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開始的都城應天城也比不上。


    她聽說,當時遷都的時候,就是因為應天城太小,所以先皇才遷到燕都的。


    霍永安:「好了,我知道了,我又沒嫌棄它。」


    徐銜蟬、賈拓等人一臉複雜地看著他。


    這人居然還敢嫌棄!


    ……


    霍瑾瑜派霍永安前往宣州,還給他下了另外一個命令,讓他在城中樹立一座紀念碑,即是昭告天下牛痘接種的成功,也是為了祭奠那些在此次天花疫情中喪生的百姓。


    霍永安走訪完宣州後,決定將被紀念碑放在城中孤山塔附近,作為傳承百年的古塔,這裏今後要動土的機會很少,也省的移來移去。


    二月中旬的時候,紀念碑在孤山塔附近立起,霍永安、洛平川帶著宣州地方百姓和軍民一起揭碑,宣州的知府親自誦讀了祭文。


    此事過後,霍永安與宣州軍民關係拉進了不少。


    ……


    霍瑾瑜這邊之後收到了霍永安的摺子。


    他第一次寫摺子,洋洋灑灑地寫了五千多字,都能出書了。


    不僅將他去宣州路上的所見所聞寫了,還寫了不少遼王府的八卦。


    在空閑時間的情況下,看一下他的摺子,還是挺有趣的。


    摺子上說遼王的腿最後還是沒有保住,最後不得已截肢了,之前八尺壯漢一下子沒了腿,遼王氣急攻心,居然氣傻了,如同木偶一般,除了時不時發呆,嘴裏含糊一些詞,讓吃就吃,讓睡就睡,更利於養傷了,短短半個月,就胖了十斤。


    霍瑾瑜想了想,讓韓植去內庫取一些養身的藥材和貴重藥品,還有錦緞、毛皮等賞賜,打算送到宣州,以示她對遼王的關懷,至於遼王府的人也有錦緞珠寶等賞賜。


    三月初,雲南傳來消息,說三月初一那天,雲南終於下了罕見的大雨,大雨連下兩個時辰,各個州縣城內都積了水。


    霍瑾瑜大喜,有了這場雨,雲南的蝗災危機算是解除了。


    也是這段時間,陝西、山東、山西送來消息,從年初到現在,仍然未見大雨,雖然當地官員組織百姓數次到田間地頭挖蝗蟲卵,也組織了兩三場求雨,但是旱情還是依舊。


    所以,地方官員現在惶恐,擔心蝗災,請霍瑾瑜下指示。


    霍瑾瑜還能怎麽辦,隻能盡人事了,難道要她這個皇帝親自下場跳大神祈雨嗎!


    第83章


    陽春三月,草長鳶飛,對於京中的百姓來說,除了忙碌春耕的事情,就是看各種熱鬧。


    最近京城的熱鬧也不少, 第一件事是牛痘接種的事情,天子腳下自然更懼怕天花這種惡疫,所以牛痘接種推廣速度很快,畢竟接種牛痘的操作不高,在胳膊上割一個小傷口就能接種了,難得隻是關於牛痘的滅活和去毒。


    第二件事和普通百姓牽連不大,是陛下要對國子監、翰林院進行聯合考核,進而從中挑出最優,進入顧問處,那可是一步登天的地方。


    朝中百官近日對這件事關注不少。


    有百姓驚訝,翰林院在他們眼中可是朝中最清貴衙門,裏麵都是狀元、榜眼、探花一大堆,都是文曲星轉世,在讀書老爺的眼中地位可高了,對於國子監,雖然也是朝廷的重要學府,但是裏麵的人物怎麽還能和翰林院同台競技了。


    旁人見有人不了解,將這些年國子監改革事情說了。


    百姓聽得雲裏霧裏,隻記住了一個重點,就是國子間的升級考很難,可以和會試相提並論,國三學生那是經歷了兩次升級考,和翰林院之間的差距,誰也說不準。


    第三件事剛發生不久,今天是國子監、翰林院同台競技的日子,然後燕都太學的學生搞出了一個大事,居然坐著一個超大孔明燈飛上了天,差點下不來了。


    當時百姓看到時,還以為就是一個巨型孔明燈,誰知道上麵坐了四五個人,人差點送到天上了,最後五城兵馬司的人追到紅螺山,才將孔明燈給攔下。


    現下大孔明燈和人都送進宮了。


    那個孔明燈在天上看著不小,落了地後,看著更大,下麵有一個大吊籃。


    大家就好奇,如果五城兵馬司追不上,這些人會不會真飛上天上去。


    ……


    此時幹清宮殿前的廣場上,春風輕拂,暖陽和煦,連陛下的笑容都特別溫雅輕柔。


    可是對於此時站在廣場前的太學學生來說,陛下笑的越溫柔,他們心頭越顫。


    尤其旁邊宣王、昭王還有胡教諭都是臉色漆黑的模樣,顯得陛下的笑容更加讓人忐忑。


    霍瑾瑜瞥見他們的冷臉,無奈道:「他們好不容易才下來,你們就不要嚇唬他們了。」


    這種好學探索的精神應該支持,再說她創立太學的目的不正是這個嗎?


    既然就有了結果,就應該好好鼓勵。


    呃……在安全的前提下,不過若是事事都講究安全、穩妥,許多科學成果也就發現不了了,許多時候科學的成果就伴隨著意外。


    雖說宣揚講科學,破迷信。


    咳……有時候吧,總有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即使利用結果倒推也不行,比如她,她真的好奇後世會如何評價她的存在,這個時候就歸結於意外或者玄學。


    最起碼相信這群人經歷過這次事故,下次一定會記得設計一個降落模式。


    你敢相信,這群人設計出的「熱氣球」,居然隻想著讓它飛起來,沒想過如何落地,甚至出發前,籃子裏連備用的降落繩子都沒有,還好今日的風不大,若是再大些,這群人可能真要飛到「西天」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