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武將不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再說他覺得自己挺聰明的。


    不過聽徐大人這語氣,應該不算嫌棄吧。


    想到此,龐寬緊張起來,「這麽說,徐大人是知道我了,他不……嫌棄我吧。」


    徐銜蟬斜瞥:「他那腦子估計早就知道了,你還在我身邊待著,肯定是不太嫌棄你啊。」


    「……那就好,那就好。」龐寬情不自禁傻笑。


    他去年成了指揮使,這兩年也存了許多聘禮,小貓今年不打算嫁,明年是個好時候。


    「別笑這麽傻,徐大虎見了你,又要嫌棄。」徐銜蟬抬腳踢了他一下。


    「哦。」龐寬見狀,連忙換上一個嚴肅表情。


    徐銜蟬:……


    這下看著真有些傻了。


    龐寬輕咳一聲,背著徐銜蟬在懷裏不斷掏了掏,然後猛地轉身,「你喜不喜歡?」


    徐銜蟬下意識望去。


    隻見龐寬大手捏著一根精緻的梅花形金簪


    沒等她發笑,忽而注意到金簪中間夾雜一個圓溜溜的東西。


    「這是什麽?」徐銜蟬拿下卡在金簪中的東西。


    龐寬下意識看去,見徐銜蟬兩手捏著一枚二錢幣,頓時笑了笑,解釋道:「這是寶源局才推出不久的二錢幣。」


    其實現下這種二錢幣才推行不到半月,目前隻在京城周圍流通,些許由商隊帶往各地,宣州這類邊陲,還需要時間。


    「這也是銀幣?」徐銜蟬不解道。


    之前推行的銀幣她也存了一些,那些銀幣色澤如雪,白皙精緻堅硬,含銀量達到九成,居然還有那般硬度,不是普通工坊能做出來的,後來也確實如她所料,民間的錢莊也想復刻,但是幣的硬度就不好弄,何況還有那麽多精細的紋絡和圖畫。


    她手中的這枚幣與之前的銀幣厚度沒有多少區別,就是上麵的花紋、顏色與五錢幣、一兩幣不同。


    她這枚是二錢幣,看著與五錢幣的大小一致,不過是顏色是古銅色,不是銀白色。


    「這裏麵摻了好多銅?」徐銜蟬猜測道。


    讓她驚訝的是,朝廷居然用了純銅與銀混合,沒有用白銅讓銀幣外貌達到統一。


    白銅也是銅,不過是摻雜了鎳的銅,往純銅裏融入一成半以上的鎳,就能讓混合物變得潔白如銀。


    她手中的這枚錢幣按照色澤,多半是純銅與銀的混合。


    龐寬見狀,從口袋裏又掏出了一枚小一點的一錢幣,比徐銜蟬手中的小了一半,顏色要深一些,「這是一錢幣。」


    徐銜蟬接過一錢幣,和手中的兩錢幣比較了一下,指腹摸了摸上麵的花紋,笑道:「陛下果然周到,這麽快就推出了一錢幣和二錢幣,對了,百姓接受這樣的一錢幣、二錢幣嗎?」


    五錢幣、一兩幣做工精緻,而且用料實在,實打實有九成銀,但是一錢幣、二錢幣看著銀含量不高,就算有,和銅混在一起,百姓也看不見。


    龐寬笑道:「官府說了,五枚一錢幣可以換一枚五錢幣,五枚二錢幣可以換一枚一兩幣,以此類推,如果百姓擔心花不出去,可以到官方銀號兌換。」


    百姓相信陛下,有朝廷背書,所以才敢花。


    「陛下真是太聖明了!」徐銜蟬聞言鬆了一口氣,又拿起了一錢幣,其實比起重量,一錢幣的重量比碎銀要重,但是她覺得,那些商家寧可收一錢幣,畢竟不用糾結重量、成色。


    龐寬無奈地翻了一個白眼。


    別看徐銜蟬和徐於菟兩兄妹經常互相互懟,但是兩人在「陛下英明」這件事達成一致,誰也別想反駁他們。


    他覺得,就是陛下本人也沒辦法。


    當然他也覺得銀幣的推行確實有助民生。


    ……


    其實霍瑾瑜也擔心一錢幣、二錢幣不被百姓接受,但是還是那句話,若是真要含銀量達到九成,體積太小,不利於攜帶,若是太薄,也容易有破損,看著也不美觀。


    銀幣在京城試推行後,雖然被百姓接受,但是麵值太大,除了酒樓、綢緞、首飾店……一些開銷較大的地方,普通商販別說一天,兩天能賺到五錢已經不錯了。


    所以推行一錢幣、二錢幣勢在必行。


    有了五錢幣、一兩幣打底,一錢幣、二錢幣從設計到製作都比較順利,


    推行的時候,寶源局第一批投放了十萬枚一錢幣、十萬枚二錢幣,以為可能要消耗個四五天,畢竟百姓收到消息外加觀望需要一些時間消化。


    誰知道,僅僅一天,各大銀號的一錢幣、二錢幣都兌換完了,這速度讓寶源局十分吃驚,經過調查,確實是百姓兌換的,看著二十萬枚挺多的,其實價值不過是三萬銀子,以京城百姓的體量,一日兌換完也沒有壓力。


    次日,京城以及周圍縣城都貼了告示,巡街的衙役舉著告示牌,時不時提醒百姓一錢幣和二錢幣的價值與銅板的支付比例,如果有百姓有疑問,可以將手中的一錢幣、二錢幣交給衙役,由他們兌換銅板和銀幣。


    至於各種碎銀,官府可以接受碎銀支付,但是不再給百姓兌換碎銀。


    為了防止有人炒幣獲利,官府也公布了後麵幾天投放各種銀幣的數量,若是有人敢囤幣獲利,他們奉陪,要多少銀幣有多少銀幣。


    隨著銀幣投放數量達到一個天量,百姓發現無論是第一批銀幣,還是最近的投放銀幣,無論是色澤、質量、重量幾乎沒差別,銀幣的精細程度都一樣,工匠就是技藝再高超,也打不到這種高強度的精細和持久,一些見多識廣的人猜測朝廷應該發明了一種精密的工具,能降低工匠的失手,提高成功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