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話語中的大師兄,就是曾太傅的大弟子,柳夢吉,出身寒微,為朝廷鞠躬盡瘁,七年前病亡,留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曾太傅聽到這話,眸光犀利,「宋致,老夫還沒有老糊塗,你到底想要說什麽?」
大弟子的兒子要進京趕考最快也是年底的時候,多數是明年,現在才正月,宋致這心操的也太早了。
宋致頓時麵色尷尬,目光有些遊移,心中抽了自己一巴掌,真是沒事幹了。
可是對麵曾太傅目露寒光,他若是不給個交代,恐怕他的下場比老師的那幾根殘須好不了多少。
想到此,他調解情緒,麵露苦笑,抬頭望著曾太傅,「老師,你覺得弟子這半生如何?可曾對不起宋家、對不起百姓、對不起長公主。」
說到最後,「長公主」三個字快要化在他的嘴裏,若不是離得近,都快聽不到了。
想必真是老了,明明剛剛不是這情緒的,可是迴憶年少的那些事,心中卻灌滿了苦澀。
「……」曾太傅長嘆一聲,恐怕宋致想問的是最後一個吧,「真是癡人啊!」
宋致聲音沉沉,「讓老師見笑了,這把年紀還糾結這些。看她這些年在封地過得那般自在,我在京城這裏也挺好的,日子這樣過下去也不錯。」
曾太傅無奈道:「你嘴上這樣說了,心底可不這樣想。」
宋致靠在椅背上,仰頭望著屋樑:「她與我現今的身份,都有太多掣肘,我們都放下,都會輕鬆。若是放不下,難為的不止我與她,還有朝中同僚、陛下他們。」
「人啊,就是道理都清楚,但是心裏卻不肯認命。」曾太傅見小徒弟過完節就來找他,估計昨日元宵節看到男男女女被刺激了,「人生一輩子哪能會沒有遺憾呢,老夫當年念書時……」
「嗯?」宋致頓時豎起了耳朵,沒聽過老師這一茬啊。
曾太傅也瞅到宋致的「死樣子」,不過想著往事久遠,故人早逝,也就沒停下,「我曾經的啟蒙恩師有一愛女,名柳霜,最喜歡春日杏花,老夫每次考試時,她總會贈我一株杏花,若不是杏花綻放的季節,也會給我繡一帕杏花。
後來啊,家鄉遭遇兵匪,她和老師都沒了,老夫親手將她埋到了她最喜歡的那株杏花樹下,投了先皇,亂世中就有這麽多無奈,隻要人還在,緣分的那條線就不會斷,不似老師這般。」
「……是的,老師說的沒錯。我聽她的貼身侍女說過,那年她出嫁時,就沒打算會活長久,後來聽說她做的那些事情,許多人罵她,我是為她既開心又心疼,現在她是長公主,陛下也敬重她,我卻還糾結往事。」宋致自嘲一笑。
「人非草木,哪能輕易看清的。」曾太傅嘆氣。
宋致將老人家被他帶的如此失落,起身致歉,「抱歉,老師,是弟子的錯。您就當我腦袋暫時糊塗了,您若是想揍我一頓,弟子絕不還手。」
「揍你幹什麽?當師父的不就是要幹這些嗎?」曾太傅斜眼冷瞥。
宋致見狀,不由得也笑了,「老師說的沒錯。」
等到宋致離開,曾太傅站在院中,仰頭望著此時有些灰濛濛的天,「老趙,你說宋致今日想要說什麽?」
趙伯驚詫:「他騙您?」
「哼,老夫剛才也沒有反應過來,人走後,我才想明白,今日那混蛋想要說的絕對不是那些。」曾太傅冷哼道。
趙伯:「要不您找個日子再問一下?」
曾太傅擺擺手,「既然他不願意說,估計是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老夫隻是擔心,他諱疾忌醫,別真憋出事。」
趙伯聞言,也皺起了眉,「要不要老奴去調查一下。」
「不必了,他既然有顧慮,老夫幹嘛計較這些,對了,聽說昨日陛下也去燈會?」曾太傅問道。
趙伯點頭:「老奴去打聽了,聽說陛下和宣王逛了燈會,與民同樂,順手撿了不少孩子,其中就包括謝公的曾孫。」
曾太傅:「怪不得,我說今日京城說這事這麽多。」
話說,宋致要說的事情,會不會和元宵節有關呢。
……
宋致從曾太傅那裏出來後,心情輕鬆不少,順便打聽了一下兵部侍郎鄧生家。
他原以為今日早朝洛平川會彈劾兵部侍郎,居然沒見他動靜。
稍微一想也能想通,昨日鬧事的是兵部侍郎的小舅子,而且當時夜黑,對方又喝了酒,就是鬧上了太和殿,確實也能解釋清,洛平川說不定惹上一身騷,沾染其他麻煩。
……
洛平川確實也是這樣想的,單是這件事,不值得將兵部侍郎彈劾一番。
他打算在離開前這兩天,好好調查鄧生這個小舅子的事情。
經過一天的調查,他算是將鄧生的小舅子方方麵麵都查清了,對方叫馬為,是鄧生妻子最小的弟弟,平時行事猖狂,生性好色,吃喝嫖賭算是五毒俱全,洛平川還查到他糟蹋了兩個良家子,為了擺脫麻煩,硬是將對方弄得傾家蕩產,逼出京城。
查清楚後,洛平川整理一番後,給霍瑾瑜上了彈劾摺子,彈劾兵部侍郎包庇妻弟作惡,收受賄賂。
霍瑾瑜接到摺子後,就交給大理寺去查,嚴查奏摺中彈劾的事情。
……
馬為在元宵節次日一直打聽朝堂的動靜,沒聽到兵部侍郎被彈劾,為此鬆了一口氣,還以為是那晚的小白臉糊弄他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曾太傅聽到這話,眸光犀利,「宋致,老夫還沒有老糊塗,你到底想要說什麽?」
大弟子的兒子要進京趕考最快也是年底的時候,多數是明年,現在才正月,宋致這心操的也太早了。
宋致頓時麵色尷尬,目光有些遊移,心中抽了自己一巴掌,真是沒事幹了。
可是對麵曾太傅目露寒光,他若是不給個交代,恐怕他的下場比老師的那幾根殘須好不了多少。
想到此,他調解情緒,麵露苦笑,抬頭望著曾太傅,「老師,你覺得弟子這半生如何?可曾對不起宋家、對不起百姓、對不起長公主。」
說到最後,「長公主」三個字快要化在他的嘴裏,若不是離得近,都快聽不到了。
想必真是老了,明明剛剛不是這情緒的,可是迴憶年少的那些事,心中卻灌滿了苦澀。
「……」曾太傅長嘆一聲,恐怕宋致想問的是最後一個吧,「真是癡人啊!」
宋致聲音沉沉,「讓老師見笑了,這把年紀還糾結這些。看她這些年在封地過得那般自在,我在京城這裏也挺好的,日子這樣過下去也不錯。」
曾太傅無奈道:「你嘴上這樣說了,心底可不這樣想。」
宋致靠在椅背上,仰頭望著屋樑:「她與我現今的身份,都有太多掣肘,我們都放下,都會輕鬆。若是放不下,難為的不止我與她,還有朝中同僚、陛下他們。」
「人啊,就是道理都清楚,但是心裏卻不肯認命。」曾太傅見小徒弟過完節就來找他,估計昨日元宵節看到男男女女被刺激了,「人生一輩子哪能會沒有遺憾呢,老夫當年念書時……」
「嗯?」宋致頓時豎起了耳朵,沒聽過老師這一茬啊。
曾太傅也瞅到宋致的「死樣子」,不過想著往事久遠,故人早逝,也就沒停下,「我曾經的啟蒙恩師有一愛女,名柳霜,最喜歡春日杏花,老夫每次考試時,她總會贈我一株杏花,若不是杏花綻放的季節,也會給我繡一帕杏花。
後來啊,家鄉遭遇兵匪,她和老師都沒了,老夫親手將她埋到了她最喜歡的那株杏花樹下,投了先皇,亂世中就有這麽多無奈,隻要人還在,緣分的那條線就不會斷,不似老師這般。」
「……是的,老師說的沒錯。我聽她的貼身侍女說過,那年她出嫁時,就沒打算會活長久,後來聽說她做的那些事情,許多人罵她,我是為她既開心又心疼,現在她是長公主,陛下也敬重她,我卻還糾結往事。」宋致自嘲一笑。
「人非草木,哪能輕易看清的。」曾太傅嘆氣。
宋致將老人家被他帶的如此失落,起身致歉,「抱歉,老師,是弟子的錯。您就當我腦袋暫時糊塗了,您若是想揍我一頓,弟子絕不還手。」
「揍你幹什麽?當師父的不就是要幹這些嗎?」曾太傅斜眼冷瞥。
宋致見狀,不由得也笑了,「老師說的沒錯。」
等到宋致離開,曾太傅站在院中,仰頭望著此時有些灰濛濛的天,「老趙,你說宋致今日想要說什麽?」
趙伯驚詫:「他騙您?」
「哼,老夫剛才也沒有反應過來,人走後,我才想明白,今日那混蛋想要說的絕對不是那些。」曾太傅冷哼道。
趙伯:「要不您找個日子再問一下?」
曾太傅擺擺手,「既然他不願意說,估計是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老夫隻是擔心,他諱疾忌醫,別真憋出事。」
趙伯聞言,也皺起了眉,「要不要老奴去調查一下。」
「不必了,他既然有顧慮,老夫幹嘛計較這些,對了,聽說昨日陛下也去燈會?」曾太傅問道。
趙伯點頭:「老奴去打聽了,聽說陛下和宣王逛了燈會,與民同樂,順手撿了不少孩子,其中就包括謝公的曾孫。」
曾太傅:「怪不得,我說今日京城說這事這麽多。」
話說,宋致要說的事情,會不會和元宵節有關呢。
……
宋致從曾太傅那裏出來後,心情輕鬆不少,順便打聽了一下兵部侍郎鄧生家。
他原以為今日早朝洛平川會彈劾兵部侍郎,居然沒見他動靜。
稍微一想也能想通,昨日鬧事的是兵部侍郎的小舅子,而且當時夜黑,對方又喝了酒,就是鬧上了太和殿,確實也能解釋清,洛平川說不定惹上一身騷,沾染其他麻煩。
……
洛平川確實也是這樣想的,單是這件事,不值得將兵部侍郎彈劾一番。
他打算在離開前這兩天,好好調查鄧生這個小舅子的事情。
經過一天的調查,他算是將鄧生的小舅子方方麵麵都查清了,對方叫馬為,是鄧生妻子最小的弟弟,平時行事猖狂,生性好色,吃喝嫖賭算是五毒俱全,洛平川還查到他糟蹋了兩個良家子,為了擺脫麻煩,硬是將對方弄得傾家蕩產,逼出京城。
查清楚後,洛平川整理一番後,給霍瑾瑜上了彈劾摺子,彈劾兵部侍郎包庇妻弟作惡,收受賄賂。
霍瑾瑜接到摺子後,就交給大理寺去查,嚴查奏摺中彈劾的事情。
……
馬為在元宵節次日一直打聽朝堂的動靜,沒聽到兵部侍郎被彈劾,為此鬆了一口氣,還以為是那晚的小白臉糊弄他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