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宣王嘴角抽抽,「我是看出來,這肉光長臉上了。」
雙方打完招唿後,康王上了宣王的馬車。
進城的時候,看著街道兩邊的風景,感慨道:「京城的變化太大了,都說江南繁華,和京城一比,我那地方都快成窮山僻壤了。」
宣王白了他一眼,「你若是想留,陛下也不攔著,昭王都能留在京城,你也可以。」
「我以前可沒有惹過你。」康王不接這個話茬,「說起來,你給我透個準話,陛下真是女子?父皇也知道?」
宣王再次給了他一個死魚眼,「母後何曾有事瞞過父皇,再說父皇不是通過陛下的名字告訴咱們了嗎?」
康王仔細揣摩了兄弟姐妹的名字,得出規律,嘆息道:「我真是服了父皇,居然將滿朝文武都耍了一遍。」
「撇除陛下女子身份,你覺得還有誰會比她幹的更好嗎?」宣王掀起車簾,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商鋪、熙攘人群臉上的勃勃生機都映入眼簾。
康王頓了一下,嘆笑道:「你針對我作甚,我對陛下從來都是信服的。」
「這還差不多。」宣王聞言,滿意一笑。
宣王先帶康王入了宮。
到了幹清宮,眾人向霍瑾瑜行禮。
「免禮!」霍瑾瑜笑道,打量了一下康王,「四哥這日子過得滋潤,越發豐腴了。」
康王有些不好意思,「讓陛下見笑了。」
霍瑾瑜目光落到他身邊的年輕人身上,好奇道:「這是……」
「微臣霍卓旭參見陛下!」霍卓旭目光熠熠,眼也不眨地盯著霍瑾瑜。
小時候小陛下帶他們出去闖禍時,一丁點看不出是女孩。
「是卓旭啊,都長這麽大了,成親沒有?」霍瑾瑜好奇道。
宣王黑線,「陛下,卓旭比你大兩歲,您覺得他成親沒有。再過兩年,康王都能當曾祖父了。」
霍卓旭耳根微紅,「陛下,臣已經成親八年有餘,兒子都兩個了。」
他話音落下,霍瑾瑜就感受到宣王的怨念。
霍瑾瑜直接將後腦勺對著他,欣慰道:「不錯,不錯,不像有些人一大把年紀,還是一個人。」她還年輕,還能拖。
宣王:……
康王目光揶揄,「陛下說得對!」
宣王:……
等迴去後,與長公主商量一下,將選夫議程提上來,不能讓陛下這樣拖下去。
以前是他們不知道真相,力氣沒使對地方,現下既然已經塵埃落地,後麵的事就要提上日程了。
霍瑾瑜宣了禦醫,給康王診脈,得知病情還在控製之內,眾人鬆了一口氣。
康王出宮後,帶著兒子去了昭王府看望昭王。
看著躺在床榻上消瘦的昭王,雖說隻癱了一半,但是看著悽慘不已,見了他也是一臉茫然,看樣子記憶還沒有恢復。
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是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呢。
至於昭王妃話語中暗含的小心思,康王裝作聽不懂,很快帶人離開,囑咐霍卓軒莫要接觸昭王府的人。
第122章
十月底,來京城賀壽的大部分新疆使臣都迴去了,同時帶迴去了屬於他們部落首領的冊封詔書,奉行因俗而治的方陣,暫時要求新疆諸部穩定即可。
同時向距離內陸較近的東部巴裏坤、哈密、吐魯番……等地區大量移民,鼓勵內陸缺地、無地民眾遷往東部開墾荒地。
設立的主要衛所主要在天山南北分部,負責治理當地的軍政民務。
等個過個二三十年,再多新疆進行改革,廢除當地的伯克製度,設立州縣,對她來說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同時她還鼓勵新疆那些部落貴族子弟前往京城學習,見識一下中原人的習俗和文化。
這樣的話,更有利於雙方的融合。
至於朵顏,據說經過請求,吐魯番使臣允許她留在太學。
……
康王在京城養病的時候,順便去看了同在京城「養病」的五王。
厲王、寧王等人之前聽說霍瑾瑜女扮男裝當皇帝,腦子都蒙了,知道消息的第二天一個個都病了。
一是被霍瑾瑜這事給氣傷了,二是被自己的蠢給氣壞了。
他們當時若是多點耐心,也不會落到現在現在這個下場,雖說他們幾個日常聚在一起,最喜歡嘲諷昭王,覺得他一堆好牌打成稀巴爛,可是昭王的日子可比他們好多了。
他們被困在王府中「養病」,都說京城繁華熱鬧,但是與他們無關。
而且陛下、昭王他們還經常讓太學的那些宗室學生來折騰什麽「敬愛愛老」活動,擔心他們日子過太好了。
不用特意大廳,幾人就知道他們在宗室之間的名聲算是壞掉了。
尤其隨著時間越久,他們漸漸成為隱形人。
過往幾年,他們的王妃還會帶著愛妾過來看他們,這兩年隻有長史帶著一些孩子過來,不止王妃不來,就連世子也推脫說事忙,他們雖然有命在,有王位爵祿,但是卻如同坐牢,也想越是傷心。
午夜夢迴時,他們真想傳迴過去,將當年的自己揍死算了。
昭王現在雖然中風偏癱了,但是禦醫說了,精心養著還是有痊癒時間。
他隻是運氣不好,命卻不能說不好,。
畢竟不是誰流落民間,還能重新考科舉,金榜題名,而且有兒有女,比民間話本還稀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雙方打完招唿後,康王上了宣王的馬車。
進城的時候,看著街道兩邊的風景,感慨道:「京城的變化太大了,都說江南繁華,和京城一比,我那地方都快成窮山僻壤了。」
宣王白了他一眼,「你若是想留,陛下也不攔著,昭王都能留在京城,你也可以。」
「我以前可沒有惹過你。」康王不接這個話茬,「說起來,你給我透個準話,陛下真是女子?父皇也知道?」
宣王再次給了他一個死魚眼,「母後何曾有事瞞過父皇,再說父皇不是通過陛下的名字告訴咱們了嗎?」
康王仔細揣摩了兄弟姐妹的名字,得出規律,嘆息道:「我真是服了父皇,居然將滿朝文武都耍了一遍。」
「撇除陛下女子身份,你覺得還有誰會比她幹的更好嗎?」宣王掀起車簾,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商鋪、熙攘人群臉上的勃勃生機都映入眼簾。
康王頓了一下,嘆笑道:「你針對我作甚,我對陛下從來都是信服的。」
「這還差不多。」宣王聞言,滿意一笑。
宣王先帶康王入了宮。
到了幹清宮,眾人向霍瑾瑜行禮。
「免禮!」霍瑾瑜笑道,打量了一下康王,「四哥這日子過得滋潤,越發豐腴了。」
康王有些不好意思,「讓陛下見笑了。」
霍瑾瑜目光落到他身邊的年輕人身上,好奇道:「這是……」
「微臣霍卓旭參見陛下!」霍卓旭目光熠熠,眼也不眨地盯著霍瑾瑜。
小時候小陛下帶他們出去闖禍時,一丁點看不出是女孩。
「是卓旭啊,都長這麽大了,成親沒有?」霍瑾瑜好奇道。
宣王黑線,「陛下,卓旭比你大兩歲,您覺得他成親沒有。再過兩年,康王都能當曾祖父了。」
霍卓旭耳根微紅,「陛下,臣已經成親八年有餘,兒子都兩個了。」
他話音落下,霍瑾瑜就感受到宣王的怨念。
霍瑾瑜直接將後腦勺對著他,欣慰道:「不錯,不錯,不像有些人一大把年紀,還是一個人。」她還年輕,還能拖。
宣王:……
康王目光揶揄,「陛下說得對!」
宣王:……
等迴去後,與長公主商量一下,將選夫議程提上來,不能讓陛下這樣拖下去。
以前是他們不知道真相,力氣沒使對地方,現下既然已經塵埃落地,後麵的事就要提上日程了。
霍瑾瑜宣了禦醫,給康王診脈,得知病情還在控製之內,眾人鬆了一口氣。
康王出宮後,帶著兒子去了昭王府看望昭王。
看著躺在床榻上消瘦的昭王,雖說隻癱了一半,但是看著悽慘不已,見了他也是一臉茫然,看樣子記憶還沒有恢復。
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是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呢。
至於昭王妃話語中暗含的小心思,康王裝作聽不懂,很快帶人離開,囑咐霍卓軒莫要接觸昭王府的人。
第122章
十月底,來京城賀壽的大部分新疆使臣都迴去了,同時帶迴去了屬於他們部落首領的冊封詔書,奉行因俗而治的方陣,暫時要求新疆諸部穩定即可。
同時向距離內陸較近的東部巴裏坤、哈密、吐魯番……等地區大量移民,鼓勵內陸缺地、無地民眾遷往東部開墾荒地。
設立的主要衛所主要在天山南北分部,負責治理當地的軍政民務。
等個過個二三十年,再多新疆進行改革,廢除當地的伯克製度,設立州縣,對她來說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同時她還鼓勵新疆那些部落貴族子弟前往京城學習,見識一下中原人的習俗和文化。
這樣的話,更有利於雙方的融合。
至於朵顏,據說經過請求,吐魯番使臣允許她留在太學。
……
康王在京城養病的時候,順便去看了同在京城「養病」的五王。
厲王、寧王等人之前聽說霍瑾瑜女扮男裝當皇帝,腦子都蒙了,知道消息的第二天一個個都病了。
一是被霍瑾瑜這事給氣傷了,二是被自己的蠢給氣壞了。
他們當時若是多點耐心,也不會落到現在現在這個下場,雖說他們幾個日常聚在一起,最喜歡嘲諷昭王,覺得他一堆好牌打成稀巴爛,可是昭王的日子可比他們好多了。
他們被困在王府中「養病」,都說京城繁華熱鬧,但是與他們無關。
而且陛下、昭王他們還經常讓太學的那些宗室學生來折騰什麽「敬愛愛老」活動,擔心他們日子過太好了。
不用特意大廳,幾人就知道他們在宗室之間的名聲算是壞掉了。
尤其隨著時間越久,他們漸漸成為隱形人。
過往幾年,他們的王妃還會帶著愛妾過來看他們,這兩年隻有長史帶著一些孩子過來,不止王妃不來,就連世子也推脫說事忙,他們雖然有命在,有王位爵祿,但是卻如同坐牢,也想越是傷心。
午夜夢迴時,他們真想傳迴過去,將當年的自己揍死算了。
昭王現在雖然中風偏癱了,但是禦醫說了,精心養著還是有痊癒時間。
他隻是運氣不好,命卻不能說不好,。
畢竟不是誰流落民間,還能重新考科舉,金榜題名,而且有兒有女,比民間話本還稀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