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疏散完人群,保衛科的同誌留下來處理這一突發事件。
孟秋他們是幾天後才知道後續的,一共挖出來八個箱子,除了炮彈,還有子彈,不知道是誰埋進去的,時間應該不短,炮彈還是以前的舊型號。
取出來一部分給他們檢測,發現裏麵的火藥還沒有完全受潮,也就是說有可能會爆炸。
而他們現在研究的又是自行火炮,隻能說還好發現了,不然試驗的時候,萬一不小心落到紅薯地那一片,說不定就會造成爆炸。
陳科長直搓牙花子,他們都已經一個月排查好幾遍,沒想到危險還有可能來自地下。
研究中心這麽大塊地,他們總不能全翻一遍吧?
關鍵是誰知道人家埋得多深?就像這次的炮彈,當初他們翻地不也沒翻出來?要不是紅薯往底下鑽,他們還不一定能發現。
孟秋見他發愁,想起了一樣東西。
過了幾天,孟秋叫住陳科長,陳科長一見她手裏的東西,脫口而出:「這不是探雷器嗎?」
「唔……不算,這是金屬探測儀,隻能檢測到金屬物品。」而現在的很多地雷,為了避免被探測到,已經升級了,很多都不止用金屬了。
「檢測範圍大概在地下一米以內。」
「多少?」
「一米……要是想探測更深地方,也不是不行,就是一時半會兒不容易做出來……」
陳科長瞪大了眼睛,一米?還能更深?
孟同誌知不知道他們現在部隊裏使用的探雷器,最大的探測範圍隻有70cm?還是隻針對於某種地雷。
「這個效果……怎麽樣?」
孟秋示意他可以試試。
陳科長接過金屬探測儀,之後的幾天,帶著保衛科的人把研究中心內部及附近都探測了一遍,頭幾天,陸陸續續搬迴來不少廢銅爛鐵,最後一天,發現大傢夥了!
這次不是炮彈,而是真金白銀。
一箱大黃魚,七八壇銀元!
東西搬迴來時,大家都震驚了:「地下還真埋著寶貝啊?」
陳科長道:「沒了沒了,就這些了。這附近我們都掃過一遍了!」
他看到孟秋,高興道:「孟同誌,你那個金屬探測儀好用!效果太好了!」
金銀銅鐵什麽都能探測到,剛開始使用,探測儀發出「滴滴」聲,他們往下挖了幾鍬,沒發現東西,還以為這東西不管用。結果又往下挖了一段,還真找到了,一個巴掌大的廢銅。
實際探測距離可能還超過了一米。
「孟同誌,你看那個能探測更深距離的探測儀?」
「這個不是夠用了嗎?」
「我們用是夠用了,我想拿到部隊去,給工兵試試掃雷效果。」
「要是用來掃雷,這個太簡陋了,還需要再研究研究。」
陳科長一個大漢眼含期盼地看著她,孟秋抖了抖:「要不,你等我再研究研究?」
她想了一下,最近項目隻剩下收尾工作,也不是不能騰出手來開開小差。
陳科長道:「好好好,孟同誌,你慢慢研究,不著急,不著急。」
孟秋抽空把第二版金屬探測儀搞了出來,交給陳科長,陳科長看著手裏的東西,聽著她說的探測效果,突然給她敬了個禮。
孟秋連連擺手。
陳科長道:「孟秋同誌,謝謝你。」
孟秋撓撓頭:「不客氣,應該的……」
陳科長的反應給了孟秋一些新的感悟,或許等裝甲車、火炮之類的大傢夥,也可以抽空研究一些小東西。
在這個小插曲之後,他們的裝甲車終於定型,接下來,就要進入試驗階段了。
裝甲車的第一次正式試驗,何教授喊上孟秋,示意她一起去。
一行人到了試驗場,滿懷期待地開始,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也不是說不好,這款裝甲車和070-自行火炮相比,整體性能上了一個台階,但是,並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目標。
何教授摘下眼睛,捏了捏鼻樑:「先迴去吧。」
迴到研究中心,一行人開了個小會,研究了一下當前還有哪些方麵能夠改進。
朱教授道:「要我說,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
白教授道:「如果能做到,我們自然是希望發動機能夠更進一步……」
孟秋拿著鋼筆,在草稿紙上下意識地寫了三個字,「發動機」。
會議結束後,孟秋去發動機組借了他們的相關資料。
或許可以試試能不能從《陸戰之王》那門課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試一試,先試一試。
本來以為冬天來臨之際能夠迴去,現在看來,又要推遲了。
孟秋看了一眼桌上的日曆,看資料之前,抽出信紙,給二哥寫了一封信,她可能要失約了,今年的生日不能陪二哥過了。
唉。
幾天後,駐地,訓練結束的季嶼往家屬院走。
「營長,營長,有你的信!」一個小戰士喊道。
季嶼接過信,看到封麵上熟悉的字跡,嘴角勾了勾。
到了家,他先去洗了把臉,用毛巾將手上的水擦幹,才打開信封。
隨信寄來的竟然還有幾張照片。
季嶼隨手放到一邊,先看信。看到可能要推遲迴來,他的唇角抿了抿,已經七個月零三天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孟秋他們是幾天後才知道後續的,一共挖出來八個箱子,除了炮彈,還有子彈,不知道是誰埋進去的,時間應該不短,炮彈還是以前的舊型號。
取出來一部分給他們檢測,發現裏麵的火藥還沒有完全受潮,也就是說有可能會爆炸。
而他們現在研究的又是自行火炮,隻能說還好發現了,不然試驗的時候,萬一不小心落到紅薯地那一片,說不定就會造成爆炸。
陳科長直搓牙花子,他們都已經一個月排查好幾遍,沒想到危險還有可能來自地下。
研究中心這麽大塊地,他們總不能全翻一遍吧?
關鍵是誰知道人家埋得多深?就像這次的炮彈,當初他們翻地不也沒翻出來?要不是紅薯往底下鑽,他們還不一定能發現。
孟秋見他發愁,想起了一樣東西。
過了幾天,孟秋叫住陳科長,陳科長一見她手裏的東西,脫口而出:「這不是探雷器嗎?」
「唔……不算,這是金屬探測儀,隻能檢測到金屬物品。」而現在的很多地雷,為了避免被探測到,已經升級了,很多都不止用金屬了。
「檢測範圍大概在地下一米以內。」
「多少?」
「一米……要是想探測更深地方,也不是不行,就是一時半會兒不容易做出來……」
陳科長瞪大了眼睛,一米?還能更深?
孟同誌知不知道他們現在部隊裏使用的探雷器,最大的探測範圍隻有70cm?還是隻針對於某種地雷。
「這個效果……怎麽樣?」
孟秋示意他可以試試。
陳科長接過金屬探測儀,之後的幾天,帶著保衛科的人把研究中心內部及附近都探測了一遍,頭幾天,陸陸續續搬迴來不少廢銅爛鐵,最後一天,發現大傢夥了!
這次不是炮彈,而是真金白銀。
一箱大黃魚,七八壇銀元!
東西搬迴來時,大家都震驚了:「地下還真埋著寶貝啊?」
陳科長道:「沒了沒了,就這些了。這附近我們都掃過一遍了!」
他看到孟秋,高興道:「孟同誌,你那個金屬探測儀好用!效果太好了!」
金銀銅鐵什麽都能探測到,剛開始使用,探測儀發出「滴滴」聲,他們往下挖了幾鍬,沒發現東西,還以為這東西不管用。結果又往下挖了一段,還真找到了,一個巴掌大的廢銅。
實際探測距離可能還超過了一米。
「孟同誌,你看那個能探測更深距離的探測儀?」
「這個不是夠用了嗎?」
「我們用是夠用了,我想拿到部隊去,給工兵試試掃雷效果。」
「要是用來掃雷,這個太簡陋了,還需要再研究研究。」
陳科長一個大漢眼含期盼地看著她,孟秋抖了抖:「要不,你等我再研究研究?」
她想了一下,最近項目隻剩下收尾工作,也不是不能騰出手來開開小差。
陳科長道:「好好好,孟同誌,你慢慢研究,不著急,不著急。」
孟秋抽空把第二版金屬探測儀搞了出來,交給陳科長,陳科長看著手裏的東西,聽著她說的探測效果,突然給她敬了個禮。
孟秋連連擺手。
陳科長道:「孟秋同誌,謝謝你。」
孟秋撓撓頭:「不客氣,應該的……」
陳科長的反應給了孟秋一些新的感悟,或許等裝甲車、火炮之類的大傢夥,也可以抽空研究一些小東西。
在這個小插曲之後,他們的裝甲車終於定型,接下來,就要進入試驗階段了。
裝甲車的第一次正式試驗,何教授喊上孟秋,示意她一起去。
一行人到了試驗場,滿懷期待地開始,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也不是說不好,這款裝甲車和070-自行火炮相比,整體性能上了一個台階,但是,並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目標。
何教授摘下眼睛,捏了捏鼻樑:「先迴去吧。」
迴到研究中心,一行人開了個小會,研究了一下當前還有哪些方麵能夠改進。
朱教授道:「要我說,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
白教授道:「如果能做到,我們自然是希望發動機能夠更進一步……」
孟秋拿著鋼筆,在草稿紙上下意識地寫了三個字,「發動機」。
會議結束後,孟秋去發動機組借了他們的相關資料。
或許可以試試能不能從《陸戰之王》那門課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試一試,先試一試。
本來以為冬天來臨之際能夠迴去,現在看來,又要推遲了。
孟秋看了一眼桌上的日曆,看資料之前,抽出信紙,給二哥寫了一封信,她可能要失約了,今年的生日不能陪二哥過了。
唉。
幾天後,駐地,訓練結束的季嶼往家屬院走。
「營長,營長,有你的信!」一個小戰士喊道。
季嶼接過信,看到封麵上熟悉的字跡,嘴角勾了勾。
到了家,他先去洗了把臉,用毛巾將手上的水擦幹,才打開信封。
隨信寄來的竟然還有幾張照片。
季嶼隨手放到一邊,先看信。看到可能要推遲迴來,他的唇角抿了抿,已經七個月零三天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