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瑾瑜撓了撓下巴。
話說這麽些年,即使開了海貿還有景行這些,但是她賺得多、花的更多,運進國庫的錢多,可是花錢的地方也多,雖然沒到「年光族」的地步,但是現下國庫也就一千多萬銀子。
目前這個剩餘,她還是比較滿意的,原先她以為以去年的那個速度,國庫年底的存銀不足一千萬呢。
……
其實「一體納糧納稅」政策定下後,民間確實有許多人懷疑朝廷是不是沒錢花了,所以才要改政策,畢竟這兩年朝廷耗費的錢大家都看的清楚。
單是昌寧六年,那年五月的日食仍然在許多人的記憶深處不曾磨滅,都說日食過後,必有災殃,那年也確實如此,全國各地天災人禍頻發,水患、旱災、造反……邊陲還出現了痘疫,連堂堂遼王都廢了。
這年許多地方不僅免稅賦,戶部還要發放賑災錢糧,能收上的錢有去年一半,就已經是幸運了,後來的牛痘接種推廣,雖然朝廷收錢,據說本身就沒有盈餘,還要與地方分錢。
昌寧七年的山東、山西、陝西等地旱災蝗災並發,朝廷又花費了大代價治蝗,現下當年南下運鴨船隻的盛況,至今仍然被沿途許多百姓津津樂道,而且朝廷大規模開展水利工程建設,興建的水庫、水壩、深井、溝渠不知道有多少。
單是現在還在建設中的超級水利工程就有六個,這些都是要流水的錢。
大家稍微一核算,越算越覺得陛下就是沒錢了,所以才進行稅賦改革的。
民間百姓雖然有許多不識字,但是他們又不是笨蛋,一些士紳對陛下陰陽怪氣,好似陛下抄他家似的,可是他們納的稅銀大部分都用在他們身上了。
對於那些老爺來說,收的那點錢頂多就是劃了一點小口子,他們老百姓為了納稅納糧傾家蕩產時,沒見那些老爺這般動容。
當然民間輿論到這個地步,其中也有不少是霍瑾瑜命人暗中引導的作用,她才不會坐以待斃。
……
霍瑾瑜看完毅王的信,心中暖暖的,大哥果然最靠譜。
還有一些宗室輩分較大的老臣訴苦的,霍瑾瑜吩咐韓植莫忘了給對方送一份慰問,至於老臣心中對於新政的怨念,她當做看不到。
最後是霍永安的來信。
她看了一遍,眉心微蹙,又看了看信封,是他沒錯。
霍永安信中詢問,若是犯了「欺君大罪」,會不會被殺頭。
欺君?
還是「大罪」?
霍瑾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想起先前霍永安送的那份意圖「過河拆橋」的信。
她心中頓時有不好的預感,霍永安不會先斬後奏,已經將人收拾了吧。
韓植見她表情不對,小心問道:「陛下,你這是怎麽了?」
霍瑾瑜呢喃道:「韓植,你覺得霍永安嘴裏的『欺君大罪』到什麽程度?」
「啊?」韓植傻眼,深吸一口氣,「永安殿下到底做了什麽要不得事情?」
霍瑾瑜素手捏著下巴,若有所思道:「對了,遼王府最近可曾上摺子?」
「嘶——陛下!您是懷疑永安殿下要對遼王出手?」韓植眼睛瞪圓了。
「朕也是猜測。朕寫封信,你讓人快馬加鞭送到宣州。」霍瑾瑜抬手按了按眉心。
她更擔心霍永安已經得手了。
……
謝少虞出宮後,等到宋致散衙,去了宋府,將與霍瑾瑜的說話內容簡單告訴了他。
宋致傻眼,「陛下是在開玩笑吧。」
陛下看著明明溫文爾雅,為什麽說話、做事一驚一乍的。
他這樣做了,可曾想過對滿朝文武的衝擊啊!
謝少虞眉心凝結,「弟子愚鈍,看不出陛下的意思。」
宋致氣的鬍子都飛了起來,大手使勁拍著桌子,「誰若敢亂說,我當即就將他踹了。」
讓他絕對沒有開口的機會。
「……」謝少虞覺得殿試當天,恐怕有不少熱鬧可看,可惜因為謝宰丹,他要迴避。
老師身為禮部尚書,怎麽學著武將做派了。
宋致看出他的想法,頓時斜了他一眼。
君子做派也要看人,對方都有膽子鬧到殿試了,那個時候當然是在第一時間掐斷火苗,防止事態惡化。
……
五日後,霍瑾瑜送去宣州的信也到了。
霍永安捏著信坐在高高的城牆上,吹著寒風,兩腿輕輕搖晃,目光落到西南方向的遼王府。
陛下來信讓他護好遼王,不要想著「過河拆橋」。
可是……
「現在怎麽辦?」霍永安看向一旁的徐銜蟬、賈拓。
其實他之前給陛下寫信詢問後,也想通了,現下遼王這個樣子,雖然長得噁心點,活著確實比死了用處要大。
可是看陛下這裏來信,似乎將「欺君大罪」和遼王想到一處了。
若是遼王沒事,他還能解釋,但是兩天前,遼王府傳來消息,說遼王洗澡時溺水死了。
而且經過他們調查,遼王也不是兩天前死的,告訴他們時,已經死了一天。
現在遼王出事,在陛下那裏,他這個「欺君大罪」不會蓋到他頭上了吧。
「啪!」
霍永安給了自己腦門一下。
無緣無故給陛下寫信幹什麽,這不是留現成的把柄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話說這麽些年,即使開了海貿還有景行這些,但是她賺得多、花的更多,運進國庫的錢多,可是花錢的地方也多,雖然沒到「年光族」的地步,但是現下國庫也就一千多萬銀子。
目前這個剩餘,她還是比較滿意的,原先她以為以去年的那個速度,國庫年底的存銀不足一千萬呢。
……
其實「一體納糧納稅」政策定下後,民間確實有許多人懷疑朝廷是不是沒錢花了,所以才要改政策,畢竟這兩年朝廷耗費的錢大家都看的清楚。
單是昌寧六年,那年五月的日食仍然在許多人的記憶深處不曾磨滅,都說日食過後,必有災殃,那年也確實如此,全國各地天災人禍頻發,水患、旱災、造反……邊陲還出現了痘疫,連堂堂遼王都廢了。
這年許多地方不僅免稅賦,戶部還要發放賑災錢糧,能收上的錢有去年一半,就已經是幸運了,後來的牛痘接種推廣,雖然朝廷收錢,據說本身就沒有盈餘,還要與地方分錢。
昌寧七年的山東、山西、陝西等地旱災蝗災並發,朝廷又花費了大代價治蝗,現下當年南下運鴨船隻的盛況,至今仍然被沿途許多百姓津津樂道,而且朝廷大規模開展水利工程建設,興建的水庫、水壩、深井、溝渠不知道有多少。
單是現在還在建設中的超級水利工程就有六個,這些都是要流水的錢。
大家稍微一核算,越算越覺得陛下就是沒錢了,所以才進行稅賦改革的。
民間百姓雖然有許多不識字,但是他們又不是笨蛋,一些士紳對陛下陰陽怪氣,好似陛下抄他家似的,可是他們納的稅銀大部分都用在他們身上了。
對於那些老爺來說,收的那點錢頂多就是劃了一點小口子,他們老百姓為了納稅納糧傾家蕩產時,沒見那些老爺這般動容。
當然民間輿論到這個地步,其中也有不少是霍瑾瑜命人暗中引導的作用,她才不會坐以待斃。
……
霍瑾瑜看完毅王的信,心中暖暖的,大哥果然最靠譜。
還有一些宗室輩分較大的老臣訴苦的,霍瑾瑜吩咐韓植莫忘了給對方送一份慰問,至於老臣心中對於新政的怨念,她當做看不到。
最後是霍永安的來信。
她看了一遍,眉心微蹙,又看了看信封,是他沒錯。
霍永安信中詢問,若是犯了「欺君大罪」,會不會被殺頭。
欺君?
還是「大罪」?
霍瑾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想起先前霍永安送的那份意圖「過河拆橋」的信。
她心中頓時有不好的預感,霍永安不會先斬後奏,已經將人收拾了吧。
韓植見她表情不對,小心問道:「陛下,你這是怎麽了?」
霍瑾瑜呢喃道:「韓植,你覺得霍永安嘴裏的『欺君大罪』到什麽程度?」
「啊?」韓植傻眼,深吸一口氣,「永安殿下到底做了什麽要不得事情?」
霍瑾瑜素手捏著下巴,若有所思道:「對了,遼王府最近可曾上摺子?」
「嘶——陛下!您是懷疑永安殿下要對遼王出手?」韓植眼睛瞪圓了。
「朕也是猜測。朕寫封信,你讓人快馬加鞭送到宣州。」霍瑾瑜抬手按了按眉心。
她更擔心霍永安已經得手了。
……
謝少虞出宮後,等到宋致散衙,去了宋府,將與霍瑾瑜的說話內容簡單告訴了他。
宋致傻眼,「陛下是在開玩笑吧。」
陛下看著明明溫文爾雅,為什麽說話、做事一驚一乍的。
他這樣做了,可曾想過對滿朝文武的衝擊啊!
謝少虞眉心凝結,「弟子愚鈍,看不出陛下的意思。」
宋致氣的鬍子都飛了起來,大手使勁拍著桌子,「誰若敢亂說,我當即就將他踹了。」
讓他絕對沒有開口的機會。
「……」謝少虞覺得殿試當天,恐怕有不少熱鬧可看,可惜因為謝宰丹,他要迴避。
老師身為禮部尚書,怎麽學著武將做派了。
宋致看出他的想法,頓時斜了他一眼。
君子做派也要看人,對方都有膽子鬧到殿試了,那個時候當然是在第一時間掐斷火苗,防止事態惡化。
……
五日後,霍瑾瑜送去宣州的信也到了。
霍永安捏著信坐在高高的城牆上,吹著寒風,兩腿輕輕搖晃,目光落到西南方向的遼王府。
陛下來信讓他護好遼王,不要想著「過河拆橋」。
可是……
「現在怎麽辦?」霍永安看向一旁的徐銜蟬、賈拓。
其實他之前給陛下寫信詢問後,也想通了,現下遼王這個樣子,雖然長得噁心點,活著確實比死了用處要大。
可是看陛下這裏來信,似乎將「欺君大罪」和遼王想到一處了。
若是遼王沒事,他還能解釋,但是兩天前,遼王府傳來消息,說遼王洗澡時溺水死了。
而且經過他們調查,遼王也不是兩天前死的,告訴他們時,已經死了一天。
現在遼王出事,在陛下那裏,他這個「欺君大罪」不會蓋到他頭上了吧。
「啪!」
霍永安給了自己腦門一下。
無緣無故給陛下寫信幹什麽,這不是留現成的把柄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