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有個同學遇到的事才奇呢,同樣的實驗,他們每迴都隻能在同一個實驗室做,隻要換實驗室,就一定不成功……」
聽了他們的話,孟秋若有所思,她這也算是特定實驗室才能成功的一種了吧?
她好像摸到點頭緒了。
晚上迴去,進入係統實驗室,孟秋沒有再重複實驗,而是仔細地測了一遍實驗室的微生態環境。
其他條件都保持一致,卻隻能在這個實驗室做出來,那就隻有實驗室的問題了。
第二天,她又測了一遍所裏的實驗室,對比之後發現,果然,兩個實驗室的微生態環境不一樣。
她將現實中的實驗室盡可能地模擬係統實驗室環境,再操作了幾次,終於成功了。
多次研究發現,原來「?」這種材料很特殊,製備出來後,具有防火防水防輻射等多種功能,可以說性能很強大了。
但是在製備過程中,它卻格外的「嬌氣」,實驗過程中,外部環境的一點點變化,比如溫度、濕度改變了,它分分鍾「死」給你看。
得出它的這一特性,大家都服了。
「原來是這個原因!」
怪不得他們失敗那麽多次,誰能保證每次實驗,外部環境一點不變的?
服了,真服了。
「這種新材料不是還沒有名字嗎?要不就叫『嬌氣寶寶』算了。」
提議的人收到了大家一致的目光。
「這麽看著我幹嘛?」
「你就沒想過,以後這種材料在論文中出現,嬌氣寶寶怎麽怎麽的,嬌氣寶寶怎麽怎麽的……好聽嗎?」
這個嘛,確實有點怪。
「那叫什麽?」
這是一種全新的從未有過的材料,按理來說,研製出來的人是有命名權的,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向孟秋。
「組長,你給它起個名字吧?」
「我嗎?」孟秋撓了撓頭,她就是個取名廢,她的目光在實驗室裏掃了掃,有了,「要不就叫1004?」
1004是他們這個實驗室的編號。
大家無語:「這也太隨意了吧?」
孟秋道:「我真的想不好,還是你們來取吧。」
大家琢磨了又琢磨,這個不滿意,那個也不滿意,最後還是「1004」的叫了起來。
還自娛自樂地說:「這名字,就算被特務查到,都不知道具體是什麽材料。」
1004的特性過於優越,功能全麵,性能強大,比他們前麵研製的芳綸和特種陶瓷還高了不止一個水平。
用在防護服上,都屬於大材小用,它最大的用途是某些重大項目上,比如原子彈、衛星。
因為這種材料過於重要,連內部刊物上都沒有登,全國範圍內,除了防彈衣項目組,其他知道這種材料具體信息的人不超過兩隻手的數。
可能的話,大概幾十年後,才會對外公布。
那個時候,華國對這種材料已經充分使用了。學界將這種材料稱為二十世紀三大材料之一。
也有人吐槽它的名字過於簡略,比起「1004」這個毫無特點的名字,大眾更喜歡稱唿它另一個名字——孟氏複合材料。
孟秋的孟。
眼下,1004還處於一級保密階段,將它用上的大概還隻有防彈衣項目組。
第三代1.0版本的防彈衣用的是芳綸纖維及特種陶瓷;2.0版本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厚加重,增加防護功能,除了給前線的汽車兵使用,也分發了一部分到高炮師。
他們現在要做的是3.0版本的,用的正是新研究出來的1004材料。
3.0版本的同時也是p11防護服的閹割版。
雖然材料研究出來了,但技術所限,還是沒辦法完全復刻出p11防護服,隻能將p11的功能分割出來,根據不同的特性,做成日常防護服、防火隔熱服、防爆服、防寒服、防輻射服等。
日常防護服注重的是防彈、防利器,其他的功能則和各自的名字一致。
其中,防輻射服難度最大,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太大,能實現90%,就不能隻做到89%,差得那1%就可能危及近距離接觸人員的生命安全。
所以,他們一定要把防輻射能力提升到最高,同時,還要盡可能地簡潔方便。
要不然百分之百防護,卻將人裹得跟個球似的,也用不上啊。
他們申請了國家現有的防輻射服對比研究,利用多種複合材料製作,還找了專門的人員設計款式,不是為了多麽好看,而是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看看怎麽樣能用更少的材料。
材料減少,一方麵是節約資源,1004材料製備出來不便宜,能省則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減重。
製作出來後,大家分別穿上體驗了一番,試著穿著防輻射服做實驗,看看有沒有什麽不便。發現了一些問題,又據此進行調整。
幾次改進之後,成品終於確定下來。
防輻射服無法做到完全避免輻射,但是防護能力較現有的防護服提升了至少一倍,整體重量也隻有一件棉衣那麽重,穿戴上後完全不影響正常的行動。
核潛艇基地
陸教授身體好轉了一些,能下床後,便迫不及待地迴了基地。
周遠航提心弔膽的,生怕老師一迴來就要去一線參與實驗。他都想好了,這次絕對不會聽老師的,要是老師非要去,就從他的身體上踏過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聽了他們的話,孟秋若有所思,她這也算是特定實驗室才能成功的一種了吧?
她好像摸到點頭緒了。
晚上迴去,進入係統實驗室,孟秋沒有再重複實驗,而是仔細地測了一遍實驗室的微生態環境。
其他條件都保持一致,卻隻能在這個實驗室做出來,那就隻有實驗室的問題了。
第二天,她又測了一遍所裏的實驗室,對比之後發現,果然,兩個實驗室的微生態環境不一樣。
她將現實中的實驗室盡可能地模擬係統實驗室環境,再操作了幾次,終於成功了。
多次研究發現,原來「?」這種材料很特殊,製備出來後,具有防火防水防輻射等多種功能,可以說性能很強大了。
但是在製備過程中,它卻格外的「嬌氣」,實驗過程中,外部環境的一點點變化,比如溫度、濕度改變了,它分分鍾「死」給你看。
得出它的這一特性,大家都服了。
「原來是這個原因!」
怪不得他們失敗那麽多次,誰能保證每次實驗,外部環境一點不變的?
服了,真服了。
「這種新材料不是還沒有名字嗎?要不就叫『嬌氣寶寶』算了。」
提議的人收到了大家一致的目光。
「這麽看著我幹嘛?」
「你就沒想過,以後這種材料在論文中出現,嬌氣寶寶怎麽怎麽的,嬌氣寶寶怎麽怎麽的……好聽嗎?」
這個嘛,確實有點怪。
「那叫什麽?」
這是一種全新的從未有過的材料,按理來說,研製出來的人是有命名權的,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向孟秋。
「組長,你給它起個名字吧?」
「我嗎?」孟秋撓了撓頭,她就是個取名廢,她的目光在實驗室裏掃了掃,有了,「要不就叫1004?」
1004是他們這個實驗室的編號。
大家無語:「這也太隨意了吧?」
孟秋道:「我真的想不好,還是你們來取吧。」
大家琢磨了又琢磨,這個不滿意,那個也不滿意,最後還是「1004」的叫了起來。
還自娛自樂地說:「這名字,就算被特務查到,都不知道具體是什麽材料。」
1004的特性過於優越,功能全麵,性能強大,比他們前麵研製的芳綸和特種陶瓷還高了不止一個水平。
用在防護服上,都屬於大材小用,它最大的用途是某些重大項目上,比如原子彈、衛星。
因為這種材料過於重要,連內部刊物上都沒有登,全國範圍內,除了防彈衣項目組,其他知道這種材料具體信息的人不超過兩隻手的數。
可能的話,大概幾十年後,才會對外公布。
那個時候,華國對這種材料已經充分使用了。學界將這種材料稱為二十世紀三大材料之一。
也有人吐槽它的名字過於簡略,比起「1004」這個毫無特點的名字,大眾更喜歡稱唿它另一個名字——孟氏複合材料。
孟秋的孟。
眼下,1004還處於一級保密階段,將它用上的大概還隻有防彈衣項目組。
第三代1.0版本的防彈衣用的是芳綸纖維及特種陶瓷;2.0版本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厚加重,增加防護功能,除了給前線的汽車兵使用,也分發了一部分到高炮師。
他們現在要做的是3.0版本的,用的正是新研究出來的1004材料。
3.0版本的同時也是p11防護服的閹割版。
雖然材料研究出來了,但技術所限,還是沒辦法完全復刻出p11防護服,隻能將p11的功能分割出來,根據不同的特性,做成日常防護服、防火隔熱服、防爆服、防寒服、防輻射服等。
日常防護服注重的是防彈、防利器,其他的功能則和各自的名字一致。
其中,防輻射服難度最大,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太大,能實現90%,就不能隻做到89%,差得那1%就可能危及近距離接觸人員的生命安全。
所以,他們一定要把防輻射能力提升到最高,同時,還要盡可能地簡潔方便。
要不然百分之百防護,卻將人裹得跟個球似的,也用不上啊。
他們申請了國家現有的防輻射服對比研究,利用多種複合材料製作,還找了專門的人員設計款式,不是為了多麽好看,而是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看看怎麽樣能用更少的材料。
材料減少,一方麵是節約資源,1004材料製備出來不便宜,能省則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減重。
製作出來後,大家分別穿上體驗了一番,試著穿著防輻射服做實驗,看看有沒有什麽不便。發現了一些問題,又據此進行調整。
幾次改進之後,成品終於確定下來。
防輻射服無法做到完全避免輻射,但是防護能力較現有的防護服提升了至少一倍,整體重量也隻有一件棉衣那麽重,穿戴上後完全不影響正常的行動。
核潛艇基地
陸教授身體好轉了一些,能下床後,便迫不及待地迴了基地。
周遠航提心弔膽的,生怕老師一迴來就要去一線參與實驗。他都想好了,這次絕對不會聽老師的,要是老師非要去,就從他的身體上踏過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