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其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隻知道再不趕迴家開家庭會議,就要變成他們三個孤立他了。


    周其均和周其廷差不多同時到家。


    一進家門,霞姑就給兩人各自分發一份列印出來的文件,是今天家庭會議的內容,群聊裏還有電子版的pdf,製作人是餘新荷。


    霞姑照顧了兩兄弟多年,提醒周其均:「她哭得好傷心,均均,她的每滴淚都是為你留的,你真的太過分了。」


    周其均下意識地感覺到沉悶的壓力,但這一次沒人同意他疏遠,也沒給他冷靜的時間。


    餘新荷是會議的主講人,總共就四個人,她還戴了個小蜜蜂擴音器,說道:「本次會議經由全體家人保證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且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法律責任,周律師,你說對不對?」


    在周其均點頭後,餘新荷又接著道:「各位家人們,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關於愛,第一部 分是愛的概念。」


    周其均看著大屏幕上顯示出來的段落文字。


    「愛,與喜歡混淆得最嚴重……但喜歡與愛的情感不同,愛的情感包括喜歡,包括愛護、尊敬和控製不住,除此之外還有最緊要的一項:敞開。互相敞開心魂,為愛所獨具。」


    餘新荷問道:「有沒有人有異議?」


    周其廷像個小學生一樣舉起手,餘老師準許他發表看法。


    「伊媽,你抄襲,這是史鐵生寫的。」周其廷打小報告。


    周品權隻敢偷笑一聲,在餘新荷威脅的目光下,板起臉,不講理地教訓起兒子:「我們辛辛苦苦供你念書,是讓你學會了來懟父母的?」


    「就是呀。」餘新荷滿意了。


    周其均知道他們是沖他來的,所以一直安靜地聽著,後麵就是愛的測量,愛的影響因素……穿插著他們一家人的合影。


    還有個觀影環節。


    客廳的光線暗了下來,一部日本電影《無人知曉》,周其均已經反反覆覆地看了很多遍。


    影片非常平靜地講述四個小孩被父母拋棄後的故事。


    最大的小孩才12歲,沒有煽情和眼淚,隻有忍耐和壓抑,家裏沒有大人了,房子斷水斷電,從公園偷水,吃泡麵要把湯留著第二天拌飯,被冤枉偷東西,帶著弟弟妹妹站在場外,偷看其他小孩打棒球,一直到最小的妹妹失足摔死,把妹妹埋葬在機場邊上,那裏可以看到她生前最想看的飛機。每個孩子連眉頭不曾皺一下,他們臉上隻有殘酷的平靜麻木,像沒事人一樣繼續掙紮生活下去。


    周其均看過太多次了,已經不記得他有沒有為劇情落過淚,或許沒有,被拋棄的人都有相似的經歷,甚至這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還是美化過的,現實裏那個最小的妹妹是被哥哥的朋友打死的,就因為她太餓,偷吃了一盒泡麵。


    餘新荷最後播放的是,當年她和周品權做慈善時的錄像,畫麵中比電影男主還要小的小孩就是周其均。


    餘新荷並不想再讓他迴憶在那之前是怎麽生活的,她隻是想讓他麵對現實,沒有什麽好逃避的,她之前太小心翼翼了,反倒把他推得更遠,她也不希望,一家人的「愛」最終被這些消磨。


    錄像裏的周其均一直盯著餘新荷看,但等餘新荷看過來時,他又移開了目光,一臉淡漠的不在意。


    錄像的最後是餘新荷抱住了周其均,邀請他加入他們家。


    就像此時此刻。


    餘新荷靠在了周其均的肩膀上,她早已淚流滿麵,在看到電影裏最小的妹妹去世後被裝進行李箱時。


    「就是這樣呀,你是我們的家人,不管發生什麽事,我們就是一家人,伊媽理解你以前不敢坦誠,因為這是生活,不是電影,沒有上帝視角,你不敢確定我們是不是真的愛你,伊媽也怕說太多,會讓你多想,太小心翼翼待你,結果這種區別反倒更讓你多想。」


    餘新荷哽咽:「伊媽當然愛你,你這樣會讓我覺得很失敗,你簡直是在看低我,你也不用覺得欠我們什麽,你小時候,我是想讓你跟著我做漆器,因為廷廷不喜歡漆器,但你看起來很喜歡,後來,你伊爸讓我別勉強你碰大漆,我還跟他大吵了一架,還是我自己想通了,要尊重你的選擇,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周其均轉過身,靜靜地抱著餘新荷。


    從心底深處伸出了一隻手,握住最柔軟的地方,那些他曾經不敢細想的畫麵,如同潮水淹沒了他。


    「對不起,伊媽。」


    周品權在一旁冷聲罵他:「搞得好像我們虧待了你一樣,這是最後一次,再有下次,你還是滾遠點好些,我們這個家,容不下膽小鬼,想當年,我周品權是多麽的有冒險精神,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跨國集團董事長,拓展事業版圖,還做了這麽多慈善,古人誠不欺我,天道酬仁、天道酬勇啊。」


    「伊爸,這不是你寫自傳感悟的時候,不過,缺了點氛圍感。」


    周其廷輕哼,握拳放在嘴邊做話筒,給擁抱的兩人配起了bgm:「自尊常常將人拖著,把愛都走曲折,假裝了解是怕真相太赤裸裸……」


    周品權忍了又忍:「是不是有病?」


    ……


    那天之後,周其均就半被迫、半自願地搬了迴來。


    但也沒什麽區別,餘新荷隻是把漆器都搬迴古宅工作室那邊去了,她打算等煙臺山旅遊景區開發完畢後,在百年前的開埠地重新開起脫胎漆器的手工藝品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舟側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耳並收藏林舟側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