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野縣,縣令府內堂。
一位身著雲紋襜褕,頭戴小冠,方麵大耳,樣貌和善的中年男子正在自顧自地編製著犛牛尾織帽。為了躬行節儉,內堂中暖爐已熄,顯得有些陰冷,不過該名男子因為生長在更為寒冷的北地,故而此時也並不以為意。這名身著燕居便服的男子就是名動天下的左將軍劉備劉玄德。此時的他正寄居在荊州牧劉表門下,替劉表把守北邊門戶新野。
劉備雖然號稱是皇室後裔,也被當今的天子稱之為皇叔,不過少時家境貧寒,常以織草席為業。正是因為過往的這段經曆,所以劉備每到閑暇之時便愛編製一些小物件,作為一種消遣手段。
一人、一桌、一線、一帽,指動而心靜,畫麵也似乎定格。不過這一幅動中含靜的畫麵卻被一個不速之客的突然闖入打破了它原有的韻律。
闖入之人相貌頗為英偉,頭戴二梁進賢冠,身著玄色朝服,腰間左佩革製虎頭鞶囊,飾青白紅三彩青綬,右懸黑室佩刀。因其趕得太急,登堂之時未及解履,故而在幹淨的樺木地板上留下一連串沾著泥土的鞋印。
“叔父救我!”來人一邊哭泣,一邊撲通一聲跪下,向劉備大聲哀求道。
劉備一見此人立馬丟開手中織帽,三步並作兩步上前將其扶起。
“賢侄莫急,請慢慢道來。”劉備輕拍那人手背,好言相慰道。
原來這名不速之客正是劉表的大公子劉琦。
劉琦雖然繼承了劉表英偉的相貌,不過卻是一名缺乏主見,性格柔軟之人。劉備見其驚慌失措的模樣便知必然是有大事發生。
果不其然,劉琦稍微定了定神,便急聲說道:
“今日侄兒去拜見家父,卻不料被家父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還警告侄兒以後做事務必收斂,若有下次一定不會輕饒。侄兒當時還納悶,不知因何得罪家父,後來一打聽才知出了大事!”
“出了何事?”劉備追問道。
劉琦跺了跺腳,急聲道:
“曾凡被人打死了!”
“此話當真?”劉備聞言,忍不住一聲驚唿。
這個曾凡是劉表外甥張允的內弟,荊州大族蒯越的女婿。此人精明能幹,向來為蒯越所喜愛,負責打理蒯氏家族的生意,在襄陽城裏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頭麵人物。他的死亡,一定會對襄陽的局勢造成巨大影響。
劉備驚覺事態不妙,趕忙追問道:
“曾凡是被何人打死?為何劉使君竟會責怪賢侄?”
劉琦聞言有些激動,不由得吞了吞口水,急聲道:
“因為襄陽城裏到處有人謠傳,說是侄兒不滿曾凡在生意上偏袒劉琮,所以便派人將他打死。”
劉琦在外人麵前直唿劉琮其名,由此可見兄弟二人矛盾之深。
劉備聞言有些疑惑,於是詢問道:
“劉使君賢明,不會隻因謠言就斷定此事乃是賢侄所為吧?”
劉琦歎息一聲,然後向劉備解釋道:
“侄兒原也如此認為。可是蒯氏家丁在現場打死了幾個參與襲擊之人,其中有兩人正是江漢會成員,所以家父才斷定侄兒是幕後黑手。”
“竟有此事?”劉備驚訝道,不過轉念一想,趕忙向劉琦求證,“那兩人是剛入會的新人還是早已入會的老人?”
劉琦一拍大腿,歎息道:
“不但是早已入會的老人,而且還是侄兒的心腹。一直以來侄兒都對他們推心置腹,侄兒絲毫不懷疑他們的忠誠。”
劉琦的言語之中滿是焦慮,可見其心智已亂,早已沒了主意。
當然在宦海中起起伏伏的劉備並不會輕易亂了方寸。他略微思索,然後安慰劉琦道:
“如此一來,此事當另有玄機。不過請賢侄放心,為叔一定會為賢侄妥善處理好此事。”
此言一出,劉琦自是喜上眉梢,麵上的愁容也舒展了一些,趕忙拱手答謝道:
“那就有勞叔父了。”
在旁人的角度看來,單從劉琦於危難之時來尋劉備問計便可知,他對劉備依賴之深可見一斑。
※※※※※※※※※
襄陽,大北門附近,一座酒館。
任如月仍在老地方會見被稱為“何校尉”的紅衣女子。兩人坐定之後,如月便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道:
“曾凡死了!此事大有蹊蹺,所以我找你來商量此事,以防萬一。”
何校尉頭戴帷帽,麵垂兩重輕紗,所以無法看清她此時的表情,不過她的語氣十分鎮定,似乎早料到會有此事發生。隻聽她明知故問道:
“坊間傳言,曾凡之死乃是江漢會所為。任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如月直視著何校尉,侃侃而談道:
“曾凡是蒯越的女婿,而蒯越又是荊州大族,在荊州尤其是襄陽極具影響力。若是江漢會真的如此不智,幹掉了曾凡,必然會惹怒蒯越。一旦蒯越站到襄陽會一方,那麽江漢會將會陷於被動。所以我認為此事十有八九是某些人的栽贓。聽說劉琦因為此事已被劉表大加訓斥,然後便急匆匆趕赴新野找劉備幫忙去了。”
何校尉一聲嬌笑,當即說道:
“劉琦這小子中計了。”
“中計?”如月心有不解,出言詢問道,“中誰之計?”
“當然是劉備之計。”何校尉笑道。
如月不明白其中深意,反問道:
“劉琦與劉備不是一夥嗎?怎會中了劉備之計呢?”
何校尉抬手遙指東北方向,向如月解釋道:
“從始至終劉備都在利用劉琦這小子,隻是劉琦本人尚且不知罷了。劉備此人野心極大,劉表早就看出他的本性,所以一直不予以重用。隻讓劉備帶著本部人馬駐紮在新野小縣,替他看管北方門戶。但是劉備此人非池中之物,他必定會想方設法插手荊州內部事務,借機奪取權力,就如同他當初奪取徐州一般。若想插手荊州內部事務,必須尋找一個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就是劉琦與劉琮的後嗣之爭。”如月插話說道。
“沒錯。”何校尉略微頷首,繼續說道,“劉琦因與劉備親善,正是劉備全力支持的對象。而劉琮則選擇依附於荊州大族蔡氏,視劉備為敵手。正因劉備的支持,才使劉琦陷入今日之絕境,這個大公子劉琦還渾然不知,以為劉備是他的大靠山。如此說來,劉琦便是中了劉備之計。”
如月聞言,心有疑惑地追問道:
“劉琦陷入絕境對劉備有何好處?”
何校尉用手指輕敲幾下幾案,繼續分析道:
“正是要劉琦陷入絕境劉備方能坐收漁翁之利!其實從劉琮與蔡氏拉上關係之時,就注定了劉琦在後嗣之爭上的失敗。當今世上,最能影響劉表做出決定之人就是荊州大族蔡氏,所以盡管劉琦是長子而且與劉表長相最相似,不過劉表經不起蔡氏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會選擇劉琮作為繼承人。而劉琦作為一個失敗者,若是敗得不慘,絕不會完全依賴劉備。因此劉備故意支持他大力打壓劉琮勢力,搞得劉琮惱羞成怒全力反擊,以至落到今日之田地。
“其實劉表眼見劉琦如此依賴劉備,我估計他對劉琦必是心有不滿。因為劉備乃是劉表最為忌憚之人,他擔心劉備會在自己死後鳩占鵲巢。劉琦如此所為,不正是給劉備圖謀不軌創造機會嗎?可以說正是劉備的支持反而害苦了劉琦。換而言之,劉備隻有使劉琦處於逆境才能使後者更加依賴於他,以便將來在劉表死後全麵介入荊州內部鬥爭,伺機奪取權力。”
如月聽罷何校尉一通分析之後,當即反問道:
“如此說來,曾凡之死劉備的嫌疑最大咯?”
何校尉擺了擺手,自信滿滿地迴答道:
“我倒認為,劉備並無嫌疑。”
如月聞言更是不解,趕忙追問道:
“根據你適才所言,劉備隻有使劉琦處於逆境,才能讓後者完全依賴於他。而殺掉曾凡,栽贓江漢會,便會立時讓劉琦深陷逆境。若是從受益者的角度去追兇,劉備不是嫌疑最大嗎?”
“此話不假。”何校尉略微頷首,隨即話鋒一轉,“不過劉備可是一名高明的政客,他喜歡暗中行事,而不會浮於表麵。就如同他大力支持劉琦的江漢會,並在自己的轄區內打壓襄陽會一般,明裏都是幫著劉琦。如此一來別人便找不出理由攻擊他,也不容易讓劉琦起疑心。而殺掉曾凡是明著要坑劉琦,以劉備之精明絕不會幹出此等蠢事。不過他肯定會順勢而為,大加利用此事,讓劉琦更加依賴於他。”
“原來如此。”如月略微思索,又問道,“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是否是劉琮本人為了拉攏蒯越支持,故意通過他在江漢會的內奸幹掉曾凡,以便嫁禍劉琦呢?”
“這個可能性不大。”何校尉否定道,“因為在劉琮背後出謀劃策之人是蔡瑁。”
“這與蔡瑁有何關係?”如月不解道。
“蔡瑁、蒯越兩人同為襄陽望族,世代相交,本就是同聲共氣,犯不著用此等陰毒之法來爭取蒯越。”何校尉解釋道。
聽罷何校尉一番分析,如月更是雲裏霧裏,她追問道:
“那麽曾凡之死又是何人所為呢?”
何校尉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晃了晃,然後略有些興奮地迴應道:
“恐怕除了我們雲霄天國之外,還有另外一股隱藏勢力試圖左右荊州政局。”
單憑眼前的線索,何校尉尚無法推知幕後的黑手是誰。不過此事倒是激起了何校尉內心深處強烈的好奇心,隻見她側首望向窗外,口中自言自語道:
“有意思,很有意思!”
一位身著雲紋襜褕,頭戴小冠,方麵大耳,樣貌和善的中年男子正在自顧自地編製著犛牛尾織帽。為了躬行節儉,內堂中暖爐已熄,顯得有些陰冷,不過該名男子因為生長在更為寒冷的北地,故而此時也並不以為意。這名身著燕居便服的男子就是名動天下的左將軍劉備劉玄德。此時的他正寄居在荊州牧劉表門下,替劉表把守北邊門戶新野。
劉備雖然號稱是皇室後裔,也被當今的天子稱之為皇叔,不過少時家境貧寒,常以織草席為業。正是因為過往的這段經曆,所以劉備每到閑暇之時便愛編製一些小物件,作為一種消遣手段。
一人、一桌、一線、一帽,指動而心靜,畫麵也似乎定格。不過這一幅動中含靜的畫麵卻被一個不速之客的突然闖入打破了它原有的韻律。
闖入之人相貌頗為英偉,頭戴二梁進賢冠,身著玄色朝服,腰間左佩革製虎頭鞶囊,飾青白紅三彩青綬,右懸黑室佩刀。因其趕得太急,登堂之時未及解履,故而在幹淨的樺木地板上留下一連串沾著泥土的鞋印。
“叔父救我!”來人一邊哭泣,一邊撲通一聲跪下,向劉備大聲哀求道。
劉備一見此人立馬丟開手中織帽,三步並作兩步上前將其扶起。
“賢侄莫急,請慢慢道來。”劉備輕拍那人手背,好言相慰道。
原來這名不速之客正是劉表的大公子劉琦。
劉琦雖然繼承了劉表英偉的相貌,不過卻是一名缺乏主見,性格柔軟之人。劉備見其驚慌失措的模樣便知必然是有大事發生。
果不其然,劉琦稍微定了定神,便急聲說道:
“今日侄兒去拜見家父,卻不料被家父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還警告侄兒以後做事務必收斂,若有下次一定不會輕饒。侄兒當時還納悶,不知因何得罪家父,後來一打聽才知出了大事!”
“出了何事?”劉備追問道。
劉琦跺了跺腳,急聲道:
“曾凡被人打死了!”
“此話當真?”劉備聞言,忍不住一聲驚唿。
這個曾凡是劉表外甥張允的內弟,荊州大族蒯越的女婿。此人精明能幹,向來為蒯越所喜愛,負責打理蒯氏家族的生意,在襄陽城裏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頭麵人物。他的死亡,一定會對襄陽的局勢造成巨大影響。
劉備驚覺事態不妙,趕忙追問道:
“曾凡是被何人打死?為何劉使君竟會責怪賢侄?”
劉琦聞言有些激動,不由得吞了吞口水,急聲道:
“因為襄陽城裏到處有人謠傳,說是侄兒不滿曾凡在生意上偏袒劉琮,所以便派人將他打死。”
劉琦在外人麵前直唿劉琮其名,由此可見兄弟二人矛盾之深。
劉備聞言有些疑惑,於是詢問道:
“劉使君賢明,不會隻因謠言就斷定此事乃是賢侄所為吧?”
劉琦歎息一聲,然後向劉備解釋道:
“侄兒原也如此認為。可是蒯氏家丁在現場打死了幾個參與襲擊之人,其中有兩人正是江漢會成員,所以家父才斷定侄兒是幕後黑手。”
“竟有此事?”劉備驚訝道,不過轉念一想,趕忙向劉琦求證,“那兩人是剛入會的新人還是早已入會的老人?”
劉琦一拍大腿,歎息道:
“不但是早已入會的老人,而且還是侄兒的心腹。一直以來侄兒都對他們推心置腹,侄兒絲毫不懷疑他們的忠誠。”
劉琦的言語之中滿是焦慮,可見其心智已亂,早已沒了主意。
當然在宦海中起起伏伏的劉備並不會輕易亂了方寸。他略微思索,然後安慰劉琦道:
“如此一來,此事當另有玄機。不過請賢侄放心,為叔一定會為賢侄妥善處理好此事。”
此言一出,劉琦自是喜上眉梢,麵上的愁容也舒展了一些,趕忙拱手答謝道:
“那就有勞叔父了。”
在旁人的角度看來,單從劉琦於危難之時來尋劉備問計便可知,他對劉備依賴之深可見一斑。
※※※※※※※※※
襄陽,大北門附近,一座酒館。
任如月仍在老地方會見被稱為“何校尉”的紅衣女子。兩人坐定之後,如月便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道:
“曾凡死了!此事大有蹊蹺,所以我找你來商量此事,以防萬一。”
何校尉頭戴帷帽,麵垂兩重輕紗,所以無法看清她此時的表情,不過她的語氣十分鎮定,似乎早料到會有此事發生。隻聽她明知故問道:
“坊間傳言,曾凡之死乃是江漢會所為。任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如月直視著何校尉,侃侃而談道:
“曾凡是蒯越的女婿,而蒯越又是荊州大族,在荊州尤其是襄陽極具影響力。若是江漢會真的如此不智,幹掉了曾凡,必然會惹怒蒯越。一旦蒯越站到襄陽會一方,那麽江漢會將會陷於被動。所以我認為此事十有八九是某些人的栽贓。聽說劉琦因為此事已被劉表大加訓斥,然後便急匆匆趕赴新野找劉備幫忙去了。”
何校尉一聲嬌笑,當即說道:
“劉琦這小子中計了。”
“中計?”如月心有不解,出言詢問道,“中誰之計?”
“當然是劉備之計。”何校尉笑道。
如月不明白其中深意,反問道:
“劉琦與劉備不是一夥嗎?怎會中了劉備之計呢?”
何校尉抬手遙指東北方向,向如月解釋道:
“從始至終劉備都在利用劉琦這小子,隻是劉琦本人尚且不知罷了。劉備此人野心極大,劉表早就看出他的本性,所以一直不予以重用。隻讓劉備帶著本部人馬駐紮在新野小縣,替他看管北方門戶。但是劉備此人非池中之物,他必定會想方設法插手荊州內部事務,借機奪取權力,就如同他當初奪取徐州一般。若想插手荊州內部事務,必須尋找一個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就是劉琦與劉琮的後嗣之爭。”如月插話說道。
“沒錯。”何校尉略微頷首,繼續說道,“劉琦因與劉備親善,正是劉備全力支持的對象。而劉琮則選擇依附於荊州大族蔡氏,視劉備為敵手。正因劉備的支持,才使劉琦陷入今日之絕境,這個大公子劉琦還渾然不知,以為劉備是他的大靠山。如此說來,劉琦便是中了劉備之計。”
如月聞言,心有疑惑地追問道:
“劉琦陷入絕境對劉備有何好處?”
何校尉用手指輕敲幾下幾案,繼續分析道:
“正是要劉琦陷入絕境劉備方能坐收漁翁之利!其實從劉琮與蔡氏拉上關係之時,就注定了劉琦在後嗣之爭上的失敗。當今世上,最能影響劉表做出決定之人就是荊州大族蔡氏,所以盡管劉琦是長子而且與劉表長相最相似,不過劉表經不起蔡氏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會選擇劉琮作為繼承人。而劉琦作為一個失敗者,若是敗得不慘,絕不會完全依賴劉備。因此劉備故意支持他大力打壓劉琮勢力,搞得劉琮惱羞成怒全力反擊,以至落到今日之田地。
“其實劉表眼見劉琦如此依賴劉備,我估計他對劉琦必是心有不滿。因為劉備乃是劉表最為忌憚之人,他擔心劉備會在自己死後鳩占鵲巢。劉琦如此所為,不正是給劉備圖謀不軌創造機會嗎?可以說正是劉備的支持反而害苦了劉琦。換而言之,劉備隻有使劉琦處於逆境才能使後者更加依賴於他,以便將來在劉表死後全麵介入荊州內部鬥爭,伺機奪取權力。”
如月聽罷何校尉一通分析之後,當即反問道:
“如此說來,曾凡之死劉備的嫌疑最大咯?”
何校尉擺了擺手,自信滿滿地迴答道:
“我倒認為,劉備並無嫌疑。”
如月聞言更是不解,趕忙追問道:
“根據你適才所言,劉備隻有使劉琦處於逆境,才能讓後者完全依賴於他。而殺掉曾凡,栽贓江漢會,便會立時讓劉琦深陷逆境。若是從受益者的角度去追兇,劉備不是嫌疑最大嗎?”
“此話不假。”何校尉略微頷首,隨即話鋒一轉,“不過劉備可是一名高明的政客,他喜歡暗中行事,而不會浮於表麵。就如同他大力支持劉琦的江漢會,並在自己的轄區內打壓襄陽會一般,明裏都是幫著劉琦。如此一來別人便找不出理由攻擊他,也不容易讓劉琦起疑心。而殺掉曾凡是明著要坑劉琦,以劉備之精明絕不會幹出此等蠢事。不過他肯定會順勢而為,大加利用此事,讓劉琦更加依賴於他。”
“原來如此。”如月略微思索,又問道,“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是否是劉琮本人為了拉攏蒯越支持,故意通過他在江漢會的內奸幹掉曾凡,以便嫁禍劉琦呢?”
“這個可能性不大。”何校尉否定道,“因為在劉琮背後出謀劃策之人是蔡瑁。”
“這與蔡瑁有何關係?”如月不解道。
“蔡瑁、蒯越兩人同為襄陽望族,世代相交,本就是同聲共氣,犯不著用此等陰毒之法來爭取蒯越。”何校尉解釋道。
聽罷何校尉一番分析,如月更是雲裏霧裏,她追問道:
“那麽曾凡之死又是何人所為呢?”
何校尉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晃了晃,然後略有些興奮地迴應道:
“恐怕除了我們雲霄天國之外,還有另外一股隱藏勢力試圖左右荊州政局。”
單憑眼前的線索,何校尉尚無法推知幕後的黑手是誰。不過此事倒是激起了何校尉內心深處強烈的好奇心,隻見她側首望向窗外,口中自言自語道:
“有意思,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