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他又道,「師母放心,我知嘉善喜歡方大人,絕不對心生醋意,趁機打壓。」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裏略帶促狹,方幼眠知道他是故意在說喻凜打壓呂遲敘和陸如安兩人的事情。
前些時日也正是經過太子的提醒,方幼眠才反應過來,好像自打這兩人入宮後見了一麵,後麵就再也沒見過了,陸如安身負官職,他忙碌不堪,方幼眠很清楚,可呂遲敘,之前還在談鋪麵的事情,後麵見都見不到人影。
敢情是因為喻凜暗中打壓,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方幼眠簡直不知道說些什麽好了。
新帝還跟她說,陸如安本來在查兩人和離的事情,被喻凜發覺了,陸如安背後靠著節度使大人,喻凜倒是不怕,徑直出手就是了。
隻是害怕方幼眠知道了生氣,便讓太子去幫他暗中敲打了陸如安,讓他不要插手喻家的事情。
說什麽喻家,不過就是假借喻家的名頭,讓他不要插手方幼眠和他的事情。
太子樂得看戲,且難得見喻凜託付他去做一件事情,便去了。
也不怎麽旁敲側擊,陸如安是個聰明人,很快便反應過來,他當時沒有說話,太子讓他迴去好生想一想,值不值得多事惹了不該惹的人放棄整個陸家。
後來,陸如安暗中追查的人果然收了迴去。
新帝跟方幼眠取笑,「老師這是看重師母,已經到了日防夜防的程度。」
他還告訴方幼眠,當時營救迴來之後,喻凜夜裏去尚衣局偷偷看她不算,還總是走神,心事都寫在臉上了,卻還總說沒走神想什麽,有時候在處理案牘公文,看到她的名字相關,他會多留意幾眼。
但因為還生氣,知道她傷心又不好叫她過來……
這些事情方幼眠從來不知道,喻凜從來沒有跟她提過,她從新帝的口中得知了不少事情,新帝也從她的口中得知了喻凜的另外一麵。
「......」
喻凜到了邊關之後,便送了消息迴來。
一封是給新帝的,另外一封是給方幼眠的。
新帝總是好奇,湊過來看方幼眠的信,因為寫得比較纏綿繾綣,喻凜會跟她說一些在柔然遇到的人和事,而信箋落尾之處,總是會說想她。
方幼眠覺得羞赧,不想讓人看到,她總是默默背過身去。
新帝自然是看不到什麽了,隻是在驚鴻一瞥之間,剽見一些字跡而已。
他忍不住道,「老師給師母寫的信箋字跡工整,一看就是認真落筆所書。」
方幼眠還沒有辯駁說怎麽可能,新帝已經把喻凜另外一封信箋遞過來,雖說同樣是好看的,這個龍飛鳳舞就顯得略略潦草了....
的確是有那麽一些對比在的。
見方幼眠不說話了,新帝又問,「是不是很明顯。」
方幼眠麵不改色將信箋收起來,否認道,「陛下言重了,沒有的事。」
新帝還要再說話,旁邊的內侍提醒道,他應該看摺子了。
登基之後的事務多如牛毛,沒有喻凜幫襯著,壓在新帝的頭上簡直苦不堪言。
若不是因為要顧及方幼眠,隻怕新帝一天都顧不上用膳。
要趁著打鐵將寧王留下的黨羽剷除,除卻那封遺詔炸出來的人之外,說不定還會有漏網之魚,要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網打盡,絕不能枉費了功夫。
初次之外,寧王捲走的虧空,以及他撤離京城之時,損毀的鋪麵,過了官府那邊,還在等著國庫的貼補。
新主登基,今年一直大變動,賦稅收不迴來,年關過得寡淡不說,朝臣的俸祿都要拿不出來了,貼補的銀錢一直發不出去,又不好籌錢,這畢竟是皇家的麵子。
新帝愁得要命,一籌莫展,他已經足夠節流開支,如果這筆貼補的錢放不出去,隻怕要失去大半的民心。
前線又在打仗,國庫吃緊。
新帝不知如何是好。
方幼眠看在眼裏,她默不作聲從自己的私庫當中拿了一大筆銀錢給新帝。
便說是以賑災的名義捐出去,可新帝執意不點頭,最後給方幼眠打了一個欠條,看得方幼眠苦笑不得。
可這樣填補也隻是杯水車薪而已,方幼眠雖說賺了一大筆,但用在朝廷這樣的大虧空也抵不住,最後她想了想,跟新帝商議,不如借皇家鋪子田地,以及人力去惠及百姓?
新帝不太涉及做生意的事情,起初聽不太懂,方幼眠耐心給他解釋了一番,後麵費口舌說了許多,新帝總算是有些明白了,可還是雲裏霧裏。
方幼眠也不想說了,她簡略道,若是皇帝信得過她,可將皇城鋪麵莊子人力物力等交給她,她會分散出去,給朝廷賺錢,應當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拿到第一筆錢。
新帝知道方幼眠是有些手腕,也有眼力,他躊躇了一會,方幼眠又跟他解釋道從前她便做過這樣的營生了,在京城也有些人脈,加上有官府幫著,應當不會賠錢。
「師母,我不是信不過你,而是...怕累到你了,這麽多的鋪麵營生,你都接手過去,若是把你累倒了,老師迴來的話....」
不得拿他斥責啊?新帝還是很怕喻凜的。
「不如陛下給我送一些人手?」一做監管,二來也是幫襯了。
新帝看了看如今的局勢,最後還是點了點頭,他給方幼眠挑了不少六部的得力助手幫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裏略帶促狹,方幼眠知道他是故意在說喻凜打壓呂遲敘和陸如安兩人的事情。
前些時日也正是經過太子的提醒,方幼眠才反應過來,好像自打這兩人入宮後見了一麵,後麵就再也沒見過了,陸如安身負官職,他忙碌不堪,方幼眠很清楚,可呂遲敘,之前還在談鋪麵的事情,後麵見都見不到人影。
敢情是因為喻凜暗中打壓,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方幼眠簡直不知道說些什麽好了。
新帝還跟她說,陸如安本來在查兩人和離的事情,被喻凜發覺了,陸如安背後靠著節度使大人,喻凜倒是不怕,徑直出手就是了。
隻是害怕方幼眠知道了生氣,便讓太子去幫他暗中敲打了陸如安,讓他不要插手喻家的事情。
說什麽喻家,不過就是假借喻家的名頭,讓他不要插手方幼眠和他的事情。
太子樂得看戲,且難得見喻凜託付他去做一件事情,便去了。
也不怎麽旁敲側擊,陸如安是個聰明人,很快便反應過來,他當時沒有說話,太子讓他迴去好生想一想,值不值得多事惹了不該惹的人放棄整個陸家。
後來,陸如安暗中追查的人果然收了迴去。
新帝跟方幼眠取笑,「老師這是看重師母,已經到了日防夜防的程度。」
他還告訴方幼眠,當時營救迴來之後,喻凜夜裏去尚衣局偷偷看她不算,還總是走神,心事都寫在臉上了,卻還總說沒走神想什麽,有時候在處理案牘公文,看到她的名字相關,他會多留意幾眼。
但因為還生氣,知道她傷心又不好叫她過來……
這些事情方幼眠從來不知道,喻凜從來沒有跟她提過,她從新帝的口中得知了不少事情,新帝也從她的口中得知了喻凜的另外一麵。
「......」
喻凜到了邊關之後,便送了消息迴來。
一封是給新帝的,另外一封是給方幼眠的。
新帝總是好奇,湊過來看方幼眠的信,因為寫得比較纏綿繾綣,喻凜會跟她說一些在柔然遇到的人和事,而信箋落尾之處,總是會說想她。
方幼眠覺得羞赧,不想讓人看到,她總是默默背過身去。
新帝自然是看不到什麽了,隻是在驚鴻一瞥之間,剽見一些字跡而已。
他忍不住道,「老師給師母寫的信箋字跡工整,一看就是認真落筆所書。」
方幼眠還沒有辯駁說怎麽可能,新帝已經把喻凜另外一封信箋遞過來,雖說同樣是好看的,這個龍飛鳳舞就顯得略略潦草了....
的確是有那麽一些對比在的。
見方幼眠不說話了,新帝又問,「是不是很明顯。」
方幼眠麵不改色將信箋收起來,否認道,「陛下言重了,沒有的事。」
新帝還要再說話,旁邊的內侍提醒道,他應該看摺子了。
登基之後的事務多如牛毛,沒有喻凜幫襯著,壓在新帝的頭上簡直苦不堪言。
若不是因為要顧及方幼眠,隻怕新帝一天都顧不上用膳。
要趁著打鐵將寧王留下的黨羽剷除,除卻那封遺詔炸出來的人之外,說不定還會有漏網之魚,要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網打盡,絕不能枉費了功夫。
初次之外,寧王捲走的虧空,以及他撤離京城之時,損毀的鋪麵,過了官府那邊,還在等著國庫的貼補。
新主登基,今年一直大變動,賦稅收不迴來,年關過得寡淡不說,朝臣的俸祿都要拿不出來了,貼補的銀錢一直發不出去,又不好籌錢,這畢竟是皇家的麵子。
新帝愁得要命,一籌莫展,他已經足夠節流開支,如果這筆貼補的錢放不出去,隻怕要失去大半的民心。
前線又在打仗,國庫吃緊。
新帝不知如何是好。
方幼眠看在眼裏,她默不作聲從自己的私庫當中拿了一大筆銀錢給新帝。
便說是以賑災的名義捐出去,可新帝執意不點頭,最後給方幼眠打了一個欠條,看得方幼眠苦笑不得。
可這樣填補也隻是杯水車薪而已,方幼眠雖說賺了一大筆,但用在朝廷這樣的大虧空也抵不住,最後她想了想,跟新帝商議,不如借皇家鋪子田地,以及人力去惠及百姓?
新帝不太涉及做生意的事情,起初聽不太懂,方幼眠耐心給他解釋了一番,後麵費口舌說了許多,新帝總算是有些明白了,可還是雲裏霧裏。
方幼眠也不想說了,她簡略道,若是皇帝信得過她,可將皇城鋪麵莊子人力物力等交給她,她會分散出去,給朝廷賺錢,應當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拿到第一筆錢。
新帝知道方幼眠是有些手腕,也有眼力,他躊躇了一會,方幼眠又跟他解釋道從前她便做過這樣的營生了,在京城也有些人脈,加上有官府幫著,應當不會賠錢。
「師母,我不是信不過你,而是...怕累到你了,這麽多的鋪麵營生,你都接手過去,若是把你累倒了,老師迴來的話....」
不得拿他斥責啊?新帝還是很怕喻凜的。
「不如陛下給我送一些人手?」一做監管,二來也是幫襯了。
新帝看了看如今的局勢,最後還是點了點頭,他給方幼眠挑了不少六部的得力助手幫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