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瑾瑜看著盒子中的人頭,眼神淡淡,讓韓植將盒子燒了。
此次陳飛昊能有如此速度,一是因為精兵強將,裝備比對麵精良,而且軍需跟得上,二是對麵大部分是一群烏合之眾,所謂的土司雄兵其中大部分是土司奴隸。
他們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給一點吃的就要為奴役自己的土司拚命,配備的武器也不足夠,大多就一把鈍刀,鎧甲基本無,軍需也跟不上,許多人都是一次性消耗品。
在雙方戰鬥期間,有許多奴隸直接綁了自己的將領去找朝廷要功勞。
這種情況下,即便宋氏真的集結了三十萬大軍,最後頂多時間多個十天半個月,結果並無區別。
這次平叛的速度還有威力真的嚇到窺視的不少勢力,一時間都靜若寒蟬,同時他們確定一件事,就是景朝派兵攻打安南時,兵力絕對沒有他們宣揚的八十萬,二三十萬頂天了。
怪不得遠山侯能將安南當跑馬場來去自如,他們有這樣的勢力,別說安南了,在整個天下橫著走,都沒人敢攔。
不過逃亡的那些林氏、胡氏、陳氏懵了。
啥玩意?沒有八十萬,那他們那五百多萬兩賠償豈不是被坑了。
這種事,大家也隻是猜測,畢竟事情已經結束,誰也沒膽子去問中原朝廷。
隻能說,如果遠山侯率領的真是八十萬大軍,說明景朝對安南真的挺手軟的,以水東宋氏的下場,八十萬大軍將安南滅種滅國可謂是輕而易舉。
要麽派去安南的兵力並不是精銳力量,所以人數才那麽多,要麽就是高估了安南,這種想法,安南也不敢有,最終思來想去,歸咎於東方大國的高深莫測。
霍瑾瑜事後也反省了一下,去安南的兵力確實不需要那麽多,她低估了手下的兵,高估了安南兵,後麵沒撤迴,在國庫充足的情況下,讓這些士兵多些歷練。
所以這次水東宋氏叛亂,即使為了穩妥,也就派了十萬人。
宋氏被滅後,雲貴的其他土司頓時靜若寒蟬,看著京城方向瑟瑟發抖。
他們雖然不曾小看朝廷的實力,但是目前看來,雙方的差距有些大啊。
等水東宋氏的事情結束後,霍瑾瑜正式開始改土歸流。
去年在雲南的改土歸流表明,雲貴這些土司的實力沒有那般強大,對於雲貴這些地區的普通民眾來說,許多人更憎惡壓迫他們的土司。
給當地底層民眾分田,鼓勵開墾荒地,較少的稅賦(反正之前土司他們也就交一點稅,其他都自己昧下了),這樣也能鼓勵其他地區的漢民進入雲貴地區開墾,再加上駐軍、屯兵、修邊等軍事措施,外加推行儒學,加強對當地的教化,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定能成功。
當然對於新疆、遼東、西南、西北等地區,為了鼓勵內地流民遷移,官府都有補貼,稅賦都很少。
土地上有了子民才能越來越繁榮,才能有活力,才不會萎縮。
之前沒找到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作物時,百姓除非被流放或者強製遷移,很少去遼東等荒涼地區,近兩年農稅進一步減少,引得許多無地的佃農或者流民興起了遷移浪潮,許多荒地都被人開墾出來。
霍瑾瑜打算未來兩年去新疆巡視一番,最起碼要去天山看看。
……
為了推行改土歸流,霍瑾瑜任命徐於菟為貴州布政使,讓他領兩萬羽林衛去貴州。
朝野聽到這消息紛紛咋舌!
天底下也就雲貴的布政使去上任,帶著精兵強將。
臨行前,霍瑾瑜叮囑徐於菟此番去了貴州要小心謹慎,多與陳飛昊商議。
徐於菟躬身一拜,唇角噙著笑,「微臣必不入辱陛下的使命。」
霍瑾瑜遞給他一杯茶,「朕以茶代酒,希望你這次旗開得勝。」
「多謝陛下!」徐於菟接過茶盞,一飲而盡。
霍瑾瑜又讓人拿出一個精緻的紅漆盒子,打開後,裏麵是一把寶劍,「此寶劍算是朕給你便宜行事的憑證,雲貴地區山多路險,朕相信徐卿的決定,還請平安歸來。」
「多謝陛下信任!」徐於菟接過盒子,指腹輕輕摩挲盒子上的暗紋,也在控製心中悄無聲息的漣漪,昳麗的眸子看著她,沉聲道:「也請陛下照顧好自己。」
霍瑾瑜點了點頭。
等徐於菟離開,霍瑾瑜又拿起桌上的信——霍永安送來的,眉間微蹙。
按照她的理解,霍永安這信不應該送與她,應該給徐於菟,或者四公主也行。
「韓植,霍永安信中說,他與徐銜蟬要在宣州成了親。」霍瑾瑜又展開信箋,看了一遍,確定沒看錯。
「啊?」韓植呆愣了一下,迴過神,「永安殿下、徐銜蟬?徐大人願意嗎?」
主要是徐於菟剛剛才走,陛下怎麽不說,不會等到徐銜蟬孩子都生了,徐大人還不知道吧。
霍瑾瑜嘆氣,「朕問不出來。霍永安這小子,這種事不應該他自己去問嗎?」
韓植當即說道:「陛下說的對,這事就讓永安殿下去說。四公主那邊,她憂愁永安殿下的終身大事,這兩年都催的死心了,應該不會反對。」
畢竟霍永安還比陛下大一歲,過往有陛下頂著,現在陛下身份公布,兩個小殿下都能爬了,霍永安還在邊陲浪著,完全對成親沒想法,四公主肯定要急,奈何霍永安跑得遠,又沒辦法當麵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此次陳飛昊能有如此速度,一是因為精兵強將,裝備比對麵精良,而且軍需跟得上,二是對麵大部分是一群烏合之眾,所謂的土司雄兵其中大部分是土司奴隸。
他們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給一點吃的就要為奴役自己的土司拚命,配備的武器也不足夠,大多就一把鈍刀,鎧甲基本無,軍需也跟不上,許多人都是一次性消耗品。
在雙方戰鬥期間,有許多奴隸直接綁了自己的將領去找朝廷要功勞。
這種情況下,即便宋氏真的集結了三十萬大軍,最後頂多時間多個十天半個月,結果並無區別。
這次平叛的速度還有威力真的嚇到窺視的不少勢力,一時間都靜若寒蟬,同時他們確定一件事,就是景朝派兵攻打安南時,兵力絕對沒有他們宣揚的八十萬,二三十萬頂天了。
怪不得遠山侯能將安南當跑馬場來去自如,他們有這樣的勢力,別說安南了,在整個天下橫著走,都沒人敢攔。
不過逃亡的那些林氏、胡氏、陳氏懵了。
啥玩意?沒有八十萬,那他們那五百多萬兩賠償豈不是被坑了。
這種事,大家也隻是猜測,畢竟事情已經結束,誰也沒膽子去問中原朝廷。
隻能說,如果遠山侯率領的真是八十萬大軍,說明景朝對安南真的挺手軟的,以水東宋氏的下場,八十萬大軍將安南滅種滅國可謂是輕而易舉。
要麽派去安南的兵力並不是精銳力量,所以人數才那麽多,要麽就是高估了安南,這種想法,安南也不敢有,最終思來想去,歸咎於東方大國的高深莫測。
霍瑾瑜事後也反省了一下,去安南的兵力確實不需要那麽多,她低估了手下的兵,高估了安南兵,後麵沒撤迴,在國庫充足的情況下,讓這些士兵多些歷練。
所以這次水東宋氏叛亂,即使為了穩妥,也就派了十萬人。
宋氏被滅後,雲貴的其他土司頓時靜若寒蟬,看著京城方向瑟瑟發抖。
他們雖然不曾小看朝廷的實力,但是目前看來,雙方的差距有些大啊。
等水東宋氏的事情結束後,霍瑾瑜正式開始改土歸流。
去年在雲南的改土歸流表明,雲貴這些土司的實力沒有那般強大,對於雲貴這些地區的普通民眾來說,許多人更憎惡壓迫他們的土司。
給當地底層民眾分田,鼓勵開墾荒地,較少的稅賦(反正之前土司他們也就交一點稅,其他都自己昧下了),這樣也能鼓勵其他地區的漢民進入雲貴地區開墾,再加上駐軍、屯兵、修邊等軍事措施,外加推行儒學,加強對當地的教化,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定能成功。
當然對於新疆、遼東、西南、西北等地區,為了鼓勵內地流民遷移,官府都有補貼,稅賦都很少。
土地上有了子民才能越來越繁榮,才能有活力,才不會萎縮。
之前沒找到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作物時,百姓除非被流放或者強製遷移,很少去遼東等荒涼地區,近兩年農稅進一步減少,引得許多無地的佃農或者流民興起了遷移浪潮,許多荒地都被人開墾出來。
霍瑾瑜打算未來兩年去新疆巡視一番,最起碼要去天山看看。
……
為了推行改土歸流,霍瑾瑜任命徐於菟為貴州布政使,讓他領兩萬羽林衛去貴州。
朝野聽到這消息紛紛咋舌!
天底下也就雲貴的布政使去上任,帶著精兵強將。
臨行前,霍瑾瑜叮囑徐於菟此番去了貴州要小心謹慎,多與陳飛昊商議。
徐於菟躬身一拜,唇角噙著笑,「微臣必不入辱陛下的使命。」
霍瑾瑜遞給他一杯茶,「朕以茶代酒,希望你這次旗開得勝。」
「多謝陛下!」徐於菟接過茶盞,一飲而盡。
霍瑾瑜又讓人拿出一個精緻的紅漆盒子,打開後,裏麵是一把寶劍,「此寶劍算是朕給你便宜行事的憑證,雲貴地區山多路險,朕相信徐卿的決定,還請平安歸來。」
「多謝陛下信任!」徐於菟接過盒子,指腹輕輕摩挲盒子上的暗紋,也在控製心中悄無聲息的漣漪,昳麗的眸子看著她,沉聲道:「也請陛下照顧好自己。」
霍瑾瑜點了點頭。
等徐於菟離開,霍瑾瑜又拿起桌上的信——霍永安送來的,眉間微蹙。
按照她的理解,霍永安這信不應該送與她,應該給徐於菟,或者四公主也行。
「韓植,霍永安信中說,他與徐銜蟬要在宣州成了親。」霍瑾瑜又展開信箋,看了一遍,確定沒看錯。
「啊?」韓植呆愣了一下,迴過神,「永安殿下、徐銜蟬?徐大人願意嗎?」
主要是徐於菟剛剛才走,陛下怎麽不說,不會等到徐銜蟬孩子都生了,徐大人還不知道吧。
霍瑾瑜嘆氣,「朕問不出來。霍永安這小子,這種事不應該他自己去問嗎?」
韓植當即說道:「陛下說的對,這事就讓永安殿下去說。四公主那邊,她憂愁永安殿下的終身大事,這兩年都催的死心了,應該不會反對。」
畢竟霍永安還比陛下大一歲,過往有陛下頂著,現在陛下身份公布,兩個小殿下都能爬了,霍永安還在邊陲浪著,完全對成親沒想法,四公主肯定要急,奈何霍永安跑得遠,又沒辦法當麵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