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開年,她就讓曾太傅、謝公給兩人正式開蒙。


    第142章


    昌寧十五年,正月。


    新的一年又開始,今年霍瑾瑜的主要目標,是對六部的職屬和功能進行改革,推行依法治國。


    開年的第一個早朝,霍瑾瑜宣布今後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家衙署的官員升遷,隻能在本機構內進行,不得轉調其他部門。


    其他部門的人也不能調任到大理寺、都察院、刑部。


    此法是為了維護執法、監管部門的純潔性,防止官員出現係統性的違反亂紀行為。


    身為國家執法監管者本來就應該是獨行者。


    同時,在都察院設立廉政司,專門監管朝野官員的貪贓枉法行為。


    廉政司的名字一公布,官員頓時後背一涼,尤其一些過往有些貓膩的官員更是冷汗直冒。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部門成立,肯定要立威的。


    尤其都察院的禦史一向強悍,在陛下的縱容下,別說百官,就是皇室、藩王也照樣懟上去。


    現在陛下公布都察院的升遷隻能在機構內進行,不能轉調其他部門,就更讓都察院的人有恃無恐。


    不知道過段時間,廉政司這場火能燒多大。


    除了這個,霍瑾瑜打算在翰林院成立報紙機構,取名「大景朝報」,其實一開始霍瑾瑜打算直接取名「景報」的,可是聽起來像是「警報」,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百官對這個倒不陌生,聽明白了陛下的意思,這個「大景朝報」不同於麵向官員的邸報,大景朝報則是麵向全天下百姓。


    對於這個朝報如何辦理,翰林院則是犯了難處,為此翰林院的翰林學士特意向其他幾個部門的官員請教。


    其他官員也有摸不準。


    邸報是麵向天下官員,主要刊登的都是一些朝野重大消息和措施,與普通民眾關係不大。


    現在的陛下要開辦的朝報是麵向百姓的,他們這些翰林官員過往接觸的是先賢百家典籍,平時也就是給陛下幹些著書修書的活。


    對於其中的尺度不好把控。


    掌院學士思來想去,拿不準分寸,隻能硬著頭皮去朝霍瑾瑜。


    朝報的規格、印刷規模,需要多大的紙麵,要求刊登多少信息,信息的種類……


    這些都是讓翰林院糾結的事情,因為這事,他們翰林院的官員已經吵了不知道多少次,連幹仗都有,嚇得旁邊的衙署還以為他們翰林院的人得了瘋病。


    霍瑾瑜見老學士實在可憐,不尋求讓他們自己摸索了。


    朝報內容也簡單,就是刊登這段時間朝廷做了那些事、那些成就,還有一些朝廷已經定罪的警示案件給百姓普法,一些益民開智的小趣聞……總之寓教於樂,不能太嚴肅了。


    掌院學士暗自記在心裏,他想了想,「陛下,可否刊登一些皇家事宜?」


    霍瑾瑜怔了一下,「你要寫什麽?」


    掌院學士臉上的笑有些不好意思,「首次辦朝報,微臣擔心吸引不到人,想記錄幾件兩位小殿下的事情。」


    身為陛下的龍鳳胎,兩個小殿下從出生起就萬眾矚目,目前民間對於誰最後能登上大寶,仍然還有爭論……


    其實他更想刊登陛下的事情,擔心陛下不允許,退而求其次。


    「……可以,不過等走上正軌,就不能再刊登了。兩個小傢夥相關內容,要交由朕審核。」霍瑾瑜思索片刻,覺得可以向天下公布一下儲君的兩個潛在人選。


    掌院學士頓時眉開眼笑,連連點頭。


    至於首次刊印,霍瑾瑜讓他們定下來後,刊印一萬份,不要隻在京畿周圍售賣,最好往更遠地方送一送。


    至於朝報的發布頻次初次定為七天一報。


    以現在的信息量,七日一報差不多,等到國內的生產力和交通徹底騰飛,到時候可以再設立日報。


    掌院學士將霍瑾瑜的話記在心裏,聽陛下的語氣,似乎頗為看重朝報。


    也是,若是發展得當,這份大景朝報可以成為左右輿論的喉舌,自然看重。


    霍瑾瑜原以為此事交由翰林院就行了,誰知道任務下達後,其他各部都想著插一手。


    這種麵向全民的宣傳,若是能占有一席之地,對於部門未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尤其首期內容,基本上就給後麵的內容定調,確立什麽內容很重要,不能隨便折騰。


    是故,翰林院的官員得到了各部官員的熱情「幫助」,吏部、刑部、禮部、工部、戶部……大理寺,就連鴻臚寺、國子監、太學這些也十分看重,恨不得一天三趟派人來詢問。


    討論到最後,儼然成了朝堂上的政治博弈。


    霍瑾瑜:……


    各衙署都要爭取自己部門的利益訴求。


    因為這事,文武百官已經在朝會上打了兩次架。


    甚至有官員覺得,大景朝報這事不能讓翰林院獨自發行,應該多讓幾個部門介入。


    霍瑾瑜:……


    若是多部門介入,恐怕十年都看不到報紙的影子。


    等到五六十年後,民眾識字率飆升、社會發展迅速時,各部倒是真的可以獨立建報,比如什麽法製報、農報、工報、經濟報……


    現在不需要折騰這麽多,百姓也消化不了這麽多的信息。


    對於朝野的鬧騰,霍瑾瑜還在忍受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