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裏和蓋倫既驚訝,又充滿懷疑。
華國政府是不是知道他們來採訪,故意找一批人演戲給他們看?
兩人看向旁邊的翻譯,覺得很有可能!
他們藉口想參觀參觀學校,留了下來,等孩子們下課,便以自己拙劣的華國話和孩子們交流。
如果真的是演戲,孩子們一定是最容易露出破綻的!
「小朋友,你們都是封城人嗎?」
「你們還記不記得地震是什麽時候發生的?當時害不害怕……」
「你的家住在哪裏?你的爸爸媽媽呢?家裏還有沒有其他親人……」
問了一圈,卻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迴答。
難道華國政府連孩子也訓練了嗎?
兩人陷入了深深的懷疑。
第二天,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翻譯,他們想自己去轉轉,不需要別人陪。
翻譯再三確定真的不需要,微笑:「好的,先生。」
翻譯離開,兩人對視一眼,各自迴房。
片刻後,兩個穿著華國服裝,戴著帽子、圍巾的人一前一後從招待所出來,直奔他們昨天打聽到的這次的大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然後,他們不僅沒找到所謂被華國政府隱瞞的秘密,還被大爺大媽們注意上了。
他們自以為自己偽裝到位,為了不因口音問題泄露,還盡量用手比劃。
然而,大爺大媽那是什麽人,火眼金睛!
一看這兩人鬼鬼祟祟的,還打聽這打聽那,就知道他們不是好人!
大爺大媽們互相使了個眼神,都不用商量,一擁而上,將人拿下。
巴裏和蓋倫一頭霧水,慌忙解釋:「我是記者!記者!來你們這裏採訪的外國友人!」
大爺大媽們可聽不懂他們嘰裏呱啦在說啥,帽子圍巾一摘,好啊,還是黃頭髮綠眼睛的,肯定是特務!
於是乎,幾個小時後,翻譯同誌在派出所見到了兩位「想自己出去逛逛」的外國友人。
巴裏和蓋倫神情頹靡,翻譯同誌微笑:「抱歉,兩位先生,我們華國人比較『熱情』。」
這是熱情嗎?這簡直就是……就是……兩人都被大爺大媽們搞得詞窮了。
兩人被翻譯領迴去,翻譯溫馨提醒:「想去哪裏最好提前打個招唿,以免再發生類似的事。」
兩人隻覺得這肯定是華國的陰謀,為了心中的「正義」,他們要與華國人鬥智鬥勇!
在幾乎將整個豐城都跑了一遍後,兩人不得不承認,他們看到的似乎就是真實。
華國政府再強大,也不可能找這麽多演員來演戲,更不可能建一座假城來騙他們。
所以,華國公布的數據是真的?
幾天之後,y國的《泰晤士報》和m國的《m國郵報》幾乎同時刊登了一篇和華國大地震有關的報導。
報導中都提到了一個詞——真相。
「編者特別前往華國調查後得出的真相」,因打出了這個標語,報紙一出來,便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肯定要戳穿華國的假話了!
絕大多數人都這麽想,直到他們看完報紙——
「什麽?這不可能?!」
第118章 查探
出乎絕大多數人預料,報紙上爆出的真相和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竟然說華國的數據是真實的!
what?
《泰晤士報》和《m國郵報》是被華國收買了嗎?連這樣的假話都說得出口?還好意思宣稱親自去華國調查?去夢裏調查的吧!
兩家報紙預料到會有很多人不相信,特地放出了大量照片。
有忙著重建房屋的民眾,有正在修路架橋的華國軍人,有某個居民區房屋倒塌的前後對比,還有在教室中讀書的一個個孩子……
照片中涉及的人員很多,包含各個年齡階段,有老人、中年人、小孩,甚至還有幾個月大的嬰兒。
嬰兒身上裹著一件華國軍裝改的繈褓。
圖片旁邊有備註,說這件「繈褓」來自一個素不相識的救災戰士。
《泰晤士報》的風格較嚴肅,報導也偏正式,文中他們列舉了更多準確的信息來證明這篇報導的真實性。
報導中就提到,據當地民眾迴憶,地震發生於華國時間7月28日淩晨2點多,天還沒亮,華國的第一批救援部隊便已經到達災區。
在之後的幾天內,約有數十萬的華國軍人進行救援工作,更有十幾萬的普通民眾參與其中,他們帶來了大量的救援物資,在政府沒有要求的情況下。
短短的時間內,經歷過重大自然災害的當地居民便已經開始正常生活。
難得有國外的媒體站在公正的角度對華國發表評價。
「……此次事件證明了華國政府具有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力,華國的軍隊具有優秀的執行力,而他們的人民幾乎『無條件』信任政府和軍隊。」
「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更可怕的是,據探訪,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天晚上,華國政府巧合地組織活動,巧合地讓當地人民走出建築,來到戶外停留,一直到地震發生……」
報導中一連用了兩個「巧合」。
「筆者認為,這就是這次華國大地震傷亡人數如此之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筆者在華國學到一個詞,一個成語,『未卜先知』,意思是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未來發生的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華國政府是不是知道他們來採訪,故意找一批人演戲給他們看?
兩人看向旁邊的翻譯,覺得很有可能!
他們藉口想參觀參觀學校,留了下來,等孩子們下課,便以自己拙劣的華國話和孩子們交流。
如果真的是演戲,孩子們一定是最容易露出破綻的!
「小朋友,你們都是封城人嗎?」
「你們還記不記得地震是什麽時候發生的?當時害不害怕……」
「你的家住在哪裏?你的爸爸媽媽呢?家裏還有沒有其他親人……」
問了一圈,卻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迴答。
難道華國政府連孩子也訓練了嗎?
兩人陷入了深深的懷疑。
第二天,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翻譯,他們想自己去轉轉,不需要別人陪。
翻譯再三確定真的不需要,微笑:「好的,先生。」
翻譯離開,兩人對視一眼,各自迴房。
片刻後,兩個穿著華國服裝,戴著帽子、圍巾的人一前一後從招待所出來,直奔他們昨天打聽到的這次的大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然後,他們不僅沒找到所謂被華國政府隱瞞的秘密,還被大爺大媽們注意上了。
他們自以為自己偽裝到位,為了不因口音問題泄露,還盡量用手比劃。
然而,大爺大媽那是什麽人,火眼金睛!
一看這兩人鬼鬼祟祟的,還打聽這打聽那,就知道他們不是好人!
大爺大媽們互相使了個眼神,都不用商量,一擁而上,將人拿下。
巴裏和蓋倫一頭霧水,慌忙解釋:「我是記者!記者!來你們這裏採訪的外國友人!」
大爺大媽們可聽不懂他們嘰裏呱啦在說啥,帽子圍巾一摘,好啊,還是黃頭髮綠眼睛的,肯定是特務!
於是乎,幾個小時後,翻譯同誌在派出所見到了兩位「想自己出去逛逛」的外國友人。
巴裏和蓋倫神情頹靡,翻譯同誌微笑:「抱歉,兩位先生,我們華國人比較『熱情』。」
這是熱情嗎?這簡直就是……就是……兩人都被大爺大媽們搞得詞窮了。
兩人被翻譯領迴去,翻譯溫馨提醒:「想去哪裏最好提前打個招唿,以免再發生類似的事。」
兩人隻覺得這肯定是華國的陰謀,為了心中的「正義」,他們要與華國人鬥智鬥勇!
在幾乎將整個豐城都跑了一遍後,兩人不得不承認,他們看到的似乎就是真實。
華國政府再強大,也不可能找這麽多演員來演戲,更不可能建一座假城來騙他們。
所以,華國公布的數據是真的?
幾天之後,y國的《泰晤士報》和m國的《m國郵報》幾乎同時刊登了一篇和華國大地震有關的報導。
報導中都提到了一個詞——真相。
「編者特別前往華國調查後得出的真相」,因打出了這個標語,報紙一出來,便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肯定要戳穿華國的假話了!
絕大多數人都這麽想,直到他們看完報紙——
「什麽?這不可能?!」
第118章 查探
出乎絕大多數人預料,報紙上爆出的真相和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竟然說華國的數據是真實的!
what?
《泰晤士報》和《m國郵報》是被華國收買了嗎?連這樣的假話都說得出口?還好意思宣稱親自去華國調查?去夢裏調查的吧!
兩家報紙預料到會有很多人不相信,特地放出了大量照片。
有忙著重建房屋的民眾,有正在修路架橋的華國軍人,有某個居民區房屋倒塌的前後對比,還有在教室中讀書的一個個孩子……
照片中涉及的人員很多,包含各個年齡階段,有老人、中年人、小孩,甚至還有幾個月大的嬰兒。
嬰兒身上裹著一件華國軍裝改的繈褓。
圖片旁邊有備註,說這件「繈褓」來自一個素不相識的救災戰士。
《泰晤士報》的風格較嚴肅,報導也偏正式,文中他們列舉了更多準確的信息來證明這篇報導的真實性。
報導中就提到,據當地民眾迴憶,地震發生於華國時間7月28日淩晨2點多,天還沒亮,華國的第一批救援部隊便已經到達災區。
在之後的幾天內,約有數十萬的華國軍人進行救援工作,更有十幾萬的普通民眾參與其中,他們帶來了大量的救援物資,在政府沒有要求的情況下。
短短的時間內,經歷過重大自然災害的當地居民便已經開始正常生活。
難得有國外的媒體站在公正的角度對華國發表評價。
「……此次事件證明了華國政府具有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力,華國的軍隊具有優秀的執行力,而他們的人民幾乎『無條件』信任政府和軍隊。」
「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更可怕的是,據探訪,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天晚上,華國政府巧合地組織活動,巧合地讓當地人民走出建築,來到戶外停留,一直到地震發生……」
報導中一連用了兩個「巧合」。
「筆者認為,這就是這次華國大地震傷亡人數如此之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筆者在華國學到一個詞,一個成語,『未卜先知』,意思是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未來發生的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