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野縣,縣令府內堂。
公子劉琦在府內仆人的指引下,心急火燎徑直向內堂而去。及至劉琦解履入堂,發現屋內劉備早已等候多時。
引路的仆人隨即於外關閉房門,知趣地離開了,隻餘下屋內二人相商要事。
劉琦見了劉備,先是一個作揖行禮,然後急不可耐地追問道:
“叔父此番找侄兒前來,相信已經籌劃好了解決之法,求叔父助侄兒脫困!”
劉備趕忙迴禮,然後迴應道:
“賢侄客氣,此乃叔父分內之事。”
說話間,隻見劉備神秘兮兮地從懷中掏出數枚寫著蠅頭小楷的竹簡以及一卷黃色符紙,鄭重地遞予劉琦,然後明知故問道:
“賢侄可曾識得這幾樣物件?”
“這是?”劉琦將之拿在手中,仔細端詳了片刻,卻看不出其中門道。
劉備手指劉琦手中之物,向其解釋道:
“這幾枚竹簡上所寫內容乃是《太平青領書》中章句,而這卷符紙則是太平道祈福時慣用之物。”
劉琦聽罷倒吸一口涼氣,驚唿道:
“太平道……莫不是黃巾餘孽?”
劉備點點頭,以示肯定。
這太平道是由钜鹿人張角所創,他正是以傳教布道的方式召集數十萬信徒,發動了浩浩蕩蕩的黃巾起義,動搖了漢室統治根基。故而在上層統治者看來,這太平道便是邪魔外道,欲除之以絕後患。
知悉這幾樣物件的真實來曆之後,劉琦不禁心生疑惑。他想不明白劉備為何將這些違禁之物交給他,也不知這幾樣物件如何替自己脫困。
眼見劉琦一番不明就裏的模樣,劉備遂繼續說道:
“江漢會一定有幾處密會場所,賢侄隻需派人將這些物品藏於其中一處密會場所,且必須是犯事二人常去之地,接著再派一名心腹之人將此密會場所故意泄露出去,引得辦案之人前來搜檢即可。如此賢侄便可脫困。”
“如此簡單便可?”劉琦斜首望著劉備,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劉備微微一笑,輕捋下顎的胡須,繼續解釋道:
“我派人詳細調查過犯事二人,發現他們平日裏滴酒不沾,而且還有人看到過他們的衣物之中夾雜著黃布。不飲酒,私藏黃布,是黃巾賊的特征,不過僅憑這兩點還無法判斷此二人就是黃巾賊。所以我們要私下加點物證,坐實這個猜想。”
“可是辦案之人不會懷疑是我們在弄虛作假嗎?”劉琦心有不安地問道。
劉備聞言,哈哈一笑,他胸有成竹地說道:
“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最難識破。犯事二人不飲酒,私藏黃布是真實存在之事。而且密會場所又曾經有此二人出沒,相信辦案之人隻要詳細審查便可獲悉。而我們私下所加之物,不過是佐證此二人是黃巾賊的猜測,隻要辦案之人開始懷疑此二人是黃巾賊,此案便有了轉機。”
“此話怎講?”劉琦不明就裏地追問道。
“當今天下,黃巾已滅,很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信奉此教,除非此二人背後還有其他勢力支持。一旦劉使君知悉有其他勢力插手荊州內部事務,必會提高警惕,也就不會過於苛責賢侄了。”劉備耐心解釋道。
特別在說到“其他勢力”幾個字時,劉備還故意提高了音量。
劉琦聽罷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欣喜道:
“叔父果然妙計!侄兒在此謝過了!”
言罷,劉琦對著劉備伏地便拜,態度甚是恭敬。
“賢侄不必多禮!”劉備見狀連忙將其扶起。
此時劉琦緊繃的神經完全鬆弛下來,一連多日的提心吊膽,憂心忡忡,在這一刻徹底得到了舒展,心中好不暢快。隻見劉琦展顏問道:
“但不知此處可有美酒,侄兒要與叔父痛飲幾杯,以抒胸臆!”
“這個好說!來人呀!”劉備推門走到門廊之上,對著內院中高叫了一聲。
隨即便有仆人迎上前來,然後在劉備的一番吩咐之下,準備米酒。
未及,米酒便已經備好,裝在酒甕之中端來上來。
二人對坐於幾案兩側,一旁的仆人為二人用銅勺舀酒。
劉琦本就是豪飲之人,端起漆耳杯先湊到麵前嗅了嗅,然後一飲而盡。醇厚的酒勁登時遍布全身,身體也為之一暖。他放下漆耳杯,高唿了一聲:
“好酒!想不到叔父府上可有不少佳釀啊。”
“若非賢侄到此,我還舍不得拿出來呢。”劉備隨聲附和道。
劉琦仔細迴味著米酒的滋味,極為肯定地說道:
“此酒想必是用臨沮、中廬一帶上好山泉所釀的珍珠酒吧,至少有二十年之期。”
劉備聞言哈哈一笑,頷首以示肯定。這位劉表的大公子,雖然性格軟弱,不善謀略,不過卻對品酒大有研究。若是隻當一個富家公子,每日歡飲達旦豈非美事,但卻被迫卷入這政治漩渦之中,想來也是無奈。
劉備出生在北地,本來酒量就不淺,如今又遇上豪飲的劉琦,免不了要多喝幾杯。
二人就這般又對飲了十數杯,劉琦已有些麵色發紅,稍顯醉意。借著醉意,劉琦身體微傾,向劉備詢問道:
“叔父,侄兒尚有一事想向叔父請教。”
“賢侄但講無妨。”劉備放下漆耳杯,迴應道。
“但不知能指使黃巾餘孽之人又是何方神聖?”劉琦問道。
劉備輕捋胡須,指著東北方向,神秘地笑道:
“想必賢侄一定聽過青州軍吧。”
“青州軍,就是那支由黃巾降卒組成的軍隊嗎?”劉琦問道。
“正是!”劉備頷首道。
初平三年,青州黃巾百萬之眾向曹操投降,曹操擇其精銳三十萬,編為“青州軍”,此事天下皆知。劉備此話一出,其意不言自明。劉琦聞言雙眸一亮,醉意也消減了大半,他用手指敲了敲幾案,沉聲道:
“也就是說暗中插手荊州事務的幕後主使是那曹操!”
“賢侄明見。”劉備拱手答道。
當然此事是否出自曹操之手,對於劉備而言並無大礙,他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劉琦脫困。看到劉琦今日的表現,劉備心中竊喜,看來這位劉表的大公子已經徹徹底底離不開自己了。
公子劉琦在府內仆人的指引下,心急火燎徑直向內堂而去。及至劉琦解履入堂,發現屋內劉備早已等候多時。
引路的仆人隨即於外關閉房門,知趣地離開了,隻餘下屋內二人相商要事。
劉琦見了劉備,先是一個作揖行禮,然後急不可耐地追問道:
“叔父此番找侄兒前來,相信已經籌劃好了解決之法,求叔父助侄兒脫困!”
劉備趕忙迴禮,然後迴應道:
“賢侄客氣,此乃叔父分內之事。”
說話間,隻見劉備神秘兮兮地從懷中掏出數枚寫著蠅頭小楷的竹簡以及一卷黃色符紙,鄭重地遞予劉琦,然後明知故問道:
“賢侄可曾識得這幾樣物件?”
“這是?”劉琦將之拿在手中,仔細端詳了片刻,卻看不出其中門道。
劉備手指劉琦手中之物,向其解釋道:
“這幾枚竹簡上所寫內容乃是《太平青領書》中章句,而這卷符紙則是太平道祈福時慣用之物。”
劉琦聽罷倒吸一口涼氣,驚唿道:
“太平道……莫不是黃巾餘孽?”
劉備點點頭,以示肯定。
這太平道是由钜鹿人張角所創,他正是以傳教布道的方式召集數十萬信徒,發動了浩浩蕩蕩的黃巾起義,動搖了漢室統治根基。故而在上層統治者看來,這太平道便是邪魔外道,欲除之以絕後患。
知悉這幾樣物件的真實來曆之後,劉琦不禁心生疑惑。他想不明白劉備為何將這些違禁之物交給他,也不知這幾樣物件如何替自己脫困。
眼見劉琦一番不明就裏的模樣,劉備遂繼續說道:
“江漢會一定有幾處密會場所,賢侄隻需派人將這些物品藏於其中一處密會場所,且必須是犯事二人常去之地,接著再派一名心腹之人將此密會場所故意泄露出去,引得辦案之人前來搜檢即可。如此賢侄便可脫困。”
“如此簡單便可?”劉琦斜首望著劉備,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劉備微微一笑,輕捋下顎的胡須,繼續解釋道:
“我派人詳細調查過犯事二人,發現他們平日裏滴酒不沾,而且還有人看到過他們的衣物之中夾雜著黃布。不飲酒,私藏黃布,是黃巾賊的特征,不過僅憑這兩點還無法判斷此二人就是黃巾賊。所以我們要私下加點物證,坐實這個猜想。”
“可是辦案之人不會懷疑是我們在弄虛作假嗎?”劉琦心有不安地問道。
劉備聞言,哈哈一笑,他胸有成竹地說道:
“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最難識破。犯事二人不飲酒,私藏黃布是真實存在之事。而且密會場所又曾經有此二人出沒,相信辦案之人隻要詳細審查便可獲悉。而我們私下所加之物,不過是佐證此二人是黃巾賊的猜測,隻要辦案之人開始懷疑此二人是黃巾賊,此案便有了轉機。”
“此話怎講?”劉琦不明就裏地追問道。
“當今天下,黃巾已滅,很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信奉此教,除非此二人背後還有其他勢力支持。一旦劉使君知悉有其他勢力插手荊州內部事務,必會提高警惕,也就不會過於苛責賢侄了。”劉備耐心解釋道。
特別在說到“其他勢力”幾個字時,劉備還故意提高了音量。
劉琦聽罷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欣喜道:
“叔父果然妙計!侄兒在此謝過了!”
言罷,劉琦對著劉備伏地便拜,態度甚是恭敬。
“賢侄不必多禮!”劉備見狀連忙將其扶起。
此時劉琦緊繃的神經完全鬆弛下來,一連多日的提心吊膽,憂心忡忡,在這一刻徹底得到了舒展,心中好不暢快。隻見劉琦展顏問道:
“但不知此處可有美酒,侄兒要與叔父痛飲幾杯,以抒胸臆!”
“這個好說!來人呀!”劉備推門走到門廊之上,對著內院中高叫了一聲。
隨即便有仆人迎上前來,然後在劉備的一番吩咐之下,準備米酒。
未及,米酒便已經備好,裝在酒甕之中端來上來。
二人對坐於幾案兩側,一旁的仆人為二人用銅勺舀酒。
劉琦本就是豪飲之人,端起漆耳杯先湊到麵前嗅了嗅,然後一飲而盡。醇厚的酒勁登時遍布全身,身體也為之一暖。他放下漆耳杯,高唿了一聲:
“好酒!想不到叔父府上可有不少佳釀啊。”
“若非賢侄到此,我還舍不得拿出來呢。”劉備隨聲附和道。
劉琦仔細迴味著米酒的滋味,極為肯定地說道:
“此酒想必是用臨沮、中廬一帶上好山泉所釀的珍珠酒吧,至少有二十年之期。”
劉備聞言哈哈一笑,頷首以示肯定。這位劉表的大公子,雖然性格軟弱,不善謀略,不過卻對品酒大有研究。若是隻當一個富家公子,每日歡飲達旦豈非美事,但卻被迫卷入這政治漩渦之中,想來也是無奈。
劉備出生在北地,本來酒量就不淺,如今又遇上豪飲的劉琦,免不了要多喝幾杯。
二人就這般又對飲了十數杯,劉琦已有些麵色發紅,稍顯醉意。借著醉意,劉琦身體微傾,向劉備詢問道:
“叔父,侄兒尚有一事想向叔父請教。”
“賢侄但講無妨。”劉備放下漆耳杯,迴應道。
“但不知能指使黃巾餘孽之人又是何方神聖?”劉琦問道。
劉備輕捋胡須,指著東北方向,神秘地笑道:
“想必賢侄一定聽過青州軍吧。”
“青州軍,就是那支由黃巾降卒組成的軍隊嗎?”劉琦問道。
“正是!”劉備頷首道。
初平三年,青州黃巾百萬之眾向曹操投降,曹操擇其精銳三十萬,編為“青州軍”,此事天下皆知。劉備此話一出,其意不言自明。劉琦聞言雙眸一亮,醉意也消減了大半,他用手指敲了敲幾案,沉聲道:
“也就是說暗中插手荊州事務的幕後主使是那曹操!”
“賢侄明見。”劉備拱手答道。
當然此事是否出自曹操之手,對於劉備而言並無大礙,他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劉琦脫困。看到劉琦今日的表現,劉備心中竊喜,看來這位劉表的大公子已經徹徹底底離不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