩墩在家,所以是時候鍛鍊青石的做飯技能了。
最後青石硬著頭皮做出一鍋水煮的燉菜,隻加了鹽的菜雖然賣相差了點,但至少味道還行。
飯桌上,文序一邊吃飯一邊叨叨:「你看,本公子就說嫁給梟王錯不了,之前賣了馬的三百二十兩銀子,我塞給他三百兩銀子在軍中打點,他又給塞迴來了,生怕咱們在外邊吃苦呢。」
青石埋頭吃飯,偶爾給墩墩夾菜,聞言默默點頭。嫁給梟王好不好他不知道,公子沒丟下他自己走就行。
雖然這個公子很有主見,但是也太大意了。以前梁夫人請女先生教導小姐的時候,公子去偷學了幾天,學會了食不言寢不語,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之類的話,如今這個公子倒不拘束,下次他要提醒一下公子,以後出門在外還是得注意一點。
文序不知道青石在想什麽,還在感嘆梟王這個人他沒選錯,剛才打開包袱,從衣服夾層抖出這三張銀票的時候,他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明明對方一個人在軍中更需要花錢打點才能過得舒服些,卻還是把銀票留給了他,雖然很大原因是因為墩墩在他這邊。
也怪不得皇上能拿捏顧明野,在自己看不清,行動不便的情況下,隻要在不順著皇上的心意,估計下人一個疏忽,這個三歲的小娃娃就沒了。
吃過午飯後文序讓青石帶著墩墩去午休,他打算自己出門逛逛,既然決定做倒買倒賣的商人,總要知道一個地方的特產,也要知道一個地方沒有什麽東西,這樣買入的貨物才能賣出價。
大盛地圖有些奇怪,伏峰縣的邊城屬於北邊,關外便是虎視眈眈的匈奴,可是又圈了一大片的草原進來,這裏還有不少匈奴人與漢人交易。
聚集在大盛版圖裏的遊牧民族也不叫匈奴,叫關外人,平時他們在城牆外的草原放牛羊,還有專門的士兵在草原上巡邏,到了晚上就在士兵的護衛下把牛羊趕迴城牆內,每天安安穩穩過日子,每年都老老實實繳稅,與那夥熱愛搶掠又不願意遵守規矩的匈奴有些差別。
坐起身伸了個懶腰,兩間房相連的那道門後探出一顆腦袋。
「公子您醒了!洗漱用的水我已經叫小二送來了,現在還溫著。」青石話音剛落,墩墩已經繞過他,扶著門跑過來。
「夫夫!」
文序趕緊下床抱住小傢夥,再次重申道:「墩墩叫錯了,是叔夫。」
「叔,夫哦。」墩墩乖乖學著,忽然就哭起來,「叔……嗚,叔叔!」
文序:!!!
第11章 五更街
伏峰縣,五更街,文序一手抱著墩墩,一手舉著串糖葫蘆,身旁的青石手裏還拿著不少吃的,全都是文序哄墩墩時答應的東西。
小傢夥話說得不順溜,記性倒是意外地好,少買一樣他就開始癟嘴,看著小傢夥通紅的眼睛,文序到底沒好意思賴帳。
走在前麵的牙人等文序把東西都買好後,才帶著他們來到一處宅子外,一邊開門一邊介紹:「文公子,這條街基本上都是縣裏學子們租住的地方,離主街遠又清淨,來往人員也簡單,這屋子坐北朝南,家什都是現成的,要不是屋主人搬去了府城,這麽好的宅子肯定不出租的,就是這租金貴了些,主人家要一月三兩的租金,不議價。」
牙人帶著文序一行人在宅子裏逛了一下,加上一間廚房和兩間茅房,前後一共八間,前院還有一口井供住在這裏的人取水,他們三個人住這二進的宅子確實挺寬敞。
不過一個月三兩,一年就是三十六兩,要是再添個二三十兩,足夠在村裏蓋一座二進的宅子了。
牙人看到文序不說話,又道:「黃爺讓我帶您看宅子,我肯定不敢胡亂叫價的,我們牙行屬於官家的,屋主與我們牙行簽訂的文書還在縣衙備了案,您要求遠離主街,來往人員簡單又清淨,除了這處之外還有另一處,不過那邊估計你不會滿意。」
文序不置可否:「你先說說。」
「另一處宅子在尋風街的後麵,一月隻需二兩,周圍住的大多是走鏢的人,有鏢局在倒也算安全,不過那邊雖然人口簡單,但是平日裏人不多,那邊的人大部分時間都跑鏢去了,沒什麽人氣。」牙人這番話已經夠客氣了,但是文序也聽出了點東西。
沒什麽人氣,說明住在那邊的人大多沒成家,導致鏢師出門押鏢後家裏沒人,而在古代,未成家的鏢師大多都有一些喝酒或者逛青樓的習慣,興致來了帶個把人迴家過夜也是常事。
他一個哥兒,帶著青石一個半大的少年,還跟著一個三歲的墩墩,住在那邊確實不太合適。
文序又看了一遍宅子,最後還是定下這裏,一次□□了半年的租金,看在黃六順的麵子上,牙人免去了手續費,文序當天就帶著青石和墩墩搬了進來。
屋子上一任租客剛走不久,牙行那邊的人半個月前才打掃過,所以他們搬進來後,也沒什麽需要打掃的,文序去買了兩床新被子,正在院子裏曬著,青石去買中午做飯的食材。
墩墩坐在院子裏,美滋滋吃著糖葫蘆,文序看過來的時候他就甜甜地叫一聲「夫夫」,一點也沒有今早嚎啕大哭的樣子,這次文序還是沒敢再次糾正這個稱唿。
等青石買菜迴來,文序帶著墩墩在廚房外眼巴巴看著,他以後要外出跑商,肯定要留青石和墩墩在家,所以是時候鍛鍊青石的做飯技能了。
最後青石硬著頭皮做出一鍋水煮的燉菜,隻加了鹽的菜雖然賣相差了點,但至少味道還行。
飯桌上,文序一邊吃飯一邊叨叨:「你看,本公子就說嫁給梟王錯不了,之前賣了馬的三百二十兩銀子,我塞給他三百兩銀子在軍中打點,他又給塞迴來了,生怕咱們在外邊吃苦呢。」
青石埋頭吃飯,偶爾給墩墩夾菜,聞言默默點頭。嫁給梟王好不好他不知道,公子沒丟下他自己走就行。
雖然這個公子很有主見,但是也太大意了。以前梁夫人請女先生教導小姐的時候,公子去偷學了幾天,學會了食不言寢不語,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之類的話,如今這個公子倒不拘束,下次他要提醒一下公子,以後出門在外還是得注意一點。
文序不知道青石在想什麽,還在感嘆梟王這個人他沒選錯,剛才打開包袱,從衣服夾層抖出這三張銀票的時候,他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明明對方一個人在軍中更需要花錢打點才能過得舒服些,卻還是把銀票留給了他,雖然很大原因是因為墩墩在他這邊。
也怪不得皇上能拿捏顧明野,在自己看不清,行動不便的情況下,隻要在不順著皇上的心意,估計下人一個疏忽,這個三歲的小娃娃就沒了。
吃過午飯後文序讓青石帶著墩墩去午休,他打算自己出門逛逛,既然決定做倒買倒賣的商人,總要知道一個地方的特產,也要知道一個地方沒有什麽東西,這樣買入的貨物才能賣出價。
大盛地圖有些奇怪,伏峰縣的邊城屬於北邊,關外便是虎視眈眈的匈奴,可是又圈了一大片的草原進來,這裏還有不少匈奴人與漢人交易。
聚集在大盛版圖裏的遊牧民族也不叫匈奴,叫關外人,平時他們在城牆外的草原放牛羊,還有專門的士兵在草原上巡邏,到了晚上就在士兵的護衛下把牛羊趕迴城牆內,每天安安穩穩過日子,每年都老老實實繳稅,與那夥熱愛搶掠又不願意遵守規矩的匈奴有些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