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二離家時不過十六歲,還是個半大少年,如今,已經長成一個真正的青年了。
孟秋隨手從路邊摘了一根野菜:「……您看,這種是不是很像野草?其實它也能吃,它叫冬莧菜,既能炒著吃,也能煮湯。」
「家屬院有的嫂子特別勤快,每年春夏都去山上采野菜,然後就曬了一院子和一屋頂。等曬成菜幹,再收起來,保存好的話,可以吃一冬。」
孟秋覺得家屬院裏這些嫂子們特別厲害,她們身上有一種樸實的頑強的生命力,不管到什麽惡劣的環境,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紮下根,順帶餵飽家裏嗷嗷待哺的五六七八張口。
孟秋想著葉阿姨應該沒來過這邊,或許對山上好奇,就問:「您想試試去摘野果、采野菜嗎?明天早上咱們可以起來早一點,讓二哥帶我們去。」
她自己一個人,擔心照顧不好葉阿姨。山上植物資源豐富也代表著一點,動物也多,如果隻有她們兩個上山,遇上野兔野雞就算了,要是遇到大型動物,那可就糟了。
還是帶上二哥好,有安全感。
葉女士說:「好啊。」
兩人在駐地裏東逛逛,西逛逛,說說笑笑,胳膊挽著胳膊,和睦得跟母女兩個似的。
這就讓家屬院裏一些等著看熱鬧的人大跌眼鏡了。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比較複雜,婆媳兩個似乎天生不對付。
有多少人家,小兩口本來過得好好的,就因為婆婆在中間摻和,愣是攪和得小兩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她們承認小孟確實有本事,是那種讓她們意外、沒想過女同誌還能這樣的本事,但不得不說,當兒媳婦這點,小孟做得可就不到位了。
不僅不到位,甚至可以說是處處踩在當婆婆的看不慣的點上。
比如,忙工作,不著家;
又比如,竟然讓男人洗衣做飯幹家務;
再比如,花錢大手大腳,手鬆得很,一點兒都不知道節約……
就這三點,哪個當婆婆的能看得慣呀?
孟秋的日子過得太舒坦,對比之下,大家當然羨慕嫉妒恨了。這迴見她婆婆過來,難免產生一點看熱鬧的心理。
結果——
我們都準備好了,你們來這一出?
說好的婆婆挑刺,兩人幹架,季營長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呢?
大家都是這樣流程,怎麽就你們家不按常理來?
眼看著小孟她婆婆又是大包小包往她家搬東西,又是托人給小孟做衣服,還一做就是幾件,又是親親熱熱挽著胳膊,一個喊「媽」,一個喊「小秋」。
等著看熱鬧的眾人:哎呦喂,牙都要被你們酸倒了!
有人就道:「小孟的運氣是真好!工作上有所長當老師,家裏有季營長忙前忙後,好不容易來個婆婆,不挑刺就算了,還給她買這買那!」
旁邊人聽得也直點頭:「是啊,什麽好事都讓她趕上了,一樣是隨軍,咱們天天忙得團團轉,還得不了一句好,小孟倒好,跟老天爺親閨女一樣……」
宋玉茹推著自行車過來,就聽見她們在談論孟秋,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孟秋的運氣怎麽怎麽好,仿佛她能像現在這樣,全是因為運氣好。
這話宋玉茹可就不愛聽了。
她反駁道:「孟秋能有今天,是她自己有本事,跟運氣有什麽關係?」
「要不是她自己足夠優秀,能被研究所的人看中嗎?更別提被誰誰誰收為學生了。研究所在這兒又不是一天兩天,孟秋才來多久,在她之前,怎麽沒其他人能進去?」
「至於季營長幹家務,別說得好像孟秋占了多大便宜似的。怎麽,洗的衣服全是孟秋的,沒有他的?做的飯都是孟秋吃,他不吃?」
因為孟秋,之後又接觸過幾次,季營長以前的形象碎成了渣渣,現在給她的印象就是八個字——詭計多端,不懷好意。
宋玉茹持續輸出自己的個人觀點:「他有工作,孟秋又不是沒有,誰工作更重要還不一定呢?憑什麽家務就一定是孟秋幹?」
「還有她婆婆,你們光看到她婆婆對她好,怎麽沒看見她對她婆婆好?她工作那麽忙,還抽出時間陪人家滿駐地溜達,還特地帶人去看她兒子訓練……」
「人家對孟秋好,難道不是因為孟秋值得。」
宋玉茹捫心自問,反正她是做不到跟婆婆處成這樣的。她不否認孟秋她婆婆人不錯,但讓她一個人領著婆婆到處轉,她是做不來。
孟秋領著她婆婆去她們文工團看她們排練時,一開始沒說,團裏的人還以為那是她親媽呢。
宋玉茹小嘴叭叭,忒能說。
大家說不過她,就故意道:「宋幹事,話不是這麽說的,季營長這樣的男人,和他媽這樣的婆婆,總歸是少見吧?當初你還跟季營長相看來著,你看,當時要是成了,現在掉進福窩裏的不就是你了?」
宋玉茹一笑,問:「嫂子,你是在挑撥離間嗎?」
說話的嫂子沒想到她這麽直接,有些尷尬。
宋玉茹道:「別說我跟季營長一直沒正式相看過,就算有過又怎麽樣?難道相看過的男女同誌,還不能另行婚嫁了?舊社會都沒這麽封建!」
說話的嫂子被她堵得啞口無言,隻能說她:「牙尖嘴利……」
一個沒結婚的大姑娘,怎麽說起這事,一點兒都不知道害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孟秋隨手從路邊摘了一根野菜:「……您看,這種是不是很像野草?其實它也能吃,它叫冬莧菜,既能炒著吃,也能煮湯。」
「家屬院有的嫂子特別勤快,每年春夏都去山上采野菜,然後就曬了一院子和一屋頂。等曬成菜幹,再收起來,保存好的話,可以吃一冬。」
孟秋覺得家屬院裏這些嫂子們特別厲害,她們身上有一種樸實的頑強的生命力,不管到什麽惡劣的環境,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紮下根,順帶餵飽家裏嗷嗷待哺的五六七八張口。
孟秋想著葉阿姨應該沒來過這邊,或許對山上好奇,就問:「您想試試去摘野果、采野菜嗎?明天早上咱們可以起來早一點,讓二哥帶我們去。」
她自己一個人,擔心照顧不好葉阿姨。山上植物資源豐富也代表著一點,動物也多,如果隻有她們兩個上山,遇上野兔野雞就算了,要是遇到大型動物,那可就糟了。
還是帶上二哥好,有安全感。
葉女士說:「好啊。」
兩人在駐地裏東逛逛,西逛逛,說說笑笑,胳膊挽著胳膊,和睦得跟母女兩個似的。
這就讓家屬院裏一些等著看熱鬧的人大跌眼鏡了。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比較複雜,婆媳兩個似乎天生不對付。
有多少人家,小兩口本來過得好好的,就因為婆婆在中間摻和,愣是攪和得小兩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她們承認小孟確實有本事,是那種讓她們意外、沒想過女同誌還能這樣的本事,但不得不說,當兒媳婦這點,小孟做得可就不到位了。
不僅不到位,甚至可以說是處處踩在當婆婆的看不慣的點上。
比如,忙工作,不著家;
又比如,竟然讓男人洗衣做飯幹家務;
再比如,花錢大手大腳,手鬆得很,一點兒都不知道節約……
就這三點,哪個當婆婆的能看得慣呀?
孟秋的日子過得太舒坦,對比之下,大家當然羨慕嫉妒恨了。這迴見她婆婆過來,難免產生一點看熱鬧的心理。
結果——
我們都準備好了,你們來這一出?
說好的婆婆挑刺,兩人幹架,季營長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呢?
大家都是這樣流程,怎麽就你們家不按常理來?
眼看著小孟她婆婆又是大包小包往她家搬東西,又是托人給小孟做衣服,還一做就是幾件,又是親親熱熱挽著胳膊,一個喊「媽」,一個喊「小秋」。
等著看熱鬧的眾人:哎呦喂,牙都要被你們酸倒了!
有人就道:「小孟的運氣是真好!工作上有所長當老師,家裏有季營長忙前忙後,好不容易來個婆婆,不挑刺就算了,還給她買這買那!」
旁邊人聽得也直點頭:「是啊,什麽好事都讓她趕上了,一樣是隨軍,咱們天天忙得團團轉,還得不了一句好,小孟倒好,跟老天爺親閨女一樣……」
宋玉茹推著自行車過來,就聽見她們在談論孟秋,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孟秋的運氣怎麽怎麽好,仿佛她能像現在這樣,全是因為運氣好。
這話宋玉茹可就不愛聽了。
她反駁道:「孟秋能有今天,是她自己有本事,跟運氣有什麽關係?」
「要不是她自己足夠優秀,能被研究所的人看中嗎?更別提被誰誰誰收為學生了。研究所在這兒又不是一天兩天,孟秋才來多久,在她之前,怎麽沒其他人能進去?」
「至於季營長幹家務,別說得好像孟秋占了多大便宜似的。怎麽,洗的衣服全是孟秋的,沒有他的?做的飯都是孟秋吃,他不吃?」
因為孟秋,之後又接觸過幾次,季營長以前的形象碎成了渣渣,現在給她的印象就是八個字——詭計多端,不懷好意。
宋玉茹持續輸出自己的個人觀點:「他有工作,孟秋又不是沒有,誰工作更重要還不一定呢?憑什麽家務就一定是孟秋幹?」
「還有她婆婆,你們光看到她婆婆對她好,怎麽沒看見她對她婆婆好?她工作那麽忙,還抽出時間陪人家滿駐地溜達,還特地帶人去看她兒子訓練……」
「人家對孟秋好,難道不是因為孟秋值得。」
宋玉茹捫心自問,反正她是做不到跟婆婆處成這樣的。她不否認孟秋她婆婆人不錯,但讓她一個人領著婆婆到處轉,她是做不來。
孟秋領著她婆婆去她們文工團看她們排練時,一開始沒說,團裏的人還以為那是她親媽呢。
宋玉茹小嘴叭叭,忒能說。
大家說不過她,就故意道:「宋幹事,話不是這麽說的,季營長這樣的男人,和他媽這樣的婆婆,總歸是少見吧?當初你還跟季營長相看來著,你看,當時要是成了,現在掉進福窩裏的不就是你了?」
宋玉茹一笑,問:「嫂子,你是在挑撥離間嗎?」
說話的嫂子沒想到她這麽直接,有些尷尬。
宋玉茹道:「別說我跟季營長一直沒正式相看過,就算有過又怎麽樣?難道相看過的男女同誌,還不能另行婚嫁了?舊社會都沒這麽封建!」
說話的嫂子被她堵得啞口無言,隻能說她:「牙尖嘴利……」
一個沒結婚的大姑娘,怎麽說起這事,一點兒都不知道害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