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懷瑾憋了憋,迴:「你才……叛徒!」
燕同春無語:「好了好了,別吵了……」
兩人不聽,越霖劈裏啪啦一通說,充分譴責他倆,李懷瑾口拙,不管他說什麽,就一句話「你才……」
越霖被氣得夠嗆,怒罵:「你個書呆子!」
音量過大,食堂裏的人看了過來,連何教授他們也轉過頭來,越霖臉色漲紅,惱羞成怒,拿起自己的飯盒,「騰」地站起來,不跟他們一起吃飯了!
燕同春都服了:「你們倆加在一塊兒,有十歲嗎?」
李懷瑾不語,低下頭,繼續吃飯。
吃完飯,去外邊刷飯盒,燕同春和李懷瑾在相鄰的水龍頭,李懷瑾突然來了一句:「我六歲,他四歲。」
說完,抱著飯盒走了。
燕同春反應過來,哭笑不得,連這個都要爭?行吧,越四歲和李六歲。
下午繼續,孟秋道:「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我們研究的是什麽。」
「籠統地來說,稱之為『火箭筒』,實際上根據原理,分為真正的火箭筒、無後坐力炮,或者兩者結合。」
「火箭筒靠發射機,而無後坐力炮的動力主要是……」
「上午越同誌提到的蘇國的那一款非常有名的火箭筒,準確來說,屬於無後坐力炮。那麽無後坐力炮又是怎麽實現無後坐力的呢……」
孟秋隻是隨口提了一句,便繼續往下說,甚至都沒有多看越霖一眼,越霖卻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他緊抿嘴唇,偏偏孟秋解說得很詳細,讓他沒有找到可以反駁的點。
孟秋拿起粉筆,邊說邊在黑板上寫寫畫畫,指著關鍵位置道:「兩者的主要區別就在這裏……」
燕同春看著黑板上她隨手畫下的結構圖,眼神微亮,隻從這兩個結構圖就能看出,孟組長對火箭筒及無後坐力炮絕對是瞭然於胸。
李懷瑾推了推眼鏡,攤開筆記本,認真記錄。
謝可等人順著孟秋的思路走,不時提問兩句,隻有越霖格格不入,雙手抱臂,一副「看你還能說什麽」的表情。
孟秋說起了重點。
「……我們呢,這兩種都要研究,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配合使用,前者靈活多變,後者重點打擊,在戰場上能夠充分地覆蓋打擊麵。」
「火箭筒不用重複利用,一次性的就行,重點是性價比高,用一個扔一個不心疼,所以材料上我們可以……彈藥上可以……」
孟秋繼續:「下麵咱們繼續說無後坐力炮,預計要實現,射程超過500米,威力,目前國外的幾種重量級裝甲車裝甲大概在150毫米左右,咱們的目標就是要擊穿至少150毫米的裝甲車……」
「通常情況下,火箭筒的使用,以兩人為一小組,一人負責彈藥,一人負責炮,考慮到單兵負重能力,重量上最大不能超過這個數。」
孟秋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數字。
前麵她說火箭筒的時候,越霖沒有說話,說到這裏時,他皺眉在心裏計算了一下,脫口而出:「不可能!」
「嗯?」
越霖道:「這個數據根本就不切實際!」
各項指標本來就是相悖的,照她的說法,各項都突出,怎麽可能做到?
孟秋道:「越同誌,不要著急嘛,先聽我說完,有什麽疑問咱們稍後再說。」
「我們先來看射程,在這裏可以參考火箭的原理,在原先炮彈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火箭增程發動機,具體是這樣的……」
「再說威力……」
「最後是重量,一是筒聲結構,二是材料……」
孟秋越說,越霖的臉色越臭,她大致提了一下每個目標的方向,說完道:「現在有什麽疑問可以提了。」
聽在越霖的耳朵裏,這話就是在點他,他道:「我有問題。」
孟秋示意他說,越霖就她剛才說的幾個方向提出自己的疑問:「你說增加火箭增程發動機,那麽……還有,關於材料……結構上按你說的是不是更加複雜了,另外還有……」
越霖甩出一二三四五個問題,他是就事論事,就是語氣不太客氣,屋裏的人都聽出了他話裏的火藥味。
燕同春在心裏嘆氣,替他找補:「組長,越霖的意思是——」
越霖打斷她的話:「我就是這個意思!搞研究本來就該集思廣益,有什麽說什麽,還是說孟組長不允許有人反駁?」
謝可跟旁邊的人小聲嘀咕:「這小子什麽意思?不服組長?」
莊向明微笑:「年輕人嘛,不知道天高地厚,經歷過幾次挨打後,就知道了。」
孟秋喝了口水,不慌不忙道:「關於越霖同誌的幾點問題,第一……第二……」
她依次解答,並據此延伸了幾條。
「越霖同誌,還有問題嗎?」
「有。」越霖站了起來,「速度和風向對彈道的影響……」
「裝備測距光學瞄準鏡,測距、測速同時,有橫風修正的功能。此外,還可配備紅外夜視瞄準具和微光瞄準鏡,以便在特殊環境下使用……」
「發射時穩定性……」
「這個我沒說嗎?我剛才提到的結構,其中一部分就是火箭尾翼設計……」
「精度問題……」
「關於這點,既然說到了,剛好我們來聊一聊目標鎖定技術和計算裝置……」說著說著,又扯遠了,孟秋把話題扯迴來,「……這部分內容太多,一時半會兒說不完,後續涉及到具體研究,咱們再詳細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燕同春無語:「好了好了,別吵了……」
兩人不聽,越霖劈裏啪啦一通說,充分譴責他倆,李懷瑾口拙,不管他說什麽,就一句話「你才……」
越霖被氣得夠嗆,怒罵:「你個書呆子!」
音量過大,食堂裏的人看了過來,連何教授他們也轉過頭來,越霖臉色漲紅,惱羞成怒,拿起自己的飯盒,「騰」地站起來,不跟他們一起吃飯了!
燕同春都服了:「你們倆加在一塊兒,有十歲嗎?」
李懷瑾不語,低下頭,繼續吃飯。
吃完飯,去外邊刷飯盒,燕同春和李懷瑾在相鄰的水龍頭,李懷瑾突然來了一句:「我六歲,他四歲。」
說完,抱著飯盒走了。
燕同春反應過來,哭笑不得,連這個都要爭?行吧,越四歲和李六歲。
下午繼續,孟秋道:「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我們研究的是什麽。」
「籠統地來說,稱之為『火箭筒』,實際上根據原理,分為真正的火箭筒、無後坐力炮,或者兩者結合。」
「火箭筒靠發射機,而無後坐力炮的動力主要是……」
「上午越同誌提到的蘇國的那一款非常有名的火箭筒,準確來說,屬於無後坐力炮。那麽無後坐力炮又是怎麽實現無後坐力的呢……」
孟秋隻是隨口提了一句,便繼續往下說,甚至都沒有多看越霖一眼,越霖卻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他緊抿嘴唇,偏偏孟秋解說得很詳細,讓他沒有找到可以反駁的點。
孟秋拿起粉筆,邊說邊在黑板上寫寫畫畫,指著關鍵位置道:「兩者的主要區別就在這裏……」
燕同春看著黑板上她隨手畫下的結構圖,眼神微亮,隻從這兩個結構圖就能看出,孟組長對火箭筒及無後坐力炮絕對是瞭然於胸。
李懷瑾推了推眼鏡,攤開筆記本,認真記錄。
謝可等人順著孟秋的思路走,不時提問兩句,隻有越霖格格不入,雙手抱臂,一副「看你還能說什麽」的表情。
孟秋說起了重點。
「……我們呢,這兩種都要研究,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配合使用,前者靈活多變,後者重點打擊,在戰場上能夠充分地覆蓋打擊麵。」
「火箭筒不用重複利用,一次性的就行,重點是性價比高,用一個扔一個不心疼,所以材料上我們可以……彈藥上可以……」
孟秋繼續:「下麵咱們繼續說無後坐力炮,預計要實現,射程超過500米,威力,目前國外的幾種重量級裝甲車裝甲大概在150毫米左右,咱們的目標就是要擊穿至少150毫米的裝甲車……」
「通常情況下,火箭筒的使用,以兩人為一小組,一人負責彈藥,一人負責炮,考慮到單兵負重能力,重量上最大不能超過這個數。」
孟秋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數字。
前麵她說火箭筒的時候,越霖沒有說話,說到這裏時,他皺眉在心裏計算了一下,脫口而出:「不可能!」
「嗯?」
越霖道:「這個數據根本就不切實際!」
各項指標本來就是相悖的,照她的說法,各項都突出,怎麽可能做到?
孟秋道:「越同誌,不要著急嘛,先聽我說完,有什麽疑問咱們稍後再說。」
「我們先來看射程,在這裏可以參考火箭的原理,在原先炮彈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火箭增程發動機,具體是這樣的……」
「再說威力……」
「最後是重量,一是筒聲結構,二是材料……」
孟秋越說,越霖的臉色越臭,她大致提了一下每個目標的方向,說完道:「現在有什麽疑問可以提了。」
聽在越霖的耳朵裏,這話就是在點他,他道:「我有問題。」
孟秋示意他說,越霖就她剛才說的幾個方向提出自己的疑問:「你說增加火箭增程發動機,那麽……還有,關於材料……結構上按你說的是不是更加複雜了,另外還有……」
越霖甩出一二三四五個問題,他是就事論事,就是語氣不太客氣,屋裏的人都聽出了他話裏的火藥味。
燕同春在心裏嘆氣,替他找補:「組長,越霖的意思是——」
越霖打斷她的話:「我就是這個意思!搞研究本來就該集思廣益,有什麽說什麽,還是說孟組長不允許有人反駁?」
謝可跟旁邊的人小聲嘀咕:「這小子什麽意思?不服組長?」
莊向明微笑:「年輕人嘛,不知道天高地厚,經歷過幾次挨打後,就知道了。」
孟秋喝了口水,不慌不忙道:「關於越霖同誌的幾點問題,第一……第二……」
她依次解答,並據此延伸了幾條。
「越霖同誌,還有問題嗎?」
「有。」越霖站了起來,「速度和風向對彈道的影響……」
「裝備測距光學瞄準鏡,測距、測速同時,有橫風修正的功能。此外,還可配備紅外夜視瞄準具和微光瞄準鏡,以便在特殊環境下使用……」
「發射時穩定性……」
「這個我沒說嗎?我剛才提到的結構,其中一部分就是火箭尾翼設計……」
「精度問題……」
「關於這點,既然說到了,剛好我們來聊一聊目標鎖定技術和計算裝置……」說著說著,又扯遠了,孟秋把話題扯迴來,「……這部分內容太多,一時半會兒說不完,後續涉及到具體研究,咱們再詳細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