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沒有想到,他竟然也會有這樣的時候。
「你怎麽會這麽想?」她難得詞彙空白了一瞬,想告訴他,她從不覺得一個人的出生背景不好會是一種缺陷。
可事實上,這個社會就是如此。
家庭背景有時候比個人實力還要重要,一個背景強大的家庭不僅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甚至還能用家族的資源與人脈將他穩穩的直送青雲,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的互相哺育的閉環。
但這些,又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她從不覺得自己是特殊的,她就是芸芸眾生裏最普通的俗人。她也奢望愛,奢望有一個穩定的充滿積極能量的家庭,奢望賺夠錢就能原地退休躺平。每天睜眼醒來,隻憂愁三餐吃什麽,四季種什麽穀豆,要栽種什麽香味的花。
世俗要求的優秀和上進,和她沒有任何關係。
「我從沒有在你這受到過委屈。」了了說:「反而我經常覺得我做得不多,也不夠好。我不知道你需要什麽,你好像什麽都有,也什麽都能解決。」
她迴京棲時那晚,都做好了滯留機場到後半夜的準備,他卻在她看不見希望的時候早早約好了車,將她安全的送迴了家中。
如果換過來,她就未必能夠做成這樣。
裴河宴笑了笑,沒把她的這句話當真。
光他知道的,他讓她委屈的時候就不知凡幾l。她自己不記得,不願意往迴清算,所以才會覺得什麽都沒發生過。
可一段感情的維持全靠彌補,那終會有彌補完的時候。他有些不懂要如何解開這捆縛住兩人的鎖扣,它就像一團被小貓玩亂了的毛線,一眼看不到癥結,需要慢慢的整理,慢慢的清淤疏堵。
他沒再繼續剛才的話題,有些事該如何做他心中有數,不必拿出來,條條框框地全讓她看個清楚明白。
他隻是問了了:「還想在這裏繼續待下去嗎?」
她想了一瞬,點點頭:「再堅持看看。」
禪修這碼事,說實在的,習慣了科技智能的便捷與無數爆米花式碎片填充的生活,乍一迴歸質樸,很難習慣。
在這裏,做任何功課時都是不被允許玩手機的。接聽電話可以,但手機的通訊功能隻有在閑暇時才允許打開。
傳訊在這裏也變得古老又陳舊,小沙彌經常滿院跑著去替師父們傳話。
鍾聲則替代了時間的符號,每次鍾鳴,鍾聲的長短、頻率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了了聽不懂,隻能簡單的分辨出它是在報時還是在告誡些什麽。
每日的晨起早課是固定的,她的功課安排在禪修一周後做了特殊調整,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跪香、打坐、冥想和抄經。
初時的不適應在她定下心來想要再堅持堅持時被徹底克服,而真正的修行,似乎也從這些特別的功課開始,逐漸變得有意思起來。
了了後來有在裴河宴的陪同下去竹樓找過雲老祖討茶喝,他似乎對了了在梵音寺裏做了什麽了如指掌,也絲毫不避諱讓兩人知道這件事,閑談時還問起她,這周換了功課內容感受如何。
了了分辨不出,過雲師祖是想聽她說些感悟心得還是單純出於長輩關懷小輩隨口問問,她便幹脆怎麽想的就怎麽說。
「我前兩日有個功課是跟了拙去後山挑水,我一直聽了拙說他一天可挑八桶水,但對這八桶水到底有多少卻是沒什麽概念的。結果,了拙帶著我去水房一看,那八個桶幾l乎是寺裏三天的用水量吧?」
別提她那會乍一看見那八個大桶的震驚,生怕自己「挑完一桶水」 的功課無法完成,整個天都快塌下來時,了拙拎了個相對袖珍些的鐵皮桶遞給她,給她指了指角落裏的那個米桶:「你裝滿這個就行。」
她剛鬆完一口氣,跟著了拙去後山水庫挑水時,又發現了這項功課的困難程度壓根不在把水裝滿,而是在如何減少水量於往返路程上的損耗。
一想起她那天來迴拎了五趟水,了了就忍不住犯嘀咕:「你們後山挑水的這條路也太故意了,不用水泥路鋪平整就算了,還特意墊了條又窄又陡的。」到底是在為難誰呢?
隻不過最後那半句話,她沒敢說出口,隻能放在心裏稍稍腹誹。
「不故意找點苦吃,哪能分得清甜是怎麽滋味?」過雲將了了的茶杯滿上,舉例道:「本來你覺得抄經書已經夠累了,想著出去挑挑水不僅能看看寺外的風景,也不用再抄經書,是樁難得的美事。可真去挑了一天的水,我再讓你自己選,明日是抄書還是挑水,你會選什麽?」
那肯定……選抄書啊。
了了心中剛躍出這個答案,也就瞬間明白了過雲的意思事要有比較,才知難易滋味。
可這麽淺顯的道理,在如今浮躁的人性社會化中,往往會被徹底忽略。
有了這一遭相談甚歡,過雲老祖便時常會讓了拙去喊了了吃茶點。
不一定是在竹樓,有時候也會在後山的小涼亭。小涼亭背靠著梵音寺的飛石瀑布,每次下完雨,山林中水量大漲,那個涼亭便是最涼快的地方。
她第一次去時,過雲老祖也叫了裴河宴作陪,師徒倆邊下棋邊閑談,壓根沒她什麽事。
了了聽了一會聽不懂,替兩人滿上茶水後,拿著塊糕點叫上了拙下了涼亭去石潭旁玩水。
酷暑之下,天氣已經逐漸變得炎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怎麽會這麽想?」她難得詞彙空白了一瞬,想告訴他,她從不覺得一個人的出生背景不好會是一種缺陷。
可事實上,這個社會就是如此。
家庭背景有時候比個人實力還要重要,一個背景強大的家庭不僅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甚至還能用家族的資源與人脈將他穩穩的直送青雲,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的互相哺育的閉環。
但這些,又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她從不覺得自己是特殊的,她就是芸芸眾生裏最普通的俗人。她也奢望愛,奢望有一個穩定的充滿積極能量的家庭,奢望賺夠錢就能原地退休躺平。每天睜眼醒來,隻憂愁三餐吃什麽,四季種什麽穀豆,要栽種什麽香味的花。
世俗要求的優秀和上進,和她沒有任何關係。
「我從沒有在你這受到過委屈。」了了說:「反而我經常覺得我做得不多,也不夠好。我不知道你需要什麽,你好像什麽都有,也什麽都能解決。」
她迴京棲時那晚,都做好了滯留機場到後半夜的準備,他卻在她看不見希望的時候早早約好了車,將她安全的送迴了家中。
如果換過來,她就未必能夠做成這樣。
裴河宴笑了笑,沒把她的這句話當真。
光他知道的,他讓她委屈的時候就不知凡幾l。她自己不記得,不願意往迴清算,所以才會覺得什麽都沒發生過。
可一段感情的維持全靠彌補,那終會有彌補完的時候。他有些不懂要如何解開這捆縛住兩人的鎖扣,它就像一團被小貓玩亂了的毛線,一眼看不到癥結,需要慢慢的整理,慢慢的清淤疏堵。
他沒再繼續剛才的話題,有些事該如何做他心中有數,不必拿出來,條條框框地全讓她看個清楚明白。
他隻是問了了:「還想在這裏繼續待下去嗎?」
她想了一瞬,點點頭:「再堅持看看。」
禪修這碼事,說實在的,習慣了科技智能的便捷與無數爆米花式碎片填充的生活,乍一迴歸質樸,很難習慣。
在這裏,做任何功課時都是不被允許玩手機的。接聽電話可以,但手機的通訊功能隻有在閑暇時才允許打開。
傳訊在這裏也變得古老又陳舊,小沙彌經常滿院跑著去替師父們傳話。
鍾聲則替代了時間的符號,每次鍾鳴,鍾聲的長短、頻率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了了聽不懂,隻能簡單的分辨出它是在報時還是在告誡些什麽。
每日的晨起早課是固定的,她的功課安排在禪修一周後做了特殊調整,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跪香、打坐、冥想和抄經。
初時的不適應在她定下心來想要再堅持堅持時被徹底克服,而真正的修行,似乎也從這些特別的功課開始,逐漸變得有意思起來。
了了後來有在裴河宴的陪同下去竹樓找過雲老祖討茶喝,他似乎對了了在梵音寺裏做了什麽了如指掌,也絲毫不避諱讓兩人知道這件事,閑談時還問起她,這周換了功課內容感受如何。
了了分辨不出,過雲師祖是想聽她說些感悟心得還是單純出於長輩關懷小輩隨口問問,她便幹脆怎麽想的就怎麽說。
「我前兩日有個功課是跟了拙去後山挑水,我一直聽了拙說他一天可挑八桶水,但對這八桶水到底有多少卻是沒什麽概念的。結果,了拙帶著我去水房一看,那八個桶幾l乎是寺裏三天的用水量吧?」
別提她那會乍一看見那八個大桶的震驚,生怕自己「挑完一桶水」 的功課無法完成,整個天都快塌下來時,了拙拎了個相對袖珍些的鐵皮桶遞給她,給她指了指角落裏的那個米桶:「你裝滿這個就行。」
她剛鬆完一口氣,跟著了拙去後山水庫挑水時,又發現了這項功課的困難程度壓根不在把水裝滿,而是在如何減少水量於往返路程上的損耗。
一想起她那天來迴拎了五趟水,了了就忍不住犯嘀咕:「你們後山挑水的這條路也太故意了,不用水泥路鋪平整就算了,還特意墊了條又窄又陡的。」到底是在為難誰呢?
隻不過最後那半句話,她沒敢說出口,隻能放在心裏稍稍腹誹。
「不故意找點苦吃,哪能分得清甜是怎麽滋味?」過雲將了了的茶杯滿上,舉例道:「本來你覺得抄經書已經夠累了,想著出去挑挑水不僅能看看寺外的風景,也不用再抄經書,是樁難得的美事。可真去挑了一天的水,我再讓你自己選,明日是抄書還是挑水,你會選什麽?」
那肯定……選抄書啊。
了了心中剛躍出這個答案,也就瞬間明白了過雲的意思事要有比較,才知難易滋味。
可這麽淺顯的道理,在如今浮躁的人性社會化中,往往會被徹底忽略。
有了這一遭相談甚歡,過雲老祖便時常會讓了拙去喊了了吃茶點。
不一定是在竹樓,有時候也會在後山的小涼亭。小涼亭背靠著梵音寺的飛石瀑布,每次下完雨,山林中水量大漲,那個涼亭便是最涼快的地方。
她第一次去時,過雲老祖也叫了裴河宴作陪,師徒倆邊下棋邊閑談,壓根沒她什麽事。
了了聽了一會聽不懂,替兩人滿上茶水後,拿著塊糕點叫上了拙下了涼亭去石潭旁玩水。
酷暑之下,天氣已經逐漸變得炎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