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


    他還真說出來了。


    霍瑾瑜抓起桌上的摺扇,緩緩撐開擋住臉頰,露出一雙眸子,決定對宋致嚴陣以待。


    若是宋致敢催,她讓他寫一百首悼念老霍頭的詩詞。


    ……


    門外的鄧書蝶撇嘴,原來是催婚,有些無聊。


    鄧明傑好奇道:「姐姐,為什麽宣王叔叔不成親?」


    「不想或者不行吧?或者沒人要。」鄧書蝶隨口道。


    鄧明傑:「可是明明宋叔叔也沒有成親,為什麽他就敢說別人?」


    鄧書蝶:「可能是因為他最老吧!」


    ……


    一開始兩小孩的話往宣王心頭紮一刀,沒等對麵的宋致露出舒心的笑,兩小孩繼續輸出,一連往宋致心頭紮了兩刀。


    尤其那句「最老吧——」在眾人耳邊可謂是餘音繞樑。


    「咳……」霍瑾瑜默默將摺扇擋在臉前,肩膀微微顫動。


    鄧盟麵色尷尬,他也想笑,奈何惹禍的是他家的孩子,隻能故作嚴肅,「宋大哥,孩子心直口快,您別介意。」


    宋致:……


    這人也沒打算放過他。


    「噗嗤——」宣王也不客氣,盡情嘲笑,「宋致,你這把年紀,耳朵應該不聾吧。」


    宋致深吸一口氣,拍了一下桌子,似笑非笑道:「霍鑰,我要和你決鬥,看看誰更不行。」


    反正他們都沒成親,在孩子那裏都一樣,都「不行」。


    宣王起身,「比就比,本王就是瘸一條腿,再讓你一隻胳膊,也能答應你。」


    宋致:「有本事你再讓我一條腿。」


    霍瑾瑜:……


    宣王愣了一下,被宋致的厚臉皮氣笑了,「再讓你一條腿,老子和廢人有什麽區別。」


    「哦。原來宣王也知道,你與廢人的差距就是一條腿。」宋致淡淡地發出嘲諷。


    鄧盟、霍瑾瑜頓感不妙。


    果然下一刻,就看到兩道身影已經疾馳出去了。


    門口的鄧明傑、鄧書蝶被這動靜嚇了一跳,詫異地看著宋致、宣王兩人在院中上躥下跳。


    兩姐弟一轉身,就看到霍瑾瑜、鄧盟站在身後。


    「參見陛下!」兩姐弟連忙行禮。


    霍瑾瑜無奈扶額:「蝶兒、傑兒,你們剛剛說的話可比刀子還利,長大去鴻臚寺當官,一定很熱鬧。」


    這般利嘴在外交上,肯定能刺激到不少人。


    鄧明傑仰頭望著鄧盟,想要他解惑。


    鄧盟哭笑不得,「陛下這玩笑開的,若是真到了鴻臚寺,怕是要氣死不少使臣吧。」


    鄧書蝶不好意思地躲在鄧盟身後,知道自己的話被大人們聽到了。


    霍瑾瑜:「那樣正好,總比當成冤大頭好。」


    此時院中,宋致與宣王不知道從哪裏找到了兩把竹掃帚,用力往對方身上掃。


    鄧盟指了指場中:「陛下,讓他們繼續鬧騰下去吧。」


    霍瑾瑜:「算了,他們下手有分寸,就是傷了,也是他們互相負責對方的傷,不會訛到你身上,今日咱們一起看望過五王他們,小舅舅也累了,先去休息吧,他們頂多也就鬧騰兩刻鍾。」


    她與宣王、鄧盟今日一早去看了五王他們,囑咐他們好好「養病」,五王有人是心如死灰,有人是滿臉憤慨,有人笑的如彌勒佛,有人麵色虛白,真似得了不治之症一般,其實每旬都有禦醫給他們診治,有人誠懇求饒,想要出去。


    即使這些人真的誠心認錯糾正,霍瑾瑜一時半夥也不會讓他們放迴封地,即使他們願意放下藩王的地位。


    她要告訴天下,他們進京「養病」是因為對自己「不敬」,不是因為藩王身份。


    視察慰問的時候,她負責鎮場子,而宣王、鄧盟負責語言輸出,離開時五王都焉了吧唧的。


    可惜忘了喊陳飛昊。


    若是加上陳飛昊,估計會更精彩,畢竟陳飛昊也是進京「養病」的異姓藩王。


    ……


    宋致和宣王之間確實沒有鬧多久,兩人最後身上都帶了小傷,衣服快被掃帚捋成布條。


    兩人離開時更是誰也不理誰,百姓一看就知道宋致與宣王又決裂了。


    次日,宋致、宣王也同時上了養傷的摺子。


    霍瑾瑜一拍額頭:……


    壞了,光顧著看熱鬧,給了他們正大光明的藉口逃工。


    大理寺卿聽到這消息,趕去宋府一看,看到宋致在養病,頓時愕然。


    得知因為催婚與宣王起了爭執,大理寺卿持續傻眼。


    宋致拍拍他肩膀,「文兄,這下你明白我為什麽不願意幹這事了。」


    大理寺卿:……


    宋致和宣王之間確實沒有麽蛾子嗎?


    這次宋致與宣王「決裂」,要投奔誰?


    ……


    霍瑾瑜沒慣著他們,隻給了他們四天養傷時間。


    如果四天不去上朝,她讓鄧書蝶、鄧明傑這兩姐弟每天去看他們,讓他們享受一下小輩的關懷,她接下來要忙的事情更多,誰也不能偷懶。


    長公主聽到兩人受傷的消息後,以為兩人之間出了什麽事,給霍瑾瑜送了信,沒告訴宋致、宣王,收拾行囊往京城來了。


    對於這個「驚喜」,霍瑾瑜自然也不幹涉。


    ……


    還好今年上半年老天爺算是給了一部分麵子,除了山東、山西、陝西的旱災,其他地方沒有發生大事,給各地的水利工程修建爭取了不少時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