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瑾瑜挑眉道:「宋師兄學識淵博,又肯幹實事,深受朝野信任,朕又不是隻修一個海堰……」
「陛下誤會了,臣與昭王沒有任何舊情,隻是當時借閱了他幾本古籍,順便幫了一嘴。」宋致深吸一口氣,鄭重其事道。
霍瑾瑜:「宋師兄不要慌張,反正你若是真被昭王拉攏過去,先揍你的肯定不是朕。嗯……朕應該能排第三吧。」
就不知道長公主和宣王誰先出手了。
「陛下。」宋致覺得這事越說越可怕了。
還有,陛下到時候你應該排不到前三,宣王、長公主還有他老師就已經能將他打個半死。
年初的時候,謝公請辭禮部尚書職位,霍瑾瑜當時許諾,讓他等宋致迴來,就讓宋致接任,現在宋致迴來了,霍瑾瑜就將這職位給他。
宋致覺得挺好的,最起碼輕鬆多了。
帶著霍瑾瑜賞的東西,宋致出了宮,給曾太傅送了一些,順便聽了一頓訓,然後用了午膳。
下午的時候,他去了麒麟研究院,正好遇上宣王。
彼時宣王正在試駕新馬車,馬車底部加了彈簧,確實震動減少,坐在馬車上,也不用擔心將腰給震斷了。
宋致饒有興致地看著,「殿下,看來你在麒麟院是如魚得水啊。」
宣王見他來了,從馬車上跳下來,冷聲道:「迴來了。」
宋致含笑道:「迴來了,殿下的氣消了嗎?」
宣王沒立刻答覆他,而是負手繞著他轉了一圈,麵露嫌棄,「你這次迴來怎麽這麽老?」
這樣還怎麽配得上二姐,別不會被二姐拋棄吧。
「……」宋致無奈地扶額。
陛下這樣說,宣王也是這樣,他們這對皇家兄弟都嘴下不留情。
「殿下,咱們彼此彼此。陛下不追究養女的事了?」宋致同樣不客氣。
「哼。我是陛下的兄長,解釋清楚就行了,陛下自然信我。」宣王負手傲然道。
宋致有些不信,「真的嗎?」
旁邊的侍衛表示,假的!宣王去年就請了媒婆給姚姑娘相親,奈何姚姑娘沒答應,說是有了心上人,一問才知道是喜歡上了洛平川。
宣王雖然想將姚五娘盡快嫁出去,但是不想將這個燙手山芋推給洛平川,而且洛平川對待姚五娘似乎沒想法,當年在地方時,舉止十分疏離。
現在媒婆還在給姚姑娘介紹對象中,已經將本地的青年才俊都相看過,但是姚姑娘就是不滿意,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嫁出去。
宣王白了他一眼,「這話我騙你作甚。」
宋致聞言也沒有多想,他對此事也就是隨口一問。
既然宋致先挑起的頭,宣王也就不客氣,「你呢,還打算和昭王繼續來往?」
「不了。」宋致仰頭嘆息,麵上帶著傷感,「一點也不劃算,感覺在給你們演猴戲。」
陛下嘲笑完,老師罵,老師罵完,宣王笑,再折騰,長公主就要出場了。
「噗——」宣王一下子笑出來,「你還有自知之明。」
宋致:……
……
毅王、陳飛昊收拾完厲王世子後,立刻就返迴了自己駐守的邊陲,防止生亂。
同時讓人暗中調查他們離開這段時間,其他八個邊陲藩王的動作,是不是有異動。
經過調查,還真的查到了厲王世子捕到的「魚」,一條是碩大兇悍的「大口鯰魚」——遼王,另外一條是比較小的「草魚」——肅王。
理由也不難查,肅王是因為侵占了太多將士的屯田,被霍瑾瑜罰了一頓,屯田沒拿到手,並且去年霍瑾瑜巡幸邊陲時,和其他幾個藩王相比,肅王覺得受到怠慢和忽視了,所以想給霍瑾瑜一點教訓,嘴上這樣說,心中渾水摸魚的心裏估計更多。
遼王則是在邊陲久了,真的想自立門戶,以為宣州現下的各種基建設施、冶煉所、礦產、馬匹都是在他的治下達到頂峰,在下屬的追捧中,覺得自己若是成了皇帝,會做的比霍瑾瑜更好。
實際上遼王的亂子也不少,屯田是大大小小的藩王屬地都會存在的情況,區別在於有人是禦下不嚴,有人是同流合汙,遼王則是屬於後一種。
而且他還帶頭鑽馬政的亂子,帶頭走私馬匹,薅朝廷羊毛,並且大規模兼併周圍牧民的草場、牧場,挑撥邊民和韃靼這些草原民族的關係……
肅王的衛所有一萬五千士兵,而遼王的衛所一共有四萬士兵,毅王、陳飛昊經過討論,覺得肅王不足為慮,就是小心思、小心眼,同時膽子也小,時不時敲打一番,上點緊箍咒就行。
但是遼王則是要處理,若是此次漠視,其他藩王有樣學樣,最後封的是大家的退路。
……
霍瑾瑜得到消息後,宣召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進宮,商討遼王的事情。
兵部尚書覺得此刻並不是動作時機,不如先做好準備,拖到明年,畢竟今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五月的「日全食」兇兆影響剛剛消減下去一些,遼王手握四萬兵馬,厲王世子的叛亂沒有過去多久,若是再加上遼王的叛亂,再起兵禍,恐怕真會引起朝野動盪。
而且海外南海水師也在行動,國內還是以穩妥為上。
戶部尚書也勸霍瑾瑜冷靜,今年許多地方都發生了自然災害,戶部調撥大批的錢糧賑災,霍瑾瑜還免除了許多地方的賦稅,今年預計全國稅收要減少三成,而且現在才是立秋時分,冬日開戰對將士造成的傷害,還有需要的各種軍需更多,不是動手的時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陛下誤會了,臣與昭王沒有任何舊情,隻是當時借閱了他幾本古籍,順便幫了一嘴。」宋致深吸一口氣,鄭重其事道。
霍瑾瑜:「宋師兄不要慌張,反正你若是真被昭王拉攏過去,先揍你的肯定不是朕。嗯……朕應該能排第三吧。」
就不知道長公主和宣王誰先出手了。
「陛下。」宋致覺得這事越說越可怕了。
還有,陛下到時候你應該排不到前三,宣王、長公主還有他老師就已經能將他打個半死。
年初的時候,謝公請辭禮部尚書職位,霍瑾瑜當時許諾,讓他等宋致迴來,就讓宋致接任,現在宋致迴來了,霍瑾瑜就將這職位給他。
宋致覺得挺好的,最起碼輕鬆多了。
帶著霍瑾瑜賞的東西,宋致出了宮,給曾太傅送了一些,順便聽了一頓訓,然後用了午膳。
下午的時候,他去了麒麟研究院,正好遇上宣王。
彼時宣王正在試駕新馬車,馬車底部加了彈簧,確實震動減少,坐在馬車上,也不用擔心將腰給震斷了。
宋致饒有興致地看著,「殿下,看來你在麒麟院是如魚得水啊。」
宣王見他來了,從馬車上跳下來,冷聲道:「迴來了。」
宋致含笑道:「迴來了,殿下的氣消了嗎?」
宣王沒立刻答覆他,而是負手繞著他轉了一圈,麵露嫌棄,「你這次迴來怎麽這麽老?」
這樣還怎麽配得上二姐,別不會被二姐拋棄吧。
「……」宋致無奈地扶額。
陛下這樣說,宣王也是這樣,他們這對皇家兄弟都嘴下不留情。
「殿下,咱們彼此彼此。陛下不追究養女的事了?」宋致同樣不客氣。
「哼。我是陛下的兄長,解釋清楚就行了,陛下自然信我。」宣王負手傲然道。
宋致有些不信,「真的嗎?」
旁邊的侍衛表示,假的!宣王去年就請了媒婆給姚姑娘相親,奈何姚姑娘沒答應,說是有了心上人,一問才知道是喜歡上了洛平川。
宣王雖然想將姚五娘盡快嫁出去,但是不想將這個燙手山芋推給洛平川,而且洛平川對待姚五娘似乎沒想法,當年在地方時,舉止十分疏離。
現在媒婆還在給姚姑娘介紹對象中,已經將本地的青年才俊都相看過,但是姚姑娘就是不滿意,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嫁出去。
宣王白了他一眼,「這話我騙你作甚。」
宋致聞言也沒有多想,他對此事也就是隨口一問。
既然宋致先挑起的頭,宣王也就不客氣,「你呢,還打算和昭王繼續來往?」
「不了。」宋致仰頭嘆息,麵上帶著傷感,「一點也不劃算,感覺在給你們演猴戲。」
陛下嘲笑完,老師罵,老師罵完,宣王笑,再折騰,長公主就要出場了。
「噗——」宣王一下子笑出來,「你還有自知之明。」
宋致:……
……
毅王、陳飛昊收拾完厲王世子後,立刻就返迴了自己駐守的邊陲,防止生亂。
同時讓人暗中調查他們離開這段時間,其他八個邊陲藩王的動作,是不是有異動。
經過調查,還真的查到了厲王世子捕到的「魚」,一條是碩大兇悍的「大口鯰魚」——遼王,另外一條是比較小的「草魚」——肅王。
理由也不難查,肅王是因為侵占了太多將士的屯田,被霍瑾瑜罰了一頓,屯田沒拿到手,並且去年霍瑾瑜巡幸邊陲時,和其他幾個藩王相比,肅王覺得受到怠慢和忽視了,所以想給霍瑾瑜一點教訓,嘴上這樣說,心中渾水摸魚的心裏估計更多。
遼王則是在邊陲久了,真的想自立門戶,以為宣州現下的各種基建設施、冶煉所、礦產、馬匹都是在他的治下達到頂峰,在下屬的追捧中,覺得自己若是成了皇帝,會做的比霍瑾瑜更好。
實際上遼王的亂子也不少,屯田是大大小小的藩王屬地都會存在的情況,區別在於有人是禦下不嚴,有人是同流合汙,遼王則是屬於後一種。
而且他還帶頭鑽馬政的亂子,帶頭走私馬匹,薅朝廷羊毛,並且大規模兼併周圍牧民的草場、牧場,挑撥邊民和韃靼這些草原民族的關係……
肅王的衛所有一萬五千士兵,而遼王的衛所一共有四萬士兵,毅王、陳飛昊經過討論,覺得肅王不足為慮,就是小心思、小心眼,同時膽子也小,時不時敲打一番,上點緊箍咒就行。
但是遼王則是要處理,若是此次漠視,其他藩王有樣學樣,最後封的是大家的退路。
……
霍瑾瑜得到消息後,宣召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進宮,商討遼王的事情。
兵部尚書覺得此刻並不是動作時機,不如先做好準備,拖到明年,畢竟今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五月的「日全食」兇兆影響剛剛消減下去一些,遼王手握四萬兵馬,厲王世子的叛亂沒有過去多久,若是再加上遼王的叛亂,再起兵禍,恐怕真會引起朝野動盪。
而且海外南海水師也在行動,國內還是以穩妥為上。
戶部尚書也勸霍瑾瑜冷靜,今年許多地方都發生了自然災害,戶部調撥大批的錢糧賑災,霍瑾瑜還免除了許多地方的賦稅,今年預計全國稅收要減少三成,而且現在才是立秋時分,冬日開戰對將士造成的傷害,還有需要的各種軍需更多,不是動手的時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