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豎起耳朵的人聞言,無語地看著他。


    宋致作為曾太傅的愛徒,怎麽連個準話都沒有。


    宋致見狀,拱手向周圍同僚之前,「諸位也知道我那老師的臭脾氣,唉,有時候為了和謝公置氣,攔不住自己的脾氣。」


    眾人聞言,微微點頭,愁容滿麵。


    ……


    「此次朝會過後,怕是朝野都會沸騰,原以為攤丁入畝這事與我等無關,還是想的輕鬆了。」


    「看來謝少虞、洛平川二人遇刺的事情,真是讓陛下暴怒,原以為這種事即使輪到我們,也要等個四五年。」


    「唉!是啊,陛下之前推行的賦稅改革還有商有量,並且有試點,用了兩年才推行攤丁入畝,沒想到這次變化如此大,僅僅是過了一個年,就變成這樣了,你我都不能倖免。」


    「諸位大人,你們就沒有想過,也許陛下早有此心思,不可能一拍腦門突然想起來了。」


    「雖然不至於一拍腦門想出來,但是陛下估計不會這般急切推出來。」


    「你們說,陛下不會真的決定宗藩一起納糧納稅吧?」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到時候反對的人更多,說不定還輕鬆一些。」


    「哼,諸位同僚,就算是一起納糧納稅,我等也是能輕鬆應付,大家為何這般如臨大敵啊!」


    「嘖嘖……真是太年輕了,免稅、免徭役乃當官的特權,若是沒了這些,當官的誘惑力也降低了。」


    「可是百姓困苦,陛下的這些改革於民有益,為什麽不支持?」


    「哦?你是戶部的靳大人是吧,果然是年輕,剛剛你也看到了陛下雖說提出了要對宗室也一視同仁,可是直到下朝,你聽到陛下有準話嗎?若是陛下真願意一視同仁,不提別人,我於某全力支持陛下。」


    「……陛下乃明君,既然說到就做到,咱們就等著。」


    「等著吧,現下影響的可不止咱們。」


    ……


    當天下午,關於「一體納糧納稅」的消息就傳遍京城,並且迅速往外地蔓延。


    身為老百姓,稅賦這些都是與自身生存休戚相關的,當然密切關心。


    大家聽說陛下為了讓交稅多的富紳心裏好過些,推行「一體當差,官紳一體納糧」,也就是說以後大家都交稅,你賺多少錢、有多少地都要交多少稅。


    不止這些,聽說最後,許多官員不滿自己也交稅,提出讓宗室也一起交稅,主張平等,誰也別落下,這消息一出,再次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民間輿情沸然,許多百姓義憤填膺,大罵朝中官員昏庸,欺負陛下。


    一些百姓直接跑到六部衙門口哭喊,「陛下被欺負了!老天爺沒眼啊!」


    在老百姓的想法裏,天下都是陛下的,沒聽說過皇帝當家,家裏人也要交稅的。


    朝中那些官員就是看陛下年輕、心善,就想著欺負他。


    若是先皇在的話,還能有他們蹦踏的地方,那些昏庸無理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都能當菜砍了。


    先皇啊!您要保佑陛下啊!別讓陛下被欺負了!


    被罵的官員們:……


    首先,不是他們逼陛下的,是陛下欺負他們啊!他們現下也沒說什麽,畢竟陛下的主意旁人也改不了。


    再者,為什麽說法變了,明明不是他們逼得,明明是曾太傅提出的,怎麽變成他們威逼陛下了,要威逼也是曾太傅,怎麽就變成全體背鍋了。


    後續有官員澄清的話傳出,然後又被百姓罵慘了。


    人家曾太傅德高望重,又是陛下的夫子,怎麽會做出這事?就算糊塗時,說了一嘴,平常人哪會當真,誰會像你們這樣咄咄逼人。


    就算是曾太傅說的,也是陛下的旨意,陛下為了讓群臣滿意,都這般委屈自己,你們還威逼陛下,不思忠君為民,實在太過分了,幹脆迴家賣紅薯算了!


    澄清不行反被創的官員徹底無語了。


    這情況不對,民間這風向,若說沒有人引導,他將頭摘下來。


    而其中嫌疑最大的,極有可能還是紫禁城那位。


    ……


    曾府前院,宋致與曾太傅在書房對弈。


    宋致好奇道:「老師,您提議宗藩納糧交稅,是不是與陛下通過氣?」


    曾太傅手持一枚黑子,聽到這話,平靜無波地看了他一眼,放下手中的棋子,「沒有,老夫自己想的。」


    「……老師,您知不知道若不是您站在前排,大家能將您吃了。」宋致濃眉倒豎,眉心攏的老高,「這種事,你就不能陛下商量一下,就不怕陛下拿您做筏子?」


    「哼!」曾太傅輕蔑一笑,斜瞥了他一眼,「現在這事不是沒有發生嗎?」


    「……是沒發生。」宋致按了按眉心。


    陛下不僅將老師摘了出來,還給群臣扣了一口鍋。


    起先他就納悶,百姓這次怎麽這般同仇敵愾,後來官民吵架,聽到那句「賣紅薯」就知道是何人插手的,因為陛下曾有一言「當官不為民做主,不會迴家賣紅薯」,民間可沒有這個俚語,戲文也不曾見過。


    曾太傅:「你擔心什麽?我都這把年紀了,就算出了事,如果真能幫助陛下將一體納糧納稅推行到底,此生也無憾了。」


    他做了一輩子學問,所圖不過是「繼絕學,開太平」,陛下既然有此心智,別看他老了,亦能追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