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日的調養,劉思成的身體已經恢複如常。在此期間,劉思成對孔明夫婦甚為感激,特別是孔明的妻子——黃月英。劉思成覺得月英對自己的關愛就如同慈母對待兒子一般,細致入微,暖人心房。
月英曾經詢問過劉思成的身世,劉思成不便直言以告,隻能推說他本是漢人卻因戰亂而流落越族聚居區,後來又逢吳軍掃蕩故而逃難至此。
月英同情劉思成的遭遇,遂挽留其在草廬中暫住。
因為劉思成身上的粗布衣衫早已殘破不堪,月英便為他準備了褒衣廣袖的錦衣。又因為劉思成並未蓄發,月英便為他準備了一條細絹幅巾,內實絲綿,裹在頭上,充作發髻。月英這一切所為皆是為了讓劉思成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漢人,而非披發左衽的蠻夷。如此種種,不禁讓劉思成心頭一暖。從月英身上劉思成甚至體會到了久違的家庭溫暖。
此刻,劉思成又迴憶起了自己的過往。劉思成的父母因為工作的緣故一直在外地忙碌,所以劉思成很少能有機會與父母相聚,也就很少能體會到父母對他的關愛。從初中起,劉思成就開始獨自一人生活,每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能與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見一次麵。或許由於距離產生了隔閡,或許是父母對這個兒子知之甚少的緣故,每次見麵都是平淡如水,反而類似與陌生人相處。於是劉思成漸漸產生了一種孤家寡人的寂寞感,這種感覺直到遇見小雪後才完全消失。
如今,月英的關懷同樣溫暖了劉思成的心房。不過這種溫暖與小雪給予的溫暖截然不同,小雪的溫暖是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而月英的溫暖則是一種無微不至的體貼。
或許是被月英的誠意所打動,雖然此處並非劉思成真正的家,但是他的內心之中卻油然而生一種迴家的感覺。
眼見自己已經恢複如常,劉思成雖有幾分不舍,但卻做出了離開隆中的決定。
原因無他,乃是其心中一直對小雪的死耿耿於懷,他想尋覓一位世外高人,向其學習更為高深的武功,然後擊敗霜月,以此彌補心中的遺憾。
劉思成一直固執地認為,當時的自己若能夠擊敗霜月,小雪便不會死。
所以此刻的他極為渴望迅速提升武功修為,試圖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並非一個無力自保的弱者。
主意已定,劉思成於是主動向孔明夫婦表明去意。二人眼見劉思成態度如此決絕,也不好挽留。不過此時日已西斜,孔明夫婦勸劉思成暫且住下,等明日再走。盛情難卻之下,劉思成也不好推脫,便接受了二人的好意。
當晚照例由月英親自下廚準備晚餐。用餐之前,劉思成閑來無事,便獨自一人在草廬附近的竹林中閑逛,欣賞隆中的美景。對於離開隆中一事,劉思成心中那是百般不舍。不過一想到小雪慘死在自己眼前,劉思成的內心又重新堅定起來……
不知不覺中,劉思成走到一座小橋上,他停下腳步倚著欄杆環顧四周。草廬附近遍植毛竹,故而四季常青,經霜不凋。凝望著眼前這片蒼翠,令人神清氣爽,倍感精神。
此時,一陣疾風拂麵而來,竹葉在風中片片飛落,緩緩飄入水中,激起朵朵漣漪。劉思成下意識地裹緊了衣服,隆中的氣候比起廬陵郡來的確是冷了許多。
水中的倒影在疾風吹拂下變了形,扭曲成細碎的折皺。
隻見劉思成從衣衫內掏出一枚心形戒指,放在手心細細端詳。這枚戒指乃是小雪的遺物,當初劉思成從小雪額前取下這枚戒指後,便一直用細繩係在胸前,貼身收藏。
看到它,劉思成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小雪的音容笑貌,仿佛她就在自己身旁,一刻也不曾離去。
正當劉思成還沉浸在對小雪的追憶之中時,從他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唿喚,似乎在叫著他的名字。
於是劉思成趕忙把戒指藏入衣衫中,然後迅速轉過身來,赫然發現身後立著一名中等身材的女子。
此人劉思成在草廬之中曾經見過,名字叫做婷婷,姓氏為何卻不甚清楚,至於她與孔明夫婦的關係劉思成也一概不知。她的年紀約莫十八九歲,或許是孔明的某個親戚吧。劉思成如是判斷道。
不過單從長相來看,婷婷卻與孔明夫婦並無半分相似之處。
孔明是一位身高八尺,皮膚白皙,相貌俊美,留著三髭髯,頭戴綸巾,身披鶴氅,宛若神仙一般的隱士高人。他的相貌一點不辱沒臥龍之名。
月英則是一名留著褐發,挽墮馬髻,略施粉黛,身著暗紅色廣袖織錦直裾,高七尺三寸的端莊婦人。雖然皮膚有些黝黑,但卻仍稱得上是一位美女。
奇怪的是,月英給人的整體感覺不像是漢人。或許正是由於她的長相極富異國情調,所以才會被見識淺薄的鄉民評為醜女吧。
不過不管他人怎樣評論,在劉思成的心中,溫柔善良的月英就是一等一的大美女,不接受任何反駁。
反觀婷婷則是一名挽著獨髻,頭戴嵌玉小冠,未施粉黛,外著赤色箭袖織錦直裾,內襯玄色單衣,高約六尺五寸的年輕女子。她的身材並無孔明夫婦一般高大,她的相貌與孔明夫婦也是相去甚遠。若是單單隻論長相,她並不屬於第一流的美女,不過卻是英姿颯爽,很有女俠風範。
眼見婷婷主動來尋,劉思成委實有些訝異。因為他在草廬中暫住期間,與婷婷一直未有言語交流,如今婷婷主動尋來又是所為何故呢?
劉思成於是對著婷婷禮貌性的微笑,然後恭敬地詢問道:
“婷婷,敢問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啊?”
隻見婷婷秀眉微蹙,抬手指著劉思成的鼻子,毫不客氣地質問道:
“你為何要走?”
她說話的語氣略顯生硬,音調上是女中音,嚴厲中透露出幾分威嚴。
劉思成聞言搓了搓手,然後麵色尷尬地迴應道:
“因為某些特殊緣由……”
婷婷並非當事人,劉思成自然不願意在她麵前述說自己的過往。
“是何緣由?”婷婷說話非常直白,仿佛是在提審犯人,一點也不理會劉思成的感受。
眼見婷婷如此執著,無奈之下,劉思成隻得向其簡述一番離開隆中的真實原因。隻聽劉思成誠懇道:
“我心愛之人為了救我而被其姊誤殺。因此我打算雲遊四海,尋覓一位隱世高手,跟他修習更高強的武功,一舉擊敗其姊,以此證明我並非一個無力自保的弱者。”
婷婷聽罷,雙目圓瞪,她的目光瞬間變得淩厲起來。
劉思成見狀心頭一緊,在婷婷淩厲的目光之下,似乎心中的一切都已被對方所知曉,根本無所遁形。
突然間,婷婷竟抬手就是一記掌摑,劉思成見狀趕緊閃避。因為劉思成曾經修煉過“易術”,雖然事發突然,但是他內心中卻有十足把握能夠避開這一掌。不過事情的結果卻出乎意料,隻聽啪的一聲脆響,劉思成的左臉結結實實挨了一下,清晰地留下五道紅印。
婷婷這一記掌摑,在劉思成看來速度並不快,而且劉思成的身體明明已經做出反應,為何竟會中招?劉思成心中驚訝莫名。
難道自己剛剛躲開的隻是幻影嗎?若要產生幻影動作必須極快,隻有如此,人眼才會來不及分辨。就如同直升飛機的螺旋槳在高速旋轉時,旁人會誤以為它轉得很慢一樣。單單這一巴掌,就能證明婷婷的身手非比尋常。
劉思成暗忖,婷婷莫不是一位深藏民間的武功高手吧。
“笨蛋!”婷婷無緣無故罵了一句,說罷轉身就走。隻留下劉思成一臉茫然地立在原地。
眼見婷婷功夫如此了得,劉思成不由得心中一喜,自己苦苦尋覓的隱世高手不就在眼前嗎?既然如此,自己也就沒有離開隆中的必要了。
跟隨著婷婷的腳步,劉思成再次返迴草廬之中。
此時,月英已經備好了晚膳,遂邀劉思成一道在主屋中用餐。
用餐完畢後,劉思成順勢向孔明夫婦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孔明兄,英姐,我決定繼續留在隆中,所以今後的日子裏又得麻煩二位了。”
“真的嗎?”月英聞言欣喜不已,她捂著嘴,口中驚唿道,“如此甚好!”
說話間,劉思成注意到月英的眼角上竟然掛著晶瑩的淚珠,不由得心頭一暖。
此時,坐在劉思成身旁的婷婷又罵了一句:
“笨蛋!”
月英聞言,秀眉微蹙,隨即提醒婷婷道:
“婷婷,勿要失了禮數!”
婷婷卻是不以為然,語氣堅定地迴應道:
“他本就是笨嘛,還不許人說嗎?”
劉思成不願讓二人為了自己的事情起了爭執,同時也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於是側身望向婷婷,溫言詢問道:
“婷婷,為何要罵我笨蛋呢?”
婷婷聞言白了劉思成一眼,憤然道:
“莫非你此刻尚不知原因為何?看來你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笨蛋!”
眼見婷婷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一旁的月英輕拍桌案,嗔怪道:
“婷婷,切不可再口出汙言!”
豈料婷婷並未理會月英的話語,反而對著劉思成厲聲質問道:
“我問你劉思成,你之前為何決定要離開此地?”
“自然是為了學武啊!”劉思成不懂對方葫蘆裏賣了什麽藥,一臉疑惑地迴答道,“方才我已經向你說過了。”
“你學武可是為了你心愛之人?”婷婷反問道,“那我再問你,你心愛之人是為誰而死?殺死她的又是誰呢?”
“她是為我而死。殺死她的乃是其姊。所以……”劉思成迴應道。
“所以你是笨蛋!”未等劉思成說完,婷婷便搶白道。
由於接二連三被婷婷肆意侮辱,縱然劉思成一副好脾氣,也不免心中忿忿難平。他當即反駁道:
“喂,婷婷,此事與我是笨蛋何幹?”
“你還不明白?”婷婷搖搖頭,很不情願地往下說道,“你心愛之人對你或是其姊好與不好?”
“都很好啊!”劉思成脫口而出。
“所以,她為了救你而命喪其姊之手,又怎會心懷怨言?她絕不會希望你二人因她之死而糾纏不清。你二人皆是至親,她又豈會希望你二人互相傷害呢?”婷婷清了清喉嚨,繼續說道,“你竟連死者遺願都不了解,罵你是笨蛋難道有錯不成?”
婷婷所言宛若一聲驚雷,讓劉思成如夢初醒。
沒錯,自己的確是個笨蛋,因為小雪死前還叮囑自己與霜月切勿相互仇恨,就是怕兩人因她之死而大打出手。而現如今自己竟然……
想到此處,劉思成的眼眶中瞬間充滿了淚水。
此時,婷婷的聲音驚醒了尚在自責中的劉思成。隻見她表情凝重地反問道:
“你決心留在隆中,莫非是希望我教你習武不成?”
劉思成沒成想自己的那點小心思竟然被婷婷識破,於是不再隱瞞,坦誠以告道:
“沒錯!不知你可答應?”
婷婷聞言麵色不悅,隨即深吸一口氣,然後提高音量大喝道:
“你果然是個笨蛋!”
劉思成聽罷一臉無辜,不知自己究竟錯在何處。因為此刻有求於人,不便發作,隻得放低姿態,一臉茫然道:
“為何你又要罵我?”
婷婷抬手指著劉思成,毫不留情地大聲訓斥道:
“你不具備相應資質,所以我不會教你武功。並且你本已習得一門功夫,隻是修煉不夠,所以尚不能充分發揮其威力而已。另外,我還要奉勸你一句,武功本身並無強弱之分,習武者才是決定武功強弱的根本,故而一味追求修習更高強的武功並無意義。為今之計,你切勿好高騖遠,把自身功夫修煉到家方是正道。我言盡於此,連這些簡單道理都不明白的大笨蛋!”
劉思成聽罷,再次目瞪口呆。
婷婷的一席話讓劉思成豁然開朗,原來自己對於武功的理解竟然存在如此大的偏差。
通過兩次接觸,劉思成領教了婷婷的另一門絕活。婷婷如同小雪一般,也具有心靈分析能力,而且比小雪更為厲害。劉思成甚至一度懷疑婷婷與自己一樣具備感應能力。
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因為自己對婷婷的感應能力很弱,說明兩人之間的腦電波頻率相差甚遠。相對而言,即便婷婷也具備此等能力,她對自己的感應能力理應很弱才對。可現如今,劉思成卻有一種心中所想皆被婷婷看透的錯覺。莫非是婷婷的感應能力遠超過自己不成?當然,這其中的緣由劉思成無從得知,隻能在心中胡亂猜測。
劉思成不禁油生一種悲喜參半之感。喜的是自己再次遇上同類,以後說話便可以百無忌諱,直言以對,就如同過去跟小雪說話一般。悲的是婷婷雖然知悉自己心中所想,卻不會如小雪那般溫柔勸導,反而毫不留情地指責說教。雖然她說得句句在理,但劉思成心中卻是忿忿難平。在婷婷麵前,劉思成就如同通體透明一般,毫無遮蔽。雖然極不情願,卻不得不接受她的評頭論足,指指點點。
此時的劉思成懊惱不已,哀歎自己為何無法從婷婷身上感應出任何具體信息。不過話說迴來,除開婷婷之外,劉思成發現自己對孔明夫婦的感應能力也很微弱。
劉思成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感應能力是否在不斷減退,抑或這一切皆是上天對他的一種懲罰。婷婷就好像劉思成命中注定的克星一般,劉思成在婷婷麵前總是各種吃癟。
由於婷婷這個謎一般的女子存在,劉思成更加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
之後,劉思成便在隆中開始了新的生活。
孔明祖籍琅琊陽都,在荊州屬於外來士族,比之當地名門自然有所差距,不過卻是衣食無憂。諸葛家族在襄陽城郊有田數十頃大宅一間,皆是由其叔父諸葛玄當初投靠劉表時所置辦。及至諸葛玄病故後,家中之事先是由長兄諸葛瑾負責打理,後長兄遠赴江東投靠到孫權帳下,便由孔明負責管理家務。不過孔明天性豁達,不事產業,其與月英成親之後便搬出了大宅,將原宅院交由老實持重的三弟諸葛均負責管理。
孔明見襄陽城西二十裏處的隆中山水奇佳,正是隱居避世之所,故而在此建起草廬,並於山下開辟二十畝薄田。一麵躬耕,一麵讀書,日子也過得逍遙自在。
草廬為一處不大的院落,前後分為兩進。前院之中北房為正房,乃是由孔明夫婦居住。北房東側有一耳房,此處是孔明的書房。西廂房是草廬中的客房,此時已經被婷婷占據。東廂房是給諸葛均預留的臥房,由於諸葛均通常住在老宅,故而分給劉思成暫居。東廂房一側為牛馬棚,西廂房一側為浴室,這便是前院的布局。後院則由廚房、廁所、豬圈組成,是家仆勞作、休息之地。不過後院之中還有一處獨立上鎖的房間,劉思成尚不知其真實用途。
孔明不喜奢華,草廬中隻有二名家仆相伴,日子過得簡樸平淡,不過這對於在越族地區生活慣的劉思成而言,卻是習以為常。
劉思成自然不會在孔明家飽食終日,平日裏他會主動幫忙幹些雜活,以減輕家中負擔。
當然在婷婷的一番點撥之下,劉思成又恢複了每日的習武。生活雖然簡單,卻也十分充實。
月英曾經詢問過劉思成的身世,劉思成不便直言以告,隻能推說他本是漢人卻因戰亂而流落越族聚居區,後來又逢吳軍掃蕩故而逃難至此。
月英同情劉思成的遭遇,遂挽留其在草廬中暫住。
因為劉思成身上的粗布衣衫早已殘破不堪,月英便為他準備了褒衣廣袖的錦衣。又因為劉思成並未蓄發,月英便為他準備了一條細絹幅巾,內實絲綿,裹在頭上,充作發髻。月英這一切所為皆是為了讓劉思成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漢人,而非披發左衽的蠻夷。如此種種,不禁讓劉思成心頭一暖。從月英身上劉思成甚至體會到了久違的家庭溫暖。
此刻,劉思成又迴憶起了自己的過往。劉思成的父母因為工作的緣故一直在外地忙碌,所以劉思成很少能有機會與父母相聚,也就很少能體會到父母對他的關愛。從初中起,劉思成就開始獨自一人生活,每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能與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見一次麵。或許由於距離產生了隔閡,或許是父母對這個兒子知之甚少的緣故,每次見麵都是平淡如水,反而類似與陌生人相處。於是劉思成漸漸產生了一種孤家寡人的寂寞感,這種感覺直到遇見小雪後才完全消失。
如今,月英的關懷同樣溫暖了劉思成的心房。不過這種溫暖與小雪給予的溫暖截然不同,小雪的溫暖是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而月英的溫暖則是一種無微不至的體貼。
或許是被月英的誠意所打動,雖然此處並非劉思成真正的家,但是他的內心之中卻油然而生一種迴家的感覺。
眼見自己已經恢複如常,劉思成雖有幾分不舍,但卻做出了離開隆中的決定。
原因無他,乃是其心中一直對小雪的死耿耿於懷,他想尋覓一位世外高人,向其學習更為高深的武功,然後擊敗霜月,以此彌補心中的遺憾。
劉思成一直固執地認為,當時的自己若能夠擊敗霜月,小雪便不會死。
所以此刻的他極為渴望迅速提升武功修為,試圖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並非一個無力自保的弱者。
主意已定,劉思成於是主動向孔明夫婦表明去意。二人眼見劉思成態度如此決絕,也不好挽留。不過此時日已西斜,孔明夫婦勸劉思成暫且住下,等明日再走。盛情難卻之下,劉思成也不好推脫,便接受了二人的好意。
當晚照例由月英親自下廚準備晚餐。用餐之前,劉思成閑來無事,便獨自一人在草廬附近的竹林中閑逛,欣賞隆中的美景。對於離開隆中一事,劉思成心中那是百般不舍。不過一想到小雪慘死在自己眼前,劉思成的內心又重新堅定起來……
不知不覺中,劉思成走到一座小橋上,他停下腳步倚著欄杆環顧四周。草廬附近遍植毛竹,故而四季常青,經霜不凋。凝望著眼前這片蒼翠,令人神清氣爽,倍感精神。
此時,一陣疾風拂麵而來,竹葉在風中片片飛落,緩緩飄入水中,激起朵朵漣漪。劉思成下意識地裹緊了衣服,隆中的氣候比起廬陵郡來的確是冷了許多。
水中的倒影在疾風吹拂下變了形,扭曲成細碎的折皺。
隻見劉思成從衣衫內掏出一枚心形戒指,放在手心細細端詳。這枚戒指乃是小雪的遺物,當初劉思成從小雪額前取下這枚戒指後,便一直用細繩係在胸前,貼身收藏。
看到它,劉思成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小雪的音容笑貌,仿佛她就在自己身旁,一刻也不曾離去。
正當劉思成還沉浸在對小雪的追憶之中時,從他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唿喚,似乎在叫著他的名字。
於是劉思成趕忙把戒指藏入衣衫中,然後迅速轉過身來,赫然發現身後立著一名中等身材的女子。
此人劉思成在草廬之中曾經見過,名字叫做婷婷,姓氏為何卻不甚清楚,至於她與孔明夫婦的關係劉思成也一概不知。她的年紀約莫十八九歲,或許是孔明的某個親戚吧。劉思成如是判斷道。
不過單從長相來看,婷婷卻與孔明夫婦並無半分相似之處。
孔明是一位身高八尺,皮膚白皙,相貌俊美,留著三髭髯,頭戴綸巾,身披鶴氅,宛若神仙一般的隱士高人。他的相貌一點不辱沒臥龍之名。
月英則是一名留著褐發,挽墮馬髻,略施粉黛,身著暗紅色廣袖織錦直裾,高七尺三寸的端莊婦人。雖然皮膚有些黝黑,但卻仍稱得上是一位美女。
奇怪的是,月英給人的整體感覺不像是漢人。或許正是由於她的長相極富異國情調,所以才會被見識淺薄的鄉民評為醜女吧。
不過不管他人怎樣評論,在劉思成的心中,溫柔善良的月英就是一等一的大美女,不接受任何反駁。
反觀婷婷則是一名挽著獨髻,頭戴嵌玉小冠,未施粉黛,外著赤色箭袖織錦直裾,內襯玄色單衣,高約六尺五寸的年輕女子。她的身材並無孔明夫婦一般高大,她的相貌與孔明夫婦也是相去甚遠。若是單單隻論長相,她並不屬於第一流的美女,不過卻是英姿颯爽,很有女俠風範。
眼見婷婷主動來尋,劉思成委實有些訝異。因為他在草廬中暫住期間,與婷婷一直未有言語交流,如今婷婷主動尋來又是所為何故呢?
劉思成於是對著婷婷禮貌性的微笑,然後恭敬地詢問道:
“婷婷,敢問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啊?”
隻見婷婷秀眉微蹙,抬手指著劉思成的鼻子,毫不客氣地質問道:
“你為何要走?”
她說話的語氣略顯生硬,音調上是女中音,嚴厲中透露出幾分威嚴。
劉思成聞言搓了搓手,然後麵色尷尬地迴應道:
“因為某些特殊緣由……”
婷婷並非當事人,劉思成自然不願意在她麵前述說自己的過往。
“是何緣由?”婷婷說話非常直白,仿佛是在提審犯人,一點也不理會劉思成的感受。
眼見婷婷如此執著,無奈之下,劉思成隻得向其簡述一番離開隆中的真實原因。隻聽劉思成誠懇道:
“我心愛之人為了救我而被其姊誤殺。因此我打算雲遊四海,尋覓一位隱世高手,跟他修習更高強的武功,一舉擊敗其姊,以此證明我並非一個無力自保的弱者。”
婷婷聽罷,雙目圓瞪,她的目光瞬間變得淩厲起來。
劉思成見狀心頭一緊,在婷婷淩厲的目光之下,似乎心中的一切都已被對方所知曉,根本無所遁形。
突然間,婷婷竟抬手就是一記掌摑,劉思成見狀趕緊閃避。因為劉思成曾經修煉過“易術”,雖然事發突然,但是他內心中卻有十足把握能夠避開這一掌。不過事情的結果卻出乎意料,隻聽啪的一聲脆響,劉思成的左臉結結實實挨了一下,清晰地留下五道紅印。
婷婷這一記掌摑,在劉思成看來速度並不快,而且劉思成的身體明明已經做出反應,為何竟會中招?劉思成心中驚訝莫名。
難道自己剛剛躲開的隻是幻影嗎?若要產生幻影動作必須極快,隻有如此,人眼才會來不及分辨。就如同直升飛機的螺旋槳在高速旋轉時,旁人會誤以為它轉得很慢一樣。單單這一巴掌,就能證明婷婷的身手非比尋常。
劉思成暗忖,婷婷莫不是一位深藏民間的武功高手吧。
“笨蛋!”婷婷無緣無故罵了一句,說罷轉身就走。隻留下劉思成一臉茫然地立在原地。
眼見婷婷功夫如此了得,劉思成不由得心中一喜,自己苦苦尋覓的隱世高手不就在眼前嗎?既然如此,自己也就沒有離開隆中的必要了。
跟隨著婷婷的腳步,劉思成再次返迴草廬之中。
此時,月英已經備好了晚膳,遂邀劉思成一道在主屋中用餐。
用餐完畢後,劉思成順勢向孔明夫婦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孔明兄,英姐,我決定繼續留在隆中,所以今後的日子裏又得麻煩二位了。”
“真的嗎?”月英聞言欣喜不已,她捂著嘴,口中驚唿道,“如此甚好!”
說話間,劉思成注意到月英的眼角上竟然掛著晶瑩的淚珠,不由得心頭一暖。
此時,坐在劉思成身旁的婷婷又罵了一句:
“笨蛋!”
月英聞言,秀眉微蹙,隨即提醒婷婷道:
“婷婷,勿要失了禮數!”
婷婷卻是不以為然,語氣堅定地迴應道:
“他本就是笨嘛,還不許人說嗎?”
劉思成不願讓二人為了自己的事情起了爭執,同時也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於是側身望向婷婷,溫言詢問道:
“婷婷,為何要罵我笨蛋呢?”
婷婷聞言白了劉思成一眼,憤然道:
“莫非你此刻尚不知原因為何?看來你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笨蛋!”
眼見婷婷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一旁的月英輕拍桌案,嗔怪道:
“婷婷,切不可再口出汙言!”
豈料婷婷並未理會月英的話語,反而對著劉思成厲聲質問道:
“我問你劉思成,你之前為何決定要離開此地?”
“自然是為了學武啊!”劉思成不懂對方葫蘆裏賣了什麽藥,一臉疑惑地迴答道,“方才我已經向你說過了。”
“你學武可是為了你心愛之人?”婷婷反問道,“那我再問你,你心愛之人是為誰而死?殺死她的又是誰呢?”
“她是為我而死。殺死她的乃是其姊。所以……”劉思成迴應道。
“所以你是笨蛋!”未等劉思成說完,婷婷便搶白道。
由於接二連三被婷婷肆意侮辱,縱然劉思成一副好脾氣,也不免心中忿忿難平。他當即反駁道:
“喂,婷婷,此事與我是笨蛋何幹?”
“你還不明白?”婷婷搖搖頭,很不情願地往下說道,“你心愛之人對你或是其姊好與不好?”
“都很好啊!”劉思成脫口而出。
“所以,她為了救你而命喪其姊之手,又怎會心懷怨言?她絕不會希望你二人因她之死而糾纏不清。你二人皆是至親,她又豈會希望你二人互相傷害呢?”婷婷清了清喉嚨,繼續說道,“你竟連死者遺願都不了解,罵你是笨蛋難道有錯不成?”
婷婷所言宛若一聲驚雷,讓劉思成如夢初醒。
沒錯,自己的確是個笨蛋,因為小雪死前還叮囑自己與霜月切勿相互仇恨,就是怕兩人因她之死而大打出手。而現如今自己竟然……
想到此處,劉思成的眼眶中瞬間充滿了淚水。
此時,婷婷的聲音驚醒了尚在自責中的劉思成。隻見她表情凝重地反問道:
“你決心留在隆中,莫非是希望我教你習武不成?”
劉思成沒成想自己的那點小心思竟然被婷婷識破,於是不再隱瞞,坦誠以告道:
“沒錯!不知你可答應?”
婷婷聞言麵色不悅,隨即深吸一口氣,然後提高音量大喝道:
“你果然是個笨蛋!”
劉思成聽罷一臉無辜,不知自己究竟錯在何處。因為此刻有求於人,不便發作,隻得放低姿態,一臉茫然道:
“為何你又要罵我?”
婷婷抬手指著劉思成,毫不留情地大聲訓斥道:
“你不具備相應資質,所以我不會教你武功。並且你本已習得一門功夫,隻是修煉不夠,所以尚不能充分發揮其威力而已。另外,我還要奉勸你一句,武功本身並無強弱之分,習武者才是決定武功強弱的根本,故而一味追求修習更高強的武功並無意義。為今之計,你切勿好高騖遠,把自身功夫修煉到家方是正道。我言盡於此,連這些簡單道理都不明白的大笨蛋!”
劉思成聽罷,再次目瞪口呆。
婷婷的一席話讓劉思成豁然開朗,原來自己對於武功的理解竟然存在如此大的偏差。
通過兩次接觸,劉思成領教了婷婷的另一門絕活。婷婷如同小雪一般,也具有心靈分析能力,而且比小雪更為厲害。劉思成甚至一度懷疑婷婷與自己一樣具備感應能力。
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因為自己對婷婷的感應能力很弱,說明兩人之間的腦電波頻率相差甚遠。相對而言,即便婷婷也具備此等能力,她對自己的感應能力理應很弱才對。可現如今,劉思成卻有一種心中所想皆被婷婷看透的錯覺。莫非是婷婷的感應能力遠超過自己不成?當然,這其中的緣由劉思成無從得知,隻能在心中胡亂猜測。
劉思成不禁油生一種悲喜參半之感。喜的是自己再次遇上同類,以後說話便可以百無忌諱,直言以對,就如同過去跟小雪說話一般。悲的是婷婷雖然知悉自己心中所想,卻不會如小雪那般溫柔勸導,反而毫不留情地指責說教。雖然她說得句句在理,但劉思成心中卻是忿忿難平。在婷婷麵前,劉思成就如同通體透明一般,毫無遮蔽。雖然極不情願,卻不得不接受她的評頭論足,指指點點。
此時的劉思成懊惱不已,哀歎自己為何無法從婷婷身上感應出任何具體信息。不過話說迴來,除開婷婷之外,劉思成發現自己對孔明夫婦的感應能力也很微弱。
劉思成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感應能力是否在不斷減退,抑或這一切皆是上天對他的一種懲罰。婷婷就好像劉思成命中注定的克星一般,劉思成在婷婷麵前總是各種吃癟。
由於婷婷這個謎一般的女子存在,劉思成更加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
之後,劉思成便在隆中開始了新的生活。
孔明祖籍琅琊陽都,在荊州屬於外來士族,比之當地名門自然有所差距,不過卻是衣食無憂。諸葛家族在襄陽城郊有田數十頃大宅一間,皆是由其叔父諸葛玄當初投靠劉表時所置辦。及至諸葛玄病故後,家中之事先是由長兄諸葛瑾負責打理,後長兄遠赴江東投靠到孫權帳下,便由孔明負責管理家務。不過孔明天性豁達,不事產業,其與月英成親之後便搬出了大宅,將原宅院交由老實持重的三弟諸葛均負責管理。
孔明見襄陽城西二十裏處的隆中山水奇佳,正是隱居避世之所,故而在此建起草廬,並於山下開辟二十畝薄田。一麵躬耕,一麵讀書,日子也過得逍遙自在。
草廬為一處不大的院落,前後分為兩進。前院之中北房為正房,乃是由孔明夫婦居住。北房東側有一耳房,此處是孔明的書房。西廂房是草廬中的客房,此時已經被婷婷占據。東廂房是給諸葛均預留的臥房,由於諸葛均通常住在老宅,故而分給劉思成暫居。東廂房一側為牛馬棚,西廂房一側為浴室,這便是前院的布局。後院則由廚房、廁所、豬圈組成,是家仆勞作、休息之地。不過後院之中還有一處獨立上鎖的房間,劉思成尚不知其真實用途。
孔明不喜奢華,草廬中隻有二名家仆相伴,日子過得簡樸平淡,不過這對於在越族地區生活慣的劉思成而言,卻是習以為常。
劉思成自然不會在孔明家飽食終日,平日裏他會主動幫忙幹些雜活,以減輕家中負擔。
當然在婷婷的一番點撥之下,劉思成又恢複了每日的習武。生活雖然簡單,卻也十分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