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喊能叫的,從來都是一叫就有人迴應的寶貝心肝。
不用做燒飯的活計,不是因為後娘良心發現,而是怕她掌勺時偷吃,貧家破戶最大的權柄就在於掌勺,今年王二妮長到十八歲,兩年前父母死後第一次吃上雞蛋。
日子總是人過出來的,王二妮算是桃源村裏過得最苦的姑娘。尤其她現在自己種不了田,隻能把家裏的田租賃出去,一家子也就是勉強餬口,不少人覺得她可憐死了,但王二妮感覺自己越活越有奔頭了。
餵完豬,王二妮坐在門檻上理菜,到這會兒才有些空閑想起昨天相看的事。
從前對婚事,她向來是恐懼中帶著一絲期盼的,恐懼當然是因為不知道會被親爹後娘嫁給什麽樣的人家,她大致屬於家中的人形財產,隻等到年紀賣出去換取一筆彩禮。
而隻論彩禮的話,願意花費大價錢娶妻的,基本上沒有正常人家,三四十歲的老光棍隻要足夠吃苦耐勞,能掏出來的家底自然遠遠大於本就能正常娶妻的年輕小夥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家境富裕的癱子瘸子,甚至傻子瘋子一類,這些人家也很願意掏一大筆錢娶個年輕漂亮的鄉下姑娘。
但終究還是有期盼的,畢竟王二妮長得很好看,哪怕她被餓得最狠的時候,臉上都帶著菜色,瘦得一伸手猶如骷髏,她也是村裏最漂亮的女孩子。
那會兒不止一個同齡少年悄悄躲著人向她表示過好感,說過一些讓她以後過上好日子之類的話。
其中還有桃源村最出息的李秀才的獨子李文昌,讀過書的年輕人是很厲害的,說得跟真的一樣,承諾了一遍又一遍。最後,在王二妮辦完喪事,身心俱疲的時候,說了一通她已經壞了名聲之類的話,然後問她願不願意給自己做妾。
溫順了一輩子的王二妮在那天抄起了掃帚,把李文昌從村頭打到村尾,又從村尾打到村頭。
那之後,她的名聲真正壞了,連問她要不要做妾的也沒了,畢竟有家底能納一房小妾的人家,誰也不想納一個能把男人追著打的悍婦。
何況她要真和李文昌沒什麽不清不楚,那人家秀才公的兒子平白無故問她要不要做妾?村裏多數人家對王二妮同情自然是同情的,可自家兒子要娶王二妮?腿不給他打折!
這兩年王二妮索性就沒想過婚事,可誰知道前幾天進城賣了一趟菜迴來,沒兩天就有縣城裏的媒婆上門,說有一位大老爺看中了她,想娶她過門。
要不是當時媒婆說了一個娶字,王二妮差點又抄起了掃帚,光聽前麵的話術,她還以為又是想納她做妾的。
接下來的一天猶如做夢,到了一處富貴人家,見了一位濃眉俊眼的富家老爺,談吐比李文昌他爹李秀才還要斯文……他甚至不缺胳膊少腿。
王二妮最初隻是抱著去看看不會少塊肉的心思,可這會兒心裏頭已經惦記上了,開始患得患失起來。
情不情愛不愛的她不懂,就是本能知道,那是一戶極好的人家,相中了她就正兒八經請了媒人上門,這是以禮相待,至少比問她要不要做妾的李文昌好一百倍。
那張仁……會不會找人來打聽她?要是他知道了她的那些事,會不會也變了嘴臉?
等菜擇完了,王二妮也想通了,想那麽多沒意思,能嫁就嫁,嫁不了就算,婚事是兩個人的事,她總不能把張仁綁上婚床。
接下來的幾天,王二妮沒有表露出一點異常,每天幹活吃飯打小孩,順帶攢了些雞蛋準備進城賣,偶爾夜裏睡覺時琢磨琢磨,張仁是不是打聽清楚了她的事,咋就沒消息了呢?
殊不知張仁不是沒消息,他是掐著數了日子,打從月初相看,總不能沒過兩天就再次請人上門,三四天略顯急迫,五六天又似乎有些不把姑娘家放在心上,他整整挨了四天,第五天一大早,張仁在馬車前嚴肅地看著自家妹妹。
張雲華猶如一個即將出征的戰士,肅穆開口:「去了不要瞎打聽,給什麽吃什麽,不要端著架子,最重要的是,問王姐姐要不要再來看看貓,哥我都記住了。」
張仁點點頭,「去吧。」
等張雲華跳上馬車,張仁忽然琢磨了一下,按住了車夫,「換一輛素些的馬車,雲華上門是為了交朋友的,不是迎親,用這麽大的車駕太招搖了。」
張雲華從簾子後麵露出腦袋,滿臉寫著無語,「哥,你昨天親手擦的馬車,說這輛氣派,適合接人。」
張仁從容不迫地道:「我本來想自己去的,但想了想,一聲不吭就上門,未免不夠尊重。」
張雲華賴在馬車上不下來,「我就要坐這架車去,哥,我這可是為你去接王姐姐啊!我怎麽去都行,可這是接王姐姐啊!」
這話說得很對,親妹妹怎麽都行,接姑娘還是要坐大馬車。
隻是,張仁看著喜氣洋洋坐在馬車上的張雲華,看她一副去迎親的新郎官的做派,眉頭皺起。
興縣不大,出了縣城往桃源村大約二十多裏路,王二妮一般十來天進城一趟,賣些新鮮的菜和攢下來的雞蛋,都是自己背著筐走著去,再走迴來,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大半天。
張雲華是坐著兩匹馬拉的車去的,一早出門,到了桃源村口也沒花多少時間,車夫問了過路的村人,一直到了王二妮家門口才停下馬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不用做燒飯的活計,不是因為後娘良心發現,而是怕她掌勺時偷吃,貧家破戶最大的權柄就在於掌勺,今年王二妮長到十八歲,兩年前父母死後第一次吃上雞蛋。
日子總是人過出來的,王二妮算是桃源村裏過得最苦的姑娘。尤其她現在自己種不了田,隻能把家裏的田租賃出去,一家子也就是勉強餬口,不少人覺得她可憐死了,但王二妮感覺自己越活越有奔頭了。
餵完豬,王二妮坐在門檻上理菜,到這會兒才有些空閑想起昨天相看的事。
從前對婚事,她向來是恐懼中帶著一絲期盼的,恐懼當然是因為不知道會被親爹後娘嫁給什麽樣的人家,她大致屬於家中的人形財產,隻等到年紀賣出去換取一筆彩禮。
而隻論彩禮的話,願意花費大價錢娶妻的,基本上沒有正常人家,三四十歲的老光棍隻要足夠吃苦耐勞,能掏出來的家底自然遠遠大於本就能正常娶妻的年輕小夥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家境富裕的癱子瘸子,甚至傻子瘋子一類,這些人家也很願意掏一大筆錢娶個年輕漂亮的鄉下姑娘。
但終究還是有期盼的,畢竟王二妮長得很好看,哪怕她被餓得最狠的時候,臉上都帶著菜色,瘦得一伸手猶如骷髏,她也是村裏最漂亮的女孩子。
那會兒不止一個同齡少年悄悄躲著人向她表示過好感,說過一些讓她以後過上好日子之類的話。
其中還有桃源村最出息的李秀才的獨子李文昌,讀過書的年輕人是很厲害的,說得跟真的一樣,承諾了一遍又一遍。最後,在王二妮辦完喪事,身心俱疲的時候,說了一通她已經壞了名聲之類的話,然後問她願不願意給自己做妾。
溫順了一輩子的王二妮在那天抄起了掃帚,把李文昌從村頭打到村尾,又從村尾打到村頭。
那之後,她的名聲真正壞了,連問她要不要做妾的也沒了,畢竟有家底能納一房小妾的人家,誰也不想納一個能把男人追著打的悍婦。
何況她要真和李文昌沒什麽不清不楚,那人家秀才公的兒子平白無故問她要不要做妾?村裏多數人家對王二妮同情自然是同情的,可自家兒子要娶王二妮?腿不給他打折!
這兩年王二妮索性就沒想過婚事,可誰知道前幾天進城賣了一趟菜迴來,沒兩天就有縣城裏的媒婆上門,說有一位大老爺看中了她,想娶她過門。
要不是當時媒婆說了一個娶字,王二妮差點又抄起了掃帚,光聽前麵的話術,她還以為又是想納她做妾的。
接下來的一天猶如做夢,到了一處富貴人家,見了一位濃眉俊眼的富家老爺,談吐比李文昌他爹李秀才還要斯文……他甚至不缺胳膊少腿。
王二妮最初隻是抱著去看看不會少塊肉的心思,可這會兒心裏頭已經惦記上了,開始患得患失起來。
情不情愛不愛的她不懂,就是本能知道,那是一戶極好的人家,相中了她就正兒八經請了媒人上門,這是以禮相待,至少比問她要不要做妾的李文昌好一百倍。
那張仁……會不會找人來打聽她?要是他知道了她的那些事,會不會也變了嘴臉?
等菜擇完了,王二妮也想通了,想那麽多沒意思,能嫁就嫁,嫁不了就算,婚事是兩個人的事,她總不能把張仁綁上婚床。
接下來的幾天,王二妮沒有表露出一點異常,每天幹活吃飯打小孩,順帶攢了些雞蛋準備進城賣,偶爾夜裏睡覺時琢磨琢磨,張仁是不是打聽清楚了她的事,咋就沒消息了呢?
殊不知張仁不是沒消息,他是掐著數了日子,打從月初相看,總不能沒過兩天就再次請人上門,三四天略顯急迫,五六天又似乎有些不把姑娘家放在心上,他整整挨了四天,第五天一大早,張仁在馬車前嚴肅地看著自家妹妹。
張雲華猶如一個即將出征的戰士,肅穆開口:「去了不要瞎打聽,給什麽吃什麽,不要端著架子,最重要的是,問王姐姐要不要再來看看貓,哥我都記住了。」
張仁點點頭,「去吧。」
等張雲華跳上馬車,張仁忽然琢磨了一下,按住了車夫,「換一輛素些的馬車,雲華上門是為了交朋友的,不是迎親,用這麽大的車駕太招搖了。」
張雲華從簾子後麵露出腦袋,滿臉寫著無語,「哥,你昨天親手擦的馬車,說這輛氣派,適合接人。」
張仁從容不迫地道:「我本來想自己去的,但想了想,一聲不吭就上門,未免不夠尊重。」
張雲華賴在馬車上不下來,「我就要坐這架車去,哥,我這可是為你去接王姐姐啊!我怎麽去都行,可這是接王姐姐啊!」
這話說得很對,親妹妹怎麽都行,接姑娘還是要坐大馬車。
隻是,張仁看著喜氣洋洋坐在馬車上的張雲華,看她一副去迎親的新郎官的做派,眉頭皺起。
興縣不大,出了縣城往桃源村大約二十多裏路,王二妮一般十來天進城一趟,賣些新鮮的菜和攢下來的雞蛋,都是自己背著筐走著去,再走迴來,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大半天。
張雲華是坐著兩匹馬拉的車去的,一早出門,到了桃源村口也沒花多少時間,車夫問了過路的村人,一直到了王二妮家門口才停下馬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