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則,為了防止謠言亂傳,被人往身上潑髒水,霍瑾瑜做了準備,遼王去世後,一些有心人想要將此事往她身上引,不過被遼王府各種狗血爭鬥事件給蓋住了聲量。


    三則,當時正值會試成績出來,讀書人的注意力大多在這次成績上,比起一個邊陲又老又廢的藩王,不如多關心本省有多少人上杏榜。


    讓不少人驚訝的是,今年北方上榜的舉子的數量比南方多了三人,是朝廷開科以來首次。


    對於這種結果,要看大家怎麽看。


    往好方麵來講,就是北方的教育水平與南方的差距小了。


    壞方麵來說,可能不是因為北方舉子今年質量好,而是優秀的南方舉子沒有多少應考。


    霍瑾瑜在朝會上,著重誇獎了幾位西北籍官員,至於其他事情,白紙黑字的成績不認,為什麽要貶低北方舉子呢。


    ……


    會試成績出來後,宋致就著手命人調查上榜的舉子們,尤其是南方舉子,當然北方舉子也沒有落下。


    他決定了,會試那天,不能光他一個人著急,宣王他們也不能落下。


    三月二十日,殿試開始。


    入宮殿試的貢士們發現,殿中的大臣有些看起來有些兇神惡煞,但凡他們有些許異動,立馬死亡眼神就射過來。


    貢士們:……


    甚至就連聽說十分爽朗大度的禮部尚書大人同樣繃著臉,整場殿試下來,陛下給他們的笑容都比大臣們加起來都多,其他人臉上大多是掛著霜,簡直比外麵的天還冷。


    殿試結束後,貢士們按照會試名次出宮。


    出了宮門口,眾人相互對視,又轉身望了望身後巍峨的宮殿,心中的彷徨未減。


    ……


    「不是說陛下寬仁嗎?為什麽朝堂氛圍那般嚴肅……」


    一個個虎視眈眈,他寫卷子的時候,真擔心不小心出了事,被大人們怒斥。


    「不對,陛下乃溫潤君子,但是諸位大臣看著有些嚇人,著實讓在下承受不住。」


    「今日殿試果然是關於新稅政的,唉!都已成定局,還要論述又有什麽用。」


    「反正我是泉思如潮湧,下筆飛速,可沒被大人們嚇到。」


    「那就恭喜仁兄了。」


    「嗬嗬,諸位仁兄,你們當真不知道?今日我寫題時可是注意到,大人們對於一些人可是十分關注,剛剛出來,我才想明白,他們大多都是東南籍貫的。」


    「胡說什麽,我看也有許多大人看向謝兄。」


    「謝兄乃是謝公的孫子,當然會注意。」


    「這位兄台的意思是,今日監考的朝臣那般嚴肅,是因為警惕東南考生?這種無稽之談在下是不信的,在下更覺得是因為今日的策題原因,從年初到現在,關於新稅政就有不少議論。」董鵬海麵色嚴肅道。


    不管是因為什麽事情,他也是江南舉子,有義務維護東南舉子的名聲。


    剛剛說話的貢士麵色訕訕,不再說什麽。


    ……


    傍晚,紫禁城沐浴在夕陽餘暉中。


    太和殿中,眾臣仍然為一甲名次爭論不休。


    「陛下,臣以為董鵬海條理清晰,邏輯分明,可以點為狀元。」


    「哼,老夫覺得範清更好,他的策論更叫犀利,針砭時弊,一下子就點出了東南地方的軟肋。」


    「孟大人,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你推舉範清不就是因為他是西北籍貫的人。」


    「嗬嗬!蔡大人,你一直替董鵬海說話,難道不也是因為對方是蘇州人士。」


    「陛下,既然孟大人、蔡大人他們爭論不休,不如將這個狀元給謝宰丹如何,他的錦繡文章也不能被埋沒,當年謝侍郎沒拿到狀元,讓不少人惋惜,不如這次給謝宰丹,也是一樁佳話!」


    「佳話?我看是屁話,我把話放在這裏,無論董鵬海和範清哪個是狀元,都輪不到謝宰丹,而且我看謝宰丹的文章還不如鄭餘牙。」


    而且鄭餘牙此人經歷頗為波折,景元十年遭到誣陷被剝掉功名,流放冀州,後來案件平反,功名又恢復了,現在又過了殿試,日後就是乘風直上九霄。


    「你這是偏見,謝宰丹可比鄭餘牙要好多,大家已經確定將探花給謝宰丹,是你無理取鬧!」


    「陛下還未下旨,事情就還有轉機……」


    宋致聽著耳旁鬧哄哄一片,無奈地翻了白眼。


    這群同僚是不是忘了地點,簡直比菜市場還吵。


    沒想到殿試時考生沒有鬧起來,結束後官員們吵了起來。


    看他們的架勢,難道還想在殿內打一架?


    無論是南方貢士還是北方貢士,都是天子門生,本來大家可以單純以成績論勝負的,可是一旦吵起地域,就怕會影響到陛下。


    他小心觀察龍椅上的陛下臉色,白皙紅潤,臉頰嘴唇也不見異樣,就是麵無表情,不笑不怒,明明剛才殿試時,看著殿內的貢士還笑了許多次。


    ……


    「夠了!」


    霍瑾瑜按了按太陽穴。


    殿內頓時一靜,眾人躬身告罪,「臣等失禮!」


    霍瑾瑜蹙眉看了看手邊的兩份試卷,最終手指扣在範清的卷子上,「範清的文章得朕心意,今日就擬他為狀元。」


    殿內有人麵上失落,有人欣喜。


    狀元人選擬定,董鵬海成了榜眼,謝宰丹是探花,至於鄭餘牙則是二甲頭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