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拍拍袖子,不理領導們了,往實驗室去。周遠航對領導們笑笑,算是打了個招唿,追上老師的腳步。
領導們的關注點變了。
「這防護服還真好用啊!這麽好用的防護服怎麽隻給咱們分五套?我們項目還不夠重要嗎?」
還有一位領導擼起袖子:「我去跟上麵要!」
陶主任不得不拉住領導,收到防護服的第二天,他就找過上麵了:「上麵說這東西造價昂貴,材料稀少,工序複雜,產量很低。第一批除了咱們這兒,還有一部分發去了其他需要的地方。」
「還有什麽地方比咱們這兒更需要?」
陶主任指了指某個方向:「搞原子彈那塊兒。」
好吧,那地方確實有需要。領導偃旗息鼓。
「上麵也說了,還在生產,後麵會想辦法提高產量。」
數量上暫時沒辦法獲得更多,隻能將僅有的幾套物盡其用了。五套防護服作為重要資源,交給了專人保管,研究人員們按照需求申請使用。
陶主任他們盡量將防護服的使用時間錯開,好讓更多的人能用上。因為有了防護服,他們也提出了要求,輻射最重的地方,不穿防護服,堅決不給進入。
等第二批防護服送到,使用起來就更寬裕了。
有了防護服,陸教授終於能夠近距離接觸到出問題的地方,之前不讓他進去,他隻能聽別人轉述問題,隔空指導操作,遠不如自己親自上場速度快。
天氣最熱的時候,核潛艇項目終於收尾。該項目原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完成,而今才七月,較計劃時間提前了整整五個月。
核潛艇下水的那天,基地的所有人員都等在岸邊,官方報紙也過來了,向全國人民報導了這一好消息。
從今天開始,華國有自己的核潛艇了!
核潛艇的戰略意義不亞於原子彈,它的誕生意味著華國擁有第二次核報復的能力,意味著在海洋上,華國擁有足夠的打擊力量。
有些東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國外收到這個消息,不願意相信,早在幾年前,華國說要搞核潛艇,他們就抱著看笑話的態度。
核潛艇?那可是大國才有的,華國一個剛建立沒多久、一窮二白的國家,還搞核潛艇?
他們知道核潛艇內部長什麽樣子嗎?他們連一張圖紙都沒有,給他們一萬年,他們也搞不出來!
然而此時此刻,看著華國報紙上的報導,他們再不願意,也不得不相信。
華國竟然真的搞出核潛艇了!
這個東方古國這幾年似乎有什麽地方不一樣了。
外交會議上,國外的幾個大國「圍攻」華國的外交人員,試圖探出華國的虛實。
華國的外交人員四兩撥千斤,將他們的試探給擋了迴去,表示道:「華國有一個成語叫『厚積薄發』,華國這些年的變化,當然是因為建國以來無數的同誌共同努力的結果。」
華國建國二十多年了,要是很久以前就開始準備,這幾年的變化似乎也不算什麽了。
華國的外交人員微笑,沒錯,正是如此。
他們國家還處於發展階段,不需要成為焦點,你們兩方該打打該罵罵,我們不摻和。我們隻是想種,養養牲畜,讓人民過上吃飽喝足、精神富足的生活。
當然了,為了保護我們的田地、牲畜,順帶發展發展武力,也很正常,都是為了自保嘛!
華國的外交人員轉移話題,與m國的外交人員聊了起來:「聽說下半年將在貴國舉辦軍事博覽會……」
901所,沈教授抖了抖報紙,他看的正是報導華國核潛艇入水的那一版麵。
沈教授已經不止看了一遍了,他看完,打開抽屜,從底下翻出一個筆記本,又找了一把剪刀,將這篇報導剪了下來,貼在了筆記本裏。
他伸手將貼上去的報導按壓平整,拿起鋼筆,在旁邊寫了一行字——
某年某月某日,防輻射服。
沈教授放下筆,隨意地往前翻了翻,隻見前麵寫的有數控工具機、火炮、特種鋼材、y-6運輸機……
都是孟秋做出的各項成績。
這本筆記本是從數控工具機開始的。那時出差迴來,某天午後,沈教授喝著茶,看著窗外發出新芽的樹,心血來潮,拿出一本新的筆記本,記下了數控工具機這個項目。
後來,他便養成了每次小徒弟出成績,便在筆記本上添一筆的習慣。
不知不覺已經記了這麽多。
沈教授靠在椅背上,翻著筆記本,看著一頁一頁的記錄,笑得像是老農民看著田野裏沉甸甸的稻穗。
正高興,敲門聲傳來,沈教授頭也沒抬:「進來。」
「老師?」孟秋探身進來,沈教授「啪」地合上筆記本,故作不經意地把筆記本放迴抽屜,往裏塞了塞。
沈教授咳嗽了一聲:「怎麽了?有事找我?」
「嗯,我來交作業。」
「交作業?」沈教授一時半會兒沒想起來,「什麽作業?」
孟秋把手從身後拿出來,將論文放在桌上:「上次您不是讓我寫兩篇論文嗎?當時隻寫了一篇,這是另一篇。」
「哦這事啊!」沈教授想起來了,「你要是忙,這事不著急。」
孟秋道:「最近還好,不忙,防彈衣、防護服的事暫時告一段落,正好可以抽空把論文完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領導們的關注點變了。
「這防護服還真好用啊!這麽好用的防護服怎麽隻給咱們分五套?我們項目還不夠重要嗎?」
還有一位領導擼起袖子:「我去跟上麵要!」
陶主任不得不拉住領導,收到防護服的第二天,他就找過上麵了:「上麵說這東西造價昂貴,材料稀少,工序複雜,產量很低。第一批除了咱們這兒,還有一部分發去了其他需要的地方。」
「還有什麽地方比咱們這兒更需要?」
陶主任指了指某個方向:「搞原子彈那塊兒。」
好吧,那地方確實有需要。領導偃旗息鼓。
「上麵也說了,還在生產,後麵會想辦法提高產量。」
數量上暫時沒辦法獲得更多,隻能將僅有的幾套物盡其用了。五套防護服作為重要資源,交給了專人保管,研究人員們按照需求申請使用。
陶主任他們盡量將防護服的使用時間錯開,好讓更多的人能用上。因為有了防護服,他們也提出了要求,輻射最重的地方,不穿防護服,堅決不給進入。
等第二批防護服送到,使用起來就更寬裕了。
有了防護服,陸教授終於能夠近距離接觸到出問題的地方,之前不讓他進去,他隻能聽別人轉述問題,隔空指導操作,遠不如自己親自上場速度快。
天氣最熱的時候,核潛艇項目終於收尾。該項目原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完成,而今才七月,較計劃時間提前了整整五個月。
核潛艇下水的那天,基地的所有人員都等在岸邊,官方報紙也過來了,向全國人民報導了這一好消息。
從今天開始,華國有自己的核潛艇了!
核潛艇的戰略意義不亞於原子彈,它的誕生意味著華國擁有第二次核報復的能力,意味著在海洋上,華國擁有足夠的打擊力量。
有些東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國外收到這個消息,不願意相信,早在幾年前,華國說要搞核潛艇,他們就抱著看笑話的態度。
核潛艇?那可是大國才有的,華國一個剛建立沒多久、一窮二白的國家,還搞核潛艇?
他們知道核潛艇內部長什麽樣子嗎?他們連一張圖紙都沒有,給他們一萬年,他們也搞不出來!
然而此時此刻,看著華國報紙上的報導,他們再不願意,也不得不相信。
華國竟然真的搞出核潛艇了!
這個東方古國這幾年似乎有什麽地方不一樣了。
外交會議上,國外的幾個大國「圍攻」華國的外交人員,試圖探出華國的虛實。
華國的外交人員四兩撥千斤,將他們的試探給擋了迴去,表示道:「華國有一個成語叫『厚積薄發』,華國這些年的變化,當然是因為建國以來無數的同誌共同努力的結果。」
華國建國二十多年了,要是很久以前就開始準備,這幾年的變化似乎也不算什麽了。
華國的外交人員微笑,沒錯,正是如此。
他們國家還處於發展階段,不需要成為焦點,你們兩方該打打該罵罵,我們不摻和。我們隻是想種,養養牲畜,讓人民過上吃飽喝足、精神富足的生活。
當然了,為了保護我們的田地、牲畜,順帶發展發展武力,也很正常,都是為了自保嘛!
華國的外交人員轉移話題,與m國的外交人員聊了起來:「聽說下半年將在貴國舉辦軍事博覽會……」
901所,沈教授抖了抖報紙,他看的正是報導華國核潛艇入水的那一版麵。
沈教授已經不止看了一遍了,他看完,打開抽屜,從底下翻出一個筆記本,又找了一把剪刀,將這篇報導剪了下來,貼在了筆記本裏。
他伸手將貼上去的報導按壓平整,拿起鋼筆,在旁邊寫了一行字——
某年某月某日,防輻射服。
沈教授放下筆,隨意地往前翻了翻,隻見前麵寫的有數控工具機、火炮、特種鋼材、y-6運輸機……
都是孟秋做出的各項成績。
這本筆記本是從數控工具機開始的。那時出差迴來,某天午後,沈教授喝著茶,看著窗外發出新芽的樹,心血來潮,拿出一本新的筆記本,記下了數控工具機這個項目。
後來,他便養成了每次小徒弟出成績,便在筆記本上添一筆的習慣。
不知不覺已經記了這麽多。
沈教授靠在椅背上,翻著筆記本,看著一頁一頁的記錄,笑得像是老農民看著田野裏沉甸甸的稻穗。
正高興,敲門聲傳來,沈教授頭也沒抬:「進來。」
「老師?」孟秋探身進來,沈教授「啪」地合上筆記本,故作不經意地把筆記本放迴抽屜,往裏塞了塞。
沈教授咳嗽了一聲:「怎麽了?有事找我?」
「嗯,我來交作業。」
「交作業?」沈教授一時半會兒沒想起來,「什麽作業?」
孟秋把手從身後拿出來,將論文放在桌上:「上次您不是讓我寫兩篇論文嗎?當時隻寫了一篇,這是另一篇。」
「哦這事啊!」沈教授想起來了,「你要是忙,這事不著急。」
孟秋道:「最近還好,不忙,防彈衣、防護服的事暫時告一段落,正好可以抽空把論文完成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