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芬格斯裏,教皇知道原始母親在哪兒的可能性最高,打她肯定不虧。
令如律的命令傳遞給了各軍團,蟲族們開始清掃善後戰場, 準備再度動身。
隨行的科研工作者們圍著圖托麗死去的本體議論研究, 藍卓羽雖然專業領域不是芬格斯, 但也湊過去聽了幾句,迴來之後對令如律說:「陛下,她們好像有了對高等芬格斯本體的新猜測。」
令如律道:「說來聽聽?」
令妄行也流露出感興趣之色。
「說來有點話長,要先提到她們的教皇。」藍卓羽清了清嗓子。
關於芬格斯教皇,上次翼獸星域戰役後,帝國的學術界掀起了一場討論潮。
在蟲族的認知裏,芬格斯的教皇也是會次代更替的。隻不過她們的更替隱秘不宣,教皇也很少露麵,所以蟲族難以估算她們一共出過多少教皇、每一任教皇在位的時間又是多久。
蟲族上上一次目擊到她們的教皇,是在200多年前那場「滅族之戰」裏。
帝國打到了芬格斯王宮,把教皇從椅子上拖下來粉碎了核心。
再後來芬格斯東山再起,新任教皇變得更神秘了,隻泄露出過一張照片。
從照片來看,顯然,芬格斯進入宇宙時代後一直沒有換過教皇。
之前蟲族們隻是感慨高等芬格斯壽命真長,可「芬格斯之母」的出現,又給學術界帶來了一種新思路:
既然芬格斯之母能存在千年,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她們的教皇從古以來也隻有一個?
圖托麗的詭異特性證明了部分高等芬格斯能反覆再生,那麽,她們的教皇沒道理被殺一次就死了吧?
雖然新舊教皇長相不一樣,但芬格斯人形的外貌本就沒有定數,不能作為判斷依據。
從這個猜測出發,學術界重新復盤了滅族之戰的資料,然後發現裏麵有一段資料記載道:當年帝國軍戰後清理戰場時,曾在芬格斯王宮底下發現過一堆巨大的菌類殘骸。
蟲族不知道它是什麽,那堆菌子經過戰火洗禮已經完全碳化了,也檢測不出任何的生命特徵。
對殘骸做建模復原,隻能看出是巨大化版的菌群。就是形狀有點奇怪,似乎有一小半被挖走了。
學術界當時勉強下了結論,認為它可能是芬格斯的某種伴生物——菌子和菌子長在一起,多正常啊。
然而現在看來,答案不言自明了:那東西是某隻高等芬格斯的本體。
而那隻高等芬格斯,極有可能就是教皇。她的本體被破壞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被同伴們帶走,逃出生天。
令如律在藍卓羽的解說下翻閱完光腦資料,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實:「當年的芬格斯領土上,我們隻發現過一個本體?」
「對。」藍卓羽點頭,搓了搓毛躁的頭髮,「大型的菌子隻有王宮底下那一株,其餘地方都沒有。要不然,我們也不可能對芬格斯的本體毫無了解……不知道芬格斯是怎麽把其餘本體悄悄轉移走的。」
令如律道:「也許並沒有『其餘本體』——也許單星球的條件,不夠培育、也不需要培育出那麽多擁有本體的高等芬格斯。」
就比如圖托麗,她是在宇宙時代後才出現的,一個人能幹無數活。
單星球時代,說不定一個教皇的複製體就已經把所有能操的心都操完了。
對芬格斯來說,這樣設置甚至更符合需求。她們追求高度統一,一個人的複製體當然更能貫徹同一意誌。
令如律:這麽說還挺喜感哈。你看我有那麽多下屬,其實所有的下屬都是我自己。
藍卓羽被她一句話點醒,若有所思地睜大眼睛,點了點頭:「陛下說得有道理……我這就告訴同事們。」
隨著她們的對話結束,帝國-聯盟軍也已整裝待發了。
聯合艦隊再度開動,目標直指教皇星。
*
「她們離開仿王星了。」
「是的。」
「要攔截嗎?」
「攔不下來的。」
「偵查部隊正在行動。」
「無法預判她們的路線。」
「製造點障礙也好。」
「沒錯。」
祭壇邊緣一個接一個冒出了人形,外表各異,語調一致,逐漸站成一個圓環。
「圖托麗已經迴歸母神的懷抱。」
「願她安息。」
「她走之前想傳達什麽信息?」
「沒能全部接收。」
芬格斯們流暢地對話,交換著情報。而站在長毯另一端的教皇始終未開口,半闔著眼睛,雙手比圓向光圈禱告。
「啊。她們向這裏來了。」
「她們知道了我們的方位?」
「外層星球的武器儲備不夠。」
「增派支援軍隊……」
芬格斯們的議論聲逐漸變得密集,在空闊的教堂裏重疊出迴音。
教皇終於結束了祈禱,轉身道:「你們所帶迴的消息,母親都已經知曉。祂自有安排。」
四下安靜。她抬起雙手,微笑著說:「母親給我們下達了一個光榮的命令。」
教皇張開口,無聲地說了什麽。
芬格斯們左右看了看,臉上忽而也都露出了微笑。
下一瞬間,如同變魔術般,她們的麵孔有菌絲剝落,底下露出了與教皇一模一樣的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令如律的命令傳遞給了各軍團,蟲族們開始清掃善後戰場, 準備再度動身。
隨行的科研工作者們圍著圖托麗死去的本體議論研究, 藍卓羽雖然專業領域不是芬格斯, 但也湊過去聽了幾句,迴來之後對令如律說:「陛下,她們好像有了對高等芬格斯本體的新猜測。」
令如律道:「說來聽聽?」
令妄行也流露出感興趣之色。
「說來有點話長,要先提到她們的教皇。」藍卓羽清了清嗓子。
關於芬格斯教皇,上次翼獸星域戰役後,帝國的學術界掀起了一場討論潮。
在蟲族的認知裏,芬格斯的教皇也是會次代更替的。隻不過她們的更替隱秘不宣,教皇也很少露麵,所以蟲族難以估算她們一共出過多少教皇、每一任教皇在位的時間又是多久。
蟲族上上一次目擊到她們的教皇,是在200多年前那場「滅族之戰」裏。
帝國打到了芬格斯王宮,把教皇從椅子上拖下來粉碎了核心。
再後來芬格斯東山再起,新任教皇變得更神秘了,隻泄露出過一張照片。
從照片來看,顯然,芬格斯進入宇宙時代後一直沒有換過教皇。
之前蟲族們隻是感慨高等芬格斯壽命真長,可「芬格斯之母」的出現,又給學術界帶來了一種新思路:
既然芬格斯之母能存在千年,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她們的教皇從古以來也隻有一個?
圖托麗的詭異特性證明了部分高等芬格斯能反覆再生,那麽,她們的教皇沒道理被殺一次就死了吧?
雖然新舊教皇長相不一樣,但芬格斯人形的外貌本就沒有定數,不能作為判斷依據。
從這個猜測出發,學術界重新復盤了滅族之戰的資料,然後發現裏麵有一段資料記載道:當年帝國軍戰後清理戰場時,曾在芬格斯王宮底下發現過一堆巨大的菌類殘骸。
蟲族不知道它是什麽,那堆菌子經過戰火洗禮已經完全碳化了,也檢測不出任何的生命特徵。
對殘骸做建模復原,隻能看出是巨大化版的菌群。就是形狀有點奇怪,似乎有一小半被挖走了。
學術界當時勉強下了結論,認為它可能是芬格斯的某種伴生物——菌子和菌子長在一起,多正常啊。
然而現在看來,答案不言自明了:那東西是某隻高等芬格斯的本體。
而那隻高等芬格斯,極有可能就是教皇。她的本體被破壞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被同伴們帶走,逃出生天。
令如律在藍卓羽的解說下翻閱完光腦資料,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實:「當年的芬格斯領土上,我們隻發現過一個本體?」
「對。」藍卓羽點頭,搓了搓毛躁的頭髮,「大型的菌子隻有王宮底下那一株,其餘地方都沒有。要不然,我們也不可能對芬格斯的本體毫無了解……不知道芬格斯是怎麽把其餘本體悄悄轉移走的。」
令如律道:「也許並沒有『其餘本體』——也許單星球的條件,不夠培育、也不需要培育出那麽多擁有本體的高等芬格斯。」
就比如圖托麗,她是在宇宙時代後才出現的,一個人能幹無數活。
單星球時代,說不定一個教皇的複製體就已經把所有能操的心都操完了。
對芬格斯來說,這樣設置甚至更符合需求。她們追求高度統一,一個人的複製體當然更能貫徹同一意誌。
令如律:這麽說還挺喜感哈。你看我有那麽多下屬,其實所有的下屬都是我自己。
藍卓羽被她一句話點醒,若有所思地睜大眼睛,點了點頭:「陛下說得有道理……我這就告訴同事們。」
隨著她們的對話結束,帝國-聯盟軍也已整裝待發了。
聯合艦隊再度開動,目標直指教皇星。
*
「她們離開仿王星了。」
「是的。」
「要攔截嗎?」
「攔不下來的。」
「偵查部隊正在行動。」
「無法預判她們的路線。」
「製造點障礙也好。」
「沒錯。」
祭壇邊緣一個接一個冒出了人形,外表各異,語調一致,逐漸站成一個圓環。
「圖托麗已經迴歸母神的懷抱。」
「願她安息。」
「她走之前想傳達什麽信息?」
「沒能全部接收。」
芬格斯們流暢地對話,交換著情報。而站在長毯另一端的教皇始終未開口,半闔著眼睛,雙手比圓向光圈禱告。
「啊。她們向這裏來了。」
「她們知道了我們的方位?」
「外層星球的武器儲備不夠。」
「增派支援軍隊……」
芬格斯們的議論聲逐漸變得密集,在空闊的教堂裏重疊出迴音。
教皇終於結束了祈禱,轉身道:「你們所帶迴的消息,母親都已經知曉。祂自有安排。」
四下安靜。她抬起雙手,微笑著說:「母親給我們下達了一個光榮的命令。」
教皇張開口,無聲地說了什麽。
芬格斯們左右看了看,臉上忽而也都露出了微笑。
下一瞬間,如同變魔術般,她們的麵孔有菌絲剝落,底下露出了與教皇一模一樣的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