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視角謝瑤顧長澤
一句話簡介:從東宮夫婦,到少年帝後。
立意:相愛抵萬難。
第01章 1
定安十八年二月,過夜半,風雨如晦。
謝瑤麵前放著一封攤開的書信。
屋外大雨傾盆,昏黃的燭光被風吹得忽明忽暗,姝麗溫靜的容顏上扯開一抹略蒼白的笑,她伸手再一次攥緊那薄薄的紙張。
筆墨於上鳳飛舞,短短的幾行字,從黃昏送來謝王府,此時已傳得上京人盡皆知。
那是一封從蕭相府送來的退婚書。
「瑤姐兒,你已看了四遍了,既是蕭家先薄情寡義,又何必為此過多傷神呢?」
身側一身綾羅錦緞的舅母曹氏一邊說著,一邊要抽走她手中的信。
謝瑤和蕭琝是年少相識,,早早地定了親,門當戶對性情相投,是上京人人稱讚的金玉良緣,隻等今年謝瑤過了十六,便由蕭琝上門提親,結蕭謝兩姓之好。
變故卻出在三個月前,軍功赫赫的謝王與世子戰死沙場,謝王妃懸樑殉情,偌大的謝王府一夕之間成了空架子,隻留這麽一個孤女謝瑤尚存人世。
往昔的風光不在,謝王府再不是大盛第一世家,葬禮過後,王府門前冷清,再無一人巴結討好,連侍奉的下人都悄悄跑了許多。
如今不過百日,這原本交好十多年的蕭相府,竟也送來了退婚的文書。
到底是顧惜著臉麵,書信的措辭很委婉,蕭相字字懇切,言及她如今孤女之身,縱是忠烈之後,身後卻已無家族幫扶,日後不能扶持蕭琝,做他青雲路的一磚片瓦。
與其等成親後休她下堂,不如現在就退親,要她主動承認配不上他的兒子蕭琝,也免得日後難堪。
後半段話於懇切中又多了幾分威脅,蕭相浸淫朝堂,知道恩威並施才最好拿捏人,可謝瑤自收了書信坐在這便一言不發,到了快晚間的時候,她著人收拾了當時定親的玉佩與文書,一道送去了蕭相府。
送信的人到了門口卻不入,當著門丁與路人的麵,將那個包裹扔到了家丁懷裏,嚷嚷道。
「你蕭家看不上謝府的門楣,我們小姐也不稀罕。」
於是不到兩個時辰,這事就在上京鬧得沸沸揚揚。
「瑤姐兒,說來你何苦將這事鬧得這麽大,如今外麵人人議論,汙及了你名聲,可怎麽是好啊!」
曹氏見她不答,嘆息了一句又問,謝瑤終於迴神,捏著那封信湊到燭光邊,看著它一點點燃盡。
才扯開嘴角。
「蕭府要我主動退親,要我承認配不上蕭琝,這事終究瞞不了,那麽無論如何我都會遭受非議,與其等蕭府宣揚我自甘下堂任由別人奚落,不如就這樣光明正大地讓所有人知道,是蕭府薄情寡義先要退親,此事本非我之過。」
半晌未曾開口,她嗓音還有些啞,手中攥著一串珠子,風吹過,映出她有些蒼白的容顏。
「可世道非議女子遠比男子更激烈,縱然別人知道了不是你的過錯,如今蕭家如日中天,誰又敢多說什麽?而你名聲受了牽連,日後又如何……還能……」
曹氏想著女子在世無非求個好姻緣,如今她這事鬧得不體麵,日後還有誰敢娶她?
可謝瑤毫不在意地搖頭。
「我的名聲有我爹娘的重要嗎?」
蕭府送來的書信裏,要她承認自己不通筆墨,不懂禮節,德不配位,言辭之間將她貶低到了骨子裏。
而謝瑤看得明白,這貶低的不是她,更是她才故去幾個月的爹娘。
她的禮節詩書均是謝王妃一手教導,說不上京中頭一份,但也跟粗鄙不堪並不沾邊。
蕭府瞧不上她的家教門楣,這遠比瞧不上她更讓她氣憤。
這莫須有的東西,她自然是不會認。
她一番話說的言辭激烈,曹氏見她語氣不悅,訕訕地收了繼續勸她的心思。
「那瑤姐兒可想好了?退了蕭家的親事,以後再找郎君可難了。」
曹氏語氣略有可惜。
這瑤姐兒平素脾氣溫溫柔柔的,卻偏生在死了爹娘以後養成一副有些強硬的性子,要她說何必逞一時風頭麵子非要趕在蕭家前頭退親?到底有些情分在,好言好語說一說,也未必不能入蕭府做個貴妾。
畢竟她現在的身份,想找個更好的親事也難。
「還有,你此番雖然退了親,今夏的親事不成,但到底如今王府也還在,你爹娘多少留了些體己給你,你兩個表姐也忙著,近來若無事,也不必多往我們明府去了。」
多少安慰了幾句,曹氏也沒忘記此行真正的目的,不放心地開口囑咐。
她聽說這位嫁過來的妹子和妹夫這些年南征北戰,王府裏沒多少銀子,如今人死,蕭家又退親,一個孤女能自己撐多久?
本身明家是不缺一口外甥女的飯的,可如今她退親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曹氏自己兩個女兒還待字閨中,自然不想因為跟她走得近牽連了名聲。
這才是她要來的主要目的。
謝瑤登時明白了她話中的意思。
袖中的手猛地攥緊,她一雙清透的眸子對上曹氏有些慌張心虛的眼,定定看了一會,扯開嘴角。
「舅母放心。」
三個月來,除了下葬的那一天明家再無一人來過謝王府,卻偏生退親的事情一出就馬不停蹄地過來了,難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句話簡介:從東宮夫婦,到少年帝後。
立意:相愛抵萬難。
第01章 1
定安十八年二月,過夜半,風雨如晦。
謝瑤麵前放著一封攤開的書信。
屋外大雨傾盆,昏黃的燭光被風吹得忽明忽暗,姝麗溫靜的容顏上扯開一抹略蒼白的笑,她伸手再一次攥緊那薄薄的紙張。
筆墨於上鳳飛舞,短短的幾行字,從黃昏送來謝王府,此時已傳得上京人盡皆知。
那是一封從蕭相府送來的退婚書。
「瑤姐兒,你已看了四遍了,既是蕭家先薄情寡義,又何必為此過多傷神呢?」
身側一身綾羅錦緞的舅母曹氏一邊說著,一邊要抽走她手中的信。
謝瑤和蕭琝是年少相識,,早早地定了親,門當戶對性情相投,是上京人人稱讚的金玉良緣,隻等今年謝瑤過了十六,便由蕭琝上門提親,結蕭謝兩姓之好。
變故卻出在三個月前,軍功赫赫的謝王與世子戰死沙場,謝王妃懸樑殉情,偌大的謝王府一夕之間成了空架子,隻留這麽一個孤女謝瑤尚存人世。
往昔的風光不在,謝王府再不是大盛第一世家,葬禮過後,王府門前冷清,再無一人巴結討好,連侍奉的下人都悄悄跑了許多。
如今不過百日,這原本交好十多年的蕭相府,竟也送來了退婚的文書。
到底是顧惜著臉麵,書信的措辭很委婉,蕭相字字懇切,言及她如今孤女之身,縱是忠烈之後,身後卻已無家族幫扶,日後不能扶持蕭琝,做他青雲路的一磚片瓦。
與其等成親後休她下堂,不如現在就退親,要她主動承認配不上他的兒子蕭琝,也免得日後難堪。
後半段話於懇切中又多了幾分威脅,蕭相浸淫朝堂,知道恩威並施才最好拿捏人,可謝瑤自收了書信坐在這便一言不發,到了快晚間的時候,她著人收拾了當時定親的玉佩與文書,一道送去了蕭相府。
送信的人到了門口卻不入,當著門丁與路人的麵,將那個包裹扔到了家丁懷裏,嚷嚷道。
「你蕭家看不上謝府的門楣,我們小姐也不稀罕。」
於是不到兩個時辰,這事就在上京鬧得沸沸揚揚。
「瑤姐兒,說來你何苦將這事鬧得這麽大,如今外麵人人議論,汙及了你名聲,可怎麽是好啊!」
曹氏見她不答,嘆息了一句又問,謝瑤終於迴神,捏著那封信湊到燭光邊,看著它一點點燃盡。
才扯開嘴角。
「蕭府要我主動退親,要我承認配不上蕭琝,這事終究瞞不了,那麽無論如何我都會遭受非議,與其等蕭府宣揚我自甘下堂任由別人奚落,不如就這樣光明正大地讓所有人知道,是蕭府薄情寡義先要退親,此事本非我之過。」
半晌未曾開口,她嗓音還有些啞,手中攥著一串珠子,風吹過,映出她有些蒼白的容顏。
「可世道非議女子遠比男子更激烈,縱然別人知道了不是你的過錯,如今蕭家如日中天,誰又敢多說什麽?而你名聲受了牽連,日後又如何……還能……」
曹氏想著女子在世無非求個好姻緣,如今她這事鬧得不體麵,日後還有誰敢娶她?
可謝瑤毫不在意地搖頭。
「我的名聲有我爹娘的重要嗎?」
蕭府送來的書信裏,要她承認自己不通筆墨,不懂禮節,德不配位,言辭之間將她貶低到了骨子裏。
而謝瑤看得明白,這貶低的不是她,更是她才故去幾個月的爹娘。
她的禮節詩書均是謝王妃一手教導,說不上京中頭一份,但也跟粗鄙不堪並不沾邊。
蕭府瞧不上她的家教門楣,這遠比瞧不上她更讓她氣憤。
這莫須有的東西,她自然是不會認。
她一番話說的言辭激烈,曹氏見她語氣不悅,訕訕地收了繼續勸她的心思。
「那瑤姐兒可想好了?退了蕭家的親事,以後再找郎君可難了。」
曹氏語氣略有可惜。
這瑤姐兒平素脾氣溫溫柔柔的,卻偏生在死了爹娘以後養成一副有些強硬的性子,要她說何必逞一時風頭麵子非要趕在蕭家前頭退親?到底有些情分在,好言好語說一說,也未必不能入蕭府做個貴妾。
畢竟她現在的身份,想找個更好的親事也難。
「還有,你此番雖然退了親,今夏的親事不成,但到底如今王府也還在,你爹娘多少留了些體己給你,你兩個表姐也忙著,近來若無事,也不必多往我們明府去了。」
多少安慰了幾句,曹氏也沒忘記此行真正的目的,不放心地開口囑咐。
她聽說這位嫁過來的妹子和妹夫這些年南征北戰,王府裏沒多少銀子,如今人死,蕭家又退親,一個孤女能自己撐多久?
本身明家是不缺一口外甥女的飯的,可如今她退親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曹氏自己兩個女兒還待字閨中,自然不想因為跟她走得近牽連了名聲。
這才是她要來的主要目的。
謝瑤登時明白了她話中的意思。
袖中的手猛地攥緊,她一雙清透的眸子對上曹氏有些慌張心虛的眼,定定看了一會,扯開嘴角。
「舅母放心。」
三個月來,除了下葬的那一天明家再無一人來過謝王府,卻偏生退親的事情一出就馬不停蹄地過來了,難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