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些話,宋致嘴角不禁抽搐,合著謝少虞都不打算過繼嗣子。


    這小子收徒弟的想法真是務實,就是為了他養老送終的。


    欸!不對,他當時收謝少虞為徒,可沒有這種無恥想法,純粹是因為謝公的請求。


    宋致:「少虞,等到你迴家後,將這想法告訴謝公即可,我是不管。」


    謝少虞聞言,麵上笑容加深,「弟子聽說長公主也迴京了,師父您,可否需要弟子幫忙?」


    宋致:「不用了,現下我和宣王還決裂著呢,長公主心疼她弟弟,看到估計也沒好臉色,我還是不討嫌了。」


    謝少虞:……


    所以,您願意和宣王決裂,就是為了躲長公主?


    ……


    長公主進京後,就聽到了不少熱鬧,最新鮮的就是宣王與宋致大打出手,雙方決裂。


    民間百姓看熱鬧,對於兩人之間的事情揣測良多。


    有人說兩人是因為爭搶美人,大打出手,說的似模似樣。


    有人說兩人是為了爭南寧侯的女兒當兒媳婦……


    這個謠言還被許多人傳的似模似樣,百姓談論這些時,就不記得宋致、宣王至今無子嗎?


    天知道宋致和宣王即使現下成婚生子,和南寧侯的女兒相差十多歲,如何追趕上。


    也有人說兩人是因為政見不合……


    ……


    長公主第一時間去了宣王府看望宣王。


    一開始見到弟弟披髮素服,眼眶通紅的模樣,長公主頓時心疼,可是坐下後,她聞到親弟衣袖上的生薑味,頓時明了。


    於是在宣王府門前遊逛看熱鬧的百姓聽到了長公主的怒吼。


    然後……


    長公主拿著鞭追著宣王跑了一條街,別看宣王瘸了一條腿,人家速度很快。


    宣王眼看著被長公主追到死胡同,連忙掉頭直轉,看到斜對麵停了一輛馬車,認出馬車是哪家的,連忙追了上去。


    馬車夫見狀,連忙啟動馬車,沒走兩丈遠,就聽到車壁發出一聲「啪」的重音,迴頭就看到宣王喘著粗氣爬了上來。


    馬車夫結結巴巴道:「宣王殿下,這不是王府的馬車,您下去吧。」


    長公主現在就站在胡同口看著他們呢,那眼神可嚇人了!


    宣王冷笑,奪過他的馬鞭,起身站在轅位上,向長公主揚了揚馬鞭,大聲道:「二姐,宋大人派人來接我了,我們和好了,您不用擔心了。」


    長公主:……


    馬車夫:……


    宣王喊完話,指揮馬兒開始跑。


    長公主就看到宋府的馬車故意選了一個和她相反的方向離開了。


    素影見長公主沉著臉,小心道:「殿下,要不咱們去宋府一趟?」


    「現成的王府不住,住別人的地方幹什麽,霍鑰既然選擇和宋致沆瀣一氣,就永遠別迴王府了。」長公主將馬鞭一扔,轉身進了王府。


    ……


    此時剛剛逃過一劫的宣王和宋致一左一右坐在馬車裏,眸光對視間隱隱有刀光劍影。


    宋致無語道:「在下擔心殿下安危,前來看望,殿下卻恩將仇報,殿下這一招禍水東引真好。」


    「古人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你是看熱鬧還是看望,你我心知肚明,你說這些,是將本王當成三歲小兒哄嗎?」宣王直接翻了一個白眼。


    宋致扶額頭痛,麵色哀傷,「原來宣王殿下這般看我,是宋某人多想了。」


    「看來宋大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宣王翹起了腿。


    宋致:……


    一直到宋府,宋致都沒法將宣王趕下車。


    傍晚的時候,長公主還讓人送來了宣王的換洗衣服和朝袍,明明白白告訴他,他被趕出王府了。


    宋致笑眯眯道:「宣王殿下,在下現下是你的衣食父母了,你不想被趕出去,就對在下禮貌些。」


    宣王斜眼冷笑,「宋大人,若是將你綁給二姐,相信二姐也會滿意吧。」


    宋致燦然一笑,「殿下可以試試。」


    當天,宣王被長公主趕出王府的消息就傳出去了,更有親眼目睹的百姓現場演繹當時宣王的狼狽。


    對於這種皇家樂子,百姓們喜聞樂見,而且宣王是他們心目中的「青天」王爺,壓根不計較這些,民間關於他的各種段子和傳說最多。


    次日,有禦史因為這事彈劾了長公主和宣王,覺得他倆譁眾取寵,身為皇家應該是萬民的表率,怎麽能這般荒唐,尤其長公主居然將宣王趕出宣王府,自己成了宣王府的主人。


    民間百姓聽到後,有人覺得禦史說得對,有人覺得禦史吃飽了沒事幹,不去抓貪官汙吏,而是盯著長公主、宣王他們。


    不知怎麽的,後續居然爆出了長公主和宋致的往事。


    許多百姓才知曉為什麽宣王為什麽與宋致的關係這般好,為什麽長公主會將宣王趕到宋府,原來有這樣的淵源。


    明麵上京城這段時間風輕雲淡,百姓日子過得安樂,聊得也是皇家八卦。


    暗地裏則是暗潮洶湧。


    百姓不知道,虢國公府的南寧侯鄧盟吐血昏迷了兩日才醒。


    在京城王府養傷的和王結束「養傷」生活了,倒不是他「痊癒」了,而是本人下了大獄。


    至於他在京的子嗣,暫時不牽連,若是有牽扯,亦是不饒。


    工部右侍郎夏俊革職,兵部左侍郎下獄,太醫院兩名太醫流放……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