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啊,差點忘了這事!是啊,明年可去!京城不知道有多熱鬧!」
「那我也要入京給陛下賀喜,說不定有機會見到陛下誕下的龍鳳胎!」
……
第148章
還沒到除夕,二十萬銀票就被兌現一空,根據海關署的匯報,他們一共迴收了了一半,還有一半在外流通。
霍瑾瑜與寶源局、戶部、稅務部商議過後,決定再發行價值一百萬的銀票,仍然隻有十兩麵值和百兩麵值兩種,循序漸進,等到這一百萬消耗完,再發行三百萬、五百萬的規模,基本上就是明年的全年目標了。
對於銀票,她本身不太急。
現在發行,也是因為大家的生意好了,商業規模已經足夠大,銀幣的麵值又太小。
過往發行銀幣也是這種思路,她接過老霍頭的擔子時,那時候開國沒多久,天下都在休養生息,百姓都在努力活著,許多地方甚至都是自給自足,連花錢的習慣都沒有養成,以物易物,一年到頭可能手裏邊就一些銅板。
她折騰再多,百姓不需要,流通不出去,最後可能被人指責勞民傷財。
霍月淺、霍雲深坐在椅子上,老實聽霍瑾瑜的教導。
霍月淺看了看桌上的銀票,好奇道:「若是日後景朝的生意規模再大一些,是不是要發行更大的銀票。」
霍瑾瑜想了想,「應該不需要。你們要記住,發行銀票要遵循市場和經濟規律,紙幣代表的不僅是錢,還是國家的威權和信任,不能隨意濫用。」
霍雲深微微蹙眉,「可是這般大的銀票,日後會不會也滋生許多貪腐?」
而且銀票還好藏匿。
霍月淺聞言,斜睨了他一眼,「你這叫因噎廢食,娘不是說了,對於貪汙腐敗這事,不能想著一蹴而就,這是與人性相悖的,要時常正本清源,給那些朝臣上緊箍咒。」
「我當然知道,隻是感慨天下那麽多人,為什麽清官那麽少。」霍雲深嘆氣。
霍月淺:「幼稚!」
霍雲深頓時瞪眼,「霍月淺,你夠了,再說就過分了。」
「……嗬!」霍月淺如他所願。
霍雲深頓時噘嘴,看向霍瑾瑜,「娘,你看她!」
霍瑾瑜扶額頭疼,「朕沒看見,你們自便!韓植,給他們清理出場地,防止摔壞了殿內的東西。」
霍月淺、霍雲深:……
見兩人老實了,霍瑾瑜又問起另外一個問題,「朕問你們,如何將一鍋滾水涼下來?」
姐弟倆見狀,也不再玩鬧,沉眉思索起來。
霍月淺想了想,「釜底抽薪?」
霍雲深:「揚湯止沸?好吧,我也覺得釜底抽薪最便捷,隻不過姐姐先說了,我總不能搶。」
霍瑾瑜聞言,挑了挑眉,這兩種方法確實都可以,不過效果卻不一樣。
釜底抽薪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而揚湯止沸,隻能暫時緩解問題,不能從根源上解決。
霍瑾瑜含笑道:「古人雲,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但是也要看事情,有些事情無法做到釜底抽薪,隻能暫時揚湯止沸,不必過於糾結。」
兩人明年就十歲了,這個問題,霍瑾瑜也沒想過讓他們想太深,不過是隨口問一下。
她又補充道:「揚湯止沸與釜底抽薪並不相悖,雙管齊下亦可以,都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目的是將滾水變涼,而不是辯駁誰優誰劣。」
霍雲深:「也就是要注重結果?」
霍瑾瑜:「結果與過程都重要,但是你也要分清主次,莫要顧此失彼。」
不擇手段與光明正大,還是有區別的。
兩人默默點頭,眼含思索。
……
霍瑾瑜同時命人在《大景朝報》上刊登了銀票的內容,讓百姓有心理準備。
可惜受技術限製,《大景朝報》上銀票的樣子連實物的四成都不到。
讓霍瑾瑜嘆氣不已,看來印刷技術還要繼續改進。
為了防止民間有惡人偽造□□,霍瑾瑜往各地送邸報的同時,也送了銀票,讓當地的官員能有實物作為辨認,別到時候官員也被騙了,那樣就笑話了。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大景朝報》已經從原先三錢一份,降低到一錢一份,現在每刊的銷量達到四十萬份,每年的銷量在不斷上升,預計三年後,可以達到每刊能達到六十萬份。
兩年前,報紙鋪開銷量後,在京城招標了第一則gg,是廣州的孟氏船廠,足足花了三萬兩銀子,算是將名聲打響,讓許多人知道官方出版的報紙還能打gg。
《大景朝報》出現後,民間也有人想要開辦報紙,尤其文風興盛的地區,以江南那邊最多,對於那些小報、小刊,霍瑾瑜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去年的時候,霍瑾瑜與禮部商議,打算將對民間的野刊、小刊進行統一管理,沒有朝廷發放的刊號,一律視為違法,創辦民間報刊的負責人身家要清白,要有當地的有名望的人擔保。
對此宋致也贊同,堵不如疏,不如朝廷統一管理,定下規則。
一開始民間小報出現時,他就有些頭疼,擔心未來出事。
要知道筆用錯了地方,可是能殺人的,並且禍延全族。
現下《大景朝報》獨一份,它的地位無人撼動,在它之下,《江南早報》、《閩南晚報》、《山東青雲報》……都是在民間有聲量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我也要入京給陛下賀喜,說不定有機會見到陛下誕下的龍鳳胎!」
……
第148章
還沒到除夕,二十萬銀票就被兌現一空,根據海關署的匯報,他們一共迴收了了一半,還有一半在外流通。
霍瑾瑜與寶源局、戶部、稅務部商議過後,決定再發行價值一百萬的銀票,仍然隻有十兩麵值和百兩麵值兩種,循序漸進,等到這一百萬消耗完,再發行三百萬、五百萬的規模,基本上就是明年的全年目標了。
對於銀票,她本身不太急。
現在發行,也是因為大家的生意好了,商業規模已經足夠大,銀幣的麵值又太小。
過往發行銀幣也是這種思路,她接過老霍頭的擔子時,那時候開國沒多久,天下都在休養生息,百姓都在努力活著,許多地方甚至都是自給自足,連花錢的習慣都沒有養成,以物易物,一年到頭可能手裏邊就一些銅板。
她折騰再多,百姓不需要,流通不出去,最後可能被人指責勞民傷財。
霍月淺、霍雲深坐在椅子上,老實聽霍瑾瑜的教導。
霍月淺看了看桌上的銀票,好奇道:「若是日後景朝的生意規模再大一些,是不是要發行更大的銀票。」
霍瑾瑜想了想,「應該不需要。你們要記住,發行銀票要遵循市場和經濟規律,紙幣代表的不僅是錢,還是國家的威權和信任,不能隨意濫用。」
霍雲深微微蹙眉,「可是這般大的銀票,日後會不會也滋生許多貪腐?」
而且銀票還好藏匿。
霍月淺聞言,斜睨了他一眼,「你這叫因噎廢食,娘不是說了,對於貪汙腐敗這事,不能想著一蹴而就,這是與人性相悖的,要時常正本清源,給那些朝臣上緊箍咒。」
「我當然知道,隻是感慨天下那麽多人,為什麽清官那麽少。」霍雲深嘆氣。
霍月淺:「幼稚!」
霍雲深頓時瞪眼,「霍月淺,你夠了,再說就過分了。」
「……嗬!」霍月淺如他所願。
霍雲深頓時噘嘴,看向霍瑾瑜,「娘,你看她!」
霍瑾瑜扶額頭疼,「朕沒看見,你們自便!韓植,給他們清理出場地,防止摔壞了殿內的東西。」
霍月淺、霍雲深:……
見兩人老實了,霍瑾瑜又問起另外一個問題,「朕問你們,如何將一鍋滾水涼下來?」
姐弟倆見狀,也不再玩鬧,沉眉思索起來。
霍月淺想了想,「釜底抽薪?」
霍雲深:「揚湯止沸?好吧,我也覺得釜底抽薪最便捷,隻不過姐姐先說了,我總不能搶。」
霍瑾瑜聞言,挑了挑眉,這兩種方法確實都可以,不過效果卻不一樣。
釜底抽薪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而揚湯止沸,隻能暫時緩解問題,不能從根源上解決。
霍瑾瑜含笑道:「古人雲,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但是也要看事情,有些事情無法做到釜底抽薪,隻能暫時揚湯止沸,不必過於糾結。」
兩人明年就十歲了,這個問題,霍瑾瑜也沒想過讓他們想太深,不過是隨口問一下。
她又補充道:「揚湯止沸與釜底抽薪並不相悖,雙管齊下亦可以,都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目的是將滾水變涼,而不是辯駁誰優誰劣。」
霍雲深:「也就是要注重結果?」
霍瑾瑜:「結果與過程都重要,但是你也要分清主次,莫要顧此失彼。」
不擇手段與光明正大,還是有區別的。
兩人默默點頭,眼含思索。
……
霍瑾瑜同時命人在《大景朝報》上刊登了銀票的內容,讓百姓有心理準備。
可惜受技術限製,《大景朝報》上銀票的樣子連實物的四成都不到。
讓霍瑾瑜嘆氣不已,看來印刷技術還要繼續改進。
為了防止民間有惡人偽造□□,霍瑾瑜往各地送邸報的同時,也送了銀票,讓當地的官員能有實物作為辨認,別到時候官員也被騙了,那樣就笑話了。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大景朝報》已經從原先三錢一份,降低到一錢一份,現在每刊的銷量達到四十萬份,每年的銷量在不斷上升,預計三年後,可以達到每刊能達到六十萬份。
兩年前,報紙鋪開銷量後,在京城招標了第一則gg,是廣州的孟氏船廠,足足花了三萬兩銀子,算是將名聲打響,讓許多人知道官方出版的報紙還能打gg。
《大景朝報》出現後,民間也有人想要開辦報紙,尤其文風興盛的地區,以江南那邊最多,對於那些小報、小刊,霍瑾瑜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去年的時候,霍瑾瑜與禮部商議,打算將對民間的野刊、小刊進行統一管理,沒有朝廷發放的刊號,一律視為違法,創辦民間報刊的負責人身家要清白,要有當地的有名望的人擔保。
對此宋致也贊同,堵不如疏,不如朝廷統一管理,定下規則。
一開始民間小報出現時,他就有些頭疼,擔心未來出事。
要知道筆用錯了地方,可是能殺人的,並且禍延全族。
現下《大景朝報》獨一份,它的地位無人撼動,在它之下,《江南早報》、《閩南晚報》、《山東青雲報》……都是在民間有聲量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