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亞諸國:……
他們有些不懂,東夷人到底怎麽惹到景朝皇帝了,讓其對他們這般厭惡,又不是刨了他們的祖墳!
不過清理倭寇這事,與許多國家都有利,自從琉球占了東夷島後,許多不甘心的東夷浪人和倭寇就在周邊海域流亡,他們不敢侵擾景朝的沿海,可是遭殃的卻是他們這些沿海小國,許多海外邦國的百姓提起倭寇都恨得癢癢。
西南地區,尤其雲貴地區,自從開展改土歸流後,被朝廷的武力「折服」,大部分地區還算安分,即使心裏有怨氣,也接受了改土歸流,不過暗地裏仍然使絆子,平時的摩擦也不少。
最近這兩年遷往雲貴地區的漢民多了,與本地土民的摩擦還有習俗各方麵的爭執也不少,派往這些地方的官員平時被這些事情鬧的頭都大了,但是對他們的磨鍊也是迅速的,在這些地方磨鍊三年勝過其他地方五年的成績。
徐於菟迴京後,貴州布政使的職位一直空缺,雖然地方苦,可也是一方封疆大吏。
七月中旬,貴州的布政使任命就出現了,是一個對朝野較為陌生的人。
對方姓吳,名參,此前在冀州當過兩年知縣,因為政績突出,被毅王破格舉薦給陛下,然後就空降到貴州,當布政使。
這些就是朝廷公布的履歷。
除了冀州的官民對他熟悉些,此人之前的經歷如同一張白紙,隻說對方是毅王供養的舉人,一直養在王府。
尤其聽說這個吳參他還身有殘疾,不良於行,平時出行要拄拐杖或者坐輪椅。
朝野官員:……
陛下!毅王!請問這個吳參是對你們有救命之恩嗎?
對方到底是什麽舉世聞名的大才,讓陛下這般不計較。
……
幹清宮中,霍瑾瑜看完禦史對吳參的控訴和疑惑,將其放在一邊,嘆氣道:「沒完沒了了。」
同殿寫東西的謝少虞聽到聲音,抬眸好奇:「陛下因為何事而憂愁?」
霍瑾瑜眸光轉了轉,單手支頤,「不就是因為貴州布政使的事情。」
謝少虞聞言,笑了笑,「貴州布政使也是封疆大吏,能不饞人嗎?一個蘿蔔一個坑,讓吳大人占了位置,其他人就隻能爭其他了。」
霍瑾瑜聞言,似笑非笑道:「現在朝野都在猜測吳參與朕的關係,你就不好奇?」
有人說吳參對她有救命之恩,有人說可能吳參是毅王暗地裏的謀士,有人猜測吳參可能是皇室人員……
一名內侍送上兩杯清茶。
謝少虞接過托盤,讓其退下,給霍瑾瑜送了一杯,「微臣自是好奇,陛下不說自然有您的道理。」
「也不是什麽可對你隱瞞的。」霍瑾瑜抿了一口茶,淡淡道:「吳參與你也不是陌生人,他也是顧問處出身。」
「……顧問處出身。」謝少虞低喃重複了一遍,思索這些年被派到外地的顧問處學士,尤其出了意外的人。
朝野都不認識這個名字,肯定是化名,說明之前的身份不可說,要麽出了事,要麽是死人,人選有二三人,謝少虞也不好猜。
霍瑾瑜見他還未確定,也不為難了,當即公布了答案,「安南的。」
「是他!」謝少虞驚詫。
當年胡勇被殺,都說仲博達也被拘禁殺害了,沒想到居然還活著。
……不過,聽說吳參腿有殘疾,看來還是受傷了。
霍瑾瑜:「嗯。原先想著,他的經歷較為複雜,將他派往比較偏遠的地區,也省的被人察覺身份,可是其他地方太苦,就將他派往貴州了。」
國土那麽大,天南海北都可以,最穩妥的還是派往遼東或者西北、東北等地區,可是條件太苦,對方現下又是殘疾,思來想去,就將其放到貴州。
謝少虞聞言,眉心蹙起,有些擔憂道:「貴州靠近雲南,距離安南地方也不遠,若是胡勇的舊部看到,會不會引起安南的騷動?」
「世間長相相似的人何其多,再說仲博達已死,人也不是朕送去的,而是胡勇搶去的,就算暴露,也是仲博達身在曹營心在漢。」霍瑾瑜隨手打開一份摺子,是廣州的事情。
廣州上旬的颶風造成了不少損失,連官方的兩個造船廠都損失了三艘船。
謝少虞:「多謝陛下解惑!」
霍瑾瑜正欲開口,忽而門口傳來姐弟倆的唿聲,她頓時將手中摺子合攏。
「娘!月月來看你了,你忙不忙!」
「娘,雲雲會些字了。」
霍月淺、霍雲深屁顛屁顛地跑進來,看到謝少虞也在,如歸巢的鳥兒一下子撞到他的懷裏。
「爹,你怎麽也在?」霍月淺仰頭好奇道。
「爹,你懂得多,能不能教六舅舅?」霍雲深抱住他的胳膊。
謝少虞看著一雙兒女,笑道:「當然來看你娘」。然後又對霍雲深道:「不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若是讓宣王知道他要教自己,肯定毫不客氣抬腳踹他。
霍雲深立馬癟嘴,霍月淺笑嘻嘻。
謝少虞見霍瑾瑜靠近,一手一個娃,將兩個孩子抱起。
對於這個動作,霍瑾瑜表示愛莫能助。
以她的力氣,也就抱得了一個孩子,兩個孩子又講究一視同仁,一人擠不進父母的懷抱,就要哭天喊地,
「今天玩的高興嗎?」霍瑾瑜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臉頰,小臉軟乎乎、水嫩嫩的,真好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有些不懂,東夷人到底怎麽惹到景朝皇帝了,讓其對他們這般厭惡,又不是刨了他們的祖墳!
不過清理倭寇這事,與許多國家都有利,自從琉球占了東夷島後,許多不甘心的東夷浪人和倭寇就在周邊海域流亡,他們不敢侵擾景朝的沿海,可是遭殃的卻是他們這些沿海小國,許多海外邦國的百姓提起倭寇都恨得癢癢。
西南地區,尤其雲貴地區,自從開展改土歸流後,被朝廷的武力「折服」,大部分地區還算安分,即使心裏有怨氣,也接受了改土歸流,不過暗地裏仍然使絆子,平時的摩擦也不少。
最近這兩年遷往雲貴地區的漢民多了,與本地土民的摩擦還有習俗各方麵的爭執也不少,派往這些地方的官員平時被這些事情鬧的頭都大了,但是對他們的磨鍊也是迅速的,在這些地方磨鍊三年勝過其他地方五年的成績。
徐於菟迴京後,貴州布政使的職位一直空缺,雖然地方苦,可也是一方封疆大吏。
七月中旬,貴州的布政使任命就出現了,是一個對朝野較為陌生的人。
對方姓吳,名參,此前在冀州當過兩年知縣,因為政績突出,被毅王破格舉薦給陛下,然後就空降到貴州,當布政使。
這些就是朝廷公布的履歷。
除了冀州的官民對他熟悉些,此人之前的經歷如同一張白紙,隻說對方是毅王供養的舉人,一直養在王府。
尤其聽說這個吳參他還身有殘疾,不良於行,平時出行要拄拐杖或者坐輪椅。
朝野官員:……
陛下!毅王!請問這個吳參是對你們有救命之恩嗎?
對方到底是什麽舉世聞名的大才,讓陛下這般不計較。
……
幹清宮中,霍瑾瑜看完禦史對吳參的控訴和疑惑,將其放在一邊,嘆氣道:「沒完沒了了。」
同殿寫東西的謝少虞聽到聲音,抬眸好奇:「陛下因為何事而憂愁?」
霍瑾瑜眸光轉了轉,單手支頤,「不就是因為貴州布政使的事情。」
謝少虞聞言,笑了笑,「貴州布政使也是封疆大吏,能不饞人嗎?一個蘿蔔一個坑,讓吳大人占了位置,其他人就隻能爭其他了。」
霍瑾瑜聞言,似笑非笑道:「現在朝野都在猜測吳參與朕的關係,你就不好奇?」
有人說吳參對她有救命之恩,有人說可能吳參是毅王暗地裏的謀士,有人猜測吳參可能是皇室人員……
一名內侍送上兩杯清茶。
謝少虞接過托盤,讓其退下,給霍瑾瑜送了一杯,「微臣自是好奇,陛下不說自然有您的道理。」
「也不是什麽可對你隱瞞的。」霍瑾瑜抿了一口茶,淡淡道:「吳參與你也不是陌生人,他也是顧問處出身。」
「……顧問處出身。」謝少虞低喃重複了一遍,思索這些年被派到外地的顧問處學士,尤其出了意外的人。
朝野都不認識這個名字,肯定是化名,說明之前的身份不可說,要麽出了事,要麽是死人,人選有二三人,謝少虞也不好猜。
霍瑾瑜見他還未確定,也不為難了,當即公布了答案,「安南的。」
「是他!」謝少虞驚詫。
當年胡勇被殺,都說仲博達也被拘禁殺害了,沒想到居然還活著。
……不過,聽說吳參腿有殘疾,看來還是受傷了。
霍瑾瑜:「嗯。原先想著,他的經歷較為複雜,將他派往比較偏遠的地區,也省的被人察覺身份,可是其他地方太苦,就將他派往貴州了。」
國土那麽大,天南海北都可以,最穩妥的還是派往遼東或者西北、東北等地區,可是條件太苦,對方現下又是殘疾,思來想去,就將其放到貴州。
謝少虞聞言,眉心蹙起,有些擔憂道:「貴州靠近雲南,距離安南地方也不遠,若是胡勇的舊部看到,會不會引起安南的騷動?」
「世間長相相似的人何其多,再說仲博達已死,人也不是朕送去的,而是胡勇搶去的,就算暴露,也是仲博達身在曹營心在漢。」霍瑾瑜隨手打開一份摺子,是廣州的事情。
廣州上旬的颶風造成了不少損失,連官方的兩個造船廠都損失了三艘船。
謝少虞:「多謝陛下解惑!」
霍瑾瑜正欲開口,忽而門口傳來姐弟倆的唿聲,她頓時將手中摺子合攏。
「娘!月月來看你了,你忙不忙!」
「娘,雲雲會些字了。」
霍月淺、霍雲深屁顛屁顛地跑進來,看到謝少虞也在,如歸巢的鳥兒一下子撞到他的懷裏。
「爹,你怎麽也在?」霍月淺仰頭好奇道。
「爹,你懂得多,能不能教六舅舅?」霍雲深抱住他的胳膊。
謝少虞看著一雙兒女,笑道:「當然來看你娘」。然後又對霍雲深道:「不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若是讓宣王知道他要教自己,肯定毫不客氣抬腳踹他。
霍雲深立馬癟嘴,霍月淺笑嘻嘻。
謝少虞見霍瑾瑜靠近,一手一個娃,將兩個孩子抱起。
對於這個動作,霍瑾瑜表示愛莫能助。
以她的力氣,也就抱得了一個孩子,兩個孩子又講究一視同仁,一人擠不進父母的懷抱,就要哭天喊地,
「今天玩的高興嗎?」霍瑾瑜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臉頰,小臉軟乎乎、水嫩嫩的,真好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