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笑了笑,俯身拿起一枚銀幣,「蔡尚書,陛下的意思是,這些銀幣都不是傳統手工捶打,而是由蒸汽衝壓鑄幣機鑄造而成,你看看,是不是每個都一樣,這就是機鑄的特點。」


    他現在對陛下真是心悅誠服,原先以為麒麟院研究出的蒸汽機隻能用在礦場,沒想到第二次就用於鑄幣了。


    而且鑄幣的精細程度令人感嘆,就這樣,現下他們的成本才堪堪持平,外界想要仿造,簡直是登天,所以他與陛下才會不懼造假。


    但凡拿到朝廷的鑄幣,百姓就是眼睛瞎了,用手都能感受到與民間銀幣的差別。


    不止兵部尚書瞪大了眼睛,其他人也仔細觀察,表情驚嘆。


    霍瑾瑜賞了兵部尚書他們一些新銀幣,讓他們迴去觀察。


    等到眾人離開,霍瑾瑜靠坐在龍椅上,手中把玩著兩枚銀幣。


    現下設計的銀幣隻有五錢和一兩,不是她不想推行更小麵值的,一錢重的太小,也就比銀豆豆大一圈,二錢重體量也不夠,她打算先在京城試行一下,若是需求強烈的話,就再設計一錢、二錢的錢幣,不過銅可能要摻多點。


    兩枚銀幣相撞,發出清脆的響聲,霍瑾瑜:「韓植,你去告訴翰林院,讓他們設計兩款一錢、二錢的銀幣。」


    嗯……可能到時候做出來的更接近銅幣吧,她也好奇是什麽樣子。


    第90章


    銀幣在京城推行時,正值秋闈,宋致身為禮部尚書,大多注意力在處理各地的鄉試,防止發生秋闈舞弊之事。


    中旬,各地秋闈結果公布,這個時間也是各地最緊張、最熱鬧的時候,不管是中舉還是落榜,都關係到一家人甚至一個家族的成敗。


    結果出來時,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也有人因為落榜不忿高唿「科舉舞弊!蒼天不公!」對於這一種情況,若是沒有確切證據,敢當中喊出來,基本上自己的前程不僅不要了,還要蹲大牢,一般甚少有這種情況。


    今年偏偏發生了,不知一人喊,是整個同昌府的學子都喊,不止他們喊,還有其他州府的學子在助威。


    而且還牽扯到現任大繞府知府徐於菟,這位前顧問處學士,曾經的天子近臣。


    事情的起因就是今年河北鄉試錄取的六十五名舉子,大繞府占了二十五名,占去了三分之一名額,若是隻是這個,大家還能稱讚一聲大繞府學風昌盛,可是還有十五名舉子是江鎮府的,要知道本輪河北鄉試的主考官偏偏來自這兩府。


    往年也出現過同籍、同鄉考官偏袒同鄉考生,但是沒有到這般地步,光是大繞府、江鎮府已經占了河北鄉試錄取名額的將近六七成名額,其他州府也就分個一兩人,甚至有的州府連一人都沒上榜單。


    雖然這事按理說應該更多是找布政使司,但是誰讓徐於菟管理的大繞府一下子占去了四成的名額,而且主考官吳秀確實也是大繞府人,他一下子成了最出挑的靶子。


    其他州府落榜的學子怒火都發泄到他身上,一時間徐於菟的名聲都快被踩到腳底下了。


    加上有人推波助瀾,不過幾天,不止河北各州府,就連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大繞府和江鎮府的事情,好奇是不是真的有科舉舞弊。


    ……


    有人是贊同那些同昌府的學子站出來反抗不公,舉報科舉舞弊,還河北學子一個公道。


    有人覺得此次科舉事件應該找河北布政使司,找那個大繞府的主考官,找徐於菟幹什麽,他是探花出身,又曾經擔當過天子顧問處學士,前程一片坦然,不可能搭上自己的前程。


    有人覺得可能恰恰因為是顧問處出身,才會讓徐於菟這般功利、世俗,看到和他同一屆的謝少虞都迴京當侍郎了,才想要及早做出成績,讓天子刮目相看……


    ……


    猝不及防被拉入戰場的謝少虞:……


    對於這事,他現在不知道事情原委,所以不做評價。


    但是以他對徐於菟的了解,此事多半與他無關,不過是拿他當個由頭,想要將事情鬧大,也有可能,有人想要因此將徐於菟拉下馬,不過相信徐於菟應該能平安渡過這一波騷亂。


    此事既然發生了,霍瑾瑜就要派人去查,這活就落到禮部頭上了。


    禮部尚書宋致:……


    經過半個月緊羅密布的調查,最終也沒有查出什麽,隻能說兩個大繞府、江鎮府的主考官可能有偏袒本籍學子的嫌疑,但是沒有確切證據,要麽是各種巧合造成了這個結果,要麽兩人可能心中有心偏袒……


    既然調查了,也要給個說法,最後兩名主考官降職去了外省,但是此次鄉試結果未變。


    此結果一出,雖然仍然有人不忿,但是明麵上也不好再說什麽。


    河北布政使司則是嘉獎大繞府、江鎮府學風鼎盛,對於其他州府,看著這結果,心裏酸不拉幾的,鄉試本府錄取舉人的多寡幹涉到一府文教成績的體現。


    現在朝廷查明,確實不曾有舞弊,那就是他們這些州府的文教不如大繞府、江鎮府,此屆大家還能暗地裏將那兩個主考官罵一頓,安慰自己是因為主考官偏袒縱容,但是若是下一屆也是這個結果,他們州府的臉上真是無光了。


    所以在結果出來後,同昌府這些中舉人數較少的州府開始嚴抓府學、州學質量,多收學子,若是三年後還落得這個下場,他們這些學政、教諭真的不用幹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