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眼神在許表姐和道南身上移動了一下,不不,應該不會,二哥就算結了婚有變化,也不至於連說媒的事都開始管吧?
大家心裏疑惑,但沒有多問,隻以為她是陪孟秋來的。
一行人落座,隻有方平安跟有多動症似的,坐不住,一會兒跑出去叫人上茶,一會兒又說這家的茶點味道不錯。
張道南跟他換了個位置,讓他邊上去,想怎麽動怎麽動。
他坐在椅子上,心裏實在是好奇,偷偷打量對麵的人,才多看了兩眼,二哥的眼神就掃過來了。
張道南聳肩,主動找話題。
「之前真是多虧了二嫂那份收音機圖紙……」
方平安把新要的茶點放在桌上,問:「什麽收音機圖紙?」
張道南推開他:「沒你什麽事。」
他對孟秋道:「首都收音機廠根據圖紙製造出來的新款收音機,一經麵市,就廣受歡迎,去年還給我們換迴來不少外匯。」
「能用上就好,我可是收了錢的。」
張道南笑道:「應該的,應該的,隻是幾百塊錢,說起來還是我們占了便宜。」
孟秋問:「張同誌是……首都收音機廠的嗎?」
「不是,我在外貿部工作。」
說到外貿,孟秋就有了興趣,她很好奇華國當前的外貿政策。
張道南說:「總體還是積極的。目前我們已經與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與貿易關係,西方國家雖然在一些重要物資上還是對我們實行封鎖政策,但是一些常規的慢慢有所放寬。除此以外,我們也積極地尋求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經貿往來。」
「不過目前的對外貿易還是以進口為主,出口也有,多是糧食、煤炭這樣的商品。」
對他們來說挺吃虧的,他們需要的都是些諸如工業生產線、大型的技術設備、重要的工業項目等等耗資巨大的物品,但出口的東西價值卻比較低。
所以他們的外匯缺口一直很大。
以往也不是沒有想過其他辦法,但國外的技術比他們先進許多,就他們有的一些工業產品,國外還真看不上。
收音機算是一次意外的嚐試,最開始生產出來是在國內售賣的,後來外交部門的同誌帶出國,被其他國家的人看見,問了一句,得知是他們國家自己生產的,很是詫異。
外交部門的同誌就留意了一下,發現國外市麵上的收音機在某些方麵似乎並不比他們的優秀。
外交部門的同誌將這個情報帶迴來,他們商討了一下,決定試一試,在成功賣出之後,便將這款收音機納入了出口商品名單中。
雖然相對於他們的缺口,一款收音機掙來的外匯隻是杯水車薪,但也是一個進步。
「這款名為「飛鴿」牌的收音機目前在國內售賣的數量不多,生產出來的主要銷往國外。」
孟秋沒有想到那款收音機還有這個後續發展。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還可以做一些其他東西?」
張道南問:「什麽東西?」
「比如……」孟秋張開手,比劃了一下,「一種巴掌大小,可隨身攜帶的音樂播放器。」
「音樂播放器?」
「嗯。」
收音機能賣出去,隨身聽應該更能吧?
在這個時期,還是唱片流行的時代。唱片有兩個缺點,一是價格貴,二是不方便,誰還能隨時隨地帶著個唱片機呀?
隨身聽就可以。
價格更加低廉,門檻更低,在流行音樂盛行時,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
一代可以用磁帶,二代cd機,三代可以搞mp3,再往後還有mp4,如果真要做的話,音樂播放器這方麵,前景以及「錢」景還是很遠大的。
「還有這種機器?」
「理論上是可以有的。」
事實上,在她的前世,世界上第一款隨身聽也是七十年代出現的,不過是在七十年代末而已。
其中涉及的核心技術,當下還需要再研究研究的就是電池了,如果能提前把鋰離子電池搞出來,隨身聽還能再次升級。
孟秋把這事記在了備忘錄上,迴頭翻翻係統裏有沒有涉及到鋰離子電池的書。
她又問了一句:「這款收音機在國外的售價是多少?」
「一百!」
「美元嗎?」
張道南被自己的口水嗆了一下:「咳咳……華國幣。」
「這麽便宜嗎?」
「便宜?」張道南驚訝,「這還便宜?」
「可是咱們和國外不是還有匯率嗎?現在的匯率是1:3左右嗎?」
「差不多,目前是1:3.74。」
「哦,也就是說換算成m元,大概27美元一台我之前在一些資料中了解到,m國一個普通人的月工資平均都在2000美元左右。」
一個月工資兩千,一台收音機才二十七,還不便宜嗎?同時期的華國,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大概在四十左右,收音機卻要一百左右。
張道南無奈道:「不是我們不想定更高的價格……」
主要是人家一聽是華國生產的,第一反應就是壓價,要不是他們軟磨硬泡,連這個價格都不一定能有。
「那我們的收音機在性能上麵,和他們的相差得多嗎?」
這個張道南他們當初研究過:「不多,確切地說,我們的收音機並不差,相比較,也是處於中上水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大家心裏疑惑,但沒有多問,隻以為她是陪孟秋來的。
一行人落座,隻有方平安跟有多動症似的,坐不住,一會兒跑出去叫人上茶,一會兒又說這家的茶點味道不錯。
張道南跟他換了個位置,讓他邊上去,想怎麽動怎麽動。
他坐在椅子上,心裏實在是好奇,偷偷打量對麵的人,才多看了兩眼,二哥的眼神就掃過來了。
張道南聳肩,主動找話題。
「之前真是多虧了二嫂那份收音機圖紙……」
方平安把新要的茶點放在桌上,問:「什麽收音機圖紙?」
張道南推開他:「沒你什麽事。」
他對孟秋道:「首都收音機廠根據圖紙製造出來的新款收音機,一經麵市,就廣受歡迎,去年還給我們換迴來不少外匯。」
「能用上就好,我可是收了錢的。」
張道南笑道:「應該的,應該的,隻是幾百塊錢,說起來還是我們占了便宜。」
孟秋問:「張同誌是……首都收音機廠的嗎?」
「不是,我在外貿部工作。」
說到外貿,孟秋就有了興趣,她很好奇華國當前的外貿政策。
張道南說:「總體還是積極的。目前我們已經與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與貿易關係,西方國家雖然在一些重要物資上還是對我們實行封鎖政策,但是一些常規的慢慢有所放寬。除此以外,我們也積極地尋求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經貿往來。」
「不過目前的對外貿易還是以進口為主,出口也有,多是糧食、煤炭這樣的商品。」
對他們來說挺吃虧的,他們需要的都是些諸如工業生產線、大型的技術設備、重要的工業項目等等耗資巨大的物品,但出口的東西價值卻比較低。
所以他們的外匯缺口一直很大。
以往也不是沒有想過其他辦法,但國外的技術比他們先進許多,就他們有的一些工業產品,國外還真看不上。
收音機算是一次意外的嚐試,最開始生產出來是在國內售賣的,後來外交部門的同誌帶出國,被其他國家的人看見,問了一句,得知是他們國家自己生產的,很是詫異。
外交部門的同誌就留意了一下,發現國外市麵上的收音機在某些方麵似乎並不比他們的優秀。
外交部門的同誌將這個情報帶迴來,他們商討了一下,決定試一試,在成功賣出之後,便將這款收音機納入了出口商品名單中。
雖然相對於他們的缺口,一款收音機掙來的外匯隻是杯水車薪,但也是一個進步。
「這款名為「飛鴿」牌的收音機目前在國內售賣的數量不多,生產出來的主要銷往國外。」
孟秋沒有想到那款收音機還有這個後續發展。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還可以做一些其他東西?」
張道南問:「什麽東西?」
「比如……」孟秋張開手,比劃了一下,「一種巴掌大小,可隨身攜帶的音樂播放器。」
「音樂播放器?」
「嗯。」
收音機能賣出去,隨身聽應該更能吧?
在這個時期,還是唱片流行的時代。唱片有兩個缺點,一是價格貴,二是不方便,誰還能隨時隨地帶著個唱片機呀?
隨身聽就可以。
價格更加低廉,門檻更低,在流行音樂盛行時,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
一代可以用磁帶,二代cd機,三代可以搞mp3,再往後還有mp4,如果真要做的話,音樂播放器這方麵,前景以及「錢」景還是很遠大的。
「還有這種機器?」
「理論上是可以有的。」
事實上,在她的前世,世界上第一款隨身聽也是七十年代出現的,不過是在七十年代末而已。
其中涉及的核心技術,當下還需要再研究研究的就是電池了,如果能提前把鋰離子電池搞出來,隨身聽還能再次升級。
孟秋把這事記在了備忘錄上,迴頭翻翻係統裏有沒有涉及到鋰離子電池的書。
她又問了一句:「這款收音機在國外的售價是多少?」
「一百!」
「美元嗎?」
張道南被自己的口水嗆了一下:「咳咳……華國幣。」
「這麽便宜嗎?」
「便宜?」張道南驚訝,「這還便宜?」
「可是咱們和國外不是還有匯率嗎?現在的匯率是1:3左右嗎?」
「差不多,目前是1:3.74。」
「哦,也就是說換算成m元,大概27美元一台我之前在一些資料中了解到,m國一個普通人的月工資平均都在2000美元左右。」
一個月工資兩千,一台收音機才二十七,還不便宜嗎?同時期的華國,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大概在四十左右,收音機卻要一百左右。
張道南無奈道:「不是我們不想定更高的價格……」
主要是人家一聽是華國生產的,第一反應就是壓價,要不是他們軟磨硬泡,連這個價格都不一定能有。
「那我們的收音機在性能上麵,和他們的相差得多嗎?」
這個張道南他們當初研究過:「不多,確切地說,我們的收音機並不差,相比較,也是處於中上水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