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看著榮耀,實則無兵無財多年,直到兩人和離,兩年前老侯爺又突然去世,虞斯被指派前往北境打仗,這才從陛下手中要迴了忠勇營的兵權,如今一朝揚眉吐氣,可不得迴一迴血麽?虞斯這一步,叫富貴險中求。」


    這番話,才說服焦侃雲幾分。


    是啊,如今他風頭正盛,是大功臣,就算心裏清楚知道陛下已派人調查到他私收賄賂,也無須害怕,因為陛下拿他沒辦法。這個當口,何止是合適收錢,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別說是大張旗鼓地翻修侯府了,就算擴建到大街上去又能拿他怎麽樣?


    「這事兒你可千萬別寫啊。」講完秘密,阮氏憋悶心頭的那口氣終於舒坦了,拿起筷子邊夾菜邊又叮囑了一番,「陛下都不能拿他怎麽樣,你若將此事掰扯開,不僅不能讓他把收的賄賂還迴去,還引火燒身。」


    這事太隱秘,有關朝堂格局,自然是寫不得、講不得的。焦侃雲讓阮氏放心。


    隻是此刻她再想起,初見時,虞斯怔愣躲閃的神情,被她戴了高帽後,臉紅心虛的神情,便有些旁的味道了。


    既然貪汙數十萬兩贓銀,如此膽大包天,更不可能是個臉皮子薄的人了吧!卻在女子麵前作出那幅模樣,莫非是想以純情人設方便行僭越之事?真是越想越有道理。


    待她再好好查證一番虞斯的品性,一經落實,話本不就有人選了嗎?


    那兵馬司的郭遣算什麽,若將虞斯這等炙手可熱的人物寫出風流故事來,才要火爆樊京城,屆時也好讓所有姑娘避而遠之。


    入夜微涼,焦侃雲去見過下值的焦昌鶴後,便坐在閨房窗台前翻看詹事府的事務折,近日太子府最為要緊的事務,無非是樓庭玉的擇妃之事。


    原本皇後下旨籌辦宮會,要請適齡女子入宮遊園,但樓庭玉覺得,請進宮相看,天家意圖露得太過明顯,他就不好推脫選妃之事了。


    便請她想法子勸說皇後撤銷遊園會,換一種方式相看,最好辦在宮外,將他淹沒於一幹男男女女中,這樣就算敷衍了事,陛下和皇後都不會曉得,來參會的姑娘們也可自擇郎君。


    正好壽王妃要舉辦春尾宴,焦侃雲覺得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午後便寫好了摺子送進宮中,請求將太子選妃之事挪到壽王府春尾宴上,悄悄地做,姑娘們要不要與太子結交,關看各人心事,也更顯男女雙方真性情。


    此時宮中迴話,讓她就按這個意思,著手去辦,若有情況隨時向宮中匯報。


    焦侃雲照做,提筆寫了封書信聯絡壽王妃,告知此事,待晾幹時,喚來畫彩,「去我的花房,選一枝開得最好的君子蘭,小心剪下來。」


    畫彩先去取了匣盒,擇花裝好,片刻即迴,遞到焦侃雲手上後才問,「小姐,為何要附花一枝?」


    焦侃雲打開匣盒仔細檢查,見枝葉錯折,花艷香盛,才合蓋向她解釋。


    「我在信中讓壽王妃就近幾日通知各位貴人,隨意剪枝一朵,附字幾句,不留名姓,送至壽王府上,再將順序打亂,交錯送還給各位貴人。待入宴時簪戴頭上,或是拿在手上,若心中有意,便可上前交談,如此一來,多人相互牽連,以花為題,不怕會冷場了。」


    「壽王發帖給虞侯爺,許是有意結交,或是替二皇子拉攏。此時太子殿下突然要去,壽王免不了要揣度他此行目的,就算不揣度,兩位尊貴的皇子皆在場,難免劍拔弩張,屆時好好的花會,搞得沒人敢說話就不好了。」


    「原來如此。」畫彩恍然大悟:「太子殿下不希望宴會專圍著他一人,這法子將男男女女都攛掇起來,便成了太子殿下想要的相看宴,帝後那頭也有交代。那姑娘為何要送君子蘭?」


    焦侃雲笑了笑,「算是代表太子殿下給壽王的提醒吧,君子高潔淡泊,壽王一向清閑自保,如今莫要急著站隊幫人。更是告訴他們,此番宴會太子到來也很純粹,彼此就不要搞政事那一套了。」


    盛春至尾的這段時間,百花開得最燦,焦侃雲的信送出去沒幾日,壽王妃便已將換花一事落實好了,甚至還差人迴了焦侃雲一枝。


    她正坐在詹事府寫奏報,小廝將花送到她桌案前,她感到莫名,自己實名送花,意在警醒王府,其實王妃大可不用迴她。


    剔透如冰的玉質匣盒觸之溫涼,上方雕刻著蜿蜒瑰麗的花紋,一看便價值不菲。


    一旁同僚探身過來瞧了一眼,登時睜大雙眼,驚唿道:「侃雲,這可是北域外極為罕見的材質,水靈玉!非極寒之地不能有,就算是在北闔王庭也十分珍貴!」


    她略有耳聞,且在樓庭玉的府上見過,阿玉平日裏贈她金銀珠寶毫不眨眼,唯有水靈玉寶貝得很,不肯送她。


    是誰這麽闊綽,不過是盛放一枝春花,赴一場不打緊的春尾宴,竟然用珍貴無比的水靈玉作匣盒?


    打開方盒,鋪底的錦緞如月光傾瀉灑於湖麵般,浮光躍金。錦緞上麵靜靜躺著一枝被透膠塗層細緻地封好的春杏。


    透膠晶瑩如水珠滴懸,在陽光下映著錦緞的光澤,白色的花瓣便泛出淡淡的銀來,枝尾端被斜切削尖,添了幾分淩厲,花銀萼紅,如一桿紅纓銀槍,插在被月輝灑照的冷冽冰崖間。


    恐怕壽王妃是有意挑了所收匣盒中最為名貴的給她,一是迴應「君子蘭」,表達贊同換花之法,二則是借花獻佛,看似以名貴之物討好她,實則安撫太子,表達壽王並無參與黨爭的想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聽她胡說八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且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且墨並收藏少聽她胡說八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