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沒算上苛捐雜稅。


    老人家卻說能養活。


    老人家揚手笑了笑,「這位老爺不信?老頭說了,自然不是騙你們的,以前養這麽多孫子確實難,但是這兩年陛下讓大家種紅薯,紅薯甜還產量高,老頭每年將十五畝中田種紅薯,再加上其他一些糧食,交完稅後,每年還有一兩成剩餘,今年開春,我們村的裏正聽說要去官府領土豆苗和玉米,老頭打算勻出來五畝地種土豆和玉米,陛下讓人找的作物肯定不會出錯!」


    土豆、玉米找到後,因為沒有多少能育苗,所以一開始大部分在南方那邊種植儲存育種,隻有少量在北方的一些土地實驗,今年開始全國推行,尤其遼東那邊。


    「是啊!」宣王一臉笑意地看著霍瑾瑜,語氣帶著揶揄,「陛下費盡心思讓人找的作物肯定不會出錯!」


    「……」霍瑾瑜瞪了他一眼,讓他正經些。


    宣王:「老人家,年後陛下打算全天下推廣給大家種牛痘,你怕不怕?」


    「怕什麽?」老人家一臉莫名,「陛下都替咱們試了,咱們有什麽可怕的,就是……」


    老人家猶豫了一番,臉上的褶子擠成一團,最終還是問出口,「這位大老爺,接種牛痘貴不貴,老頭看看家裏的錢夠不夠?」


    如實要錢多的話,他迴去和兒子兒媳商量一下,等春耕過後,進城做些短工攢點錢,他和老伴不需要,但是兒子兒媳還有孫子、孫女他們肯定要種牛痘。


    「這個……」宣王也被問住了,對於這種國策他隻聽說霍瑾瑜說過一嘴,但是具體內容不知道。


    霍瑾瑜見宣王眼神詢問,她也有些無語。


    對於推行牛痘,霍瑾瑜當然想免費的,可惜實力不允許,今年要花錢的地方特別多,推行牛痘也要耗費人力、物力,而且她擔心如果免費,一些百姓也不珍惜。


    她想了想,「這點我不清楚,不過我好像聽說,牛痘推行前期有優惠,也就一二錢銀子。」


    一二錢銀子也就是一二百錢,已經是顧問處計算出的最低費用的區間,根據不同地方的經濟情況,給與不同地調整。


    老人家一聽,驚詫道:「一二錢,公子可當真?」


    如果按照兩錢算,他們一家人也就不到四兩銀子,完全能支撐。


    霍瑾瑜笑了笑,「等到元宵節後,官府應該就會發布公文了,到時候老人家可以向官府多打聽一下。」


    「多謝!多謝!」老人家連忙道謝。


    告別老人家,霍瑾瑜、宣王帶著撿到的孩子繼續往府衙方向走。


    霍瑾瑜仰頭看著頭頂的圓月,忽而問道:「洛平川,你節後就要跟著霍永安一起去宣州了吧。」


    「十七出發。」洛平川答道。


    霍瑾瑜嘆氣,「你走了,顧問處又少一人,唉,不知道從哪裏挑了。」


    宣王吞下嘴裏的糖葫蘆,「之前不是從翰林院嗎?這次再進行一次考試不就行了。」


    「翰林院去年選了一人,我打算從旁的地方選選。」霍瑾瑜環顧四周,他們快要到府衙這邊,周圍變得安靜起來,清冷的月光靜悄悄灑在路上,遠處熱鬧熙攘的聲音好似完全被隔絕一般。


    宣王:「你想從哪裏選?」


    霍瑾瑜隨口道:「洛平川,你在顧問處這麽久,平時的活九個人夠幹嗎?」


    如果顧問處現下能應付,她也沒有強迫症,非要維持九個人。


    俗話說,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裏,往年顧問處進人都是要科舉一甲三人,她可以在翰林院選,也可以在其他地方,讓翰林院那群人也有點緊迫感。


    「怎麽?你是想加人還是減人?」宣王聽出話的意思。


    霍瑾瑜沒答他,而是看向洛平川。


    「顧問處的諸位同僚平時忙碌的很,一直在努力追上陛下的步子,缺個一兩人,還能應付,若是再多,就不行了。」洛平川恭敬道。


    他說的沒錯,大家平時因為太忙碌了,好幾個同僚到了逢年過節休息的時間,反而更加不適應,要用安神湯,在顧問處反而很少有這種情況。


    而且每到科舉年,有新人進來,初時要適應,工作效率肯定不能要求與其他人一樣,所以大家還是能應付一時的改變。


    霍瑾瑜聞言,淡定道:「這樣的話,那就不急。」


    她麵上雖然如此答應,但是心裏卻有其他想法,若是洛平川不去宣州,她今年打算將顧問處老資歷的三個學士外派。


    洛平川一走,她再派出去三個,顧問處一下子少了四個人。


    嗯……果然還是要選人。


    宣王見霍瑾瑜仍然糾結,眼珠轉了轉,提議道:「陛下如果不想從翰林院選,不如從國子監選。」


    霍瑾瑜聞言,眸光乍亮。


    對啊!她可以從國子監選。


    國子監從昌寧四年改革,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三個年頭,目前裏麵最高學歷是國三,有七十二人。


    今年六月,國三學子要接受升級考試,要不要給他們設立一個提前批次的考試?看看他們的實力。


    霍瑾瑜:「就是人有些少了。」


    聽到這話,宣王疑惑,「人少?國子監數千學子,應該不少吧。」


    洛平川明白了意思,說道:「宣王殿下,微臣理解沒錯的話,陛下應該需要的是國三學子。」


    霍瑾瑜點頭,「不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