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一起!
廣場前幹淨整潔,每隔幾米就有一個戰士守衛,這次慶典邀請了部分外國友人參加,不容有失。
王建華他們都是京城本地人,以往來過廣場不知道多少次,這次過來,感覺完全不一樣。
他們遞給檢查的戰士通行證,走了進去。
慶典十點才正式開始,現在還不到八點,然而觀看區早已有人了。大家正在興奮談論,王建華他們加入進去,一點兒都不覺得等待的時間長。
過了一會兒,有人扛著機器過來,大家瞅瞅,看到了首都電視台的標識:「這是拍電視?」
來人道:「會拍攝一些畫麵,迴頭在電視上播放。」
因集成電路技術的出現,促進了國產電視機發展,以前電視機是有票也難買,現在首都的供銷社基本上都有貨,隻要你拿著錢票,就能買到。
家家戶戶,有電視機的也多了。
像王建華家就有一台,雖然買迴來時,被他老婆批了一頓,說他亂花錢,但現在已經成為他們家最寶貝的東西了。
夏天晚上,電視機搬到院子裏,半個胡同的人都跑過來看。
因著電視機,他兒子在小夥伴中間忒有麵子。
大家熱心地上前幫忙,並詢問:「我們會上電視嗎?」
首都電視台的工作人員笑道:「可能會有一兩個鏡頭。」
大家頓時整理衣服的整理衣服,整理頭髮的整理頭髮。
萬一自己被拍到,衣衫不整,髮型淩亂,那不是在全國人民麵前丟臉嗎?
還有人好奇:「機器放在這裏,能拍到領導人他們嗎?」
「我們還有同事在其他地方。」
整個慶典自然不止一組拍攝人員。
城樓上,另一組首都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正在安置機器,除了他們,還有其他的新聞媒體,人民日報的人也在,正是經驗豐富的老記者翟婭帶隊。
有人過來告訴他們什麽地方能拍,什麽地方不能拍,尤其是某些方位,一定不能拍進去。
翟婭等人點頭,能被派來的都不是新人,對這種事,心裏有數。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受檢閱的隊伍依次進入等候區。觀眾席遠遠地看見,激動不已。
「那是新式的軍服吧?看起來真精神!」
「他們手裏拿的槍是不是也是新的?感覺跟以前的不一樣……」
「哎呀,看不清……」
「別急,等會兒接受檢閱,從咱們前麵過,就能看見了!不知道這次,會有哪些部隊接受檢閱……」
城樓上,觀看的人也陸續進場,領導人們、英雄模範代表們、外國友人們……城樓上的媒體們暗暗關注。
他們心裏也好奇,那個讓人特地和他們叮囑不能拍攝的方位會是什麽人。
終於,人來了。
一行頭髮花白、滿臉皺紋的老人,有人腿腳不便,還是城樓上的工作人員攙扶上來的。他們的服裝並不醒目,相反,衣著簡樸,氣度卻不凡。
媒體們隱隱猜到了他們的身份。
讓他們驚訝的是,在一群老同誌之中,有一張麵孔年輕得過分。
他們本以為她也是城樓上的工作人員,可其他工作人員都下去了,她卻留下了,還和那些老同誌們站在了一起,相談甚歡,似乎是他們中的一員。
翟婭認出了她:「是她……」
距離她上次採訪她,不過幾年時間,她竟已經成長到如此地步。翟婭的心裏仿佛有溫水在流淌,欣慰又滿足,嘴角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城樓上的安保人員見他們看著那個方向,再次和他們強調,那邊不能拍。
他們保證道:「好的,知道。」
那邊,孟秋手扶著欄杆,張望了一下,興致勃勃。
朱教授算了算她的年紀,道:「沒看過閱兵吧?」
孟秋重重點頭:「沒!」
以前看過,但從來沒有在這個角度、這個位置看過。
她的激動之情一點兒都不比觀看區的人少。
大家看她興奮的樣子,心下好笑。
他們是提前幾天到的,上麵給他們安排到了國賓館,那裏環境好。他們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病,這幾天也是順便讓他們療養。
孟秋也是其中一員。
上麵讓他們好好休息,但大家哪兒忍得住不工作?照顧他們的人直接把紙筆都收了。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沒有紙筆計算,那就大家互相探討探討吧。
幾番交流下來,他們就發現了,她的思維能力、專業水平、知識廣度,遠超同齡人。
這段時間,他們都快忘了她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了。
這個時候,她倒是顯出幾分同齡人的活潑。
一幫老教授們慈愛地看著她,計算機所的薛教授道:「小孟,你來我這邊,我這裏視野好,看得清楚!」
材料應用所的關教授道:「扯淡,大家都在一個平台上,你那邊看得清楚,我們就看不清楚了?」
「你這個人,今天可是有外國友人到場,能不能文明點?」
「文明點也是這個意思。小孟你過來,你看那個,不知道吧?我跟你說……」關教授給孟秋介紹起來,薛教授氣得「哼」了一聲,索性也走了過去。
全場最得意的就是沈教授了,今天隻有他有學生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廣場前幹淨整潔,每隔幾米就有一個戰士守衛,這次慶典邀請了部分外國友人參加,不容有失。
王建華他們都是京城本地人,以往來過廣場不知道多少次,這次過來,感覺完全不一樣。
他們遞給檢查的戰士通行證,走了進去。
慶典十點才正式開始,現在還不到八點,然而觀看區早已有人了。大家正在興奮談論,王建華他們加入進去,一點兒都不覺得等待的時間長。
過了一會兒,有人扛著機器過來,大家瞅瞅,看到了首都電視台的標識:「這是拍電視?」
來人道:「會拍攝一些畫麵,迴頭在電視上播放。」
因集成電路技術的出現,促進了國產電視機發展,以前電視機是有票也難買,現在首都的供銷社基本上都有貨,隻要你拿著錢票,就能買到。
家家戶戶,有電視機的也多了。
像王建華家就有一台,雖然買迴來時,被他老婆批了一頓,說他亂花錢,但現在已經成為他們家最寶貝的東西了。
夏天晚上,電視機搬到院子裏,半個胡同的人都跑過來看。
因著電視機,他兒子在小夥伴中間忒有麵子。
大家熱心地上前幫忙,並詢問:「我們會上電視嗎?」
首都電視台的工作人員笑道:「可能會有一兩個鏡頭。」
大家頓時整理衣服的整理衣服,整理頭髮的整理頭髮。
萬一自己被拍到,衣衫不整,髮型淩亂,那不是在全國人民麵前丟臉嗎?
還有人好奇:「機器放在這裏,能拍到領導人他們嗎?」
「我們還有同事在其他地方。」
整個慶典自然不止一組拍攝人員。
城樓上,另一組首都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正在安置機器,除了他們,還有其他的新聞媒體,人民日報的人也在,正是經驗豐富的老記者翟婭帶隊。
有人過來告訴他們什麽地方能拍,什麽地方不能拍,尤其是某些方位,一定不能拍進去。
翟婭等人點頭,能被派來的都不是新人,對這種事,心裏有數。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受檢閱的隊伍依次進入等候區。觀眾席遠遠地看見,激動不已。
「那是新式的軍服吧?看起來真精神!」
「他們手裏拿的槍是不是也是新的?感覺跟以前的不一樣……」
「哎呀,看不清……」
「別急,等會兒接受檢閱,從咱們前麵過,就能看見了!不知道這次,會有哪些部隊接受檢閱……」
城樓上,觀看的人也陸續進場,領導人們、英雄模範代表們、外國友人們……城樓上的媒體們暗暗關注。
他們心裏也好奇,那個讓人特地和他們叮囑不能拍攝的方位會是什麽人。
終於,人來了。
一行頭髮花白、滿臉皺紋的老人,有人腿腳不便,還是城樓上的工作人員攙扶上來的。他們的服裝並不醒目,相反,衣著簡樸,氣度卻不凡。
媒體們隱隱猜到了他們的身份。
讓他們驚訝的是,在一群老同誌之中,有一張麵孔年輕得過分。
他們本以為她也是城樓上的工作人員,可其他工作人員都下去了,她卻留下了,還和那些老同誌們站在了一起,相談甚歡,似乎是他們中的一員。
翟婭認出了她:「是她……」
距離她上次採訪她,不過幾年時間,她竟已經成長到如此地步。翟婭的心裏仿佛有溫水在流淌,欣慰又滿足,嘴角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城樓上的安保人員見他們看著那個方向,再次和他們強調,那邊不能拍。
他們保證道:「好的,知道。」
那邊,孟秋手扶著欄杆,張望了一下,興致勃勃。
朱教授算了算她的年紀,道:「沒看過閱兵吧?」
孟秋重重點頭:「沒!」
以前看過,但從來沒有在這個角度、這個位置看過。
她的激動之情一點兒都不比觀看區的人少。
大家看她興奮的樣子,心下好笑。
他們是提前幾天到的,上麵給他們安排到了國賓館,那裏環境好。他們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病,這幾天也是順便讓他們療養。
孟秋也是其中一員。
上麵讓他們好好休息,但大家哪兒忍得住不工作?照顧他們的人直接把紙筆都收了。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沒有紙筆計算,那就大家互相探討探討吧。
幾番交流下來,他們就發現了,她的思維能力、專業水平、知識廣度,遠超同齡人。
這段時間,他們都快忘了她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了。
這個時候,她倒是顯出幾分同齡人的活潑。
一幫老教授們慈愛地看著她,計算機所的薛教授道:「小孟,你來我這邊,我這裏視野好,看得清楚!」
材料應用所的關教授道:「扯淡,大家都在一個平台上,你那邊看得清楚,我們就看不清楚了?」
「你這個人,今天可是有外國友人到場,能不能文明點?」
「文明點也是這個意思。小孟你過來,你看那個,不知道吧?我跟你說……」關教授給孟秋介紹起來,薛教授氣得「哼」了一聲,索性也走了過去。
全場最得意的就是沈教授了,今天隻有他有學生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