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 作者:醉魚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為了播放得更清楚,不得不增加一個喇叭。左右各一個喇叭伸在外麵,都不能用簡陋來形容了,稱得上一個「醜」字。
孟秋捂臉。
現在還沒有裝外殼,等外殼裝上,把那些雜七雜八的塞進去,應該會好看一點,但那個時候,就更重了。
總的來說,收音、錄音,沒問題,就是隻適合擺在家裏使用,很不方便攜帶。
孟秋看看便捷版的,再看看收錄機版的,忍不住嘆氣,這兩個怎麽就不能綜合一下呢?
要是有集成電路就好了,體積太大?重量太重?都不是問題。
集成電路,一個偉大的發明。它帶來了電子產品工藝技術的革命,讓人類社會更快地由電氣社會進入信息社會。
在集成電路出現之前,電子設備用的基本上都是電路板。
這兩者的差別,通俗地解釋就是,電子設備內部需要很多元件,電路板就是這些元件排列組合安在上麵。而集成電路是改變矽片的特性,讓其具有電路的功能,直接在一個矽片上製造成百上千個元件。
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發展起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甚至可以包含幾百萬個電晶體。
而孟秋做的這台收錄機內部所有的元件才不過幾百個。
也就是說,如果有集成電路,一個矽片便能解決所有電路,別說再縮減一半的體重,就是做出來像後世那樣巴掌大小的隨身收音機,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現在的技術還沒有達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水平,但據她所知,六十年代初期,他們國家就已經可以做出包含幾十個元件的矽片了。
現在都已經七零年了,距離第一個集成電路矽片誕生至少都有五年了。
五年時間,集成電路技術能發展到什麽程度?華國的一些重要機器說不定都用上了。
雲川省無線電廠作為省級大廠,應該也有這個技術吧?
「什麽?集成電路?那是什麽?」餘國慶撓頭,一頭霧水。
孟秋疑惑,他家裏人都在廠裏,他對無線電這麽感興趣,不可能沒聽過啊,難道沒有?
她皺了皺眉,預感不太好,大致解釋了一遍集成電路的概念。
「幾十上百個元件在一個電晶體上?真的能做到?」餘國慶滿臉不可置信。
孟秋點頭,肯定道:「能。矽電晶體怎麽來的你知道吧?」
「矽片經過外延、氧化、光刻、摻雜、金屬化等工藝,製成電晶體。集成電路與電晶體在工藝上有很多相同之處。矽片的特性是可以改變的,在矽片中摻入不同的元素,可以改變其導電性,形成電阻。在表麵特定的氧化層區域鍍一層金,可以讓它具有電容的特性……」
「按照電路設計要求將它們相連,是完全有可能將電路縮放至一個小小的電晶體上。」
「和傳統的電路板相比,大部分的元件在同一片矽片上,使得電子設備的體積大大減小,此外,還減少了元件失效和引線斷裂的可能性……」
「當然,集成電路和單獨的電晶體製造也有不同的地方,集成電路也確實比分立器件有難度。但是,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是可以解決的。」
「所以,為什麽不能呢?」
餘國慶大腦接受了太多信息,他消化了一會兒,竟然覺得她說得有道理。
「可是,可是……」
他問了幾個自己覺得困難的地方,孟秋一一解答,餘國慶越聽越覺得,欸?好像真的行。
他想了想孟秋說的集成電路的優點,一時激動,一時興奮。
他上迴還聽他舅舅說他們廠裏的收音機體積太大,要是有了集成電路,他們廠裏豈不是能研製出比紅旗2408還方便攜帶的收音機?
餘國慶右手握拳,捶在左手掌心,說:「走,我帶你找我舅去!」
他舅可是技術科科長!
「副的。」聽完外甥的來意,餘舅舅看了一眼外甥身旁的姑娘,淡淡地糾正他的說法。
「哎呀都一樣,都一樣。舅,在我心裏,你就是正的!」餘國慶討好道,迫不及待地問,「舅,咱們廠裏不是一直發愁嗎?咱們把集成電路研究出來,什麽紅旗2408、牡丹515,通通都是我們的手下敗將!」
餘舅舅表情淡淡,和他外甥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
他擺擺手,道:「去去去,該幹嘛幹嘛去,別拿我逗悶子。」
「舅,我們沒拿你逗悶子!你別不信啊,就那個集成電路,不難,那什麽矽片特性……」
餘國慶卡殼,求救地看向孟秋:「孟同誌,你給我舅再說一遍唄。」
孟秋道好,知道他舅舅是搞技術的,說得更加仔細了。
餘國慶在旁邊聽得半懂半不懂得,心裏卻是火熱的。
「對對對沒錯,就是這樣的……」
「一個矽片頂幾百個元件,至少可以節省一半的空間……」
「舅,咱們廠裏不是生產矽電晶體嗎?儀器設備都有,隻要稍微研究一下,就出來了!」
說了半天,他舅舅還在那兒不緊不慢地喝茶,偶爾還抖一下報紙,一點兒都沒有把他們當一迴事的意思。
餘國慶很不滿,他舅舅這是什麽態度啊?這可是能幫助他們廠成為全國重量級無線電廠的重要技術啊!
「別看了!」他一把把他舅舅手裏的報紙奪過來,「舅舅,你不會以為我們在開玩笑吧?我們說的是真的!具體怎麽做,我朋友都寫了,我覺得是可行的。要是不信,你自己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孟秋捂臉。
現在還沒有裝外殼,等外殼裝上,把那些雜七雜八的塞進去,應該會好看一點,但那個時候,就更重了。
總的來說,收音、錄音,沒問題,就是隻適合擺在家裏使用,很不方便攜帶。
孟秋看看便捷版的,再看看收錄機版的,忍不住嘆氣,這兩個怎麽就不能綜合一下呢?
要是有集成電路就好了,體積太大?重量太重?都不是問題。
集成電路,一個偉大的發明。它帶來了電子產品工藝技術的革命,讓人類社會更快地由電氣社會進入信息社會。
在集成電路出現之前,電子設備用的基本上都是電路板。
這兩者的差別,通俗地解釋就是,電子設備內部需要很多元件,電路板就是這些元件排列組合安在上麵。而集成電路是改變矽片的特性,讓其具有電路的功能,直接在一個矽片上製造成百上千個元件。
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發展起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甚至可以包含幾百萬個電晶體。
而孟秋做的這台收錄機內部所有的元件才不過幾百個。
也就是說,如果有集成電路,一個矽片便能解決所有電路,別說再縮減一半的體重,就是做出來像後世那樣巴掌大小的隨身收音機,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現在的技術還沒有達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水平,但據她所知,六十年代初期,他們國家就已經可以做出包含幾十個元件的矽片了。
現在都已經七零年了,距離第一個集成電路矽片誕生至少都有五年了。
五年時間,集成電路技術能發展到什麽程度?華國的一些重要機器說不定都用上了。
雲川省無線電廠作為省級大廠,應該也有這個技術吧?
「什麽?集成電路?那是什麽?」餘國慶撓頭,一頭霧水。
孟秋疑惑,他家裏人都在廠裏,他對無線電這麽感興趣,不可能沒聽過啊,難道沒有?
她皺了皺眉,預感不太好,大致解釋了一遍集成電路的概念。
「幾十上百個元件在一個電晶體上?真的能做到?」餘國慶滿臉不可置信。
孟秋點頭,肯定道:「能。矽電晶體怎麽來的你知道吧?」
「矽片經過外延、氧化、光刻、摻雜、金屬化等工藝,製成電晶體。集成電路與電晶體在工藝上有很多相同之處。矽片的特性是可以改變的,在矽片中摻入不同的元素,可以改變其導電性,形成電阻。在表麵特定的氧化層區域鍍一層金,可以讓它具有電容的特性……」
「按照電路設計要求將它們相連,是完全有可能將電路縮放至一個小小的電晶體上。」
「和傳統的電路板相比,大部分的元件在同一片矽片上,使得電子設備的體積大大減小,此外,還減少了元件失效和引線斷裂的可能性……」
「當然,集成電路和單獨的電晶體製造也有不同的地方,集成電路也確實比分立器件有難度。但是,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是可以解決的。」
「所以,為什麽不能呢?」
餘國慶大腦接受了太多信息,他消化了一會兒,竟然覺得她說得有道理。
「可是,可是……」
他問了幾個自己覺得困難的地方,孟秋一一解答,餘國慶越聽越覺得,欸?好像真的行。
他想了想孟秋說的集成電路的優點,一時激動,一時興奮。
他上迴還聽他舅舅說他們廠裏的收音機體積太大,要是有了集成電路,他們廠裏豈不是能研製出比紅旗2408還方便攜帶的收音機?
餘國慶右手握拳,捶在左手掌心,說:「走,我帶你找我舅去!」
他舅可是技術科科長!
「副的。」聽完外甥的來意,餘舅舅看了一眼外甥身旁的姑娘,淡淡地糾正他的說法。
「哎呀都一樣,都一樣。舅,在我心裏,你就是正的!」餘國慶討好道,迫不及待地問,「舅,咱們廠裏不是一直發愁嗎?咱們把集成電路研究出來,什麽紅旗2408、牡丹515,通通都是我們的手下敗將!」
餘舅舅表情淡淡,和他外甥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
他擺擺手,道:「去去去,該幹嘛幹嘛去,別拿我逗悶子。」
「舅,我們沒拿你逗悶子!你別不信啊,就那個集成電路,不難,那什麽矽片特性……」
餘國慶卡殼,求救地看向孟秋:「孟同誌,你給我舅再說一遍唄。」
孟秋道好,知道他舅舅是搞技術的,說得更加仔細了。
餘國慶在旁邊聽得半懂半不懂得,心裏卻是火熱的。
「對對對沒錯,就是這樣的……」
「一個矽片頂幾百個元件,至少可以節省一半的空間……」
「舅,咱們廠裏不是生產矽電晶體嗎?儀器設備都有,隻要稍微研究一下,就出來了!」
說了半天,他舅舅還在那兒不緊不慢地喝茶,偶爾還抖一下報紙,一點兒都沒有把他們當一迴事的意思。
餘國慶很不滿,他舅舅這是什麽態度啊?這可是能幫助他們廠成為全國重量級無線電廠的重要技術啊!
「別看了!」他一把把他舅舅手裏的報紙奪過來,「舅舅,你不會以為我們在開玩笑吧?我們說的是真的!具體怎麽做,我朋友都寫了,我覺得是可行的。要是不信,你自己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