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全心全意,目標一致,就是為了早日把運輸機製造出來。
還有的聊起這段時間工作中鬧出的笑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食堂裏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y-6運輸機的研製工作於71年開始,從分析、實驗、研究、計算到設計定型,近3年的時間,才進入試製階段,雖然距離真正飛上藍天還早,但對研究人員來說,肩上的擔子終於減輕了一些。
今天也算是他們難得的放鬆時間了。
連葉總師嘴角都掛著笑,聽那邊車間裏的同誌說笑話。她正聽著,身旁有人叫她,葉總師迴頭,嘴裏被塞了一個東西。
甜的。
葉總師看著像兔子一樣蹦走的身影,搖頭輕笑:「這孩子……」
旁邊製造廠的馮工笑道:「小孟同誌是您的學生吧?真貼心!」
葉總師沒有反駁,反而下巴微抬,有些驕傲地應了一聲。
聊完工作中的趣事,有人自告奮勇,上前表演節目。
先上去的是一位男同誌,不知道從哪兒摸出來一個快板,手上那麽一打,範兒就起來了。一套詞說下來,都不帶換氣的,逗得大家前仰後合。
緊接著上去的是一位女同誌,珠玉在前,女同誌毫不畏懼,落落大方道:「我給大家來一出《趕坡》吧!」
她張口唱道:「軍爺!軍爺講話真見淺,你把我寶釧下眼觀。我的父……」
聲音高昂深厚,行腔抑揚頓挫、剛柔並濟。
她還穿著白天在車間的那身工裝,甚至胳膊上還套著袖套,可起手間,一舉一動,就仿佛在戲台上一樣,眼波流轉,表演細膩傳神。
「……有朝你娘死故了,屍首埋在大路邊……過路君子念一遍,把軍爺孝名天下傳!」
「好!」
底下人紛紛叫好,聽到激動之處,直接站起來鼓掌。
孟秋也「啪啪」鼓掌,她聽懂了,說《趕坡》,她還不知道是什麽,聽她唱出來,就知道了。
原來講的是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故事,這一出是薛平貴迴到寒窯與王寶釧相認,在相認之前,懷疑王寶釧的忠貞,故而多番試探。
在孟秋的上輩子,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故事廣為流傳,戲曲裏有,電視劇裏也有。當時電視劇裏演到這個劇情時,王寶釧更多的是委屈和辛酸,以至於後來網絡上還有個「挖野菜」的梗。
這位女同誌表演得完全就不是那麽迴事兒,或許是這種唱腔就比較豪邁剛烈,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位女同誌的精氣神昂揚向上。
她唱得仿佛給她一根棒子,她能一棒子敲死麵前的「登徒子」。
聽起來真是讓人非常舒適。
孟秋感嘆道:「這位女同誌太厲害了!唱得真好!」
旁邊桌,製造廠的人聽到她的話,與有榮焉,介紹道:「賀音以前可是專門學過的!」
孟秋就好奇:「怪不得這麽專業,她怎麽不繼續唱了?」
正好名叫賀音的女同誌下來,從他們這邊走,聽到這話,揮了揮手臂,道:「革命需要,唱戲嘛,得安穩了,才有功夫唱。可飛機要是造不出來,咱們永遠受製於人,就沒有安穩日子過!」
孟秋深表敬意。
雖然已經穿來好幾年了,但孟秋還是時常為這個時代的人那種奉獻精神而感到敬佩。
在他們之後,又有幾個人上去表演,有唱歌的,有朗誦的,還有吹口琴的。
製造廠的工人們真是多才多藝,孟秋看得目不轉睛。
這段時間,孟秋他們都泡在車間裏,跟工人們都混熟了。孟秋又是個好奇心重的人,第一次到飛機製造廠來,不認識的東西,都想了解一番,不知道的機器,都想試一試。
廠裏麵跟她熟悉起來的人就更多了。
這會兒,工人們表演了這麽多節目,他們就邀請基地研究所來的人上場,有人就喊孟秋:「來一個,小孟同誌來一個!」
大家跟著起鬧:「來一個,來一個……」
孟秋紅著臉站起來,跟大家相比,她無趣多了,也不會什麽特殊的才藝。
孟秋想了想,就說:「要不我給大家說一說我的一個『白日夢』吧?」
大家很捧場,道:「說,說!」
孟秋組織了一下語言,道:「有一款運輸機,噸位超過200噸,機身長49米,翼展長49米,艙內容積高達八百立方米,載重超過六十噸,能同時搭載九架坦克,或者是三四百名戰士……」
有人就問:「這是m國的,還是蘇國的?」
孟秋搖頭:「都不是,是我們國家的。」
大家就疑惑:「我們國家的?」他們國家什麽時候有這麽厲害的運輸機了?
孟秋道:「現在還沒有,不過未來一定會有。七十周年閱兵時,它就會出現在咱們的空中梯隊中!」
大家聽她說得一本正經,還在想真的假的,難道他們國家真有這樣的秘密武器?一聽到後麵一句,繃不住笑了。
七十周年,到今年十月份,他們國家建國才二十五周年!
孟秋撓撓頭,笑道:「所以我說暫時隻是夢嘛,不過未來一定會實現的。」
「除了運輸機,咱們還會有轟炸機、殲擊機、偵察機、預警機、反潛直升機等等等等。」
「有一種殲擊機,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裏,能夠攜帶口徑在30mm的機炮。另一種更厲害,能夠攜帶飛彈,像什麽反艦飛彈、空對空飛彈、空對地飛彈……精確打擊目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還有的聊起這段時間工作中鬧出的笑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食堂裏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y-6運輸機的研製工作於71年開始,從分析、實驗、研究、計算到設計定型,近3年的時間,才進入試製階段,雖然距離真正飛上藍天還早,但對研究人員來說,肩上的擔子終於減輕了一些。
今天也算是他們難得的放鬆時間了。
連葉總師嘴角都掛著笑,聽那邊車間裏的同誌說笑話。她正聽著,身旁有人叫她,葉總師迴頭,嘴裏被塞了一個東西。
甜的。
葉總師看著像兔子一樣蹦走的身影,搖頭輕笑:「這孩子……」
旁邊製造廠的馮工笑道:「小孟同誌是您的學生吧?真貼心!」
葉總師沒有反駁,反而下巴微抬,有些驕傲地應了一聲。
聊完工作中的趣事,有人自告奮勇,上前表演節目。
先上去的是一位男同誌,不知道從哪兒摸出來一個快板,手上那麽一打,範兒就起來了。一套詞說下來,都不帶換氣的,逗得大家前仰後合。
緊接著上去的是一位女同誌,珠玉在前,女同誌毫不畏懼,落落大方道:「我給大家來一出《趕坡》吧!」
她張口唱道:「軍爺!軍爺講話真見淺,你把我寶釧下眼觀。我的父……」
聲音高昂深厚,行腔抑揚頓挫、剛柔並濟。
她還穿著白天在車間的那身工裝,甚至胳膊上還套著袖套,可起手間,一舉一動,就仿佛在戲台上一樣,眼波流轉,表演細膩傳神。
「……有朝你娘死故了,屍首埋在大路邊……過路君子念一遍,把軍爺孝名天下傳!」
「好!」
底下人紛紛叫好,聽到激動之處,直接站起來鼓掌。
孟秋也「啪啪」鼓掌,她聽懂了,說《趕坡》,她還不知道是什麽,聽她唱出來,就知道了。
原來講的是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故事,這一出是薛平貴迴到寒窯與王寶釧相認,在相認之前,懷疑王寶釧的忠貞,故而多番試探。
在孟秋的上輩子,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故事廣為流傳,戲曲裏有,電視劇裏也有。當時電視劇裏演到這個劇情時,王寶釧更多的是委屈和辛酸,以至於後來網絡上還有個「挖野菜」的梗。
這位女同誌表演得完全就不是那麽迴事兒,或許是這種唱腔就比較豪邁剛烈,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位女同誌的精氣神昂揚向上。
她唱得仿佛給她一根棒子,她能一棒子敲死麵前的「登徒子」。
聽起來真是讓人非常舒適。
孟秋感嘆道:「這位女同誌太厲害了!唱得真好!」
旁邊桌,製造廠的人聽到她的話,與有榮焉,介紹道:「賀音以前可是專門學過的!」
孟秋就好奇:「怪不得這麽專業,她怎麽不繼續唱了?」
正好名叫賀音的女同誌下來,從他們這邊走,聽到這話,揮了揮手臂,道:「革命需要,唱戲嘛,得安穩了,才有功夫唱。可飛機要是造不出來,咱們永遠受製於人,就沒有安穩日子過!」
孟秋深表敬意。
雖然已經穿來好幾年了,但孟秋還是時常為這個時代的人那種奉獻精神而感到敬佩。
在他們之後,又有幾個人上去表演,有唱歌的,有朗誦的,還有吹口琴的。
製造廠的工人們真是多才多藝,孟秋看得目不轉睛。
這段時間,孟秋他們都泡在車間裏,跟工人們都混熟了。孟秋又是個好奇心重的人,第一次到飛機製造廠來,不認識的東西,都想了解一番,不知道的機器,都想試一試。
廠裏麵跟她熟悉起來的人就更多了。
這會兒,工人們表演了這麽多節目,他們就邀請基地研究所來的人上場,有人就喊孟秋:「來一個,小孟同誌來一個!」
大家跟著起鬧:「來一個,來一個……」
孟秋紅著臉站起來,跟大家相比,她無趣多了,也不會什麽特殊的才藝。
孟秋想了想,就說:「要不我給大家說一說我的一個『白日夢』吧?」
大家很捧場,道:「說,說!」
孟秋組織了一下語言,道:「有一款運輸機,噸位超過200噸,機身長49米,翼展長49米,艙內容積高達八百立方米,載重超過六十噸,能同時搭載九架坦克,或者是三四百名戰士……」
有人就問:「這是m國的,還是蘇國的?」
孟秋搖頭:「都不是,是我們國家的。」
大家就疑惑:「我們國家的?」他們國家什麽時候有這麽厲害的運輸機了?
孟秋道:「現在還沒有,不過未來一定會有。七十周年閱兵時,它就會出現在咱們的空中梯隊中!」
大家聽她說得一本正經,還在想真的假的,難道他們國家真有這樣的秘密武器?一聽到後麵一句,繃不住笑了。
七十周年,到今年十月份,他們國家建國才二十五周年!
孟秋撓撓頭,笑道:「所以我說暫時隻是夢嘛,不過未來一定會實現的。」
「除了運輸機,咱們還會有轟炸機、殲擊機、偵察機、預警機、反潛直升機等等等等。」
「有一種殲擊機,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裏,能夠攜帶口徑在30mm的機炮。另一種更厲害,能夠攜帶飛彈,像什麽反艦飛彈、空對空飛彈、空對地飛彈……精確打擊目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