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夜,少卿就頂不住輿論壓力,稱原殺妻案審判有誤,下令重審,改判丈夫有罪流放。戶部尚書病倒,從此與大理寺少卿交惡。
再譬如去年底,樊京中強盜賊寇肆虐,且十分猖狂,有時竟然毫不避諱於人,光天化日就入戶明搶。
無計可施的老百姓報上兵馬司府衙,衙門卻以「數量龐大,順延等候」為藉口,暗示百姓們「交錢排隊,錢多插隊」,百姓們賠了棺材本,衙門卻草草了事。
最後錢財盡數落進了指揮司知事韓大人的口袋。
半月後,隱笑講道:「正月十五,元宵燈會,鄙人有幸於遊街時,偶遇韓大人喬裝打扮,與一婦人攜手同遊,眉來眼去風流靡靡,大人淨是猥猥燦笑,毫不避諱。
「二人領一及腿小童,初步揣測小童年有四歲,戴瓔珞項圈,上掛有一枚長命鎖,寫著偌大的『韓』字。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子乃是二人親生。
「又見韓大人身後跟隨女子眾多,皆身姿綽約,簪星曳月。隻可惜風大迷眼,鄙人瞧數不清。後有知情人士稍加盤點,報數十八名之多。」
十八個,不至於。有孩子,也不至於。
但的的確確養了一名外室的韓大人當即汗流浹背。家有將門悍妻,此事若是傳開,他無疑是死定了,遂聽完講堂就沒敢迴家。
三日後,隱笑又開講了:「據知情人士透露,日前,曾於『長尾巷小璋樓外,自西而東數第二棵梨樹下』與韓大人巧遇,又見其糾纏一女子,形容猥瑣,姿態齷齪,被女子掌摑後仍不知收斂,推搡拉扯,實在有損朝廷威嚴。
「報信者唯恐識錯麵孔,特於『小璋樓』等候多時,直到在『三樓廊上』與大人相互照麵,才敢確認是他本人無疑,最後目送韓大人走入了『廊盡處,朝南向,靠北麵的風字號雅間』,親自為大人點了一名姣美侍女,以慰大人掌摑之痛,確信大人笑納後,方才放心離去。」
他到底有沒有和女子拉扯?不知道。有沒有笑納侍女?不知道。但落榻之處,真的不能再真。
因為那一夜,韓夫人提著長槍去了長尾巷,韓大人整整三個月都沒能上朝。
匪盜案被移交給了他人,朝中給事們也以「作風不檢」為由,彈劾了韓大人,吏部順理成章地將他調到了刮不了半點油水的新職位。
隱笑好一出釜底抽薪,得了民心。
她高明,趁此時機,將這一年多來的講本編撰成一本野史,名曰《辛官·一卷》,由金玉堂印製發售,民心所向,勛貴也來湊熱鬧,直接發了家,名動天下。
自從陸陸續續有高官們被裁製,大家無不起早,準時到金玉堂,聽隱笑開講,以應及時之便,生怕誰沒來,她就說誰。
時間一長,官員最恨聽到下屬通知「金玉堂又開講了」幾個字——說是閻王點卯也不過如此。
難道從來沒有被她「坑害」的官員製裁她嗎?
沒有。
凡事找上門,她皆讓手下人以三語應答:
裝癡扮傻:「聽不懂您在說什麽,還有,您牙上有菜。」
理直氣壯:「你急了。」
反客為主:「拿出證據來證明我說的是你,否則我請訟師告你誹謗。」
更不要說隱笑進出門都有密道可通行,單說她說書時,從來隻站在三樓雅間欄圍的一方高堂帷幕間,隔著玉屏,不露真容。
外邊,金玉堂還派了數名護衛把守樓道,銅牆鐵壁,閑人根本無法靠近,帶兵硬闖還差不多。
倒是有兩迴被硬闖過。
一迴,是官員以「造謠中傷朝廷官員,擾亂樊京治安風氣」的名義來抓捕她,結果前腳踏進門,後腳就被上麵以「無故私自出兵」的名義,給私自出兵鎮壓了。
官員若要說清自己不是無故發兵,便要說清她到底造謠你了什麽,上麵將你背調一番,若你屬實清白,那才能準許你去抓捕她。
但大多數官員都是經不起背調的,更何況有時候吧,她也沒有指名道姓說自己講的是你,你非撞上去,又給她提供素材,私下裏她還不知道怎麽樂呢。於是隻好不了了之。
還有一迴,是官宦子弟帶著打手來,什麽名義藉口都不找,擺明了砸場子揪人,結果連她的衣角都沒瞧見。
次日官宦子弟囂張的惡少行徑,倒是被言官記在了奏報上,言官們以「教子無方、治下不嚴」將他那倒了血楣的爹一頓彈劾,再轉交吏部處理。
經過這麽幾遭,大家好像有點迴過味了。這人背後有高人,有靠山!嘶,難道她所作所為……皆是天家授意?!這麽一通揣測下來,還沒製裁她,先把自己給嚇退了。
抓不了隱笑,還治不了金玉堂嗎?迂迴作戰總可以了吧!
舉報吧!舉報金玉堂!
卻又有王侯公伯的女眷們喜歡在此吃茶聽書,誰也不敢妄動。
商戰吧!搞垮金玉堂!
卻又有富人砸錢、百姓擁護,資金口碑雙不倒。
聽說她最近應女眷和富商們的要求,打算出一本「單人向·風流情債類」的閑話讀物,正在考慮拿哪一位貪汙腐敗的高官勛貴開刀。
這個消息一傳開,樊京城的雞都不敢多吃鴨碗裏的一粒米。
散了吧!明哲保身!
今日偃甲街人流湧動,嗑瓜子的大娘笑著指指點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再譬如去年底,樊京中強盜賊寇肆虐,且十分猖狂,有時竟然毫不避諱於人,光天化日就入戶明搶。
無計可施的老百姓報上兵馬司府衙,衙門卻以「數量龐大,順延等候」為藉口,暗示百姓們「交錢排隊,錢多插隊」,百姓們賠了棺材本,衙門卻草草了事。
最後錢財盡數落進了指揮司知事韓大人的口袋。
半月後,隱笑講道:「正月十五,元宵燈會,鄙人有幸於遊街時,偶遇韓大人喬裝打扮,與一婦人攜手同遊,眉來眼去風流靡靡,大人淨是猥猥燦笑,毫不避諱。
「二人領一及腿小童,初步揣測小童年有四歲,戴瓔珞項圈,上掛有一枚長命鎖,寫著偌大的『韓』字。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子乃是二人親生。
「又見韓大人身後跟隨女子眾多,皆身姿綽約,簪星曳月。隻可惜風大迷眼,鄙人瞧數不清。後有知情人士稍加盤點,報數十八名之多。」
十八個,不至於。有孩子,也不至於。
但的的確確養了一名外室的韓大人當即汗流浹背。家有將門悍妻,此事若是傳開,他無疑是死定了,遂聽完講堂就沒敢迴家。
三日後,隱笑又開講了:「據知情人士透露,日前,曾於『長尾巷小璋樓外,自西而東數第二棵梨樹下』與韓大人巧遇,又見其糾纏一女子,形容猥瑣,姿態齷齪,被女子掌摑後仍不知收斂,推搡拉扯,實在有損朝廷威嚴。
「報信者唯恐識錯麵孔,特於『小璋樓』等候多時,直到在『三樓廊上』與大人相互照麵,才敢確認是他本人無疑,最後目送韓大人走入了『廊盡處,朝南向,靠北麵的風字號雅間』,親自為大人點了一名姣美侍女,以慰大人掌摑之痛,確信大人笑納後,方才放心離去。」
他到底有沒有和女子拉扯?不知道。有沒有笑納侍女?不知道。但落榻之處,真的不能再真。
因為那一夜,韓夫人提著長槍去了長尾巷,韓大人整整三個月都沒能上朝。
匪盜案被移交給了他人,朝中給事們也以「作風不檢」為由,彈劾了韓大人,吏部順理成章地將他調到了刮不了半點油水的新職位。
隱笑好一出釜底抽薪,得了民心。
她高明,趁此時機,將這一年多來的講本編撰成一本野史,名曰《辛官·一卷》,由金玉堂印製發售,民心所向,勛貴也來湊熱鬧,直接發了家,名動天下。
自從陸陸續續有高官們被裁製,大家無不起早,準時到金玉堂,聽隱笑開講,以應及時之便,生怕誰沒來,她就說誰。
時間一長,官員最恨聽到下屬通知「金玉堂又開講了」幾個字——說是閻王點卯也不過如此。
難道從來沒有被她「坑害」的官員製裁她嗎?
沒有。
凡事找上門,她皆讓手下人以三語應答:
裝癡扮傻:「聽不懂您在說什麽,還有,您牙上有菜。」
理直氣壯:「你急了。」
反客為主:「拿出證據來證明我說的是你,否則我請訟師告你誹謗。」
更不要說隱笑進出門都有密道可通行,單說她說書時,從來隻站在三樓雅間欄圍的一方高堂帷幕間,隔著玉屏,不露真容。
外邊,金玉堂還派了數名護衛把守樓道,銅牆鐵壁,閑人根本無法靠近,帶兵硬闖還差不多。
倒是有兩迴被硬闖過。
一迴,是官員以「造謠中傷朝廷官員,擾亂樊京治安風氣」的名義來抓捕她,結果前腳踏進門,後腳就被上麵以「無故私自出兵」的名義,給私自出兵鎮壓了。
官員若要說清自己不是無故發兵,便要說清她到底造謠你了什麽,上麵將你背調一番,若你屬實清白,那才能準許你去抓捕她。
但大多數官員都是經不起背調的,更何況有時候吧,她也沒有指名道姓說自己講的是你,你非撞上去,又給她提供素材,私下裏她還不知道怎麽樂呢。於是隻好不了了之。
還有一迴,是官宦子弟帶著打手來,什麽名義藉口都不找,擺明了砸場子揪人,結果連她的衣角都沒瞧見。
次日官宦子弟囂張的惡少行徑,倒是被言官記在了奏報上,言官們以「教子無方、治下不嚴」將他那倒了血楣的爹一頓彈劾,再轉交吏部處理。
經過這麽幾遭,大家好像有點迴過味了。這人背後有高人,有靠山!嘶,難道她所作所為……皆是天家授意?!這麽一通揣測下來,還沒製裁她,先把自己給嚇退了。
抓不了隱笑,還治不了金玉堂嗎?迂迴作戰總可以了吧!
舉報吧!舉報金玉堂!
卻又有王侯公伯的女眷們喜歡在此吃茶聽書,誰也不敢妄動。
商戰吧!搞垮金玉堂!
卻又有富人砸錢、百姓擁護,資金口碑雙不倒。
聽說她最近應女眷和富商們的要求,打算出一本「單人向·風流情債類」的閑話讀物,正在考慮拿哪一位貪汙腐敗的高官勛貴開刀。
這個消息一傳開,樊京城的雞都不敢多吃鴨碗裏的一粒米。
散了吧!明哲保身!
今日偃甲街人流湧動,嗑瓜子的大娘笑著指指點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